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脑卒中患者常见合并症与并发症.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494087 上传时间:2025-10-2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47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患者常见合并症与并发症.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脑卒中患者常见合并症与并发症.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脑卒中患者常见合并症与并发症,心血管合并症与并发症,未控制的高血压,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的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存关系,12%的急性脑梗并存心梗,60%的脑部大动脉卒中有潜在冠心病,23%的腔梗心脏负荷不正常,心脏病是长期卒中存活者第一大死因,卒中伴高血压康复训练指征,血压稳定,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1/3(收缩压 舒张压),MAP为70-100mmHg(9.33-13.3kPa),慢性高血压或已知脑动脉狭窄者MAP 100-120mmHg(13.3-16.0kPa),MAP 130mmHg(17.3kPa)不能参加康复训练,伴房颤的康复训练注意事项,可采用中等量运动训练,个体化原则确定最大心率,严密监护,伴充血性心衰的训练注意事项,宜采用直立位训练,严密监护,运动中出现血压下降是左心衰表现,要立即停止训练,肺炎,约1/3卒中患者发生肺炎,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原因,误吸吸入性肺炎,不适当的脱水,营养差,卧床坠积性肺炎,呼吸肌肌力减弱,胸壁肌痉挛咳痰能力下降,癫痫,卒中后癫痫发病率 10%,大多发生于出血性卒中,往往有皮层受累,多发生在卒中后第一年,57%发生于第一周,发作形式: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发作,其他,跌倒,睡眠呼吸障碍,压疮,肩关节常见问题,盂肱关节半脱位,冻结肩,创伤综合征,旋转袖损伤,臂丛牵拉伤,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滑囊炎,肌腱炎,中枢性疼痛,肩关节问题的主要表现,疼痛,活动受限,常见原因,体位不当,牵拉,痉挛,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别名,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萎缩),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RSD,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I型,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I,CRPS-I,在卒中患者中发病率12.5%-70%,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CRPS),因局部损伤所引起的病理性疼痛,通常,超过了可预想的创伤治愈过程而持续存在,,常常引起显著的运动功能低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为呈进行性发展的、各种各样的综合征。,CRPS型,有神经损伤的可能性,但不能确定究竟是什么神经受损。如RSD。,CRPS型,常有较明显而明确的神经损伤。,典型表现,多突然发生于卒中后1-3个月,肩痛,手浮肿,手指被动屈曲痛,皮温升高,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挛缩畸形,发生机制,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肩-手泵”功能障碍,腕关节强迫掌屈,过度牵拉,输液时液体渗入手部组织,手部意外轻伤,其他,肱二头肌肌腱炎、腱鞘炎、水肿-粘连,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特点,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节后神经元的数量远比节前纤维多(其比值约230:1),故一个节前神经纤维元的冲动,可引起大量的节后细胞放电。单个神经即可引起广泛的、定位不精确的症状。,临床分期,第I期早期,水肿,数周-半年,第II期后期,萎缩,3-6个月,第III期后遗症期,挛缩,诊断,脑卒中患者如存在肩痛、上肢及手指肿胀即可诊为肩手综合征。,须除外局部外伤、感染、周围血管病等所引起的浮肿。,预防,避免,外伤,过度牵拉,长时间悬垂,患侧静脉输液,治疗,早期(I期)治疗效果好,放置患侧上肢适当抬高,腕轻度背伸,向心性加压缠绕,冷疗或冷热交替浸泡,主动活动“肩-手泵”作用上举、抓握,被动活动止痛、维持关节活动度,交感神经阻滞,类固醇制剂口服或局部注射,手术掌指关节掌侧腱鞘切开或切除术,肩关节半脱位,关节盂的正确方向,向上、向前、向侧方,发生机制,冈上肌及三角肌后部瘫痪,肩关节囊及韧带松弛、延长,肩胛骨周围肌肉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肌不平衡肩胛骨向下旋转,临床表现,开始坐位活动后出现,三角肌塌陷、关节囊松弛、肱骨头向下、前移位方肩畸形,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诊断,临床方法,触诊肩峰突起和肱骨头间距离,放射学方法,肱骨头中心水平延长线,关节盂中心水平延长线,间距,预防,软瘫期维持肩关节的正常位置,坐位 支撑台,Bobath上肢支撑位,仰卧位 肩下垫高,侧卧位 肩胛骨向前,肩前屈,治疗,纠正肩胛骨位置,刺激肩周肌肉,维持关节活动度,臂丛神经损伤,原因,肩关节半脱位,受压,牵拉,神经损伤程度,神经失用,轴突断裂,神经断裂,临床表现,感觉障碍,周围性瘫痪,腱反射减低-消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运动障碍,感觉障碍,上丛型,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伸指肌、拇展肌,三角肌区、前臂和手的桡侧,下丛型,小鱼际肌、腕屈肌,前臂和手的尺侧,预防,避免对肩关节的过度牵拉,良肢位摆放,避免挤压,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防治肌萎缩及关节挛缩,感觉功能训练,作业治疗,引起肩部疼痛性创伤的活动,不伴有肩胛骨必要移动和肱骨外旋的被动运动,从手开始上举患侧上肢,用拉患侧上肢的方法帮助患者移动,用不正确方法抬起坐着的患者,应用双向滑轮,过度频繁的肢体被动运动,引起肩痛的其他原因,肌肉痉挛,骨科疾患,正确的康复训练措施,正确的体位摆放,手法活动肩胛骨,抗痉挛活动,牵拉患侧躯干肌,肩胛骨前屈,外展,肩前屈,节律性地摇动、旋转躯干,缓解整个,患侧肌痉挛,增加肩关节被动活动范围,异位骨化,又称,骨化性肌炎,软组织中形成骨组织,好发于,髋、膝、肩、肘,关节,多于卒中发病后数月发生,可能机制:,小损伤、小量出血、血循环不良,局部炎症反应,活动受限,可伴全身低热,X线检查:,边界不清的淡钙化影,未完全骨化者AKP、CRP、LDH增高,预防,局部适量运动,减少不必要的被动活动,运动在无痛的范围进行,治疗,手术,药物,理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血流缓慢-淤滞,血液高凝状态,多在卒中早期发生,危险持续存在,可有50%以上患者无症状,危害:,肺栓塞,临床表现,肢体肿、痛、局部皮温稍高、颜色异常,结合多普勒超声检查,肺栓塞表现,突发气促、胸痛、咯血,肺部啰音,巨大血栓:呼吸极度困难、急性心衰、心跳骤停,预防,卒中早期肢体活动,小剂量肝素抗凝,功能性电刺激,外部气体加压装置,治疗,患肢制动,血栓机化后再开始活动,抗凝肝素,静脉溶栓尿激酶,手术,适用于髋部、早期,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