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5年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检测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zj****8 文档编号:12316512 上传时间:2025-10-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5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5年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检测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5年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检测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2025年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检测卷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个圆柱形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直径20米,高3米,要在这个蓄水池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 )。 A.188.4平方米    B.314平方米 C.816.4平方米   D.502.4平方米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5,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3.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E:EC=1:2,F是DC的中点,三角形ABE的面积是12cm2, 那么三角形ADF的面积是(   ). A.36cm2 B.12cm2 C.24cm2 D.18cm2 4.站在一个位置观察一个长方体鞋盒,最多能看到鞋盒的( )个面。 A.2 B.3 C.4 5.一段重12千克的圆柱体钢柱,锻压成等底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和圆柱的高相比( )。 A.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B.相等 C.圆锥的高是圆柱的 D.圆锥的高是圆柱的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把10枝花插到3个花瓶里,有一个花瓶里至少插了(______)枝花。 7.一个三角形中,∠1=∠2=35°,∠3=(____),按边分是(____)三角形。 8.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把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_____分米,体积是_____立方分米. 9.甲、乙两包糖的质量比是4:1,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质量比变成7:8,那么两包糖的质量和是(________)克. 10.张伯伯的鸡厂十月份收获鸡蛋660千克,比九月份多收获了10%.九月份收获鸡蛋________ 11.14只鸽子飞回了3个鸽巢,那么总有一个鸽巢至少飞入(_____)只鸽子。 12.如图中两个正方形面积之差为400平方厘米,那么两圆的面积之差为____平方厘米.(圆周率取3.14) 13.北路园小区有两居室320套,三居室的套数是两居室的 ,一居室的套数是三居室的 ,这个小区有一居室________套. 14.如图,根据火柴棒摆放的规律,第⑥幅图的形状是________,需要________根小棒。 小棒图 形状 梯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总数量/根 5 9 13 小棒图 … 形状 平行四边形 … 总数量/根 17 … 15.在一次考试中,小明语文、数学、英语的平均分是93分,其中数学99分,则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是(______)分。 16.在1〜20的自然数中,任意抽取一个数,抽取到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可能性是,抽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可能性是. 17.在1~50的自然数中,至少取出___个数,才能保证有一个合数. 18. = (______)÷24 = 10 :(_____)= (_______)% = (_________)小数。 19.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是这条绳子的_____,每段长_____米.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直接写出得数 0.2÷0.01= 0.1÷10%= 1÷3×1÷3 = 0.5×0.25×0.125= 21.解方程或比例。 (1)10+8x=11 (2)x-x=5 (3)x∶=4∶3 2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7-(3.8+)-1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场所的位置. ①小丽家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600米处. ②小彬家在广场西偏南45°方向1200米处. ③柳柳家在广场南偏东30°方向900米处. ④军军在广场东偏北50°方向1500米处. 24.将小旗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甲;再将图形甲向右平移6格得到图形乙,画出图形甲和图形乙。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王叔叔买了15张成人票和儿童票,一共用去265元。已知每张成人票20元,每张儿童票15元。王叔叔买成人票和儿童票各多少张? 26.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厘米。有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每小时飞500千米,问飞到乙地要几小时? 27.根据下面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试着解答出来。 28.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利用你获得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命的形成离不开水,水是生物的主体,生物体内所含水量占体重的60%~80%,甚至90%以上。