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2024-2025学年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检测卷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60千克增加30%是(______)千克。(______)米减少是40米。
2.在1.12×0.2,1.12÷0.5,0.5÷1.12中,得数最小的算式是________,得数最大的算式是________。
3.两个桶里共盛水50千克,若把第1个桶里的水倒9千克到第2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则第1个桶里原有(_____)千克水。
4.在棱长为4cm的正方体的6个面上,各挖去一个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挖后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__表面积是否增加了,若增加了,增加________
5.一件衣服原价100元,先提价10%,后又降价10%,现在售价是(____)元.
6.大圆的半径是4厘米,小圆的直径是3厘米,则大圆与小圆的周长比是________,小圆与大圆的面积比是________。
7.七名学生在一次数学竞赛中共得110分,各人得分互不相同,其中得分最高的是19分,那么最低得分至少是_____分.
8.找规律,填空:
(1)1,1,2,3,5,________,13,________。
(2)3,7,11,15,19,________,27,31。
(3)0,3,8,15,24,________,48,63。
9.在一幅平面图上,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米,这幅平面图的比例尺是(______)。
10.一个数的与它的的和是420,这个数是(_____)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一个小数的后面添上两个“零”,这个数的大小不变。(______)
12.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________)
13.一个圆锥的底面积不变,如果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 (______)
14.把一个圆形花园按1:1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图纸上的花园面积与实际花园面积的比也是1:100。 (_____)
15.学校十月份的用电量比九月份节约了,也可以说九月份的用电量是十月份的。(________)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任意抛掷两枚一元硬币,出现一正一反的机会是( )
A.
B.
C.
D.1
17.59.9954精确到百分位是( )
A.59.99 B.59.995 C.60.0 D.60.00
18.在一张图纸上有400:1这样的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告诉我们的是( ).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400倍
C.这张图纸是将实物放大到400倍画出来的
19.某羽毛球盒上显示每个羽毛球质量为:5.0±0.1g,说明每个羽毛球的质量是( )
A.5.0g~5.1g B.4.9g C.4.9g~5.1g
20.把16米长的铁丝剪成三段,围成一个三角形,有( )种不同的剪法。
A.3 B.4 C.5 D.6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26+74= 7.2-1.9= = =
= 15.7÷3.14= 1.2-= 8020%=
2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9×12+29×13+29×25+29×10 (-+)÷
1×1.25+1×3.2-1 1-[(-)×]
23.解比例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1)画出△OAB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1格后的图形.
(2)画出△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5.(1)把三角形向左移动3格;
(2)把三角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
(3)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
26.画一画.
(1).将三角形A的各条边按4∶1放大,得到三角形B。
(2).将三角形B的各条边按1∶2缩小,得到三角形C。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某天早上气温是6.5摄氏度,中午气温升高了3.5摄氏度,晚上气温比中午降低了4.3摄氏度.提出问题后再解答.
28.如图,已知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4:3的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6,求线段MC的长。
29.一个圆锥容器,从里面量半径4cm,高6cm,装满水倒进一个半径2cm的空圆柱容器里,水位的高度是多少?
30.仓库里有化肥940袋,两辆汽车4次可以运完,已知甲汽车每次运125袋,乙汽车每次运多少袋?
31.、、三项工程的工作量之比为,由甲、乙、丙三队分别承担。三个工程队同时开工,若干天后,甲完成的工作量是乙未完成的工作量的二分之一,乙完成的工作量是丙未完成的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丙完成的工作量等于甲未完成的工作量,则甲、乙、丙队的工作效率的比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78 50
【分析】把60千克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1+30%)即可;把括号里要填的数看作单位“1”,单位“1”是未知的,数量40除以对应分率(1-),即可求出。
【详解】60×(1+30%)
=60×1.3
=78(千克)
40÷(1-)
=40÷
=50(米)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若单位“1”已知,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若单位“1”未知,找出已知数对应的分率,再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
2、1.12×0.2 1.12÷0.5
【分析】(1)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求出积,再看被乘数和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划去。
(3)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两个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它们的小数部分,从高位看起,依数位比较,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详解】1.12×0.2=0.224
1.12÷0.5=2.24
0.5÷1.12≈0.45
故在1.12×0.2,1.12÷0.5,0.5÷1.12中,得数最小的算式是1.12×0.2,得数最大的算式是1.12÷0.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计算能力,在满足做题的前提下可适当保留小数。
3、34
【解析】略
4、
【解析】【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解答】解:体积:
4×4×4-1×1×1×6
=64-6
=58(立方厘米)
表面积增加了:1×1×4×6=2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58立方厘米;是增加了;24平方厘米
【分析】用大正方体的体积减去6个小正方体的体积就是剩下的体积;每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就会增加四个小正方形的面,因此表面积是增加的,计算出增加的小正方形面的个数即可计算增加的面积.
