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pdf

上传人:Stan****Shan 文档编号:1288369 上传时间:2024-04-22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3)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23 年 11 月 9 日 I 目 录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1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概况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概况.4 一、区域经济运行总体情况.4 二、区域金融运行总体情况.8 第第二部分二部分 各区域板块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各区域板块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14 一、东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情况.14 二、中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情况.17 三、西部地区经济金融运行情况.20 四、东北地区经济金融运行情况.23 五、主要经济圈与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发展.26(一)主要经济圈建设情况.26(二)自由贸易试验区

2、(港)建设情况.27 六、区域金融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情况.28(一)金融开放创新水平不断提升.28(二)绿色金融改革持续推进.28(三)普惠金融改革创新稳步推进.28(四)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质效提升.29(五)科技赋能金融创新发展.29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区域经济金融展望区域经济金融展望.30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专专 题题.32 专题 1 货币政策助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32 专题 2 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力应对疫情冲击.34 专题 3 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36 专题 4 发挥地方政府合力推动金融可持续发展.38 表 表 1 2022 年各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增长率.4 表

3、 2 2022 年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加权平均增长率.5 表 3 2022 年各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和增长率.5 表 4 2022 年三次产业的地区分布和各地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增长率.6 表 5 2022 年各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长率.7 表 6 2022 年 12 月 70 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分布.7 表 7 2022 年各地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支出增长率.7 表 8 2022 年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占全国比重.9 表 9 2022 年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结构分布.9 表 10 2022 年各地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0 II 表 11 2022 年末金融机

4、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占比的地区分布.12 表 12 2022 年各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分布.13 图 图 1 各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4 图 2 2022 年各地区进出口增速.6 图 3 2022 年各地区 CPI 和 PPI 同比涨幅.8 图 4 2022 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 图 5 2022 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及增长率.10 图 6 2022 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及增长率.12 图 7 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情况.14 图 8 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14 图 9 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6 图 10 东部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增长情况.16 图

5、 11 东部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长情况.16 图 12 东部地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6 图 13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情况.17 图 14 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18 图 15 中部地区消费增长情况.18 图 16 中部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增长情况.19 图 17 中部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长情况.19 图 18 中部地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19 图 19 中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0 图 20 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情况.20 图 21 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 图 22 西部地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2 图 23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情况.23 图 24 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增长情

6、况.25 图 25 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增长情况.25 图 26 东北地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5 图 27 东北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5 1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2022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经济社会大局

7、保持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导向作用,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成果,兼顾内外均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2022 年,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推动下,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3.0%,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 2.5%、4.0%、3.2%和 1.3%。东部地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兴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消费提质升级,新型

8、外贸取得突破,有力支撑经济大盘稳定;金融业总体运行平稳,改革创新取得积极进展,服务质效不断提升。中部地区加速经济崛起。中部地区加速经济崛起。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全面回升,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外贸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增长趋势向好;金融服务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支持有力。西部地区大开发成效显著。西部地区大开发成效显著。新技术新能源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绿色低碳发展质效提升,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金融改革稳步推进,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提高。东北地区加快全面东北地区加快全面振兴。振兴。农业发展稳中有进,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巩固,工业经济稳步回升,

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支出保障有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经营稳健性提升。2022 年,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增强,一是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增强,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中部、西部地区增长潜力持续释放,经济增速总体高于东部地区。核心区域带动作用增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 2.0%、3.0%、2.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化,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新进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二是内需规模扩二是内需规模扩大,外需稳定大,外需稳定

10、增长。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3.6%、8.9%、4.7%和 1.2%;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9.1%,西部地区同比增长2 21.5%;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9.4%,东北地区同比增长 20.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18.9%。新型消费保持较好发展态势,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 93.4%,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四分之一。进出口稳中提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 7.4%、14.3%、10.2%和 9.3%;利用外资稳中有进,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 28.3%。物价保持平稳运行,按算术平

