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215759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常用的疑问代词有:谁、孰、何、曷、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常用的疑问语气词有: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1 )指人的。有“谁、孰”。 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 “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

2、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 “胡、奚、曷”经常a 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 b 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3 )指处所。有“安、恶、焉”。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 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 “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1、 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谁”主要用于一般

3、问句。 “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一般都有先行词,意思是“哪一个”。“孰”除了指人以外,也可以指物或处所。 “谁”的用法基本上与现代汉语相同,这里就不举例了。 “孰”表示“哪一个”的用例如: “吾与徐公孰美?”我和徐公相比哪一个更美? “礼与食孰重?”这句的“孰”指物,意思是:礼制和食物相比哪一个更重要? “孰”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表示比较。“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如以下例句: “吾孰与徐公美?”意思是我和徐公比,哪一个更美? 有时相比较的内容在上文已经出现,因此句子里可以没有比较的内容,如: “君料臣孰与舜?”这句里比较的内容不出现,大致意思是,

4、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 有时“孰与”比较的结果已经明确,经常用在反问句里,实际已不是表示疑问,可以译为“哪里比得上”。例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顺从自然而颂扬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规律而运用它。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着等待被灭亡,哪里比得上去进攻它呢? 2、 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这几个疑问代词中,“何”的使用率最高,语法功能也较广泛。“何贵何贱?”“何”充当主语。 “曰:是何也?”“何”充当谓语。 “大王来何操?”“何”充当前置宾语。 “许子何不为陶冶?”“何”充当状语问原因。 “姜氏何厌之有?”“何”充当定语。 “胡”、“曷”、“

5、奚”经常作状语,有时是和介词结合后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时间或处所等“悠悠苍天,曷其有极?”“曷”问时间,等于说“什么时候”。 “子奚乘是车也?”“奚”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 “胡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胡”和介词“为”结合后充当状语,问原因。“胡为”即“为什么”。 “奚以知其然也?”“奚”和介词“以”结合后充当状语,意思是“凭什么”。 3、 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主要用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还可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沛公安在?”“安”充当“在”的前置宾语。“安在”即“在哪里”。 “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恶”充当“在”的前置宾语

6、,“恶在”即“在哪里”,这句意思是,他作为老百姓的父母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且焉置土石?”“焉置”即“安放在哪里”。一、使用疑问代词。疑问代词常与疑问语气一起使用。1使用疑问代词“谁”构成疑问句。例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例2: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梅花岭记)例3: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2使用疑问代词“孰”构成疑问句。例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例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例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3使用疑问代词“何”构成疑问句。例1:吾君在前,斥者何也?(毛遂自荐)例2: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例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

7、刿论战)4使用疑问代词“曷”构成疑问句。例1: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例2: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例3:吾姊姊曷不戮力击之?(灌园叟晚逢仙女)5使用疑问代词“胡”构成疑问句。例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察今)例2: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例3:胡不见我于王?(公输)6使用疑问代词“安”构成疑问句。例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例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例3: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7使用疑问代词“焉”构成疑问句。例1:则将焉用彼相也?(季氏将伐颛臾) 例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8使用疑问代词“奚”构成疑问句。例1:子奚哭之悲也?(和氏璧)例2: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9使用疑问代词“恶”构成疑问句。例1: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例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 里仁)10使用疑问代词“盍(盖)”构成疑问句。例1: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例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以免其父召之。(史记 楚世家)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