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平远县四下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一、谨慎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3.45÷10 ÷3.45×10=100。 (____)
2.6.23在6和7这两个整数之间,它更接近6。 (________)
3.99+1-99+1=0。(________)
4.把0.65扩大100倍,需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______)
5.4米9毫米=4.09米。 (____)
二、仔细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小明起床后需要做以下几件事:(1)起床整理房间3分钟;(2)刷牙3分钟;(3)洗脸3分钟:(4)听广播8分钟:他最快( )分钟可以做完这些事。
A.7 B.8 C.9
7.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时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时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关系图,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8.8080.80这个数( )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 B.十 C.百分
9.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小红今年的年龄是妈妈的( )。
A. B. C.
10. “8.526”这个数中的“2”表示的是( )。
A. B. C.
三、认真填一填。(每题2分,共20 分)
11.在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中,以小数点为界把小数分成(_________)部分和(_______)部分。
12.6006006的最高位是(_______)位,左边的6表示(______),中间的6表示(______),右边的6表示(_______)。
13.0.56中的“5”在(________)位上,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6”在(________)位上, 表示6个(________)。
14.张阿姨以同样的速度打一份材料,20分钟打完。如果张阿姨5分钟能打400个字,这份材料一共有(______)个字。
15.把3.06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________,把8.3缩小到原来的是________。
16.根据14×25=350,可以知道250×140=(__________);3500÷14=(__________).
17.如下图,由图A到图B是向(____)平移了(____)格,由图B到图C是向(____)平移了(_____)格。
18.一个三角形,其中两个角分别是35°和45°,那么另一个角是(____)°。按角来分,这是一个(____)三角形。
19.找规律填数。
1×9=9 12×9=108 123×9=1107 1234×9=11106
12345×9=(____) 123456×9=(____)
20.9.9549精确到十分位约是(____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_____).
四、细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1.口算。
5×60= 720÷3= 230×30= 501×7= 30×30=
25×40= 130×9= 73-37= 45×20= 86+14×2=
22.用竖式计算,带☆的请验算。
23.直接写出答案。
54×60= 86×80= 540×600=
860×80= 5400×600= 8600×80=
五、动手操作。(每题 6 分, 共 12 分)
24.连一连。
46×2.5×8=46×(2.5×8) 乘法分配律
12×97+3×12=12×100 加法结合律
56+78+22=56+(78+22) 乘法结合律
25.从上面看上排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请连一连。
六、想一想,解一解。(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6.10千克废纸可以制造出再生纸6.5千克,育才小学师生共回收1吨废纸,可以制造出多少千克再生纸?
27.妈妈给小明买上衣用去59.4元,比买裤子的多用去30.8元,妈妈一共用去多少元钱?
28.小丽在文具店买了一本笔记本3.6元,一支中性笔2.5元,一套三角板1.8元,她一共花了多少元?
29.张老师买回了科技书和故事书共5本,共用去60元钱,科技书每本15元,故事书每本10元。张老师买科技书、故事书各几本?
30.某旅游团到景点买门票,团里共有52人,其中儿童有30人。景点订票价格如下:(1)成人40元/人,儿童20元/人。(2)团体20人以上(包括20人),25 元/人。请你帮他们算一算,怎样买票最合算?
参考答案
一、谨慎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2 分, 共 10 分)
1、×
【解析】略
2、√
【解析】略
3、×
【解析】略
4、×
【解析】略
5、✕
【解析】略
二、仔细选一选。(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C
【分析】听广播的8分钟内,可以同时刷牙(3分钟),洗脸(3分钟),用去了3+3=6(分钟),再花费2分钟起床整理房间,然后再延长1分钟整理房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听广播的同时可以刷牙,洗脸,再起床整理房间,
3+3=6(分钟)
8﹣6=2(分钟)
3﹣2=1(分钟)
8+1=9(分钟)
他最快9分钟可以做完这些事。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属于合理安排时间问题,奔着既节约时间,又不使各项工作相互矛盾即可。
7、C
【分析】本题直接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及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小明上学时的速度是匀速的,所以开始是以直线的形状行驶的,当车子坏掉修车时,小明则是停止的状态,所以中间的时间段则用平的线段表示,修好车后又以匀速行驶,所以后来的速度也要用直线表示。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正比例的意义及行程问题,虽然不难,是个小综合题。
8、C
【解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8080.80这个数百分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故选C。
【点睛】
明确: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才不变。
9、A
【分析】根据题意,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即将妈妈的年龄平均分为3份,小红的年龄占其中的一份,所以小红今年的年龄是妈妈的,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小红今年的年龄是妈妈的;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看清谁是总份数,谁是所占的份数。
10、C
【分析】“8.526”这个数中的“2”在百分位上,表示的是0.02;选项A表示的是2,选项B表示的是0.2,选项C表示的是0.02;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8.526”这个数中的“2”表示的是0.02,选项A表示的是2,选项B表示的是0.2,选项C表示的是0.02。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三、认真填一填。(每题2分,共20 分)
11、整数 小数
【解析】略
12、百万 6个百万 6个千 6个一
【解析】略
13、十分 5 0.1 百分 0.01
【分析】小数点后一位是十分位,表示几个0.1,小数点后第二位是百分位,表示几个0.01。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0.56中的“5”在十分位上,表5个0.1;“6”在百分位上, 表示6个0.0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数位的理解与掌握。
14、1600
【分析】先算出张阿姨每分钟打字多少个,再算出20分钟打字多少个,即为材料总共的字数。
【详解】400÷5×20
=80×20
=1600(个)
故答案为:1600
【点睛】
归一问题,先找出单一量,再求总量。
15、3060 0.083
【分析】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缩小到原来的,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
【详解】把3.06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3060,把8.3缩小到原来的是0.083。
故答案为:3060;0.083。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小数点向右移是扩大,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移动两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移动三位,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是缩小,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来的;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来的;移动3位,就缩小到原来的。
16、35000 250
【详解】略
17、右 6 下 2
【解析】略
18、100 钝角
【解析】略
19、111105 1111104
【分析】计算1×9=9,12×9=108,123×9=1107,1234×9=11106,可以看出第一个因数是从1开始几个连续自然数组成的,第二个因数都是9,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从左向右的数字是1,1的个数等于组成第一个因数的最后一个自然数减去1,再后面有一个0,最后的数字是9减去前面所有数字1个数的差,由此规律计算即可。
【详解】1×9=9 12×9=108 123×9=1107 1234×9=11106
12345×9=111105 123456×9=1111104
【点睛】
从简单开始,通过计算进一步发现算式规律,进一步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20、10.0 9.1
【解析】试题分析:精确到十分位,即保留小数点后面第一位,看小数点后面第二位;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利用“四舍五入”法解答即可.