11、均计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分别上涨 2.0%、1.9%、1.9%和 2.0%。三三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占所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3.6%,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提升 1.3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为 2.8%。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90.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1%,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7.4%、5.6%。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同比增长 10.4%。四是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就业四是

12、民生支出保障有力,就业局局势保持势保持总体稳定。总体稳定。2022 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 4.2 万亿元。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1206 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 3278 万人。五是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五是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化。2022 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比上年多增 6689 亿元,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0.4%,有力支持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4.0%,绿色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30%,普惠小微贷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2

13、0%。六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六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稳定银行负债成本。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巩固实际贷款利率下降成果。2022 年 12 月,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下降 0.56 个、0.61 个、0.54 个和 0.76 个百分点。七是金融风险整体收敛,七是金融风险整体收敛,银行业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整体整体经营稳健。经营稳健。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处置风险,重点集团、大型企业风险处置稳妥推进,支持风险较大地区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取得积极进展。中部、西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

14、不良贷款率比上年末分别下降 0.21 个、0.13 个百分点。八是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八是金融对外开放稳步推进,跨境投,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取得新进展融资便利化取得新进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启动建设,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扩大,多地开展第二批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各地区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取得新进展,跨境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当前国际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仍处高位,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发达国家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国内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但我国经济具有巨

15、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区3 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部门间政策协调,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

16、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支持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继续发挥好已投放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作用,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

17、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关注物价走势边际变化,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带动作用,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综合施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政策利率引导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构建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继续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兼顾

18、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4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概况区域经济金融运行概况 2022 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持续提高,

19、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金融体系运行平稳,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一、区域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2022 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1121.0 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3.0%。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2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分别为 51.7%、22.1%、21.4%和 4.8%,中部、西部经济比重较上年有所提升。表 1 2022 年各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一)区域发展协调

20、性平衡性增强,1 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2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 10 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6 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3 个省。空间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1.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支持全国经,支持全国经济稳定增长济稳定增长。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

21、先发展,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增强。2022 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 2.5%、4.0%、3.2%和 1.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 45.4%、24.9%、26.3%和 3.4%,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总体高于东部地区,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比近五年平均水平提高 3.8 个、3.9 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图 1 各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 2.核心区域带动作用增强核心区域带动作用增强,区域平衡发展取,区域平衡发展取得成效得成效。2022 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0 万亿元,同比增长 2.0%;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

22、建设提速,制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1+10”政策体系,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开工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平稳,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2.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化,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达成合作项目 853 个、投资总额 2.5 万亿元。长江经济带辐射作用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3.0%,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 44.9%,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优良水质比例为 94.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印发实施,黄河流域地表水类至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提高 5.6 个百分点,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类水质。成渝双城经济圈整合优

23、势产5 业,加快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3.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6.3%。3.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城乡融合稳中向好,城乡融合稳中向好。2022 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新建高标准农田 4.6 亿亩。推进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加快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至 73%。农村改革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浙江持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至 87%,5G 网络覆盖所有县城城区。乡村产业发展彰显特色,农民就业创

24、业取得成效,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 2.45,比上年缩小 0.05。城乡融合发展要素流动畅通,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二)内需规模扩大,外需稳定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2022 年,各地区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力度加大,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 万亿元,同比增长 5.1%,比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5 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3.6%、8.9%、4.7%和 1.2%。分领域看,基础

25、设施投资明显提速,同比增长 9.4%,比上年提高 9.0 个百分点,其中,东北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最高,为20.2%。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9.1%,比全部投资增速高 4.0 个百分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12.4%、19.6%、21.5%和 6.6%。高技术产业投资加快,同比增长18.9%,比全部投资增速高 13.8 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2%、12.1%。民间投资同比增长 0.9%,其中,中部地区增速比全国高 5.2 个百分点。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 10.9%,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 26.1%。表 2 2022 年各地

