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烟台市牟平区数学三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疫情防控期间,真州小学每天下午6:10进行班级消毒,下午6:1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______)。
2.5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24个月=(________)年 0.8元=(________)角
3.估算455÷9时,可以把455看作(_______),因而455÷9≈(_______);它的准确值是(________).
4.38×19的积是(________)位数,积的末尾数字是(________)。
5.医院在商店的_____面;光明小学在商店的_____面;电影院在体育馆的_____面;商店在体育馆的_____面.
6.找规律。
如图图形中的数有规律,请先把规律找出来,再填上空缺的数。
7.测量并计算下图的面积。
我测量的数据是:( )。
它的面积:
8.照样子填一填。
22:00
(______)
9:45
13:00
晚上10时
下午4时20分
上午(______)时(______)分
下午(______)时
9.有3件上装和4件下装,每次上装和下装只能各穿一件,一共有(________)种穿法。
10.文化路小学的同学们参加植树义务劳动,从上午8:30开始劳动,11:30完成任务,同学们共劳动了________小时;如果每小时植树56棵,同学们一共植树________棵。
11.
从这五种水果中挑选两种不同的水果,一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选法.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将一筐苹果分成三份,每份是这筐苹果的三分之一. (_____)
13.1900年不是闰年。(________)
14.一串珠子按“一黑二白”的顺序依次穿起来,第53颗珠子是白色。(______)
15.边长是100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______)
16.两个杯子各装了的水,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______)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在一张长方形纸上沿虚线剪下一个小正方形,如图,则剩下部分与原长方形相比,( )。
A.面积和周长都变小 B.面积变小,周长变大 C.周长和面积都不变
18.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出( )条。
A.1 B.2 C.3 D.无数
19.下面算式中,积比600大的是( ).
A.99×6 B.15×41 C.12×49
20.一个数除以8,商和余数都是6,这个数是( )。
A.48 B.44 C.54
21.超市有 7 盒铅笔,每支卖 8 角,求一共能卖多少元,应补充哪个条件?( )
A.又购进了 3 盒 B.每盒 12 支 C.每支 3 角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直接写得数。
21×40= 300+400= 560÷7= 60×30=
140÷5= 125×8= 560+80= 56÷8+3=
248÷5≈ 363÷6≈ 4.8+7.9= 9.7-5.6=
23.脱式计算。
115+18×16 (63+49)÷7
25×28÷7 25×(248-223)
24.计算下面各题。
1000-824÷4 36×12+88 26×(917-837)
五、操作题
25.连一连。
234÷2 576÷8 857÷6 439÷5
26.把对应的时间连起来.
下午3:00 3:00 晚上 9:00 9:00
凌晨3:00 15:00 上午 9:00 21:00
六、解决问题
27.一辆货车7时从甲地开出,20时到达乙地,货车每小时行8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8.今年幸福新村新建的居民楼一共有多少套房子?
29.王阿姨家围了长方形菜地(如下图),宽为18米,长是宽的2倍,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0.画一画,涂一涂,算一算.
=
31.三(1)班组织亲子参观动物园活动,共有32名学生参加,每位学生都有1位家长陪同。
(1)估一估,用1000元购买32名学生的门票,够吗?
(2)算一算,购买32名学生的门票,需要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认真填写。
1、18:10
【分析】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的方法:中午12时以前的,直接去掉限制词,12时以后的,去掉限制词,加上12,据此解答。
【详解】6:10+12=18:10
所以下午6:1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18:10。
【点睛】
本题是考查普通计时法与24计时法的改写,属于基础知识,必须牢记。
2、500 2 8
【分析】(1)因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所以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2)因为12个月=1年,所以24个月=2年;
(3)因为1元=10角,所以0.8元=8角。
【详解】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24个月=2年 0.8元=8角
故答案为:500;2;8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时间单位、面积单位、人民币的换算,关键要明白各单位间的进率。
3、450 50 50……5
【详解】略
4、三 2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再将乘得的数加起来。据此求出38×19的积,再进行解答。
【详解】38×19=722,则积是三位数,积的末尾数字是2。
【点睛】
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5、东 北 南 东南
【分析】依据图上画的方向标,先找准以谁为观测点来说方位,依次说出即可.
【详解】医院是以商店为观测点,就说医院在商店的东面;
光明小学是以商店为观测点,就说光明小学在商店的北面;
电影院是以体育馆为观测点,就说电影院在体育馆的南面;
商店是以体育馆为观测点,就说商店在体育馆的东南面.
故答案为东、北、南、东南.