解:9.149≈10.0,(精确到十分位)
9.149≈9.1,(保留两位小数)
故答案为10.0,9.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的近似数取值,关键要看清精确到的位数.
四、细心算一算。(每题6分,共18分)
21、300;240;6900;3507;900
1000;1170;36;900;114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5×60=300 720÷3=240 230×30=6900 501×7=3507 30×30=900
25×40=1000 130×9=1170 73-37=36 45×20=900
86+14×2
=86+28
=11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基本的口算能力,注意每种计算的计算方法,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2、11.18;43.3;44.88
【分析】小数加减法注意小数点对齐,要多次借位需要注意。
【详解】=11.18
;
=43.3
;
=44.88
验算: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的加减法,小数的加减只要小数点对齐,并且在结果小数点对齐的位置点上小数点,其他的借位进位与整数加减法类似。
23、3240;6880;324000
68800;3240000;688000
【分析】根据乘法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即可。因数扩大10倍、100倍,积就扩大10倍、100倍。
【详解】54×60=3240;86×80=6880;540×600=324000;
860×80=68800;5400×600=3240000;8600×80=688000。
【点睛】
两个数相乘,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多少倍。
五、动手操作。(每题 6 分, 共 12 分)
24、
【分析】(1)46×2.5×8=46×(2.5×8)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积,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2)12×97+3×12=12×100是先把97加上3,再乘12,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56+78+22=56+(78+22)是由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变成先算后两个数的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详解】根据分析连线可得:
【点睛】
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算式中的数据,运用合适的运算定律进行解答。
25、
【分析】上面一行的第一个物体从上面看是;
第二个物体从上面看是;
第三个物体从上面看是;
第四个物体从上面看是。
据此连线即可。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主要培养学生的立体想象能力。
六、想一想,解一解。(每题 6 分, 共 30 分)
26、650千克
【分析】先求出每千克废纸能造出再生纸的千克数,再用每千克的数量乘1吨即可得到结果,据此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6.5÷10=0.65(千克)
1吨=1000千克
0.65×1000=650(千克)
答:可以制造出650千克再生纸。
【点睛】
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出1份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88元
【解析】59.4﹣30.8+59.4
=28.6+59.4
=88(元)
答:妈妈一共用去88元.
28、7.9元
【分析】笔记本、中性笔和三角板的价钱之和即为小丽一共花的钱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6+2.5+1.8
=6.1+1.8
=7.9(元)
答:她一共花了7.9元。
【点睛】
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29、科技书2本,故事书3本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鸡兔同笼的应用,可以列方程解答,设张老师买科技书x本,则买故事书(5-x)本,科技书的单价×购买的数量+故事书的单价×购买的数量=一共的总价,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张老师买科技书x本,则买故事书(5-x)本,
15x+10×(5-x)=60
15x+10×5-10x=60
5x+50=60
5x+50-50=60-50
5x=10
5x÷5=10÷5
x=2
故事书:5-2=3(本)
答:张老师买科技书2本,故事书3本。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30、买22张成人门票和30张儿童门票最合算。1150元。
【分析】52-30=22(人),则成人有22人,儿童有30人。
方案一:22名成人购买成人门票,30名儿童购买儿童门票,则需要花费的钱数为22×40+30×20元。
方案二:52人全部购买团票,则需要花费的钱数为52×25元。
方案三:22名成人购买团票,30名儿童购买儿童门票,则需要花费的钱数为22×25+30×20元。
分别算出三个方案花费的钱数,再比较大小,花费钱数少的方案即为购票最划算的方案。
【详解】52-30=22(人),则成人有22人,儿童有30人。
方案一:22名成人购买成人门票,30名儿童购买儿童门票。
22×40+30×20
=880+600
=1480(元)
方案二:52人全部购买团票。
52×25=1300(元)
方案三:22名成人购买团票,30名儿童购买儿童门票。
22×25+30×20
=550+600
=1150(元)
1150<1300<1480,则方案三花费的钱数最少。即买22张成人门票和30张儿童门票最合算最合算。
答:买22张成人门票和30张儿童门票最合算。一共需要花费1150元。
【点睛】
解决类似问题时,先假设多种方案,分别求出每种方案花费的钱数,再进行比较,找出最划算的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