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昭通市绥江县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 ),体积( ).
A.增加;减少 B.减少;不变 C.增加;不变
2.用一副三角板来画下列度数的角,( )的角不能画出来.
A.15° B.25° C.75° D.135°
3.下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海水的出盐率一定,晒出盐的质量和海水的质量。(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4.甲、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4:3,乙圆的周长是37.68厘米,甲圆的周长是______厘米.
5.下面几组相关联的量中,成正比例的是( )
A.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
B.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C.修一条路已经修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
D.同一时间、地点每棵树的高度和它影子的长度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5m,高是1.8m,它的面积是________ m1 , 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__ m1.
7.把5克糖放入45克水中,糖和水的比是(______),含糖率是(______)%。
8.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_____,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小的两位数,和是_____.
9.一块苗圃原来的面积是80m2,扩建后面积增加到120m2,增加了(______)%。
10.下表中a和b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A
60
x
b
15
50
(1)当x=200时,a和b成(_________)。
(2)当x=(________)时,a和b成反比例。
11.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测得两地的距离是6cm,如果把它画在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厘米.
12.如图,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那么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3.一幅地图,图上用5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的距离.如果两地实际距离相距126千米,那么在这幅地图上应画_____厘米.
14.在、0.、83%和0.8中,最大的数是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
15.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63200≈(______)万 798400≈(______)万
549000067≈(______)亿 59970321000≈(______)亿
16.下列图案是我国古代窗格的一部分,其中“”代表窗纸上所贴的剪纸,则第5个图中所贴剪纸“”的个数为________,第n个图中所贴剪纸“”的个数为________.
第1个图 第2个图 第3个图
17.一个养鸡专业户养鸡880只,养的鸭比鸡的2倍多240只,养鸭(_____)只。数量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规定,那么2△10△10的值是________。
19.在,0.76,69%,和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直接写出得数.
7.3 -3= 0.19+9.71= 0.520.4= 0.25+25%=
-= = 2.1= + =
21.解方程。
(1)x÷6=7.8
(2)x-0.85x=3
(3)3x-2.7=12.3
2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375+450÷15 (10-2)÷2
12.43-(3.6+5.43) 36÷6×2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把所给图形先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B,图B再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D。
24.①以AC为底,画出三角形的高。
②按1:2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两辆汽车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75千米/时,经过1.2小时两车共行了全程的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6.学校图书馆有图书2500本,其中文艺书占总本数的,科技书占图书总数的,文艺书和科技书各有多少本?
27.挖一条长64千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第二天挖的是第一天挖的,两天一共挖了多少千米?
28.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小轿车和摩托车一共 32 辆,这些车一共 108 个轮子.求小轿车和摩托车各有多少辆?
29.一项工程,甲、乙两人合做8天可完成.甲单独做需12天完成.现两人合做几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乙独自完成,使乙前后两段所用时间比为1:1.这个工程实际工期为多少天?
30.有一台小型收割机,作业宽度是1.5m,每小时行3km,大约多少小时可以收割完下面这块麦地?(得数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C
【解析】【解答】解:因为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体后,增加了两个面,所以表面积就增加了;
而分成的两个长方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和就等于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所以体积不变;
答: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体积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体后,增加了两个面,所以表面积就增加了;而分成的两个长方体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和就等于原来正方体的体积,所以体积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定义.
2、B
【解析】用三角板画出角,无非是用角度加减法.根据选项一一分析,排除错误答案.用三角板直接画特殊角的步骤:先画一条射线,再把三角板所画角的一边与射线重合,顶点与射线端点重合,最后沿另一边画一条射线,标出角的度数.
【详解】解:A选项:15°的角,45°﹣30°=15°;
B选项:25°的角,无法用三角板中角的度数拼出;
C选项:75°的角,45°+30°=75°;
D选项:135°的角,45°+90°=135°.
故选:B.
3、A
【分析】如果相对应的两个量x和y的比值一定,即x/y=k(定值),那么这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相对应的两个量x和y的乘积一定,即xy=k(定值),那么这两个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详解】因为,所以晒出盐的质量和海水的质量比值一定,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正、反比例的判定方法的灵活应用解题能力。
4、50.1
【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得两个圆的周长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于是列比例即可求解.
【详解】据分析可知:
甲圆的周长:乙圆的周长=4:3
则甲圆的周长:37.68=4:3
所以甲圆的周长=37.68×4÷3
=50.1(厘米)
答:甲圆的周长是50.1厘米.
故答案为:50.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以及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5、D
【解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A、因为每天看的页数×所看的天数=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看的天数成反比例;
B、圆锥的底面积×高=体积×3(一定),是乘积一定,所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C、修了的米数+未修的米数=一条路的总米数(一定),是和一定,所以修了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不成比例.
D、因为:影子的长度÷物体的高度=每单位长度的物体映出的影子的长度(一定),因此,在同一时间和地点,物体的高度与影子的长度成正比例;
故选:D.
【点评】
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3.5 7
【解析】【解答】解:三角形面积:1.5×1.8÷1=3.5(m1),平行四边形面积:1.5×1.8=7(m1)
故答案为3.5;7【分析】三角形面积=底×高÷1,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由此分别计算面积即可.