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为了维持人类正常的生理代谢,每天每人至少要饮用2.5L水。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全国约有660个城市,其中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在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又约有的城市严重缺水。其中A市属于供水不足的城市,南水北调后,A市现在平均日供水量达到了91万立方米,比以前平均供水量增加225%。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主要有: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节约生活用水等等。 保护水资源,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约每一滴水,用好每一滴水。 (1)爸爸体重78千克,他的体内大概含水________千克。 (2)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约有________个。 (3)一个人一年(按365天算)至少需要饮用多少升水? (4)在南水北调前,A市平均日供水量是多少万立方米? 29.老师给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发奖品,若每人发6支笔,则就多出22支;若每人发8支则正好分完,问获奖的同学有多人?有多少支笔? 30.探究题。 甲乙两车的行程图如图所示 (1)甲车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叫什么,如果它一定,那么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你还能再举一个类似的比例关系的例子吗? (2)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请你根据图推算出4:00的时侯,甲车比乙车多行几分之几? (4)如果两车同时在2:40出发,3:20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D 【分析】涂抹水泥的部分也就是圆柱形蓄水池的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根据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π求解。 【详解】3.14×20×3+3.14×(20÷2) =188.4+314 =502.4(平方米) 所以,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502.4平方米,此题答案为D。 【点睛】 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B 【详解】最大角的度数:180×=112.5(度),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3、D 【解析】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对应的底的长度比就是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这样先计算三角形ACE的面积,再确定三角形ACB的面积,然后确定三角形ADF的面积。 【详解】如图,连接AC, 因为BE:EC=1:2,所以三角形ACE的面积是三角形ABE的2倍,三角形ACE的面积:12×2=24(cm²); 三角形ACB的面积:12+24=36(cm²); 三角形ACD的面积与三角形ACB的面积相等,因为F是DC的中点,所以三角形ACF的面积与三角形ADF的面积相等,三角形ADF的面积:36÷2=18(cm²)。 故答案为:D。 4、B 【分析】球体从任何位置观察,看到的都是一个圆,除球体外,如我们观察一个圆柱,从它的上面看是一个圆,从它的侧面看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如我们观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从它一个面观察,只能看到它的一个面,从它的一条棱观察,能看到它的两个面,从它的一个顶点观察,能看到它的三个面,即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详解】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A 【详解】把圆柱体的钢柱锻压等底的圆锥,只是形状改变了,体积不变。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这个圆柱和圆锥等底等体积,那么圆锥的高就是圆柱高的3倍。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4 【解析】略 7、110° 等腰 【解析】略 8、6.28 19.1 【解析】圆柱的高为: 3.14×2=6.28(分米) 圆柱的体积为: 3.14×(2÷2)2×6.28 =3.14×6.28 =19.1(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6.28,19.1. 9、30 【分析】本题考查比的应用问题.先根据质量比设甲、乙两包糖的质量为4x和x,变化之后再用式子表示出来,列成比例,解比例即可. 【详解】解:设原来甲乙两包糖分别是4x克和x克.后来甲变为(4x-10)克,乙变为(x+10)克,则= 8(4x-10)=7(x+10) 32x-80=7x+70 32x-7x=70+80 25x=150 x=6 两包糖的质量和是4x+x=5x=5×6=30 10、600千克 【解析】略 11、5 【解析】略 12、314 【分析】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b厘米,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a²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面积为b²平方厘米,则两个圆的面积之差:a²-b²=400平方厘米;那么大圆的半径是,小圆的半径是,这样表示出大圆和小圆的面积之差,化简式子后即可求出面积之差. 【详解】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b厘米,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a²平方厘米,小正方形的面积为b²平方厘米, a²-b²=400平方厘米, 大圆的面积与小圆的面积的面积差是: =(a²-b²) =×3.14×400 =31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314 13、160 【解析】略 14、平行四边形 25 【解析】观察图可知,奇数个梯形组合成的还是梯形,偶数个梯形组合成平行四边形,据此判断第⑥幅图的形状; 观察图可得规律,第n个图形的小棒数量是4n+1,据此代入图形的数量即可解答. 