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休宁县2025届小升初全真数学模拟预测卷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比例知识填写下表.
40cm²
30cm²
(____________)cm²
45cm²
2.6.4千克=(_____)克 3分24秒=(_____)分 1.02升=(_____)毫升
3.一辆摩托车2.5小时行驶125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①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______
②算式为______.
4.如图,要把两根直径为5厘米的钢管捆在一起,至少需要______厘米的线。(忽略接头长度,π取3.14)
5.一个圆柱的体积是80cm3,底面积是16cm2。它的高是(______)厘米。
6.如果3x=,那么X与Y成______比例.x:y=______:______
7.一个半圆面的周长是10.28厘米,这个半圆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平方厘米.
8.如图所示,转动转盘,指针停在_______区域的可能性最大.
9.在一个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12厘米,那么这个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所画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10.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40%,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2倍,这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等底等高的长方体和圆柱体体积相等. ( )
12.一场足球赛从晚上11:15开始转播,转播了110分钟,结束时是次日凌晨1:00。 (____)
13.正方形与圆的面积相等,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大于圆的周长.(____)
14.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不一定相等。(______)
15.1的倒数是1,0.2的倒数是。(______)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先截去全长的,再截去米,第二根先截去米,再截去剩下的,两根剩下的绳子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17.杨树的棵数比柳树的3倍少5棵.如果柳树有a棵,则杨树有( )棵.
A.3a﹣5 B.3(a﹣5) C.(a+5)÷3
18.用下面转盘做游戏,指针停在1号区域的可能性比停在4号区域的可能性( )。
A.大 B.小 C.相等 D.不确定
19.80×1.5%=( )
A.1.2 B.10 C.500 D.0.875
20.下面四个算式的积,估计比500小的是( )。
A.63.7×8 B.75×8.1 C.7.77×52 D.58×9.4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 = ÷ = - = ÷ =
÷ = 10÷ = ÷4= ÷ =
÷ = + = ÷3= ÷3=
22.脱式计算.
(1)
(2)
23.解方程.
3x÷75%= 135%x-x=7 ∶=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1)画出图形①的轴对称图形.
(2)把三角形AOB向下平移5个格,再画出把原三角形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5.操作题,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
1. 画出图形A关于直线m的轴对称图形B。
2. 画出图形A以0点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的图形C。
3. 画出图形B向右平移3格的图形D。
4. 画出图形A按3﹕1放大后的图形E。
26.动手操作
①以直结MN为对称轴,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B.
②将图形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º,得到图形C.
③将图形C向右平移6格,得到图形D.
④将图形D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为2:1.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有几个人搬一堆砖,每人搬8块,剩14块,若每人搬9块,最后1人只有6块,则有几人?
28.小丽借了一本200页的书,借期是一星期(7天),如果前2天看了60页,照这样的速度,她能按时看完吗?
29.一项工程,甲独做需要15天完成,乙独做需要10天完成,两人同时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30.1元和5角的硬币,一共13枚,共有10元.请问1元和5角的硬币各多少枚?
31.兄弟三人分24个桔子,每人所得个数分别等于他们三年前各自的岁数.如果老三先把所得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大与老二,接着老二把现有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三与老大,最后老大把现有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二与老三,这时每人的桔子数恰好相同.问:兄弟三人的年龄各多少岁?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60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且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详解】首先根据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来判断题中两种量的关系,假设乘积一定,30cm²×45cm²在数学里没有意义,那么就是成正比例。设未知数为x,有40:x=30::45
解这个比例,
40:x=30:45
x=40×45÷30
x=60
【点睛】
先判断成哪种比例,再解比例。
2、 6400 3.4 1020
【解析】略
3、路程÷时间=速度 121÷2.1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用121除以2.1,求出摩托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即可.
【详解】①这道题的数量关系是:路程÷时间=速度;
②算式为:121÷2.1=10(千米)
答:平均每小时行10千米.
故答案为:路程÷时间=速度;121÷2.1.
4、25.7
【解析】线的长度至少等于两个圆周长的一半加上两条直径长度。
【详解】3.14×5+5×2=15.7+10=25.7(厘米)
5、5
【分析】圆柱体积=底面积×高,据此求解。
【详解】80÷16=5cm,所以这个圆柱的高是5cm。
【点睛】
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正 1 1
【解析】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如果3x=,则1x=y,x:y=1:1=,是比值一定,那么X与Y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正、1、1.
7、6.28
【解析】略
8、红色
【详解】解:红色3份,黄色2份,蓝色1份,黑色1份,绿色1份,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故答案为红色
9、37.68 72
【详解】略
10、12∶5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圆锥的底面积是s,高是h;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代入数据化简,最后求出圆柱和圆锥体积化简比即可。
【详解】假设圆锥的底面积是s,高是h;
则圆柱底面积为:s×40%=s,
圆柱的体积:V=s×2h=sh,
圆锥的体积:sh
圆柱和圆锥体积比为:sh∶sh=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圆柱和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以及字母代表数的比的化简。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都可用底面积乘高来求得,当它们等底等高时,它们的体积是相等的,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解答:解:因为长方体和圆柱体等底等高,所以V长=V柱=sh;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此题是考查长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它们的体积公式都可统一为V=sh.
