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讲优练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pt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2573417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845.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讲优练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1顺乎世界之潮流精讲优练课型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时尚,一“顺乎世界之时尚”,1/38,一、“睁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暴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统治者依然沉醉在“_”,迷梦中不能自拔。,天朝上国,2/38,2.代表:,贡献,地位,林则徐,先后编辑_、华事夷言等书籍,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编成海国图志,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最详备世界史地著,作,阐述“_,_”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第一步,四洲志,师夷长技以,制夷,3/38,3.影响:,(1)新思想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学习西方国,家_,探求强国御侮之策。,(2)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_”,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先进技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4/38,二、维新变法,1.背景:,(1)伴随洋务运动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_”限制,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2)19世纪90年代,_日益加深。,器物,民族危机,5/38,2.代表人物和主要活动:,代表人物,主要活动,康有为,出版_,打着_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梁启超,发表_,号召变法。,谭嗣同,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大胆批,判。,严复,翻译_,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思想。,孔子改制考,孔子,变法通议,天演论,6/38,3.意义: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_运动。,(1)爱国性:提出经过维新变法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爱国主义激情。,(2)进步性: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发展_,,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3)启蒙作用:宣传_、_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冲击陈旧腐朽旧文化。,(4)客观作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维新变法,资本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7/38,三、走向共和,1.历史背景:,(1)维新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辛丑条约签署后,,_空前加剧。,(2)伴随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_,思想蓬勃兴起。,民族危机,民主共和,8/38,2.形成和传输:,(1)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誓词中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建合众政府”。,(2)1903年:章太炎发表_,邹,容发表_等著作,宣传反清革命。,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9/38,(3)1905年,“_”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4)1905-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_政体展开论战,大大促进了,_传输。,3.初步实现:1912年1月1日,_正式成立。,同盟会,民主共和,民主思想,中华民国,10/38,【微点拨】,1.向西方学习思潮出现根本原因是民族危机出现,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2.“中学为体”强调以中国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根本,“西学为用”指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代科学技术以求富国强兵。,11/38,【微探究】,材料魏源“师夷长技”唯一目标是“制夷”,即,抵抗外国侵略者。洋务派“师夷长技”目标,首先,是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其次是在与列强保持“和好”,条件下,徐图自强。,12/38,思索:有些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请说明理由。,提醒:,有一定道理,但没有看到二者区分。(1)洋务,派继承了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思想,并,付诸实践,开展洋务运动。(2)林则徐、魏源“师夷”,目标是“制夷”,而洋务派“师夷”目标首先是,镇压农民起义,其次才是徐图自强。所以二者之间尽,管有继承关系,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分。,13/38,【微点拨】,1.中国人由学器物向学制度转变是历史发展必定,,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推进下出现。,2.从封建士人成长起来康有为等人,即使代表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但他们思想并非完全西化,并,未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反而从传统封建思想中寻找,理论依据。,14/38,3.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和实践都无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命运;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中国革命需要新领导阶级和新科学思想指导。,15/38,【史论要旨】,1.受到鸦片战争失败影响,中国地主阶级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等开始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2.19世纪90年代,伴随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16/38,3.维新派对封建制度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输,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4.革命派提出民主共和思想,领导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方案初步实现。,17/38,【结构图示】,18/38,主题,“睁眼看世界”思潮,【史料研析】,1.背景,材料一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1839年),19/38,材料二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阅,表文,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给英王回信,20/38,(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林则徐等人,“睁眼看世界”社会背景。,提醒:,鸦片战争前,国势日衰,社会矛盾尖锐;,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清朝长久闭关锁国,统治者沉醉在“天朝上国”,迷梦中,妄自尊大,不能自拔;,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21/38,2.内容,材料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海国图志序,(2)材料反应出作者什么思想?这一思想主要内容,是什么?,提醒:,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抗外侮,使国家富强。,22/38,3.发展,材料“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无须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23/38,(3)材料反应出作者什么思想?其实质是什么?,提醒:,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质:是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24/38,【史论总结】,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异同,1.相同点:,(1)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2)都维护清王朝统治。,(3)都对中国落后认识不充分。,25/38,2.不一样点:,(1)前者以反侵略为目标,后者重在富国强兵,,首先目标是镇压农民起义。,(2)前者没有付诸实践,后者活动是中国近,代化第一步。,26/38,主题,维新思潮,【史料研析】,1.主要内容,材料一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27/38,(1)材料一反应了康有为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提醒:,反应了康有为建立君主立宪制主张。理论依,据是近代西方政治学说。,28/38,材料二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白喙所不能诬,也。,胡适胡适留学日志,29/38,(2)材料二中胡适评价梁启超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提醒:,因为他开始提倡宣传民族主义。影响:开启了,中国人民族意识,促进了民族觉醒。,30/38,2.主要特点,材料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古文经典斥为伪书,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理论基础。,31/38,(3)据材料归纳概括康有为维新变法思想有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提醒:,特点: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权威,宣传维,新变法必要性和合理性。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居主导地位;借用儒家思想能够降低变法阻力。,32/38,3.主要作用,材料1898年,近代中国两大思想巨著先后出版并流,传甚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影响。,33/38,(4)材料中两篇思想巨著作者分别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维新思想产生和传输在推进中国社会发展,方面主动意义。,提醒:,作者:康有为、严复。,意义: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传输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含有启蒙作用;,批判封建制度,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34/38,【史论总结】,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作用,1.维新变法思想推进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视野,提升了他们参加政治热情。,35/38,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输。,3.戊戌变法运动大大激发了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觉,醒,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6/38,4.维新变法思想推进了政治运动开展,政治运,动失败证实了在原有体制下实施改革道路行不,通。代之而起是主张激烈变革,推翻原有制度和政,府革命,最终清朝覆亡,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结束。,37/38,【深化点拨】,康有为维新思想最显著特点就是依靠,古制,即为维新思想披上儒学外衣。因为当初封建,顽固势力依然很强,为了降低变法阻力,所以康有为,采取了这种方式来宣传变法思想。,38/38,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