5、99
【解析】略
6、8∶3 9∶64
【分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求出大圆和小圆的周长,然后相比,求出最简比;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求出小圆和大圆的面积,然后相比,求出最简比。
【详解】大圆的周长:4×2×3.14=25.12(厘米),
小圆的周长:3.14×3=9.42(厘米),
大圆和小圆的周长的比:25.12∶9.42=8∶3;
小圆的面积:3.14×(3÷2)2=7.065(平方厘米)
大圆的面积:3.14×42=50.24(平方厘米)
小圆和大圆的面积比:7.065∶50.24=9∶64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求法以及化简比,要看清题的要求,采取正确的方法计算。
7、11
【解析】要使最低得分尽可能小,则另外6名学生得分尽可能大,依次为19,18,17,16,15,14,故最低得分至少是110-(19+18+17+16+15+14)=11(分)
8、8 21 23 35
【分析】(1)前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
(2)相邻两项相差4;
(3)相邻两项的差为3、5、7、9、11、13、15……的奇数。
【详解】(1)3+5=8,8+13=21;
(2)19+4=23;
(3)11+24=35。
【点睛】
此题为找规律的题目,通过观察数与数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规律。
9、1∶2000
【解析】略
10、360
【解析】略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详解】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12、×
【分析】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不一定形状相同,只用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不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等底等高并不能保证形状相同。
13、√
【解析】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和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由此解答.
【详解】根据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和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不变,如果高扩大3倍,体积也扩大3倍,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和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据此解决问题.
14、错误
【解析】面积的比与比例尺的比是不同的,面积的比应该是图上距离的平方与实际距离的平方的比。
【详解】图纸上的花园面积与实际花园面积的比是(12):(1002)=1:100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5、×
【分析】学校十月份的用电量比九月份节约了,九月份用电量是单位“1”,十月份用电量是九月份的1-10%,求九月份是十月份的百分之几,用九月份用电量÷十月份用电量。
【详解】1÷(1-10%)
=1÷0.9
≈1.111
=111.1%
九月份用电量是十月份的111.1%,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了百分数复合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A
【解析】任意抛掷两枚一元硬币,出现的结果有:两正、一正一反、一反一正、两反,然后根据求可能性的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式解答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求法,根据求可能性的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解:任意抛掷两枚一元硬币,出现的结果有:两正、一正一反、一反一正、两反,
所以任意抛掷两枚一元硬币,出现一正一反的机会是:
2÷4= .
故选A.
17、D
【解析】
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千分位是5,所以进一位,得到60.00。
18、C
【解析】根据对比例尺的认识可知,400:1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400倍,据此解答.
【详解】在一张图纸上有400:1这样的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告诉我们的是:这张图纸是将实物放大到400倍画出来的.
故答案为C.
19、C
【解析】5.0+0.1=5.1(克)
5.0﹣0.1=4.9(克)
答:说明每个羽毛球的质量是4.9克~5.1克;
故选:C.
20、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最长边一定小于总长度的一半,因此最长为16÷2-1=7(米),从最长开始一一列举,据此求解。
【详解】符合题意的三角形各边分别为:
①7、7、2;②7、6、3;③7、5、4;④6、6、4;⑤6、5、5。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按照边长从大到小的顺序一一列举,做到不重不漏。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100 5.3 1
1 5 -0.3 16
【详解】略
22、1740;
5;
【分析】(1)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加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3)先把1.25写成1,再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详解】(1)29×12+29×13+29×25+29×10
=29×(12+13+25+10)
=29×60
=1740
(2)(-+)÷
=×
=
(3)1×1.25+1×3.2-1
=1×1+1×3.2-1
=1×(1+3.2-1)
=1×4
=5
(4)1-[(-)×]
=1-
=
【点睛】
主要考查四则混合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算。
23、x=1.2
【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
【详解】解:12x=2.4×6
12x=14.4
x=1.2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
【解析】略
25、
【解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特征,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各左平移3格,再首尾连结,即可得到把原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
(2)根据旋转图形的特征,把这个三角形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后,B点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B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向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征,把这个三角形的各边均放大到原来的2倍,画出的三角形就是把原三形按2:1的比放大后的图形.
26、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晚上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5.7摄氏度(答案不唯一)
【解析】6.5+3.5-4.3=5.7(摄氏度)
答:晚上气温是5.7摄氏度.
28、3
【解析】通过已知可知:AB:BC:CD=2:4:3,则总份数=2+4+3=9.
M是AD的中点,所以MD=AD.
因为CD=AD=6,AD=18 MC=AD-CD=×18-6=3
29、8厘米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先求出圆锥容器的容积,用圆锥容器的容积÷圆柱容器的底面积即可。
【详解】3.14×4²×6÷3÷(3.14×2²)
=100.48÷12.56
=8(厘米)
答:水位的高度是8厘米。
【点睛】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30、110袋
【解析】解:第一种方法:求出甲乙两车一次共可运的袋数,再减去甲车一次运的袋数,即是所求。 940÷4-125=110(袋)
第二种方法:从总量里减去甲汽车4次运的袋数,即为乙汽车共运的袋数,再除以4,即是所求。 (940-125×4)÷4=110(袋)
第三种方法:设乙汽车每次运Χ袋,可列出方程940÷4-Χ=125
解方程得 Χ=110
第四种方法:设乙汽车每次运Χ袋,依题意得(125+Χ)×4=940
解方程得 Χ=110
答:乙汽车每次运110袋。
31、4∶6∶3
【详解】根据题意,如果把工程的工作量看作,则工程的工作量就是,工程的工作量就是。
设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分别为、、。经过天,则:
将⑶代入⑵,得,
将⑷代入⑴,得,,
将代入⑴,得。代入⑶,得。
甲、乙、丙三队的。工作效率的连比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