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数学三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一、认真计算。
1.直接写得数.
50×40= 300÷6 20×30= 2.1-1.2=
1.4+5.8= 3.2-2.7= 5+1.6= 5.4+0.6=
2.用竖式计算。(加★的需要验算)
★24×13 6.3-3.7 54×60 78×49
3.脱式计算。
3700÷4×3 225÷5÷3 638﹣320÷8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5人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10次手。(___)
5.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里面不一定有0。(______)
6.如果每名学生的体重是20千克,那么50名学生共重1吨。(________)
7.一位数乘三位数,积一定有0。 (__________)
8.所有的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______)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傍晚开始写作业的时候,小明看了一下钟表(如图),那么这个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 )。
A.16:45 B.18:45 C.6:45
10.妈妈买回来8个苹果,爷爷吃了总数的,小明吃了总数的。( )吃得多。
A.爷爷 B.小明 C.无法比较
11.一张扑克牌的面积约是40( )。
A.平方厘米 B.平方分米 C.平方米
12.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的面积大。
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一样大
1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体育场一圈长400平方米。
B.闰年2月份出生的孩子每4年才能过一个生日。
C.736÷□,要使商的两位数,□里可填的一位数是8和9。
四、快乐填空。
14.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15.用一根长1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6.如图小棒的3倍是_____根,上面小棒的根数是3根小棒的_____倍.
17.读同一本书,甲读了这本书的,乙读了这本书的,(________)读得慢。
18.○●●△△△○●●△△△……第126个是(____),第303个是(____)。
19.有一种长方体饼干盒,长23cm,宽12cm,高5cm。现有两盒饼干要包成一包,最少需要(________)cm的包装纸。(接口处不计)
20.D3292次动车早上11:45从福州出发,18:05到达上海,这列动车一共行驶了(________)小时(________)分钟。
21.○÷★=12……8,★最小是(______),此时○是(______)。
22.□42÷3,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_____;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_____.
23.409÷5的商是(____)位数。要使38÷6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____)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有(____)种填法。
五、作图题。
24.帮小动物找家。
25.连一连。
200千克
20米
40吨
35毫米
2千克
2313千米
400克
20分米
26.连一连。
480÷4 318÷3 550÷5 749÷7
六、解决问题
27.红旗电影院有35排座位,每排18个座位,进场观众有256人,电影院还有多少个空座位?(用综合算式解答)
28.分别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方格纸中一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29.把一个正方形的一条边延长5厘米,面积就增加了40平方厘米(图中阴影部分),那么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0.下面是玲玲和文文连续4年的身高统计表。
(1)玲玲11岁时身高是( )厘米,比10岁时增加( )厘米。
(2)文文身高133.6厘米时,她正好( )岁,这时玲玲的身高是( )厘米。
(3)文文的身高哪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
参考答案
一、认真计算。
1、2000 50 600 0.9
7.2 0.5 6.6 6
【详解】略
2、312;2.6;3240;3822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个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然后用这个数的十位去乘另一个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结果的个位与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计算得出的结果加起来即可。乘法的验算:交换乘数的位置,看两次乘得的积是否一致;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详解】★24×13=312 6.3-3.7=2.6
验算:
54×60=3240 78×49=3822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减法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时要仔细、认真。
3、2775;15;598
【分析】(1)(2)按照从左到右顺序计算解答,
(3)按照先算除法再算减法顺序计算解答。
【详解】(1)3700÷4×3
=925×3
=2775
(2)225÷5÷3
=45÷3
=15
(3)638﹣320÷8
=638﹣40
=598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运算的顺序掌握情况。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正确
【解析】略
5、√
【详解】略
6、√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20乘50求出50名学生的总重,然后转化单位,再和1吨比较即可。
【详解】20×50=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故答案为:√
【点评】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注意单位的统一。
7、×
【分析】一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例如:123×3=369,120×3=360,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位数乘三位数,积不一定有0。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理解。
8、×
【详解】略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B
【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不是整时时,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多少分,就是几时多少分,钟面所显示的时刻是下午6:45,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记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
【详解】小明傍晚开始写作业的时候,是下午6:45,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18:45。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普通计时法与24计时法的转化。
10、B
【分析】妈妈买回来8个苹果,爷爷吃了总数的,表示将8个苹果平均分为8份,爷爷吃了其中的一份;小明吃了总数的,表示将8个苹果平均分为4份,小明吃了其中的1份,由此列式解答。
【详解】8÷8=1(个)
8÷4=2(个)
2>1
小明吃得多;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意义的理解,注意明白分母表示总份数,分子表示所占的分数。
11、A
【解析】略
12、A
【解析】略
13、C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A.体育场一圈长400平方米,单位用的不对,应使用长度单位,故说法错误;
B.闰年2月29日出生的孩子每4年才能过一个生日,故说法错误;
C. 736÷□,要使商是两位数,除数就得大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数,就是□>7,所以□里可填的一位数是8和9,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有: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区分,每4年有一个闰年,平年2月份有28天,闰年2月份有29天,最后一选项主要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解答。
四、快乐填空。
14、
【分析】把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涂色部分占其中的2份,即,由此解答。
【详解】
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点睛】
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5、9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可以先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12÷4=3(厘米),
3×3=9(平方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9。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
16、36 1
【解析】12×3=36(根);
12÷3=1.