26、区固定资产投资 加权平均增长率 数据来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2.消费基本稳定消费基本稳定,新型消费保持较好发展态,新型消费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势。2022 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4.0 万亿元,同比下降 0.2%,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1.0 个百分点;其中,中部地区消费增速比全国高 1.7 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较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减免车辆购置税等措施效果明显,带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 93.4%;限额以上单位书报杂志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6.4%和4.4%。新型消费发展较快,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6.2%,占

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较上年提高 2.7 个百分点。基本生活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和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8.7%和 5.3%。表 3 2022 年各地区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比重和增长率 数据来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3.进出口稳中提质,高水平开放扎实推进。进出口稳中提质,高水平开放扎实推进。2022 年,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42.1 万亿元,首次迈上 40 万亿元台阶,同比增长 7.7%,其中,出口增长 10.5%,进口增长 4.3%,贸易顺差增长35.4%。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 7.4%、14.3%

28、、10.2%和9.3%;中部地区出口增速最高,为19.6%,东北地区进口增速最高,为 7.9%。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较快,同比增长 11.5%,占进出口总额比6 重较上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出口新动能快速成长,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同比增速均超 60%。贸易伙伴结构优化,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建成,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 19.4%,对RCEP 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 7.5%。外贸主体活力增强,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 12.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50.9%,较上年提高 2.3个百分点。跨境电子商

29、务综合试验区扩展至 165个,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 9.8%。数据来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图 2 2022 年各地区进出口增速 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对外投资稳中有进。利用外资稳定增长,对外投资稳中有进。2022 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 1.2 万亿元,同比增长 6.3%。引资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 46.1%,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比重较上年提高 7.8 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 28.3%,占实际使用外资总额比重较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对外直接投资9854亿元,同比增长 5.2%,其中,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增长 7.7%。地方企业对外投资占全国

30、对外投资总额的 80.4%,其中,东部地区企业对外投资同比增长 10.3%,占全国地方企业对外投资总额的 81.6%。(三)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回稳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回稳向好。向好。2022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1%、3.8%和 2.3%,拉动经济增长 0.3 个、1.5个和 1.2 个百分点,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7.3%、39.9%和 52.8%,其中第二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0.5 个百分点。农业生产稳中有增,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4万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占所在地区生产

31、总值比重为13.6%,较上年提高 0.2 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发展向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36.0%,拉动经济增长 1.1 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拉动 0.8 个百分点,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分区域看,各地区第二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持续上升,西部地区比重较上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增幅比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分别高 1.1 个、0.3 个和 0.2 个百分点。服务业持续恢复,全年增加值 63.9 万亿元,同比增长 2.3%,其中,东部第三产业占所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最高,为 56.1%;中部地区第三

32、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为 2.8%。表 4 2022 年三次产业的地区分布和 各地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增长率 单位:%数据来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2.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创新支撑发展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成长,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能力不断增强。2022 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7.4%、5.6%,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 3.8 个、2.0 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2.7%、11.9%、9.9%。新产业新动能成长较快,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700 万辆,同比增长 90.5%;太

33、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 3.4 亿千瓦,同比增长 46.8%。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好,信息传输、7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1%。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 3.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4%,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为 2.6%,较上年提高 0.1 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 60%以上。3.保障性住房建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设稳步推进。2022 年,全国保障性租赁住房开工建设和筹集 265 万套(间),是上年的 2.8 倍;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3万个,惠及居民 876 万户。表 5 2022 年各地区商品房 销售面积、销售额增长率 数据来源

34、:国家统计局。表 6 2022 年 12 月 70 个大中城市 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分布 单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四)财政政策积极有为,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1.财政收入保持平稳,财政支出加力提效。财政收入保持平稳,财政支出加力提效。2022 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4 万亿元,同比增长 0.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 9.1%,其中,税收收入 16.7 万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81.8%,较上年下降 3.5 个百分点。分区域看,西部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8%,比上年提高 0.9 个百分点;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增速比上年有所放缓。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全

