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宿迁市泗阳县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y****6 文档编号:12316312 上传时间:2025-10-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0.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迁市泗阳县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宿迁市泗阳县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宿迁市泗阳县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已知,这个算式中最小是(________)。 2.24×3=72,当因数3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时,积是(________)。 3.907÷9的商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50×8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__)个零。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8角=(________)元 5分米=(________)米 4厘米=(________)米 5.妈妈买回8箱矿泉水,每箱12瓶,每瓶2元,一共花了(________) 元钱。 6.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4年=(________)月 1个星期=(________)时 5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12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厘米  800dm2=(________)m2 1700cm2=(________)dm2 7.热心人士捐赠了256个口罩,正好分给2个病区,平均每个病区分到(______)个口罩,每个病区有8名医护人员,平均每名医护人员分到(______)个口罩。 8.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0分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9.一根细绳刚好围成一个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如果用这根绳子刚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 10.96的59倍是(______)。25×40积的末尾一共有(_____)个0。 11.□÷7=38……△,△最大是(______),这时□是(______)。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三(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三(1)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2千克的同学 (________)。 13.一个月最多有4个星期日。_____ 14.1-100×2的结果等于1. (_______) 15.最大两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的结果是1. (____) 16.每个月最少有四个星期日,最多有五个星期日。(______)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了总长的,第二根用去总长的,( )剩的多。 A.第一根 B.第二根 C.无法确定 18.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D.西南 19.下图中的涂色部分能用0.3表示的是(  ). A. B. C. 20.每箱矿泉水有12瓶,售价8元,今天一共卖出36箱,一共卖了( )元。 A.96 B.288 C.432 D.3456 21.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第( )个可以用0.3表示。 A. B. C.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直接写出得数。 50×20= 19×7= 3.9+5.6= 500×8= 90+30= 210÷7= 24×5= 4.1-0.4= = = 23.脱式计算. 500-23×19 207÷(806-797) (500-423)×25 375-828÷6 24. 五、操作题 25.估计下面各题的积,用线连一连。 38×49 32×41 38×41 大约1600 大约2000 大约1200 26.上面的轴对称图形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你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 27.李老师和其他7位老师带领398名学生去参观科学博物馆,每辆车准乘45人,租9辆车够吗? 28.教室里的黑板长40分米,宽12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9.学校进行冬季越野比赛。三年级有4个班,他们分别获得了一、二、三、四等奖。你知道他们班分别获得了几等奖吗? 30.把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五名学生50米蛙泳成绩统计图 (1)把上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五名学生50米蛙泳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秒? 31.玲玲买了两件商品,购物小票如图。 (1)玲玲购买这两件商品一共花了多少元? (2)玲玲付钱之后,还能找回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199 【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除数要大于余数,则B要大于4。要使A最小,则B应为最小的数5。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当B是5时,A最小。 39×5+4 =195+4 =199 则这个算式中最小是199。 【点睛】 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2、720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则积就扩大几倍。据此回答。 【详解】当一个因数不变,而另一个因数扩大100倍,那么积就扩大100倍,72×100=7200。 故答案为:7200 【点睛】 本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掌握规律就能轻松解决此题。 3、百 3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商的最高位是百位。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据此计算出50×80的积,再进行解答。 【详解】907÷9中,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9等于除数9,则907÷9的商是三位数,商的最高位是百位。 50×80=4000,则积的末尾有3个零。 故答案为:百;3。 【点睛】 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 4、0.8 0.5 0.04 【分析】(1)把低级单位角化成高级单位元,除以进率10; (2)把低级单位分米化成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 (3)把低级单位厘米化成高级单位米,除以进率100。 【详解】8角=0.8元 5分米=0.5米 4厘米=0.04米 故答案为:0.8;0.5;0.04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5、192 【分析】用每箱矿泉水瓶数乘矿泉水箱数,求出矿泉水总瓶数。再乘每瓶矿泉水的价钱,即可求出花费的总钱数。 【详解】12×8×2 =96×2 =192(元) 则一共花了192元。 【点睛】 本题先求出矿泉水总瓶数,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6、48 168 500 1200 8 17 【分析】年和月之间的进率是12,将4年换算成月,用4乘进率12; 天和时之间的进率是24,1个星期就是7天,将1个星期换算成时,用7乘进率24; 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将5平方米换算成平方分米,用5乘进率100;将800dm2换算成m2,用800除进率100; 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将12平方分米换算成平方厘米,用12乘进率100;将1700cm2换算成dm2,用1700除进率100; 【详解】4年=(48)月 1个星期=(168)时 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12平方分米=(1200)平方厘米  800dm2=(8)m2 1700cm2=(17)dm2 故答案为:48;168;500;1200;8;17。 【点睛】 本题考查时间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7、128 16 【分析】256个口罩平均分给2个病区,则每个病区分到256÷2个口罩。每个病区有8名医护人员,则平均每名医护人员分到256÷2÷8个口罩。 