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苏州市常熟市数学四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下列算式中得数小于1的是( ).
A.1.3×1.02 B.2.5×0.4 C.0.9×0.98 D.1.1×1.02
2.用计算器计算21.36+9.88时,小明错误地输入了21.36+9.58,要修正这错误,应该( )。
A.减0.3 B.加0.03 C.加0.3
3.下面各图形中,正确画出图形的高的是( )。
A. B. C. D.
4.下面有关0的运算错误的是( )。
A.0÷8=0 B.8÷0=0 C.0×0=0
5.下列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
A.808008 B.800808 C.88800 D.8000080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精确到不同的数位,它的近似数是不同的。 (____)
7.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对称轴.(_____)
8.3.60和3.6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____)
9.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要把末尾对齐。(______)
10.小数要比整数小。(______)
11.九时三十分,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________)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小马虎把10.72-(m+1.5)算成了10.72-m+1.5,他这样计算的结果比正确结果(________)(填“多”或“少”) (________)
13.8.25精确到十分位约是(______),0.195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____)。
14.在一个三角形中,∠1=32°,∠2=48°,则∠3=(________)°,这个三角形按角分类是(___________)三角形.
15.某日外币兑换人民币的计算方法是10000美元可以兑换64773元人民币,那么1美元可以兑换(___)元人民币。
16.在括号里填上“>”“<”或“=”。
6.080(________)6.08 (________)0.017 1元5分(________)1.5元
17.计算得到:111111÷37037=3,222222÷37037=6,333333÷37037=9,那么555555÷37037=(______)。
18.小红和小李分别从一座大桥的两端同时相向出发,往返于两端之间,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李每分钟走70米,经过5分钟两人第二次相遇,这座桥长(______)米。
19.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70°,如果这个角是顶角,那么底角是________°;如果这个角是底角,那么顶角是________°.
20.如果,那么(________)。
21.由7个十亿,5个千万4个百和9个一组成的数写作_____,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_____.
22.一个六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28万,这个六位数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
23.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________。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直接写出得数。
45×3= 15×50= 721÷7= 360÷9= 25×8÷25×8=
5×28= 410×20= 650÷5= 390÷5÷2= 175-75÷5=
25.解方程。
+9.2=82.6 -2.6×8=45 13÷4=91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把图中的三角形和相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27.连一连.
28.连一连,左侧图形分别是谁看到的?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在( )里注明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30.下面是红旗小学一到四年级向灾区捐书情况统计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班数
3
2
3
5
捐书本数
180
90
150
185
(1)四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
(2)四年级平均每班比三年级平均每班少捐多少本?
31.学校食堂买回大小两种包装的面粉各6袋,大袋每袋装75千克,小袋每袋装25千克。买来的大袋包装面粉比小袋包装面粉多多少千克?
32.工厂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生产120个,30天可以完成,实际每天多生产30个,可以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33.文文家买了一些电器,电视机和空调共花了8450元,电视机的价格刚好是空调的4倍。电视机和空调各花了多少钱?(列方程解答)
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C
【详解】A、1.02>1,所以1.3×1.02>1.3>1;B、2.5×0.4=1;C、0.9<1,0.98<1,所以0.9×0.98<1;D、1.1>1,1.02>1,所以1.1×1.02>1.
故答案为C.
如果两个因数都小于1,那么乘积就小于1;如果两个因数都大于1,那么乘积就大于1.
2、C
【分析】观察这两个算式,第一个加数一样,后一个式子中的第二个加数比第一个式子少,所以应加上的数=前一个式子中的第二个加数-后一个式子中的第二个加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详解】9.88-9.58=0.3,所以要修正这错误,应该加0.3。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多位小数的加减法,关键是熟悉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或减少)几,差就减少(或增加)几。
3、B
【解析】略
4、B
【分析】根据有关0的计算方法分析各选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A.0÷8=0,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A选项正确。
B.8÷0=0,0不能做除数,B选项错误。
C.0×0=0,0乘任何数都得0,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关0的乘除法,0不能做除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C
【分析】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读出每个数后再进行选择。
【详解】A选项:808008读作八十万八千零八,读一个“零”;
B选项:800808读作八十万零八百零八,读两个“零”;
C选项:88800读作:八万八千八百,一个“零”也不读;
D选项:8000080读作:八百万零八十,,读一个“零”。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0的情况。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2 分)
6、√
【解析】略
7、×
【详解】长方形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正方形对边中点所在的直线和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故答案为错误.
