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血液科临床病症临床医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贫血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 皮肤、黏膜苍白
B. 头晕、耳鸣
C. 失眠、记忆力下降
D. 活动后心悸、气短
答案:A
解析:贫血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血液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皮肤、黏膜苍白,这是贫血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表现。
2. 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治疗是
A. 病因治疗
B. 铁剂治疗
C. 输血治疗
D. 补充维生素 C
答案:B
解析: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缺乏导致,补充铁剂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病因治疗也很重要,但铁剂治疗更为关键。
3. 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A. 发热
B. 出血
C. 全血细胞减少
D. 淋巴结肿大
答案:C
解析:急性白血病时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出血、感染等表现,但全血细胞减少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4. 白血病化疗期间口服别嘌醇的目的是
A. 抑制尿酸的合成
B. 加强化疗药的疗效
C. 抑制尿素合成
D. 加强尿酸的排泄
答案:A
解析:白血病化疗期间,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可产生大量尿酸,别嘌醇可抑制尿酸合成,预防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A.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B. 血小板功能异常
C. 免疫因素
D. 脾功能亢进
答案:C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和生成减少。
6. 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巨幼细胞贫血
答案:B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各系造血细胞均减少,包括巨核细胞;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核细胞可增多或正常;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巨核细胞一般正常。
7. 血友病 A 主要缺乏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Ⅷ
B. 因子Ⅸ
C. 因子Ⅺ
D. 因子Ⅻ
答案:A
解析:血友病 A 是遗传性凝血因子Ⅷ缺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8. 下列哪种疾病属于原发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急性白血病
D.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B
解析:原发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9. 骨髓穿刺检查时,最常选择的穿刺部位是
A. 髂前上棘
B. 髂后上棘
C. 胸骨
D. 腰椎棘突
答案:B
解析: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此处骨髓含量丰富,易于穿刺成功,是最常选择的穿刺部位。
10. 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 铁摄入不足
B. 铁吸收不良
C. 慢性失血
D. 铁利用障碍
答案:C
解析: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如消化性溃疡出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等。
11. 下列哪种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巨幼细胞贫血
C. 缺铁性贫血
D. 急性失血性贫血
答案:C
解析: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体积变小,中央淡染区扩大,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2. 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 红细胞寿命缩短
B. 造血原料缺乏
C. 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D. 出血
答案:C
解析:急性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贫血。
1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与慢性型的主要区别是
A. 起病急缓
B. 出血严重程度
C. 血小板数量
D. 骨髓巨核细胞数量
答案:A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起病急,病程短;慢性型起病隐匿,病程长,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14. 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脾肿大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急性白血病
D. 以上均可
答案:D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病情严重时都可能出现脾肿大。
15. 诊断缺铁性贫血最可靠的指标是
A. 血清铁降低
B. 血清铁蛋白降低
C. 总铁结合力升高
D. 骨髓铁染色阴性
答案:D
解析:骨髓铁染色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金标准,骨髓铁染色阴性提示缺铁。
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贫血的诊断标准包括
A. 男性 Hb<120g/L
B. 女性 Hb<110g/L
C. 孕妇 Hb<100g/L
D. 外周血红细胞比容降低
答案:ABCD
解析:这些都是贫血的诊断标准中的内容,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血红蛋白参考值下限,同时外周血红细胞比容降低也是贫血的表现之一。
2.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有
A. 发热
B. 出血
C. 贫血
D. 肝脾淋巴结肿大
答案:ABCD
解析:白血病患者由于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正常造血受抑制等可出现发热、出血、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有
A. 糖皮质激素
B. 脾切除
C. 免疫抑制剂
D. 输血小板
答案:ABC
解析:糖皮质激素是首选治疗药物;脾切除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等情况;免疫抑制剂可用于难治性患者,输血小板一般用于严重出血时的紧急治疗,不是常规治疗方法。
4. 下列哪些疾病可导致出血
A.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 血友病
C. 过敏性紫癜
D. 维生素 K 缺乏症
答案:ABCD
