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6∕T 1055-2018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30901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9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6∕T 1055-2018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36∕T 1055-2018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36∕T 1055-2018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36∕T 1055-2018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36∕T 1055-2018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7.080.20 B 31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T 10552018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Brasenia schreberi 2018 - 09 - 07 发布 2019 - 02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6/T 1055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产地环境条件 . 2 5 选苗定植 . 2 6 田间管理 . 2 7 采收与保存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莼菜生产技术病虫草害

2、防治方案 . 5 DB36/T 1055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南昌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昌莼菜农业有限公司、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莼园农业有限公司、赣州莼菜园农业专业合作社、莲花县莼菜园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梅、涂华、胡玉安、楼浙辉、邓绍勇、李田、邱凤英。DB36/T 10552018 1 莼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莼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选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与保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莼菜的生产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

3、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88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冰乙酸(又名冰醋酸)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

4、境条件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莼菜 又名蒪菜、马蹄菜、湖菜等,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 3.2 甸根状茎 爬生于地下的茎。 3.3 水中茎 漂浮或悬浮于水中的茎。 3.4 DB36/T 10552018 2 越冬休眠芽 甸根状茎和水中茎顶端呈休眠状态的营养芽,长10cm15cm,粗0.8cm1cm,形状长而粗。 3.5 种植水深 种植床面到水面的垂直距离。 4 产地环境条件 4.1 土壤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要求,选择土壤肥沃而疏松,保水保肥的水田或浅水池塘,土壤有机质含量25g/kg35g/kg,pH5.56.5。 4.2 水质 水质符合GB

5、 5084的规定。灌溉水pH6.06.5。 4.3 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中二级标准。 5 选苗定植 5.1 种苗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胶质丰富的种茎作母株。以地下甸根状茎进行繁殖的种苗,选用白色粗壮的茎段,每段不少于2节3节;以水中茎进行繁殖的种苗,选用粗壮、老龄、色泽绿、带须根的茎段,每段不少于2节3节; 以越冬休眠芽进行繁殖的种苗, 选饱满的营养芽, 芽长10cm15cm, 粗0.8cm1cm。 5.2 定植时间 以地下甸根状茎和水中茎繁殖的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植株萌芽期栽植; 越冬休眠芽在10月底至11月初采集,扦插在浅水淤泥中,翌年清明前后移栽。 5.3 定

6、植方法 5.3.1 条栽 地下甸根状茎和水中茎繁殖的,采用平栽式条栽,种茎每行单根顺长排列、首尾相接,条栽的行距为1m2m。 5.3.2 穴栽 越冬休眠芽繁殖的,采用穴栽,行距为1m2m,株距0.2m0.4m。 6 田间管理 DB36/T 10552018 3 6.1 水肥管理 6.1.1 种植水深管理 春季莼菜萌发阶段或移栽初期,水深控制在10cm30cm;生长阶段水深控制在40cm70cm,且不宜猛涨猛落;夏季高温期间,水深可适当提高,但不要超过100cm;入冬后11月下旬至翌年2月,水位适当加深至30cm60cm。 6.1.2 水质管理 进排水口对角设置,以便注排水时水体充分交换。每采摘

7、一次小换水一次,换水时间选在每次采摘结束后,补充追肥以前,具体是放掉3cm5cm老水,添加6cm8cm新水;每月一次彻底换水,具体是放掉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老水,再把水灌到原来水深。 6.1.3 施肥 栽植前一个月,每亩施1000kg腐熟有机肥做基肥。每年开春,每亩撒施腐熟的茶饼肥100kg,并配合施用水生蔬菜适用的氮、磷、钾复合肥50kg。如植株生长健壮,生长期可不追肥;如植株长势弱可每半年追施一次肥料。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6.2 病虫害防治 6.2.1 主要病虫害 6.2.1.1 主要病害 叶腐病、根腐病等。 6.2.1.2 主要虫害 食根金花虫、菱小萤叶甲、莲缢管蚜

8、、螺蛳等。 6.2.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药物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6.2.3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措施选用抗病抗虫品种,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培育壮苗,及时添换清水,保持水质清澈透明,加强栽培管理,3月4月更新莼菜种苗,合理轮作,人工清除病株、疏枝除叶等一系列措施防治叶腐病、根腐病及螺狮、食根金花虫等病虫害。利用灯光、色板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等措施防治菱小萤叶甲、莲缢管蚜等虫害。及时清除田间青苔、水蕹等水生植物,以减少虫口数量,亦可放养少量草鱼、 黄鳝、 泥鳅等控制食根金花虫、 螺狮等虫害。 虫害严重时, 可

9、使用生物药剂, 药剂应严格参照GB/T 8321规定进行,禁止使用菊酯类等农药,且必须在施药后15d换水以后才能采收。 6.3 杂草清除 6.3.1 主要杂草 青苔、水蕹、眼子草、水网藻等。 6.3.2 除草方法 DB36/T 10552018 4 采用人工方式去除杂草,每年莼菜萌芽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杂草清除,其他时间结合莼菜的采摘,随时清除杂草。也可每月人工清除杂草一次。 7 采收与保存 7.1 采收 莼菜栽植后,一般可连续采收3月4月。栽植当年,如莼菜的叶片基本上盖满水面,于秋季可少量采收。次年起,4月6月为春莼菜采收期;9月10月为秋莼菜采收期。5d10d可采摘一次。采摘部位为外被胶质的