答:小棒的3倍是36根,上面小棒的根数是3根小棒的1倍.
故答案为:36,1.
17、乙
【分析】比较两个分数大小,哪个小,就是哪个读的慢。
【详解】>,乙读的少,所以乙慢。
故答案为:乙
【点睛】
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看分母,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18、△ ●
【解析】略
19、1252
【分析】求需要多少包装纸,即为求两盒饼干组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而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为(长方体表面积-重叠的一面面积)×2。要使包装纸使用最少,则两个长方体重叠的一面面积最大,也就是重叠的一面长23cm、宽12cm。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3×12+23×5+12×5)×2
=(276+115+60)×2
=451×2
=902(cm)
23×12=276(cm)
(902-276)×2
=626×2
=1252(cm)
所以最少需要1252cm的包装纸。
故答案为:1252。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两个长方体重叠的一面长23cm、宽12cm。
20、6 20
【分析】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8:05-11:45=6小时20分钟
【点睛】
熟练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9 116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即: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必然小于除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8中余数是8,★是除数,所以★最小是9,
12×9+8
=108+8
=116
此时 ○是116。
故答案为:9,116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最小是几,切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然小于除数。
22、2 1
【解析】□42÷1,如果商是两位数,□<1,□里面可以填1,2;□里面最大填2;
如果商是三位数,□≥1,□里面可以填1,4,5,6,7,8,9;□里面最小填1.
故答案为2,1.
【点睛】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所得的商是两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所得的商是三位数.
23、两 6 5
【解析】略
五、作图题。
24、
【解析】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用其中一个两位数的个位去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积的末尾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去乘另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所得的积的末尾与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计算得出的结果加起来即可。
25、
【分析】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再从图中的事物中找出符合的事物;200千克应是一只老虎的体重;20米应是一座大楼的高度;40吨应是一头鲸鱼的体重;35毫米应是一根钉子的长度;2千克应是一个菠萝的质量;2313千米应是北京到广州的路程;400克应是2个苹果的质量;20分米应是一张床的长度,由此连线即可。
【详解】
【点睛】
解决本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把给出的事物和数据进行综合考虑。
26、见详解
【分析】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被除数中间没有0):一位数除三位数,在求出商的百位上的数后,若被除数的百位上没有余数,并且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则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然后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末位是0,且前一位正好除尽,就直接在个位上商0占位;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480÷4=120
318÷3=106
550÷5=110
749÷7=107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除法的计算法则。
六、解决问题
27、374个
【解析】35×18-256
=630-256
=374(个)
答:电影院还有374个空座位
28、见详解
【分析】长方形的特征:有4条边,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有4个直角。正方形的特征:有4条边,这4条边均相等。有4个直角。据此可以画出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再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答。
【详解】
(5+3)×2
=8×2
=16(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为16厘米。
4×4=16(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为16厘米。
【点睛】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9、64平方厘米
【分析】延长的5厘米,就是阴影部分长方形的宽,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用面积÷宽即可得到长是多少,阴影部分的长即是原来正方形的边长,利用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即可得到解答。
【详解】40÷5=8(厘米)
8×8=64(平方厘米)
答:原来正方形的面积为64平方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明白延长的5厘米就是阴影部分的宽。
30、(1)133.1;5.3;
(2)10;127.8;
(3)10岁到11岁那一年文文的身高增加得最多,增加了9.1厘米。
【分析】根据统计表,
(1)读出玲玲10岁与11岁时身高,两者之差即是玲玲11岁时身高比10岁时增加的高度。
(2)读出文文身高133.6厘米时的年龄再根据年龄读出当时玲玲的身高即可。
(3)文文每一年的身高增高数都等于下一年减去上一年的身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玲玲11岁时身高是133.1厘米,10岁时身高是127.8厘米,
11岁时身高比10岁时增加:133.1-127.8=5.3(厘米)
(2)文文身高133.6厘米时,她正好10岁,玲玲10岁时的身高是127.8厘米。
(3)9岁到10岁:133.6-130.4=3.2(厘米);
10岁到11岁:142.7-133.6=9.1(厘米);
11岁到12岁:145.4-142.7=2.7(厘米);
2.7<3.2<9.1
即10岁到11岁那一年文文的身高增加得最多,增加了9.1厘米。
故答案为:(1)133.1;5.3;(2)10;127.8;(3)10岁到11岁那一年文文的身高增加得最多,增加了9.1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复式统计表的运用,看懂复式统计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