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郴州市资兴市2024-2025学年小升初必考题数学检测卷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米,二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2米,则这两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61米.______
2.无论在什么情况下,2a都不可能等于a2。(______)
3.一个百分数去掉百分号后,这个数就扩大100倍.(_____)
4.小数点后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________)
5.n是自然数时,则2n+1一定要奇数. (____)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在一个比例尺是20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2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
A.4米 B.1米 C.0.1毫米 D.0.4毫米
7.一个三角形最小的角是50°,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确定
8.在比例3:4=9:12中,若第一个比的后项加上8,要使比例仍然成立,则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加上( )
A.8 B.12 C.24 D.36
9.鸡和兔一共有8只,腿共有22条,兔有( )只.
A.3 B.4 C.5 D.不能确定
10.0.03等于( )
A. B. C.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2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的分数部分有________这样的分数单位。
12.如果a、b是非零自然数,并且a>b,把ab,a2,b2这三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是:(_______)。
13.用36的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0.25的倒数是_____,_____没有倒数,_____的倒数是它本身.
15.A和B都是自然数,分解质因数A=2×5×C;B=3×5×C.如果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60,那么C=________.
16.在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达到788200000,”横线上的数读作(______),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______),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今年新增网民三千五百零九万人”,横线上的数写作(______)。
17.4800平方米=________公顷
2.5时=________时________分
400分米=________厘米
2.5平方千米=________平方米.
18.用一根62.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这个圆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_______)。
19.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6.2平方分米,高是8分米,它的底是_____分米。
20.下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80厘米,那么整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1.5﹣1.05=
0.125×8=
80÷25%=
2.33+6.67=
28÷0.01=
﹣=
56×=
20%﹣=
3.14×6=
120cm:2.4m=
: =7:5
0.8a+a=
0.25×5×4=
(﹣)×30=
+÷=
×÷×=
22.用递等式计算.
(1)÷(﹣×)+ (2)[+÷(﹣)]×
23.解方程。
(1)6∶0.8=x∶1.2 (2)25%x-1.6×2=0.4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动手操作
画一画:(1)在下面的方格图(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中画一个半圆,半径是2cm;
(2)画出半圆的对称轴;
(3)画出半圆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25.根据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把上面的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是( )。
(2)小明上学的路长( )米。小明从学校到少年宫的路长( )米。
(3)在学校的西南方向400米的地方有一个体育馆,请在图上标出体育馆的位置。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图“蒙古包”是由一个近似的圆柱形和一个近似的圆锥形组成,这个蒙古包的空间大约是多少立方米?
27.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cm、6cm、10cm,那么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8.山水小学开展社团活动,其中“创客”社团有24人,______ 。
“魔方”社团有多少人?
(1)根据线段图,将题中的信息补充完整。
(2)列式解答。
29.贝贝用一根绳子来测量课桌的长度,两折来量,绳子比课桌还长0.6米;三折来量,绳子比桌子短0.1米。绳子长多少米?(用方程解)
30.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165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两车同时出发,相遇时行驶了几小时?
参考答案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错误
【解析】本题要注意,平均身高应用学生的总身高除以总人数,不是两个班平均身高的平均数.先分别求出一班和二班学生身高的和,再除以总人数即得两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详解】(1.6×一班学生的人数+1.62×二班学生的人数)÷(一班学生的人数+二班学生的人数)=这两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所以(1.6+1.62)÷2=1.61(米)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2、×
【详解】当a2=2a时,
a2-2a=0,
a(a-2)=0,
∴a1=0,a2 =2,
∴当a=0,或a=2时,a2=2a
3、√
【解析】略
4、×
【详解】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例如:0.70=0.7,105.0900=105.09。本题叙述不够严谨,小数点后面与小数点末尾是两个概念。
故答案为:×。
5、正确
【详解】自然数分奇数和偶数两类,当n是自然数时,2n就是偶数,那么2n+1一定是奇数,据此判断.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C
【解析】略
7、A
【解析】略
8、C
【解析】在比例3:4=9:12中,若第一个比的后项加上8,由4变成12,这样两内项的积就成了108,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也得是108,再用108除以前一个比的前项3即得后一个比的后项,进而求出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加上几即可.
【详解】比例3:4=9:12中,第一个比的后项加上8,由4变成12,
则两内项的积:12×9=108,
两外项的积也得是108,
第二个比的后项应是:108÷3=36,
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加上:36﹣12=24;
故选C.
9、A
【解析】试题分析:假设全是鸡,那么一共有2×8=16条腿,这样就比已知少了22﹣16=6条腿,已知每只兔子比鸡多4﹣2=2条腿,所以可以求得兔子有:6÷2=3只,由此即可进行选择.