解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血友病因凝血因子缺乏出血;过敏性紫癜是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出血;维生素 K 缺乏症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导致出血。
5. 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
A.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D.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答案:ABCD
解析:这几种疾病都属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
三、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其中成年男性 Hb<( )g/L,成年女性 Hb<( )g/L 为贫血。
答案:120;110
解析:这是贫血诊断标准中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血红蛋白下限值。
2.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 ),( )。
答案: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解析:首先要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然后补充足够的铁以恢复铁储备。
3. 急性白血病化疗分为( )和( )两个阶段。
答案:诱导缓解;缓解后治疗
解析:诱导缓解是使白血病细胞大量减少,达到完全缓解;缓解后治疗是进一步消灭残留白血病细胞,防止复发。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
答案: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
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等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内脏出血。
5. 血友病 A 是由于缺乏凝血因子( ),血友病 B 是由于缺乏凝血因子( )。
答案:Ⅷ;Ⅸ
解析:分别对应两种血友病缺乏的凝血因子。
6.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 )、( )。
答案:贫血;出血;感染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导致贫血、出血倾向,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7. 骨髓穿刺的禁忌证包括( )、( )等。
答案:血友病;局部皮肤感染
解析:血友病患者凝血功能差,穿刺易导致出血不止;局部皮肤感染穿刺可能引起感染扩散。
8.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缺乏( )或( )引起的。
答案:维生素 B₁₂;叶酸
解析:这两种物质缺乏可导致巨幼细胞贫血。
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染色体异常是( )。
答案:t(9;22)(q34;q11)
解析:即费城染色体,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性表现。
10.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血小板计数一般大于( )×10⁹/L。
答案:1000
解析:这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计数的特点。
四、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简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
答案:
(1)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男性 Hb<120g/L,女性 Hb<110g/L,MCV<80fl,MCH<27pg,MCHC<32%。
(2)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如慢性失血、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等。
(3)血清铁降低<8.95μmol/L,总铁结合力升高>64.44μmol/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
(4)血清铁蛋白降低<12μg/L。
(5)骨髓铁染色阴性。
解析:综合患者的贫血表现、病因及多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诊断缺铁性贫血,各项指标相互印证,骨髓铁染色阴性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2. 简述急性白血病的化疗原则。
答案:
(1)早期治疗: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化疗。
(2)联合化疗: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提高疗效。
(3)剂量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调整化疗药物剂量。
(4)间歇化疗:化疗期间有适当的间歇期,以利于骨髓恢复。
(5)长期治疗:争取达到完全缓解后进行缓解后治疗,持续缓解并延长生存期。
解析:早期治疗可尽快控制病情;联合化疗可发挥不同药物的协同作用;剂量个体化确保化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间歇化疗利于骨髓恢复;长期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五、病例分析题(共 15 分)
患者,男性,30 岁。面色苍白、头晕、乏力 1 年余,加重伴心慌 1 个月。既往体健。查体: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Hb68g/L,MCV70fl,MCH20pg,MCHC28%,WBC5.6×10⁹/L,PLT200×10⁹/L。血清铁 5.8μmol/L,总铁结合力 68μmol/L,血清铁蛋白 8μg/L。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5 分)
答案:缺铁性贫血。
解析:患者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血常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血清铁蛋白降低,符合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2. 为明确诊断还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5 分)
答案:骨髓穿刺检查及骨髓铁染色,以明确是否缺铁及骨髓造血情况。
解析:骨髓穿刺及铁染色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金标准,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3. 简述该患者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措施。(5 分)
答案:
治疗原则:根除病因,补足贮铁。
治疗措施:
(1)寻找病因并去除,如是否有慢性失血等。
(2)补充铁剂,如口服硫酸亚铁等,同时可加用维生素 C 促进铁吸收。
(3)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血清铁等指标,观察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解析:明确病因并去除是关键,补充铁剂是主要治疗方法,定期复查可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确保治疗有效且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