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主要内容,一、社区诊断的概念,和意义,二、社区诊断的,方法,三、社区诊断的,内容,四、社区诊断主要工作步骤,五、,社区诊断的工作程序,六、社区诊断所需资料及来源,七、社区诊断所需要资料的收集技术,八、社区诊断所需指标,九、,确定主要卫生问题,一、社区及社区诊断的概念,(一)社区的概念,费孝通先生: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地域里形成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构成社区的要素,:,1.一定数量的人群,2.一定的地域,3.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4.特定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5.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二)社区诊断的概念,社区诊断是社区卫生工作者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对社区人群健康问题及社区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和分析社区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实施有效干预措施,达到利用社区现有的卫生资源来解决社区人群主要卫生问题的目的。,研究在特定时间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三个诊断,临床诊断,(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以个体为对象,疾病诊疗,,临床医学,流行病学诊断,(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群体为对象,疾病群防群治,,流行病学,社区诊断,(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社区人群及其生产和生活环境为对象,社区健康促进,,社会学,社区诊断的意义,制定社区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做好社区诊断才有可能制定有效的、由针对性的社区卫生服务计划,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周期,中一个重要基础环节,二、社区诊断的,方法,人口统计方法,流行病学方法,卫生统计方法,行为测量法,社区文献资料法,健康档案和医疗活动日志,社区调查和社区筛检,以上方法综合运用,三,、社区诊断的内容,1、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2、,社区的人文行为与经济社会环境状况,3、,社区健康状况,4、,社区资源,5、,社区可动员的潜力状况,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1、,社区特点,(1)社区类型:居民社区、企业社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2)地形、地貌、地理位置,(3)自然资源,(,4)风俗习惯,社区的自然环境状况,2、人口学特征,(1),静态人口,:,人口数量:绝对数(户籍数),相对数(居住+流动人口),人口构成: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民族、就业人口、抚养人口、医学敏感人口,(,2),动态人口,:,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构成变化率:人口发展趋势(如老龄化),社区的人文行为与经济社区状况,1、经济社会条件状况:,2、工作、生活环境状况,居住条件、卫生设施、饮用水、生活用燃料、工作环境污染等,3、人文行为状况,社区居民关于慢性病的知、信、行,健康危险因素分布状况:,吸烟、饮酒、超重、不参加体育锻炼、不合理膳食结构、高血压、高血脂、生活与工作的紧张度、性格特征等,社区健康状况,健康危害因素,健康问题的分布及其严重程度(各种指标),疾病负担状况,社区特殊健康问题,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与居民满意度,社区健康状况诊断,流行病学诊断,传染病发病、患病、死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患病、死亡,各类伤害的发生率、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社区健康状况诊断,人口学角度分析人群中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分布特征,(1)婴幼儿死亡率,(2)孕产妇死亡率,(3)潜在寿命损失率,(4)老年病死亡率,(5)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6)居民营养状况,社区健康状况诊断,居民疾病现患情况,(1)人群慢病现患率及其顺位,(2)居民两周患病情况分析,(3)年龄、性别不同病因住院率与平均住院天数,(4)年龄、性别不同病因就诊率与日门诊量排序,社区健康状况诊断,疾病负担状况,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s),残疾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s),残疾调整寿命年(DALY),残疾现患率,社区健康状况诊断,社区特殊健康问题,(1)损伤与中毒情况,(2)居民或病人的生活质量,(3)心理健康状况,(4)疾病的社会、家庭负担状况,卫生服务需求与群众满意度,(1)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2)卫生服务的及时性、可达性和群众的满意度,社区资源,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经济资源:,人均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比例,农村合作医疗比例,卫生,经费比例等,人力资源,技术信息资源,社区可动员的潜力状况,群众追求健康的潜在需求,社区整治管理体制与政策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体制与机制改革措施与成效,改变社区居民解决健康问题的行为习惯,四,、社区诊断的步骤,(一)社会诊断,(二)流行病学诊断,(三)行为和环境诊断,(四)教育和组