6、16
【解析】左下角和右上角的数乘4就是左上角和右下角的数。
7、长为6厘米,宽为5厘米;30平方厘米。
【分析】量出题目所给长方形长为6厘米,宽为5厘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解答。
【详解】我测量的数据是:长为6厘米,宽为5厘米。
它的面积:6×5=3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长为6厘米,宽为5厘米;30平方厘米。
【点睛】
熟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8、16:20 9 45 1
【分析】普通记时法转换为24时记时法:去掉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加上12时;24时记时法转换为普通记时法:加上时间限制词(如凌晨、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数字大于12的要减去12时。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4时20分+12时=16:20,所以下午4时20分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16:20;
(2)9:45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上午9时45分;
(3)13:00-12时=1时,所以13:00用普通计时法表示是下午1时。
故答案为:16:20,9,45,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互换,然后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
9、12
【分析】从3件不同的上装中选一件有3种选法,从4件不同的下装中选一条有4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可知共有3×4=12种不同的穿法。
【详解】据分析得知:3×4=12(种)
答:一共有12种穿法。
故答案为:12
【点睛】
本题需要用乘法原理去考虑问题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10、3 168
【分析】根据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求出同学们总共劳动的时间。则同学们一共植树56×3棵。
【详解】11时30分-8时30分=3(小时)
则同学们共劳动了3小时。
56×3=168(棵)
则同学们一共植树168棵。
故答案为:3;168。
【点睛】
明确同学们共劳动3小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10
【详解】略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
12、×
【详解】略
13、√
【分析】判断年份是否是闰年,非整百年份除以4,整百年份除以400,只要能够整除就是闰年,反之就是平年。
【详解】1900÷400=4……300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闰年的判断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14、√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3个珠子为一组,即1黑加2白;据此计算出第53个珠子是第几组的第几个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
53÷3=17(组)……2(个),第53颗珠子的颜色是白色。所以原题判断正确。
【点睛】
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是把重复出现的部分看成一组,先找出排列的周期性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15、×
【解析】把分米换算成米,然后用边长乘边长求出面积后再判断即可.
【详解】100分米=10米,10×10=100(平方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6、×
【分析】结合分数的意义,因为两个杯子的大小不确定,所以无法判断倒在一起是多少,据此判断。
【详解】如果是两个相同大小的杯子各装了,将它们倒在一起刚好是一杯水;如果是两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就不确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认识,“平均分”的概念很重要。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7、B
【分析】根据面积和周长的概念,进行观察回答。
【详解】剩下图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的周长多了两条正方形的边长,所以剩下图形与原长方形相比周长变大;剩下图形的面积比原长方形的面积少了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所以剩下图形与原长方形相比面积少了一个正方形面积,所以剩下图形比原长方形相比面积变小。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周长和面积的定义,二者的概念避免混淆。
18、A
【分析】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据此解答。
【详解】据分析得出:
因过直线外一点有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所以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1条。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的唯一性的掌握情况。
19、B
【详解】略
20、C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将数据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6×8+6
=48+6,
=54,
一个数除以8,商和余数都是6,这个数是54。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有余数除法的公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的应用。
21、B
【解析】略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
22、840;700;80;1800
28;1000;640;10
50;60;12.7;4.1
【分析】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据此解答;
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把百位上的数相加减,得几就是几百,据此解答;
整百整十数相加减,先分别看成几个十相加减,然后在得数的后面添一个0,据此计算简便;
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十个十,然后除以一位数,商是几个十,也就是几十;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先把三位数估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百整十数,然后再相除,据此解答;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计算如下:
21×40=840 300+400=700 560÷7=80 60×30=1800
140÷5=28 125×8=1000 560+80=640 56÷8+3=10
248÷5≈50 363÷6≈60 4.8+7.9=12.7 9.7-5.6=4.1
【点睛】
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23、403;16
100;625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3)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乘法。
【详解】115+18×16
=115+288
=403
(63+49)÷7
=112÷7
=16
25×28÷7
=700÷7
=100
25×(248-223)
=25×25
=62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24、794;520;2080
【分析】整数减法与除法混合运算,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整数乘法与加法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1000-824÷4
=1000-206
=794
36×12+88
=432+88
=520
26×(917-837)
=26×80
=2080
【点睛】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1、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3、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计算时要认真细心。
五、操作题
25、
【分析】234÷2,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2等于除数2,则商是三位数;576÷8,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5小于除数8,则商是两位数;857÷6,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8大于除数6,则商是三位数;439÷5,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4小于除数5,则商是两位数。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如图所示:
【点睛】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三位数。
26、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
27、1105千米
【解析】20-7=13(时)
85×13=1105(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1105千米。
28、576套
【解析】12×4×12=576(套)
答:今年幸福新村新建的居民楼一共有576套房子。
29、648平方米
【解析】18×2×18=648(平方米)
答:这块菜地的面积是648平方米。
30、
==
【详解】略
31、(1)够
(2)928元
【分析】(1)购买32名学生的门票,每张票29元,一共需要32个29元,即32×29元,计算时把32看成30,29看成30进行估算,再与1000元比较;
(2)需要购买32名学生的门票,就用儿童票的单价乘上32即可。
【详解】(1)32×29
≈30×30
=900
900<1000
答:够。
(2)29×32=928(元)
答:需要928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了乘法的意义,以及估算的实际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