35、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26.1 万亿元,同比增长 6.1%,比上年提高 5.8 个百分点,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 5.5%、8.1%、17.8%。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一般预算支出同比增长 4.6%,增速基本平稳;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一般预算支出增速加快,比上年分别提高 9.5 个、6.4 个和 7.1 个百分点。表 7 2022 年各地区地方财政 一般预算收入、支出增长率 单位:%数据来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2.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明显减税降费政策成效明显,助力企业纾困解,助力企业纾困解难难。2022 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4.2 万亿元,其中,制造业新

36、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 1.5 万亿元,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较重的行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 8700 亿元,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7万亿元。(五)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价格涨幅回落 1.消费领域价格温和上涨消费领域价格温和上涨,能源价格涨幅扩,能源价格涨幅扩大大。2022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 2.0%,涨幅比上年扩大 1.1 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波动较大,各月同比变动幅度在-3.9%至 8.8%之间,全年上涨 2.8%,涨幅比上年扩大 4.2 个百分点,影响 CPI 上涨约 0.5 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全年平均下

37、降 6.8%,降幅比上年收窄 23.5 个百分点,影响 CPI 下降约 0.1 个百分点。能源价格涨幅较高,全年上涨 11.2%,比上年扩大 2.9 个百分点,影响 CPI 上涨约 0.8 个百分点。按算术平均计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CPI 分别上涨 2.0%、1.9%、1.9%和 2.0%,涨幅比上年分别扩大 0.9 个、1.1 个、1.1 个和 1.2 个百分点。8 数据来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图 3 2022 年各地区 CPI 和 PPI 同比涨幅 2.生产领域价格涨幅回落生产领域价格涨幅回落,中下游企业成本,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压力有所缓解。2022 年,工

38、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 4.1%,涨幅比上年回落 4.0 个百分点。受上年同期高基数影响,PPI 涨幅在年内持续下滑,10 月至 12 月进入负值区间,同比分别下跌 1.3%、1.3%和 0.7%。全年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价格涨幅差值同比缩小 6.9 个百分点,一定程度减轻了中下游行业面临的成本压力。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上涨 35.9%、23.6%、5.4%,涨幅比上年分别收窄 2.8 个、4.6 个和 17.3 个百分点。能源保供政策推动煤炭价格高位回落,全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价格上涨 17.0%,

39、涨幅比上年回落 28.1 个百分点。按算术平均计算,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 PPI 分别上涨 4.5%、5.2%、7.6%和 7.0%,涨幅比上年分别回落 3.1 个、5.8 个、5.1 个和 3.4 个百分点。(六)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市场供求持续活跃 2022 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1206 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 5.5%。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 3278 万人,同比增加133 万人;农民工总量 29562 万人,同比增加 311万人。市场供求保持活跃状态,100 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求人倍率为 1.46,继续保持在 1.0以上。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

40、东北地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分别为 42.9%、24.5%、26.6%和 6.0%,与上年基本持平,城镇调查失业率走势与全国走势相近。注:上海数据为 2022 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数据来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图 4 2022 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二、区域金融运行总体情况(一)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人民币贷款占比,人民币贷款占比提升提升。2022 年末,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 344.2万亿元,同比增长 9.6%。2022 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 32.0 万亿元,同比多增 6689 亿

41、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 60.3%、19.1%、18.9%和 1.7%。分结构看,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65.3%,较上年提高 1.7 个百分点。表外融资减少5835 亿元,同比少减 2.1 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增加 3579 亿元,同比多增 5275 亿元;信托贷款减少 6003 亿元,同比少减 1.4 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 3411 亿元,同比少减 1505亿元。直接融资增加 3.2 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 10.1%,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直接融资在所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增量占比分别为13.1%和 11.4%,较全国高 3