10、嫩梢新芽。 采摘可采用人工穿戴好下水裤等防水装备下到水中直接进行采收, 采摘时尽量避免对莼菜的伤害。 7.2 贮藏保存 7.2.1 鲜食莼菜 鲜食的莼菜,宜用清水浸泡贮藏保鲜,时间不宜超过24h。 7.2.2 加工莼菜 7.2.2.1 用于加工贮藏的莼菜,需采集当天处理完成。 7.2.2.2 主要技术流程应做到以下步骤: a) 采收的莼菜放入不锈钢水槽中用清水 (符合GB 5749的要求) 清洗捞出, 产品质量应符合GB 2762和 GB 2763 的要求及 GB/T 19630.14 的要求。 用不锈钢网包裹后放入莼菜体积 25 倍的 9095热水中焯烫 2min3min,直到莼菜颜色呈青绿

11、色; b) 捞出莼菜放入流动的清水中至完全冷却,控干水分后倒入洁净的容器中保存; c) 如需长期保存, 可将莼菜保存于冰醋酸水溶液中, 每 50kg 莼菜保存于 10kg 冰醋酸水溶液中 (其中冰醋酸约 0.15kg,pH 值控制在 3.5 左右),冰醋酸应符合 GB 1886.10 要求; d) 按叶芽长度进行分级(一级:一芽长 1.5cm2.5cm;二级:一芽一卷叶长 2.6cm4.0cm;三级无芽一卷叶长 4.1cm6.6cm); e) 分级后分装于玻璃、不锈钢或塑料器皿中,其中塑料包装应符合 GB 9683 规定; f) 贮藏在通风阴凉处,温度以 420为佳,可保存 12 个月左右。

12、DB36/T 10552018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莼菜生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方案 表A.1 莼菜生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方案 类别 名称 危害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常见病害 叶腐病 被害叶片初呈水黄状湿腐病斑,在湿润条件下病部呈灰绿色,干燥时变为灰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甚至全 株叶 片腐烂,仅残留主脉和较完整的叶柄。 在混浊、黄褐色的水田中易发生,病菌在土壤中越冬。高温高湿天气或雨水频繁季节发病重。 1)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2)避免施用未腐 熟的 有机肥。 3) 及时拔除病株,防止病害扩散。 根腐病 根部腐烂,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最后全株死亡,主要表现为整株叶

13、片发黄、枯萎。 病菌从根茎部或根部伤口侵入,通过雨水或灌溉水进行传播和蔓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积水、连作及棚 内滴 水漏水、植株根部受伤的田块发病严重。 1)精选种苗并消毒。2)莼菜田深耕翻耙。 3) 及时拔除病株,防止病害扩散。4)发病初期可撒施石灰控制。 常见虫害 食根金花虫 幼虫潜入泥中,在地下茎吮吸汁液,造成叶片发黄,生长势衰退。 以幼虫在地下茎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56月间,形成胶质薄茧化蛹。 1)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减少成虫取食及产卵场所。2)撒施石灰,防治越冬代幼虫。 3) 人工诱杀成虫,成虫盛发期用眼子草等诱集成虫,待其产卵后将眼子草烧毁。4)幼

14、虫危害初期,可对莼菜根部土层施用茶籽饼控制。 菱小萤叶甲 幼虫和成虫取食叶片,吃成一个个空洞,危害严重时,受害叶片被吃光或仅剩叶脉,严重影响莼菜生产。 一 年 发 生 5 6代,世代重叠,成虫在杂草丛及土缝等处越冬,4月中旬成虫开始活动,成虫寿命很长,平均42天,4月下旬迁移到莼菜叶片。 1)利用灯光、色板诱杀。2)及时清除田间青苔、水蕹等杂草, 减少虫口数量。 3)及时处理掉虫害严重植株。 DB36/T 10552018 6 表A.1 莼菜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案(续) 莲缢管蚜 受害植株叶片卷缩,生长停滞,不能绽蕾开花,严重时可造成枯叶,甚至全株枯死。 以卵越冬, 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生有翅蚜迁 飞到 莼菜上,直到10月中下旬产生有翅雌性母蚜,迁回越冬寄主上。 利用灯光、色板诱杀。 螺狮 吃食莼菜的叶片和嫩芽、嫩茎,造成减产,影响品质,对莼菜的危害较大。 在4月中下旬后常集中在莼菜田四周的田埂边或流水口,每年4、5、10月为螺蛳的生殖季节。 1)人工捕杀,及时捞除。2)放养少量黄鳝、泥鳅等,控制螺狮。 常见杂草 青苔、水蕹、眼子草、水网藻等 杂草量大,影响莼菜的生长 一年四季均有杂草,繁殖速度快。 1)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2)莼菜萌芽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杂草清除。3)每月进行一 次人 工除草。 4) 结合莼菜采摘,随时清除杂草。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