解:假设全是鸡,根据题干分析可得兔子的只数为:
(22﹣2×8)÷(4﹣2),
=6÷2,
=3(只),
答:兔子有3只.
点评:此题也可以列方程解答:设兔子有x只,则鸡就有8﹣x只,根据共有22条腿可得方程:4x+2(8﹣x)=22,解得即可.
10、C
【详解】把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添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据此解答.0.03= .
故选C.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4个
【解析】略
12、b2 ab a2
【解析】略
13、2 4 9 18
【解析】答案不唯一
14、4 0 1
【解析】0.25=,所以0.25的倒数是4
15、2
【解析】略
16、七亿八千八百二十万 78820万 8亿 35090000
【详解】788200000 读作:七亿八千八百二十万
788200000=78820万
788200000≈8亿
三千五百零九万 写作:35090000
17、0.48 2 30 4000 2500000
【解析】略
18、62.8厘米 314平方厘米 114平方厘米
【解析】略
19、4.05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以得到底边=三角形的面积×2÷高,然后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所以底边=三角形的面积×2÷高,
16.2×2÷8
=32.4÷8
=4.05(分米)
答:它的底是4.04分米,
故答案为:4.05。
【点睛】
此题主要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明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80
【分析】由题意可知,通过平移,将阴影部分长方形边向大长方形边长平移,阴影部分周长为大长方形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大长方形的周长相当于阴影部分的周长,是80厘米,
故答案为:8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组合图形的周长,关键是要仔细观察图形,分析出组合图形的特点。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0.45;1;320;9;
2800;0.1;24;0;
18.84;0.5;;a;
5;14; ;
【详解】略
22、(1) (2)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然后算中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乘法.
【详解】(1)÷(﹣×)+
=÷(﹣)+
=÷+
=+
=3
(2)[+÷(﹣)]×
=[+÷]×
=[+]×
=×
=
23、x=9;x=14.4
【分析】(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进行解答即可;
(2)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减或乘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6∶0.8=x∶1.2
解:0.8x=1.2×6
0.8x=7.2
0.8x÷0.8=7.2÷0.8
x=9
(2)25%x-1.6×2=0.4
解:0.25x-3.2=0.4
0.25x-3.2+3.2=0.4+3.2
0.25x=3.6
0.25x÷0.25=3.6÷0.25
x=14.4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方程,关键是要掌握等式的性质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
【解析】略
25、(1)1:20000;
(2)200;500
(3)
【解析】略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117.23立方米
【解析】这个蒙古包是由圆锥和圆柱组成,所以这个蒙古包的空间是圆锥的体积和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半径=底面直径÷2,圆柱的底面积=圆锥的底面积,所以圆柱的体积=πr2h,那么圆锥的体积=πr2h。
【详解】3.14×(8÷2)2×2+3.14×(8÷2)2×1×
=3.14×16×2+3.14×16×1×
≈100.48+16.75
=117.23(立方米)
答:这个蒙古包所占的空间大约是117.23立方米。
27、512立方厘米
【分析】长方体的棱长之和为:(长+宽+高)×4,由此可以求出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正方体的棱长之和为:棱长×12,因为两者棱长之和相等,所以可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即可求解。
【详解】(8+6+10)×4÷12=8(cm)
8×8×8=512(cm3)
答:那么正方体的体积是512立方厘米。
【点睛】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之和计算公式以及正方体体积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8、(1)“魔方”社团比“创客”社团的人数多 (2)30人
【解析】(1)观察线段图可知,应该补充的条件是:“魔方”社团比“创客”社团的人数多;
(2)观察线段图可知,把创客社团的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单位“1”,求比单位“1”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方法一:创客社团的人数+魔方社团比创客社团多的人数=魔方社团的人数,方法二:创客社团的人数×(1+)=魔方社团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魔方”社团比“创客”社团的人数多
(2)24+24× =30(人)
或24×(1+ )=30(人)
答:“魔方”社团有30人。
29、4.2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种测量方法中绳子的总长度不变,两折来量,一折长度比课桌长0.6米,绳子总长度=(课桌长度+0.6)×2;三折来量,一折长度比课桌短0.1米,绳子总长度=(课桌长度-0.1)×3.用总长度不变列方程并求解。
【详解】解:设桌子长x米。
2(x+0.6)=3(x-0.1)
x=1.5
(1.5+0.6)×2=4.2(米)
答:绳子长4.2米。
30、11小时
【解析】1650÷(80+70)=11(时)
答:相遇时行驶了11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