8、×
【解析】根据小数性质知,3.6与3.60的大小相等;3.6精确到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3.60精确到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所以3.6与3.60的计数单位不相同,也就是意义不相等;所以原题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9、×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详解】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注意应把小数点对齐,而不是末尾对齐。
10、×
【分析】小数分为两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可以是任何整数,举例解答。
【详解】2.05是小数,2是整数。
2.05>2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和整数的大小关系,注意小数不一定都比整数小。
11、×
【分析】时钟上12个数字把钟面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0°。9:30,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向6,则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应大于3×30°,小于4×30°。也就是夹角是一个钝角。根据垂直的性质: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可知时针和分针不是相互垂直的。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九时三十分,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一个钝角,不是互相垂直。
故答案为:×。
【点睛】
钟面上一大格是30°,时针和分针之间有几个大格,夹角就是几个30°。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为90°时,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
三、我能填。(每题 2 分, 共24分)
12、多 3
【分析】把10.72-(m+1.5)去括号为10.72-m-1.5,如果算成10.72-m+1.5,得数肯定比正确的多,用后者减去前面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先把10.72-(m+1.5)去括号为10.72-m-1.5;
10.72-m+1.5-(10.72-m-1.5)
=10.72-m+1.5-10.72+m+1.5
=3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去括号的认识,需要牢记去括号后,括号内的计算要变号。
13、8.3 0.20
【分析】保留一位小数(即精确到十分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二位,保留两位小数,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分别利用“四舍五入”法解答即可。
【详解】8.25精确到十分位约是8.3,0.195保留两位小数约是0.20;
故答案为:8.3,0.2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近似数取值,用“四舍五入”法计算,关键要看清精确到的数位。
14、100 钝角
【解析】略
15、6.4773
【解析】略
16、= > <
【分析】(1)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0.07,再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解答;
(3)分和元之间的进率是100,将1元5分换算成元,再与1.5元比较大小。
【详解】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6.080=6.08 ;
=0.07,0.07>0.017,则>0.017;
1元5分=1.05元,1.05<1.5,则1元5分<1.5元;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灵活运用这些性质和方法解决问题。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时,要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再比较大小。
17、15
【分析】111111÷37037=3,222222÷37037=6,333333÷37037=9,由此发现规律:111111×n÷37037=3n,所以(111111×5)÷37037=3×5=15,由此解答。
【详解】111111÷37037=3,222222÷37037=6,333333÷37037=9,那么555555÷37037=1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式”的规律,要注意观察总结出规律,并能正确的应用规律,在探索“式”的规律时,要从组成“式”的要素中去探索。
18、225
【分析】题目中有两个关键的字眼“往返”,这不是一般的行程问题,简单应用“路程=时间×速度”就行。题目中还有个重要的条件“两人第二次相遇”,从给出的条件可得:两人相遇时共走的路程是这座大桥的3倍。相遇时的路程由“路程=时间×速度”就可以求出。再除以3,就是大桥的长度了。
【详解】(65+70)×5÷3
=135×5÷3
=675÷3
=225(米)
所以这座桥的长度是225米。
故答案为:225。
【点睛】
既然是相向出发,为何要“往返”于两端之间?带着问题继续分析,5分钟后,两人相遇,却又是“第二次相遇”,它代表什么?原来是表示两人的路程和是大桥长度的3倍,到此,豁然开朗!就不难列出最后的算式了。
19、55 40
【分析】在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相等,用(三角形的内角和-顶角)÷2=底角;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底角×2=顶角,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80°-70°)÷2
=110°÷2
=55°
180°-70°×2
=180°-140°
=40°
故答案为:55;40。
20、900
【分析】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详解】(A×3)×(B×2)
=A×3×B×2
= A×B×3×2
=(A×B)×(3×2)
=150×6
=900
【点睛】
本题运用的是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简便运算。
21、7050000409 十亿
【详解】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据此写出;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这个数是十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
22、284999 275000
【详解】略
23、轴对称图形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定义可知,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轴对称图形。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四、我会计算。(每题 6 分, 共12分)
24、135;750;103;40;64;
140;8200;130;39;160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乘两三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整数混合运算定律进行解题。
【详解】45×3=135 15×50=750 721÷7=103 360÷9=40
25×8÷25×8=64 5×28=140 410×20=8200 650÷5=130
390÷5÷2
=390÷(5×2)
=390÷10
=39
175-75÷5
=175-15
=160
故答案为:135;750;103;40;64;
140;8200;130;39;160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乘法、整数除法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计算,解题时要细心认真。
25、x=73.4;x=65.8;x=28
【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9.2求解;
(2)先计算出2.6×8的积,再两边同时加上2.6×8的积求解;
(3)两边同时乘以4,再同时除以13求解。
【详解】+9.2=82.6
解:+9.2-9.2=82.6-9.2
=73.4
-2.6×8=45
解:-20.8=45
-20.8+20.8=45+20.8
x=65.8
13÷4=91
解:13÷4×4=91×4
13=364
13÷13=364÷13
=28
【点睛】
此题考查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或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
五、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12分)
26、
【分析】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详解】
【点精】
本题考查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定义,需熟练掌握。
27、
【解析】略
28、
【分析】
根据图形,小猴从正面看到3个小正方形,排成两行,上面一行一个小正方形靠左,下面一行两个小正方形;小狗从右面看见2个小正方形,排成一列,由此解答。
【详解】
【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力。
六、我能解决下面各题。(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9、
【详解】略
30、 (1) 605本
(2) 13本
【解析】可以根据表中每个年级捐书的数量,求出四个年级捐书的总数:180+90+150+185=605(本)。四年级5个班,捐了185本,平均每班捐185÷5=37(本);三年级3个班,共捐了150本,平均每班捐了150÷3=50(本);四年级平均每班比三年级平均每班少捐50-37=13(本)。
31、300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用75减去25计算出每大袋比小袋多多少千克,然后再乘6即可解答。
【详解】(75-25)×6
=50×6
=300(千克)
答:买来的大袋包装面粉比小袋包装面粉多300千克。
【点睛】
本题一道简单复合应用题,考查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32、6天
【分析】先依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求出这批零件的总个数,再求出实际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然后依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求出实际需要的时间,最后用计划需要的时间减实际需要的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30-(120×30)÷(120+30)
=30-3600÷150
=30-24
=6(天)
答:可以提前6天完成任务。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总量之间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3、空调:1690元 电视机:6760元
【解析】解:设空调花了x元。
4x+x=8450
x=1690
4x=4×1690=6760(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