【详解】256÷2=128(个),则平均每个病区分到128个口罩; 256÷2÷8=128÷8=16(个),则平均每名医护人员分到16个口罩。 故答案为:128;16。 【点睛】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结算即可。 8、4 【分析】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据此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据此将正方形的面积换算成平方米。 【详解】20×20 =400(平方分米) =4(平方米) 则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20分米,面积是4平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面积单位换算时,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9、72 81 【解析】略 10、5664 3 【解析】略 11、6 272 【分析】在有余数除法中,余数小于除数,所以△小于7,△最大是6,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即可求出□。 【详解】由于△小于7,△最大是6; □=7×38+6=272; 故答案为:6,27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注意余数小于除数。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 【分析】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我们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并不是每个同学的体重都是35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比35千克高的多,也有的同学的体重比35千克低的多,也可能有低于32千克的同学;由此做出判断。 【详解】因为,我们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并不是每个同学的体重都是35千克,有的同学的体重比35千克高的多,也有的同学的体重比35千克低的多,也可能有低于32千克的同学;所以,三(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三(1)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2千克的同学说法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13、× 【分析】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1个星期有7天,当用30除以7有余数2,31除以7有余数3,如果在一个月的1、2、3日有一个星期日,则就有5个星期日。如今年2012年的7月1日是星期日,此月就有5个星期日。 【详解】30÷7=4(周)…2(天), 31÷7=4(周)…3(天), 如果在一个月的1、2、3日有一个星期日,则就有5个星期日, 如今年2012年的7月1日是星期日,此月就有5个星期日, 所以一个月最多有4个星期日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 作为一个判断题,找出一个反面例子,就可以判定此题是错误的。 14、× 【解析】略 15、√ 【详解】最大的两位数99乘最大的一位数9的结果是1,所以正确. 16、√ 【分析】解决本题根据1个星期有7天,1个月有31天或30天,2月可能最少28天,来解答即可。 【详解】31÷7=4(个)…3(天) 28÷7=4(个) 一个月最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故判断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对年、月、日的认识。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B 【分析】根据题意,两个绳子同样长,即单位“1”相同,所以用去的越少,剩下的越多,由此比较和的大小,看谁用去的少,就剩下的多。 【详解】> 由此第二根用去的少,剩下的多;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意义的理解,单位“1”相同,谁用的少,就剩下的多。 18、C 【分析】两个相对的位置方向相反,西南与东北相对。 【详解】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东北方向。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注意西南方向的的相对方向是东北。 19、C 【详解】略 20、B 【分析】根据题意,用每箱矿泉水的售价8元乘上卖出的箱数即可。 【详解】8×36=288(元) 故答案为:B 【点睛】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知道单价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 21、B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0.3,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表示其中三份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图A表示,图B表示0.3,图C不是平均分的。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小数意义的掌握情况。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1000;133;9.5;4000;120; 30;120;3.7;;。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小数加减法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50×20=1000;19×7=133;3.9+5.6=9.5;500×8=4000;90+30=120; 210÷7=30;24×5=120;4.1-0.4=3.7;=;。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基本的口算能力及其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注意每种计算的计算方法,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3、63;23;1925;237 【详解】500-23×19 207÷(806-797) =500-437 =207÷9 =63 =23 (500-423)×25 375-828÷6 =77×25 =375-138 =1925 =237 24、36+16=52(人)  36+52=88(人) 【详解】略 五、操作题 25、 【分析】在乘法估算时,一般要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的数相乘进行估算,由此求出上一行估算的结果,再连线。 【详解】38×49≈2000,32×41≈1200,38×41≈16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整数乘法算式的估算能力,属于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 26、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 27、不够 【分析】先将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相加求出总人数,然后用每辆车载人数乘以车辆数得到可以坐多少个人,最后与总人数相比即可得到解答。 【详解】398+7+1=406(人) 45×9=405(人) 406人>405人 答:租9辆车不够。 【点睛】 本题关键是求出9辆车乘坐的人数,再与总人数进行比较解答。 28、480平方分米 【分析】已知黑板的长和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40×12=480(平方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480平方分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29、三(3)班一等奖,三(4)班二等奖,三(1)班三等奖,三(2)班四等奖 【详解】略 30、(1) (2)129秒 【解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大格表示10人,据此将纵轴上的数据补充完整,然后根据条形高低补充数据; (2)要求五名学生50米蛙泳的平均成绩是多少秒,将五人的成绩相加求出总成绩,然后用总成绩÷总人数=平均成绩,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 (2)(130+150+105+120+140)÷5 =645÷5 =129(秒) 答:五名学生50米蛙泳的平均成绩是129秒. 31、(1)15.7元 (2)4.3元 【分析】(1)矿泉水的价格+奶茶的价格=这两件商品的价格; (2)已知玲玲付款20元,20-这两件商品的价格=找回的钱数;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详解】(1)1.5+14.2=15.7(元) 答:玲玲购买这两件商品一共花了15.7元。 (2)20-15.7=4.3(元) 答:玲玲付钱后还能找回4.3元。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加减法,关键注意不要遗漏小数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