7、1∶9 10
【分析】根据题意写出糖和水的比化简即可;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据此解答。
【详解】糖和水的比:5∶45化简得1∶9;含糖率:1÷(1+9)=1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和百分数的意义,注意比要化到最简。
8、1 1
【解析】100﹣99=1
999+10=1
答:最小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1,最大的三位数加上最小的两位数,和是1.
9、50
【解析】略
10、正比例 18
【解析】略
11、1
【解析】图上距离和比例尺已知,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在另一幅图上的图上距离.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详解】6÷×
=24000000×
=1(厘米)
答: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厘米.
故答案为:1.
12、12.56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圆的半径,底是圆的直径,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直径×半径=2×半径×半径=2×半径,求出半径就可以求圆的面积。
【详解】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半径,则有:
半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8÷2=4(平方厘米),所以
圆的面积:3.14×4=12.56(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2.56。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圆的面积,关键在根据图形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直径×半径,求出半径的平方,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13、31.1
【解析】因为20千米=2000000厘米
则1厘米:2000000厘米=1:400000
这张地图的比例尺为1:400000
126千米=12600000厘米,
12600000×=31.1(厘米).
故答案为:31.1.
14、 83%
【解析】≈0.857,0.≈0.838,83%=0.83,0.8≈0.833;
即是最大的数,83%是最小的数.
故答案为,83%.
15、6 80 5 600
【详解】略
16、17 3n+2
【解析】第n个图里面有5+(n-1)×3=3n+2;n=5时;3n+2=17。
17、2000 鸭的只数=鸡的只数×2+240
【解析】略
18、
【分析】此题属于定义新运算,根据规定的条件求值即可,注意结果化成最简分数,据此解答。
【详解】2△10△10
=△10
=△10
=
=
=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给出的式子,得出新的运算方法,计算时要认真细心。
19、 69%
【详解】=0.75;0.76;69%=0.69;≈0.78。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4.3;9.9;1.3;25;
;;2.94;
【详解】略
21、(1)x=46.8
(2)x=20
(3)x=5
【分析】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解答。
【详解】(1)x÷6=7.8
解:x÷6×6=7.8×6
x=46.8
(2)x-0.85x=3
解:0.15x=3
0.15x÷0.15=3÷0.15
x=20
(3)3x-2.7=12.3
解:3x-2.7+2.7=12.3+2.7
3x=15
3x÷3=15÷3
x=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方程,关键是要理解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另外解方程时一般把含x的项放在左边,其余的项放在右边,记得写“解”字。
22、1405;4;
3.4;12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3)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4)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详解】(1)1375+450÷15
=1375+30
=1405
(2)(10-2)÷2
=8÷2
=4
(3)12.43-(3.6+5.43)
=12.43-3.6-5.43
=12.43-5.43-3.6
=7-3.6
=3.4
(4)36÷6×2
=6×2
=12
故答案为:1405;4;
3.4;12。
【点睛】
本题考查四则混合运算与运算定律,解答本题要注意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见详解
【分析】(1)根据旋转的意义,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点O按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B;
(2)根据图形平移的特征,把图形B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格,再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D。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和平移的意义,明确旋转和平移的定义是作图的关键。
24、
【详解】略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279千米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两车1.2小时一共行驶多少千米,用(甲车速度+乙车速度)×行驶的时间=两车一共行驶的路程,然后根据条件“ 经过1.2小时两车共行了全程的”,用两车1.2小时一共行驶的路程÷=A、B两地相距的路程,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80+75)×1.2÷
=155×1.2÷
=186÷
=279(千米)
答:A、B两地相距279千米.
26、文艺书:1000本 科技书:750本
【解析】文艺书的本数=图书馆有书的总本数×文艺书占图书总数的几分之几,科技书的本数=图书馆有书的总本数×科技书占图书总数的几分之几.
【详解】2500×=1000(本)
2500×=750(本)
答:文艺书有1000本,科技书有750本.
27、11 千米
【详解】64Í(+Í)
=64Í
=11(千米)
答:两天一共挖了11 千米。
28、小轿车有22辆,摩托车有10辆.
【分析】假设全是小轿车,则一共有轮子32×4=128个,这比已知的108个轮子多了128﹣108=20个,因为小轿车比摩托车多4﹣2=2个轮子,所以摩托车有:20÷2=10辆,则小轿车有32﹣10=22辆.
【详解】假设全是小轿车,则摩托车有:
(32×4﹣108)÷(4﹣2),
=20÷2,
=10(辆),
则小轿车有:32﹣10=22(辆),
答:小轿车有22辆,摩托车有10辆.
【点睛】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采用假设法即可解答.
29、16天
【解析】解:﹣=.
设两人合作x天,那么乙单独做1x天,由此可得方程:
x+×1x=1,
x+x=1,
x=1,
x=2.
2+2×1
=2+12,
=16(天).
答:这个工程实际工期为16天.
30、4小时
【解析】(120+160)×100÷2+120×80÷2=18800(m2) 3km=3000m
18800÷(1.5×3000)≈4(小时)
答:大约4小时可以收割完这块麦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