【详解】如图,根据火柴棒摆放的规律,第⑥幅图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需要6×4+1=25根小棒。 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25. 15、90 【解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语文数学英语的总分数是93×3=279(分),则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为(279-99)÷2=90(分)。 16、; 【解析】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数是2;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9、15, 17、17 【解析】略 18、15 16 62.5 0.625 【解析】略 19、 【详解】1÷6=, 5÷6=(米), 答: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6段,每段是这条绳子的,每段长米. 故答案为,.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20;1;;; ;1;99; 【详解】略 21、(1)x=;(2)x=30;(3)x=1 【分析】(1)解方程依据等式性质1和等式性质2进行;(2)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外项的乘积,转化成乘积形式再进行解方程。 【详解】(1)10+8x=11 解:10+8x-10=11-10 8x÷8=1÷8 x=; (2)x-x=5 解:x=5 x÷=5÷ x=5×6 x=30; (3)x∶=4∶3 解:3x=×4 3x÷3=3÷3 x=1。 【点睛】 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1和2以及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32;;138; 2; 【详解】略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 【分析】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300米,先确定图上距离,然后根据图上的方向和夹角的度数确定位置即可. 【详解】600÷300=2(厘米),1200÷300=4(厘米),900÷300=3(厘米),1500÷300=5(厘米), 如图: 24、 【解析】先确定旋转中心,然后根据旋转方向和度数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根据平移的方向和格数确定平移后各点的位置再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李叔叔买成人票8张,儿童票7张。 【详解】【分析】先假设:15张全是成人票,(20×15-265)÷(20-15),通过计算求出购买儿童票的有7张,接着15-7=8(张),求出购买成人票8张。 【详解】假设:15张全是成人票。 (20×15-265)÷(20-15) =(300-265)÷5 =35÷5 =7(张) 15-7=8(张) 答:李叔叔买成人票8张,儿童票7张。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成人票和儿童票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6、18×50÷500=900÷500=1.8(小时) 答:飞到乙地要1.8小时。 【解析】略 27、这学期朋朋读了多少本课外书? (本) 【分析】朋朋再读18本就和小华读的一样多了,那么小华比朋朋多读了18本。小华读的本数与朋朋读的本数之比是5∶3,可以把小华读的本数看作是5份,朋朋读的本数是3份,那么小华比朋朋多读了2份,就是18页,可以求出1份是多少本,进而可以求出小华和朋朋各读了多少本。 【详解】可以提出的数学问题:朋朋读了多少本课外书? 18÷(5-3)×3 =18÷2×3 =27(本) 答:朋朋读了27本课外书。 或者提问:小华读了多少本课外书? 18÷(5-3)×5 =18÷2×5 =45(本) 答:小华读了45本课外书。 【点睛】 本题考查比的应用。理解两个量的比与实际数量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8、(1)52 (2)110 (3)912.5升 (4)28万立方米 【解析】(1)根据人体的水含量占体重的可得水的含量=体重×; (2)根据全国约有660个城市,其中约有的城市供水不足, 这些供水不足的城市中,又约有的城市严重缺水,可知 全国严重缺水的城市 =城市总数××; (3)根据每天每人至少要饮用2.5L水,一年(按365天算),用天数乘每天至少饮用水量即可; (4)现在的平均日供水量=以前的日供水量×(1+225%)。 【详解】(3)2.5×365=912.5(L) 答:至少需要饮用912.5升水。 (4)91÷(1+225%)=28(万立方米) 答:A市平均日供水量是28万立方米。 29、11人;88支 【解析】设共有x人 6x+22=8x x=11 11×8=88(支) 获奖有11人,笔有88支。 30、(1)速度,正比例,举例:某件商品单价一定时,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2)30千米/时,15千米/时;(3);(4)10km 【解析】(1)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叫速度,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举例:某件商品单价一定时,总价与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2)由图可知,甲车从2:40--3:40,用1个小时的时间行驶了30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以算出甲车的速度为30÷1=30千米/时;乙车从2:00--4:00,用2个小时的时间行驶了30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以算出乙车的速度为30÷2=15千米/时 (3)甲车速度为39千米/时,从2:40到4:00,一共是1小时20分钟=小时,路程为×30=40千米。4:00时,乙车路程为30千米,(40-30)÷30= 答:甲车比乙车多行。 (4)如果二车同时在2:40出发,到3:20时所行驶的时间为40分钟=小时, 甲车小时行驶的路程为:30×=20(千米),乙车小时行驶的路程为:15×=10(千米) 20−10=10(千米); 答:如果二车同时在2:00出发,2:40时二车相距10千米。 【点睛】 看图先看轴,看轴表示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