收藏 分销(赏)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465623 上传时间:2024-04-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德育与管理DEYU YU GUANLI 教师TEACHER 0182023 年 9 月Sep.2023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课程思政开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要想提高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必须要深入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重要意义。二者协同发展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新时代背景下,探索二者协同育人路径是创新应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和新的教

2、育方式的有力抓手。一、相关概念概述(一)思政课程思政课程是指一门具体的课程,即思政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四门必修课,“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两门选修课。课程主要以大班模式进行授课,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内容,高职学生可以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类发展历史,掌握学习这些内容的方法,从而坚定自身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课程教学时,大多运用理论灌输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因此这一课程的教学属于显性教育。(二)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指通过深入挖掘各门课程

3、中的思政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促使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将大思政的教育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高度统一,进一步推进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高职院校需要在明确课程思政内涵的基础上,落实思政教育工作,进一步构建协同教学机制,这有助于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切实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作用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课程思政

4、是思政课程的有益补充,不仅能够弥补传统思政理论课的缺陷,还能通过隐性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成效。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将二者融合起来,建构二者的协同育人格局具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研究曲彩练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根本任务。自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各高职院校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下,深入推进思政课建设与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确保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高度统一。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由思政课教师独立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他课程教师注重教学及科研、轻视德育,未形成思政课程与课

5、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意识。面对这一现实情况,高职院校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构建二者协同机制,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基于此,文章作者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进行研究,探索出了二者协同育人路径。基金项目:本文系 2022 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与路径研究”(2022328)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曲彩练(1971),女,山东烟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络客户服务与管理,电商运营,网络消费行为分析等。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3-05-04 文章编号:1674-120X(2023)25-001

6、8-03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烟台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山东 烟台 264670)德育与管理0192023 年 9 月(一)有助于拓展思政教学内容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孤岛式”的思政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思政教育的要求,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拓展与延伸,使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不再受时空限制。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并不是舍弃原有的思政课程教学,而是要为思政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助于从多个维度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完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促进思政教育效果的提升。通常

7、情况下,专业课程教师更加注重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对课程的人文性关注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成效。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可以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能对学生的思维、价值观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二)有助于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通常显性的思政教育是以公开的形式开展,如思政课、演讲等。隐性教育则是指借助环境、情景等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证明,这种隐性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为了确保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顺利实施,需要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开发与完善思政课程教育资源。

8、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不仅能够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提供重要的思政资源,而且有助于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进一步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的目标。(三)有助于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高职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政素养和心理素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落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可以利用双渠道增强育人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职业规划方面,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引导他们树立大局意识,将

9、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三、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一)明确协同育人思路,做好育人规划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学生,让这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应当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地位,明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间的差异,各部门守好“责任田”,明确各自的育人责任。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对二者概念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就可以取代思政课程教学,或者认为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升级版”,二者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实际上,二

10、者在内涵、属性上都有很大差异。为了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应当明确协同育人思路,进行顶层设计、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应当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组建专门的领导小组,接受学校党委书记领导,让职能部门领导参与其中,在校园内共同协作推进思政课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该领导小组由党委牵头能够体现出高职院校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视,因此,该领导小组需要对各门课程教师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要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二是成立专门的教学改革办公室,主要负责部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工作任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推进需要多元主体参与,

11、比如学校党委及各学院党委、教学管理部门、学工部等。所以,该教学改革办公室的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的建设思路,促使各参与主体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将各部门资源有机整合起来,以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加强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制订出完善的思政理论课建设标准,思政课教师以及其他课程教师要根据该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教学大纲、教学课堂设计进行改进与优化,并且将思政理念融入知识传授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学的价值,促使学生将这些思政理念内化于心。(二)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构建育人平台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育人仍然停留在传统思政理论课上,思政课教师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学生

12、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相脱节的现象亟待改变,而协同育人模式可以改变这种现象。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创新育人机制,能促进二者的深层次融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思政教育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一方面,创新协同育人模式。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思政教育的延伸与拓展,促使思政课与其他课程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各门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进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比如,在高职学

13、生入学军训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经典的爱国主义故事,将他们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军训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到爱国先烈们的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运用新技术搭建育人平台。教师应当积极运用先进技术构建协同育人平台,促使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工作深度融合,充分体现思政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当今时代,大部德育与管理0202023 年 9 月分高职学生能熟练使用电脑、手机等,他们更青睐新颖的课程思政模式。因此,高职院校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可以使思政教育不受时空的限制,同时能为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提供平台,丰富学生学习思政教育

14、的渠道,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效果。另外,通过协同育人平台,教师可以及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信息,为后续进行教学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三)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资源共享制度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应当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知识传授、学习能力培育、价值塑造三个教学模块。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推进思政建设,通过优化协同育人机制、建立资源共享制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知行合一,有效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其一,教师应优化现有教育资源,携手完成育人任务。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结构体

15、系,对国家相关政策方针有较深的理解,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载体,教师只能以说教的方式开展教学,导致思政课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而其他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课程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和挖掘。因此,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思政教育资源的共享共建制度。各门课程教师要相互配合,根据协同育人要求挖掘和整合思政教育素材,形成完善的思政知识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培训、讲座、研讨会等方式将思政知识传授给高职学生,能有效解决当前思政内容切入点不够精准的问题。另外,专业课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相关的课题研究时,应当确保课题组内有一个具有完整思政

16、教学体系的思政课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论,加深课题研究的深度,确保课题研究尽快转化成理论成果,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教师要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实现人才培育目标。其二,高职院校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炼思政教育素材,建设思政知识资源库。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政治知识,将这些知识与专业课程结合,能发挥出更大的育人作用。因此,在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中,思政课教师应当发挥思政课程的优势,提炼其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根据不同专业教学需要,构建出一套科学完善的思政知识库。(四)增强教师协同育人意识,打造复合型育人队伍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落实立德树人教

17、育根本任务,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加深广大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理解。教师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需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复合型育人队伍,为协同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协同育人的重视度,增强教师的协同育人意识。在推进协同育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协同育人和教师培养,根据专业课、公共课教师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围绕协同育人展开,深化院校内非思政教师对协同育人工作的认识,促使他们积极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同时,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宣传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比如,高职院校

18、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学校官网等宣传协同育人理念,将党的最新政策理念、思政教育内容等推送给教师,帮助教师了解最前沿的政策内容,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另外,针对部分专业课教师思政教育意识薄弱一类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深化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另一方面,在协同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课教师需要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专业知识,其他课程教师应当以课程内容为基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了推进协同育人,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帮带”机制,在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之间建立连接的纽带,通过

19、定期开展联席教研活动等,促使教师反思自身的不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另外,高职院校应当利用网络平台,为教师群体提供畅通的交流互动渠道。当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难题或者困惑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探讨,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分享教学经验,形成教师之间通力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除此之外,高职院校的教师也应当主动提升自身的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思政课教师要更加熟练地掌握思政教育理论,并且借助网络平台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促使思政理论更具针对性和具象化,提高课程教学的感染力;其他课程教师要主动学习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专业课程的育人成效。四、结语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在“三全育人”理念的引领下,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路径,通过明确协同育人思路、构建育人平台、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复合型育人队伍等,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顺利实施。参考文献:1 韩 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培育工匠精神研究 J.机械职业教育,2023(2):47-51.2 徐 静.新时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困境及对策 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6):41-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