12、×
【解析】略
13、正确
【解析】设正方形和一个圆的面积都是4,则正方形的边长为2,圆的半径的平方为4÷π,由此再分别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及圆的周长,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设正方形:面积为4,则边长2,
周长为:2×4=8,
圆:面积为4,
则半径平方为:4÷3.14≈1,
即半径约等于1,
周长为:3.14×2×1=6.28,
因为8>6.28,
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大于圆的周长,
故答案为正确
14、×
【分析】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半径相等,则面积也相等。
【详解】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
半径、直径、周长、面积这四项,两个圆如果有其中一项相等,则其它三项也相等。
15、×
【详解】本小题主要考察倒数的知识。0.2=,的倒数是5。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B
【分析】设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为X米,第一根先截去全长的,的单位“1”是绳子的全长,由此求出第一根绳子截去两次后剩下的米数是X-X-;第二根先截去米,再截去余下的,此的单位“1”是绳子在截去米后剩下的米数,由此再求出第二根绳子截去两次后剩下的米数是X--(X-)×,继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设两根同样长的绳子为X米。
第一根绳子截去两次后剩下的米数:X-X-=X-;
第二根绳子截去两次后剩下的米数:X--(X-)×=X-;
因为X-<X-,所以两根剩下的部分相比第二根长。
故选B。
【点睛】
通过分析单位“1”的不同,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分别求出第一根绳子与第二根绳子截去两次后剩下的米数进行比较。
17、A
【解析】【解答】解:a×3﹣5=3a﹣5(棵)
答:杨树有3a﹣5棵.
故选:A.
【分析】根据等量关系式“柳树的棵数×3﹣5=杨树的棵数”解答即可.
18、A
【分析】从数量多少上分析,1号区域有4个,4号区域有2个,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号区域有4个,4号区域有2个,所以1号区域的数量比4号区域的数量多,指针停在1号区域的可能性就大。
故答案为:A
【点睛】
掌握可能性大小的分析方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9、A
【解析】把1.5%化成0.015,然后按照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详解】80×1.5%=1.2
故答案为:A
20、C
【分析】将选项中一个因数根据“去尾法”取近似值,进行估算,如果积还比500大,结果肯定比500大,据此找到积比500小的算式。
【详解】A. 63.7×8≈63×8=504;B. 75×8.1≈75×8=600;C. 7.77×52≈7×52=364,364+52=416;D. 58×9.4=58×9=522。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小数乘法的估算,小数乘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 ; ; ;
3;16; ; ;
; ; ;
【详解】略
22、(1)10
(2)
【详解】略
23、x= x=20 x=24
【详解】3x÷75%=
解:3x=×75%
x=
135%x-x=7
解:35%x=7
x=20
∶=
解:x=18×
x=24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
【解析】略
25、
【详解】首先根据轴对称图形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的特点,找出三角形各点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并连接各点得到对称图形B;接着把图形A各边以O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º得到图形C;然后把图形B各点向右平移3格,并连接各点得到图形D;最后把图形A的各边长度分别扩大3倍,得出放大后的图形E。
26、
【解析】①画轴对称图形的步骤:(1)点出关键点,找出所有的关键点,即图形中所有线段的端点;(2)确定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关键点离对称轴多远,对称点就离对称轴多远;(3)点出对称点;(4)连线,按照给出的一半图形将所有对称点连接成线段,据此画出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B;
②画旋转图形的方法:把图形的每个点与旋转中心连接,再量出题目要求旋转的角度,最后依次连接,据此画出图形C;
③平移作图的步骤:(1)找出能表示图形的关键点;(2)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3)按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4)按原图的顺序,连接各对应点,据此画出图形D;
④根据条件“ 将图形D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线段长的比为2:1 ”可知,放大后的图形一条直角边是4,另一条直角边是6,据此作图即可.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17个
【解析】(14+9﹣6)÷(9﹣8)
=17÷1
=17(个)
答:这组共有17个同学.
28、能
【详解】60÷2×7
=30×7
=210(页)
210>200
能看完
29、3天
【解析】略
30、5角的有6枚,1元的有7枚.
【解析】5角=0.5元
假设全是1元的,则5角的有:
(13×1﹣10)÷(1﹣0.5)
=3÷0.5
=6(枚)
1元的有:13﹣6=7(枚)
答:5角的有6枚,1元的有7枚.
31、16,10,7
【详解】由于总共有24个桔子,最后三人所得到的桔子数相等,因此每人最后都有24÷3=8(个)桔子.由此列表逆推如下表:
老大
老二
老三
初始状态
14-(2÷2)=13
8-(2÷2)=7
2×2=4
老三分过后
16-(4÷2)=14
4×2=8
4-(4÷2)=2
老二分过后
8×2=16
8-(8÷2)=4
8-(8÷2)=4
老大分过后
8
8
8
由上表看出,老大、老二、老三原来分别有桔子13,7,4个,现在的年龄依次为16,10,7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