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精神科焦虑症治疗要点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以下关于焦虑症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焦虑是一种过度的紧张不安,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兴奋的状态
B. 惊恐障碍是急性焦虑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
C.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慢性焦虑状态,病程常超过6个月
D. 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与现实情境相符
答案:D
解析:焦虑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常常与现实情境不符,是一种过度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
2. 治疗惊恐障碍的一线药物是
A. 苯二氮䓬类
B.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C. 三环类抗抑郁药
D. 抗精神病药物
答案:A
解析:苯二氮䓬类起效快,能迅速缓解惊恐发作症状,是治疗惊恐障碍的一线药物。
3. 对于广泛性焦虑障碍,以下哪种药物不常用
A. 帕罗西汀
B. 文拉法辛
C. 氯硝西泮
D. 碳酸锂
答案:D
解析:碳酸锂主要用于治疗躁狂发作,对广泛性焦虑障碍一般不用。
4. 焦虑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
A. 入睡困难
B. 多梦
C. 易惊醒
D. 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焦虑症患者常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等睡眠障碍。
5. 以下哪项不是焦虑症的躯体症状
A. 心慌
B. 手抖
C. 腹胀
D. 偏瘫
答案:D
解析:偏瘫一般不是焦虑症的躯体症状,多与神经系统病变有关。
6. 关于焦虑症的心理治疗,不包括
A. 认知行为疗法
B. 支持性心理治疗
C. 精神分析疗法
D. 电休克治疗
答案:D
解析:电休克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抑郁发作等,不是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7. 惊恐障碍发作时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A. 陪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
B. 让患者独处,自行缓解
C. 给予抗焦虑药物
D. 进行心肺复苏
答案:A
解析:惊恐发作时陪伴患者,给予心理支持能缓解其紧张恐惧情绪。
8. 焦虑症患者的饮食应注意
A. 高糖
B. 高脂肪
C. 高盐
D. 营养均衡
答案:D
解析:焦虑症患者饮食应营养均衡,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饮食。
9. 以下哪种情况提示焦虑症病情严重
A. 偶尔出现焦虑情绪
B. 焦虑情绪能自行缓解
C. 伴有自杀观念
D. 焦虑症状较轻
答案:C
解析:伴有自杀观念提示焦虑症病情严重,有较高风险。
10. 治疗焦虑症的药物中,可能引起体重增加的是
A. 舍曲林
B. 氟西汀
C. 米氮平
D. 阿普唑仑
答案:C
解析:米氮平可能引起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11. 焦虑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常不包括
A. 敏感
B. 乐观
C. 内向
D. 追求完美
答案:B
解析:焦虑症患者性格特点常包括敏感、内向、追求完美等,乐观一般不是其常见性格特点。
12. 对于焦虑症患者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
A. 告知患者焦虑症的性质
B. 鼓励患者自行增减药量
C. 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
D. 提醒患者规律作息
答案:B
解析:患者不能自行增减药量,应严格遵医嘱服药。
13. 以下哪种焦虑症的亚型以反复出现强烈惊恐发作为主要特征
A. 广泛性焦虑障碍
B. 惊恐障碍
C. 强迫症
D. 创伤后应激障碍
答案:B
解析:惊恐障碍以反复出现强烈惊恐发作为主要特征。
14. 焦虑症患者在发作时,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不表现为
A. 血压升高
B. 体温下降
C. 心率加快
D. 呼吸急促
答案:B
解析:焦虑发作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一般体温不会下降。
15. 治疗焦虑症的药物中,起效较慢的是
A. 丁螺环酮
B. 劳拉西泮
C. 艾司唑仑
D. 氯硝西泮
答案:A
解析:丁螺环酮起效较慢,一般需要数周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包括
A. 焦虑情绪
B. 躯体症状
C. 睡眠障碍
D. 食欲减退
答案:ABCD
解析:焦虑症有焦虑情绪、躯体症状、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多种表现。
2. 以下属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药物有
A. 帕罗西汀
B. 舍曲林
C. 氟伏沙明
D. 文拉法辛
答案:ABC
解析:文拉法辛是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属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3.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包括
A.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B. 耐心倾听患者诉说
C. 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D. 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
答案:ABCD
解析:这些都是焦虑症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措施。
4. 焦虑症患者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有
A. 灾难化思维
B. 过度概括
C. 选择性关注负面信息
D. 低估自己应对能力
答案:ABCD
解析:这些认知偏差常见于焦虑症患者。
5.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诱发焦虑症
A. 生活事件
B. 遗传因素
C. 神经生物学因素
D. 人格因素
答案:ABCD
解析:生活事件、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人格因素等都可能诱发焦虑症。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焦虑症分为( )和( )两种主要类型。
答案: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
解析:这是焦虑症的两种主要临床类型。
2. 治疗焦虑症的常用药物有( )、( )、( )等。
答案:苯二氮䓬类、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这些是治疗焦虑症的常见药物类型。
3. 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 )、( )、( )等。
答案: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疗法(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这些是常用于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方法。
4. 惊恐障碍发作时,患者常出现( )、( )、( )等症状。
答案:强烈的惊恐发作、濒死感、失控感(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这些是惊恐障碍发作时常见的症状表现。
5. 焦虑症患者的护理目标包括缓解( )、改善( )、提高( )等。
答案:焦虑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解析:这是护理焦虑症患者的重要目标。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简述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答案:
(1)症状标准:以焦虑情绪为主要表现,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慢性焦虑症状如过分担心、紧张不安、心慌、手抖、出汗等;惊恐障碍的急性惊恐发作症状如强烈的惊恐、濒死感、失控感等。
(2)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受损,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受到明显影响。
(3)病程标准:广泛性焦虑障碍病程常超过6个月;惊恐障碍反复出现惊恐发作,1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其他精神障碍。
解析:按照诊断标准从症状、严重程度、病程、排除等方面进行阐述,确保准确诊断焦虑症。
2. 请说明焦虑症的治疗原则。
答案:
(1)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苯二氮䓬类用于快速缓解症状,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用于长期治疗等,遵循足量、足疗程用药原则。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认知及行为模式;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精神分析疗法探索潜意识冲突等。
(3)综合治疗: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同时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等,提高治疗效果。
(4)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解析:从药物、心理、综合、个体化等方面说明治疗原则,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五、病例分析题(共15分)
患者,女性,32岁,近3个月来反复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伴有强烈的濒死感,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发作频率逐渐增加。患者感到极度恐惧,不敢单独外出,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既往无重大躯体疾病史。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对发作表现出极度恐惧。
问题: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简述针对该患者的治疗方案。
答案: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惊恐障碍。
解析:患者反复出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濒死感等急性惊恐发作症状,发作频繁,符合惊恐障碍的表现。
(2)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选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等快速缓解惊恐发作症状,待症状稳定后可换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等进行维持治疗,遵循足量、足疗程用药原则。
- 心理治疗: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惊恐发作的本质,纠正不良认知,学习应对技巧;支持性心理治疗,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增强其治疗信心。
- 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患者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解析:根据惊恐障碍的特点,从药物、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