织诊断,(五)管理和决策诊断,(一)社会诊断,对社区的总体情况,包括社区人口、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诊断,对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包括人口统计、疾病统计和生长发育、生活质量的了解,(二)流行病学诊断,找出目标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确定优先处理的问题和重点人群,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公共卫生监测:疾病监测、妇幼保健监测、出生死亡监测,现况调查:抽样调查、普查,分析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流行病学实验:确证病因,流行病学诊断目的,哪些人群受健康问题影响最大?,哪些问题是主要健康问题?,该健康问题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对哪些人群进行干预最敏感?,干预措施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能够得到什么效益?何时?持续多久?,什么是干预重点?,三条标准,卫生问题的,普遍性,。影响人群的范围,卫生问题的,严重性,。死亡率、致残率、影响生活质量的严重程度,是否对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是否有有效,的预防措施。已经有经验而且证明成本低廉。,(三)行为和环境诊断,与卫生问题有关的行为、生活方式,优先干预原则,流行水平高,与卫生问题联系最强,可变性最大,(四)教育和组织诊断,把前面所列出的因素重新分类为,倾向因素,(predisposing factor):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态度、信念和价值,促成因素,(enabling factor):实现某行为所需要的技术和资源,强化因素,(reinforcing factor):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支持、同伴影响和亲友、保健人员的劝告,(五)管理和决策诊断,政策诊断,管理诊断-资源评估,经费,时间,能力,承诺,设施设备,五,、社区诊断的,工作程序,(一),成立社区诊断组织机构,(二),收集社区诊断所需数据资料,(三),数据资料整理与统计分析,(四),作出社区诊断,完成工作报告,(五),制定健康干预行动计划,(六)计划实施、监督控制与评估,六,、社区诊断需要资料及来源,七,、社区诊断所需要资料的收集技术,1、定性研究方法,访谈法,观察法,2、定量研究方法,问卷法,3、文献法,八,、社区诊断所需指标,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卫生保健指标,卫生资源指标,卫生行为指标,与卫生有关的社会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劳动人口就业率,社会指标,人口负担系数(抚养比),=非劳动人口/劳动人口,老年人口比例,卫生保健指标,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两周每千人患病人数,两周患病疾病谱,活动受限率,残疾率,预防保健服务,计划免疫率,妇幼保健系统管理率,卫生资源指标,卫生资源指标,人均卫生经费,千人口医生数,千人口机构数,千人口病床数,资源分配指标,卫生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卫生经费的投入,人群健康状况评价指标,死亡指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疾病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残疾率,生长发育指标,青少年平均身高、坐高,九,、确定主要卫生问题,标准,卫生问题本身,重要性:影响范围的大小,严重性:死亡、致残、生活质量,干预的效果,政治的敏感性,群众关注程度,其他各方面的可行性,社区诊断的结论,(一)发现本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1、死亡顺位中的前几位,2、潜在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3、发病、死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与这些疾病和死亡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行为和非行为危险因素,社区诊断的结论,据此列出本社区的健康问题清单,,健康问题清单,疾病/死亡 行为危险因素 非行为危险因素,脑卒中 大量饮酒 高血压,冠心病 吸烟 工作环境紧张,COPD 缺乏体力活动 职业暴露、环境,社区诊断的结论,(二)确定优先干预的内容,1、依据对人群健康威胁的严重程度排序,(1)该病致残、致死率高,(2)该病受累人群比例大,(3)与该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分布广,(4)该行为与疾病结局关系密切,社区诊断的结论,2、依据危险因素的可干预性排序。,(1)该因素是明确的致病因素。,(2)该因素是可以测量、定量评价其消长。,(3)该因素是可以预防控制的,且有明确的健康效益。,(4)该因素的干预措施是对象所能接受的,操作简便的。,(5)该因素的干预费用应是低度。,社区诊断报告撰写,诊断报告一般格式,题名,作者及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背景,资料与方法,社区诊断结果,社会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学与组织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社区诊断小结,参考文献,社区综合干预,分析原因和决定因素,主要健康问题,原因和决定因素,目标人群,行为改变因素,遗传生物因素,环境因素,政策,可利用的卫生服务,人口学特征分类,目标人群分级,人群行为改变阶段分析,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八、社区诊断的工作步骤,确定主要卫生问题和干预重点,咨询,资料搜集与分析,向社区各阶层人士报告分析结果,确定干预重点和主要危险因素,寻求干预策略和为行动计划作准备,确定目标人群,分类危险因素,确定开展的项目活动,支持和反对组织,确定可能获得的经费和 人力等资源,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