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二章--班级管理的起点——学生的心理需要课件.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145718 上传时间:2025-09-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01.5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班级管理的起点——学生的心理需要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二章--班级管理的起点——学生的心理需要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学生管理的起点学生的心理需要,第一节 学生的心理需要,一、当代学生的心理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的需要,(1),爱与归属的需要,(2),尊重的需要,(3)自我价值和乐趣,第一节 学生的心理需要,二、发现学生需要的方法,(1)考察论述学生需要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促使教师摆脱主观成见;,(2)主动询问学生的需要;,(3)对学生进行系统观察;,(4)留意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细节,并学会从中发现学生的需要。,第二节 对学生行为目的的理解,一、,行为目的的基本理论,二、学生行为目的类别,积极展示自己:获得关注,消极展示自己:寻求权力,由试探到对立:寻求报复,由抗争到绝望:表现无能,积极展示自己:获得关注,1.博取重视,扮演好孩子;,2.目的异化与夺取特权行为;,3.不断妨碍教学和抢话,但是见好就收;,4.利己主义者。,消极展示自己:寻求权力,1.寻求关注无果后的升级;,2.对失宠的恐慌和“惹事生非”行为:积极型争执、顶撞、法脾气,故意去做禁止的事;消极型明显怠慢,丧失学习积极性;,三、基本原因,1.班级过度竞争导致的学生地位不平等和人际关系的不和谐;,2.部分儿童自身行为过于放纵,难以融入班级当中;,3.一些儿童过于自我为中心,思想意识没有摆正;,4.教师对学生缺少必要的关注和引导;,5.与儿童的家庭以及生活经历有关。,第三节 对学生行为的矫正,(1)确认学生的错误目标,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找出学生的错误目标:,a.教师记录下自己对学生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反应,根据这些反应确认学生有哪些类型的期待。,b.观察学生对于教师纠正其行为的反应。,(2)教师向学生解释错误目标及相应的错误逻辑教师确认学生的错误目标后,就要向学生解释其目标的错误,并且与学生讨论其中隐含的错误逻辑。,(3)帮助学生改变其错误目标,引发学生新的建设性行为。,当教师了解了学生行为的错误目标后,就可以采取行动,纠正学生的错误目标,具体的做法如下:,a.“获得注意”目标的纠正,案例1,b.“寻求权力”目标的纠正,首先,“不卷入与学生的权力争斗,不要试图以权威的身份压制学生;,其次,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参与决策或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改变他们追求权力的方向;,再次,教师可以公开地质问学生的不良行为,并要求该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案例2,c.寻求报复”目标的纠正,案例3,d.,“表现无能”目标的纠正,案例4,生理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需要是按层次发展的,在一定时期某种需要占主导地位,但其变化不是绝对的,会有一定交叉,在某种情况下还可以出现逆向变化。,上述几个层次需要被满足难易程度是不同的,马斯洛认为,层次越低的需要越容易得到满足,层次越高的需要满足率越低。在现代社会中,生理需要的满足率大约为85%,安全需要的满足率大约为70%,感情需要的满足率大约为50%,受人尊敬需要的满足率大约为40%,自我实现的满足率大约只占10%左右。,返回,布伦德罗,(Brendtro,1990),库伯史密斯,(Coopersmith,1967),科恩,(Kohn,1993),格拉瑟,(Glasser,1990),1,归属,器重,合作,关爱,2 掌握(知识),胜任(学习),满足(成绩),乐趣,3 独立,权力,选择,权力/自由,4 豪爽,美德,生存,目标导向理论(德雷克斯),1、行为目的:,(1,)寻找归属感;(2)通过控制自己的生活寻求被重视的感觉;(3)体验公平;(4)逃避压力和恐惧情景的需要;,2、学生是社会个体,具有强烈的归属需要,其所有的行为都反映了被接纳和重视的企图。,3、学生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能自主选择好的行为或不良行为。学生选择不良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选择了错误的行为目标,即他们错误地相信这些行为会使他们得到认同和重视。,4、学生错误的行为目标依次为获得注意、寻求权利、寻求报复和表现无能。,返回,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使教师感到烦恼,则显示这一行为是学生企图获得注意的行为。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使教师感到受到威胁,这就是学生寻求权力的行为。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使教师感到受到伤害,这就是报复。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使教师产生无力感,则显示学生想表现无能。,返回,如果学生在教师制止他的行为后,停止了不良行为,但很快又重复其不良行为,则学生的错误目标是获得注意。,如果学生在教师制止他的不良行为后,拒绝停止其不良行为或反而增强其不良行为,则学生的错误目标是寻求权力。,如果学生在教师对他们的不良行为有反应后,变得敌视或有暴力行为,则他的错误目标是寻求报复。,如果学生拒绝参与课堂活动,拒绝合作,拒绝师生互动,则可能是表现无能。,返回,在课堂上,学生出现“表现无能的行为往往有下列原因:,野心太大,无法达成自己的目标,因此认为如果不能做 得最好,就不必再做任何努力。,竞争心太强烈,认为无法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因此会从任何有比较的情境中退出。,处于过多压力之下,认为自己不够好,无法达到别人的希望,因此拒绝遵从任何人的期望。,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