42、.0 个、1.3 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净融资 7.1 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 22.3%。9 表 8 2022 年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 增量占全国比重 单位:%注: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加总计算,东部地区表外融资全年增加 2997 亿元,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表外融资分别减少 2547 亿元、2820 亿元和 1919 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表 9 2022 年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 增量结构分布 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贷款增量保持,贷款增量保持同比多增同比多增。2022 年,人民银行 2 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超1万亿元,上

43、缴央行结存利润1.13万亿元,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短中长期相结合合理投放流动性;召开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信贷额度,支持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2022 年末,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0.4%,比年初增加 20.6 万亿元,同比多增 4969 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1.1%,外币贷款余额同比下降 19.5%。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11.5%、11.1%、10.3%和 3.8%;东部和中部地区本外币贷款余额占全

44、国比重较上年末分别提高0.4个和0.1个百分点。短期贷款增速加快,中长期贷款平稳增长。短期贷款增速加快,中长期贷款平稳增长。2022 年末,全国本外币短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7%,比上年末提高 2.0 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中部地区短期贷款余额增速分别比全国高0.7个、0.1 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0.6%,其中,东部地区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比全国高 0.9个百分点。企(事)业单位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4.5%,比上年末提高 0.5 个百分点,其中东部、中部地区企(事)业单位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分别比全国高 2.4 个、1.1 个百分点。消费贷款增速平稳,全国消费贷款

45、余额同比增长 2.1%。分区域看,中部、西部地区消费贷款余额增速相对较快,分别为 2.4%、3.7%。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显著提升,全国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26.5%,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6.1 个百分点。制造业贷款平稳增长,全国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5.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5.3 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比全国高 1.5 个百分点。1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图 5 2022 年末各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及增长率 3.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实际贷款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进一步下降。2022 年,人民银行完善市场化利率

46、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22 年 12 月,1 年期、5 年期以上 LPR分别为 3.65%、4.30%,同比分别下降 0.15 个、0.35 个百分点。12 月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7%,同比下降 0.62 个百分点。分区域看,12月,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下降 0.56 个、0.61 个、0.54 个和 0.76 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分别下降0.54 个、0.50个、0.45个和 0.45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47、明显降低。表 10 2022 年各地区一般贷款 加权平均利率 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4.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有效发挥,信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有效发挥,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结构持续优化 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人民银行运用抵押补充贷款支持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基础设施重点领域设立金融工具和提供信贷支持,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信贷额度8000 亿元,指导其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共 7399 亿元,支持项目超 2700 个,引导商业银行同步跟进重大项目配套融资。2022 年末,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比各

48、项贷款增速高 1.9 个百分点。“三农三农”和普惠小微等和普惠小微等领域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加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大。2022 年,人民银行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运用,推出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政策和收费公路贷款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乡村振兴、普惠小微等领域的信贷投放。2022 年末,全国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为 20175 亿元,再贴现余额为 5583 亿元;全年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累计提供激励资金 275 亿元。各项工具运用效果明显,2022 年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4.0%,比上年末提高 3.1 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涉农贷款余额

49、同比增长 16.0%,比上年末提高 3.4 个百分点;全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和授信户数同比分别增长 23.8%和 26.8%。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速比全国高 1.9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提高 0.8 个百分点。继续引导 10 个省份地方11 法人金融机构运用好再贷款等工具增加对区域内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等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金融有力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金融有力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2022 年,人民银行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通过两项工具向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资金 3123 亿元,带动绿色信贷较快增长

50、。2022 年末,全国绿色贷款余额为 22.0 万亿元,同比增长 38.5%,比上年末提高 5.5 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45.2%和 41.3%。2022 年,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占绿色贷款的 66.7%。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有力提升。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有力提升。2022 年,人民银行创设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政策,向相关金融机构发放资金共计 3058 亿元,有效扩大对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2022 年末,全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36.7%,比上年末提高 4.9 个百分点,东部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