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抗心力衰竭药,免疫抑制剂,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镇静镇痛药,止血药,抗凝血药,抗心律失常药,升压药,扩血管药,利尿药,分类,抗心力衰竭,洋地黄类,儿茶酚胺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地高辛、西地兰,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力农、米力农,抗心力衰竭药,(一)洋地黄类药 1.,地高辛,【药理作用】,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通过兴奋迷走神经,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心率。,【临床应用】,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抗心力衰竭药,【注意事项】,1.洋地黄中毒、室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或房扑者、梗阻性心肌病、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为禁忌症。,2.口服剂不要与高纤维类食物同服。,3.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胃肠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心脏反应。,胃肠道反应,如果每日给药1次,多定在早餐后。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和腹泻时,除应注意需与心力衰竭引起的胃肠道症状相鉴别,还应警惕中毒先兆。,神经系统反应,病人除有、头痛、头晕、疲倦、失眠、谵妄外,还可见黄视、绿视、视物模糊等,一旦出现视觉障碍应报告医生停药。,心脏反应,用药期间应定期观察心电图、血压、心率及心律变化,监测心功能、血电解质(尤其是钾、钙和镁)、肾功能,疑有洋地黄中度时应作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出现中毒反应报告医生立即停药,补钾、补镁,对室性心律失常予以苯妥因钠或利多卡因。,抗心力衰竭药,4.静脉输入此类药物时应严格控制速度,避免注射过快引起肺水肿或其他心律问题。,5.仔细观察病人的用药反应,着重观察病人 对治疗的反应和毒性的早期症状。,6.需避光避潮,保存于干燥阴凉处。,7.,洋地黄中毒的预防,(1)剂量应个体化,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甲状腺功能低下、肾功能不全、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等要考虑减少剂量。,(2)注意避免促发中毒的各种因素,注意监测电解质,尤其是血钾浓度,如果病人肾功能尚可,应鼓励病人饮用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橘子汁、西红柿汁和香蕉等。,(3)每次给药前应数脉搏和评估中毒反应,成人60次min或100次min,儿童70次min,婴儿90次min,且伴有胃肠道症状、视觉障碍时应报告医生停药。,(二)儿茶酚乙胺类,1.多巴胺,【药理作用】,小剂量15g(kgmin),作用于多巴胺受体,尿量及钠排泄量增加,中等剂量510g(kgmin),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升高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大剂量10g(kgmin),周围血管阻力增加,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及尿量减少,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临床应用】,适用于心肌梗死、心脏手术、肾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低心排综合征;补充血容量效果不佳的休克,尤其有少尿及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较低的休克。,【注意事项】,1.此药只能用于静脉滴注,需稀释后方可应用。注射部位最好选中心静脉,以免因长期大剂量应用,外周血管长时期收缩,导致局部坏死或坏疽。如果从外周静脉输入则应经常观察穿刺部位,如出现周围红肿或静脉炎,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用受体阻断剂对抗治疗或50%硫酸镁湿敷等对症处理。,2.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3.使用应在补充血容量基础上进行。在滴注本品时须进行血压、心排血量、心电图及尿量的监测。,4.不良反应 可有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尤其是大剂量)。处理:一旦发现,立即减慢滴速或停药,最好采用微电脑泵输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