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6届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副羽毛球拍的价钱是38元.小敏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和2个羽毛球,一共用了40元,一个羽毛球_____?
2.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表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______)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______)倍.
3.从11:00到11:15,分针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______)°。
4.=25÷ = :24=62.5%= (填小数)
5.两小孩掷硬币,以正、反面定胜负,输一次交出一粒石子.他们各有数量相等的一堆石子,比赛若干次后,其中一个小孩胜三次,另一个小孩石子多了7个,那么一共掷了_____次硬币.
6.四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的平均数是a,那么这四个数的和是(______)。
7.李老师早上9时骑电动车从学校出发去相距4千米的教育局办事.如图,横轴表示李老师用的时间,纵轴表示李老师从学校到教育局的这段距离.
(1)李老师到教育局的时间是上午(_________)
(2)李老师在教育局停留的时间是(________)分
(3)李老师从学校去教育局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千米
(4)李老师返回时的速度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快了(________)千米
(5)李老师返回学校时间是上午(________)时.
8.四只小猴吃桃,第一只小猴吃的是另外三只的总数的,第二只小猴吃的是另外三只吃的总数的,第三只小猴吃的是另外三只的总数的20%,第四只小猴将剩下的46个桃全吃了。则四只小猴共吃_____个桃。
9.去掉一个数中所有的0,新数与原数之和是5.045,原数是(____)。
10.已知☆+☆=□+□+□、□+□=○,则= .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2分)
11.100克增加它的后,又减少,结果是100克。(____)
12.1升等于1立方米。 (____)
13.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它们的圆周率不同. (____)
14.心电图的图形是折线统计图。 (_______)
15.将的分母加1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增加6。(________)
16.正方体的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体积是27平方厘米。(______)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某教学大楼实际投资85万元,超过计划3万元,求超过计划百分之几列式正确的是( )。
A.3÷85×100% B.3÷(85-3)×100% C.3÷(85+3)×100%
18.小明写字的个数一定,他写每个字的时间与写字的总时间(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9.下列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
A.聪聪班上3位同学的身高数据 B.聪聪近3年的身高数据
C.聪聪所在年级3个班的人数 D.聪聪语数英3科的期末成绩
20.你认为第( )种算法更合理,更简便一些.
A.+×+×===
B.+×+×=(+)==
C.+×+×=×(1++)=×2=
21.:化简成最简整数比是( )
A. B.3:4 C.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24分)
22.口算.
0.9×7= 0.6+7= 1.25×8=
23.简便计算
+6 +3 +2.7 3.82+(7 -2.82)-5
9.28-3 -2 -1 1.25× 2.5×32
24.解方程
(1)x﹣=0.25 (2) x﹣=120 (3)=50%
25.下图正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能写会画。(共4分)
26.画出三角形AOB绕O点逆时针旋转180o后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如图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护士每隔 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病人的体温最高是 摄氏度,最低是 摄氏度.
(3)病人在12月8日12时的体温是 摄氏度.
(4)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恶化还是在好转.
28.看统计图,完成下面各题。
2020年6月1日至6月5日甲、乙两个城市每日的最高气温情况统计图
(1)乙市6月1日的最高气温是( )℃。
(2)甲市6月2日的最高气温是( )℃。
(3)两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在6月( )日相差的最大,相差( )℃。
(4)列式并计算出6月5日甲市最高气温是乙市最高气温的几分之几? (结果要约分)
29.为民小学六年级有250名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分布情况如图.
①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同学比参加音乐小组的同学多多少人?
②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同学有多少人?
30.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15厘米,高20厘米,将一块石头放入水箱,然后将水箱注满水(如图1),把水箱里的石头取出后,水面下降6厘米(如图2),求这块石头的体积.
31.果园里有500棵果树,其中苹果树和梨树占总数的 40%,其余的是桃树和杏树,桃树和杏树的比是 3:2。杏树有多少棵?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元
【详解】解:设一个羽毛球x元,
则2x+38=40
2x+38﹣38=40﹣38
2x=2
2x÷2=2÷2
x=1
答:一个羽毛球1元.
故答案为:1元.
2、9 17
【详解】正方体体积公式:V=a3,表面积:公式:S=6a1.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正方体表面积扩大的倍数是棱长扩大倍数的平方,体积扩大的倍数是棱长扩大倍数的立方,据此解答.
3、顺 90
【解析】略
4、20,40,15,0.625
【详解】略
5、13
【解析】其中一个小孩胜三次,则另一个小孩负了三次,他的石子多了7个,因此,他胜了7+3=10(次),故一共掷了3+10=13(次).
6、4a
【分析】根据“平均数×数的个数=总数的和”求出这四个数的和,据此解答。
【详解】这四个数的和:a×4=4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数的个数=总数的和”,代入数值,即可得出结论。
7、9时30分 70 8 4 11
【解析】略
8、120
【分析】把桃子的总数量看作单位“1”,则第一只猴子的吃了总数的=,则第二只猴子的吃了总数的=,第三只小猴吃的是另外三只的总数的20%,也就是,则第三只猴子的吃了总数的=,第四只猴子吃了总数的1﹣﹣﹣,得到的这个分率对应的具体数是46个,用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20%=
46÷(1﹣﹣﹣)
=46÷
=120(个)
答:四只小猴共吃了120个桃。
故答案为:120。
【点睛】
本题关键找准单位1,用单位“1”表示出各只猴子所占的分率是总数的几分之几,进一步找出46对应的分率,然后运用除法求出问题即可。
9、2.095
【解析】略
10、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1.5,又因为□+□=○,所以=(□×1.5)÷(□×2),计算即可.
解:由题意得:
=(□×1.5)÷(□×2),
=1.5÷2,
=.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由题意推导出:☆=□×1.5,再代入算式约分计算.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2分)
11、✕
【解析】略
12、×
【解析】略
13、×
【详解】圆周率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所以命题错误.
14、√
【详解】心电图是用折线的高低走势来确定心脏的跳动情况。
心电图的图形是折线统计图。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
15、×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增加分母的几倍,分子增加分子的几倍,分数的大小不变,进行分析。
【详解】18÷9=2
2×2=4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增加4,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6、√
【解析】表面积除以6得9平方厘米,是一个面的面积,所以正方体的棱长是3厘米。体积是27立方厘米。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B
【分析】首先可以通过题目知道实际投资超过计划3万元,可以求出计划的是85-3=82(万元)超过计划百分之几,用超出的部分去除以计划的钱乘100%。
【详解】3÷(85-3)×100%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用这两个数之差除以另一个数。
18、A
【解析】略
19、B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详解】A.3位同学的身高数据,直接统计数据即可,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B.聪聪近3年的身高数据,除了体现数据的多少,最好能看出近3年身高的变化情况,所以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C.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D.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察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统计图特点选择。
20、C
【详解】略
21、BC
【详解】:
=(×18):(×18)
=3:4(或写成分数比)
故选:BC.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24分)
22、;;;;
;;;;
;6.3;7.6;10
【详解】略
23、18 2 2.28 100
【详解】+6 +3 +2.7 3.82+(7 -2.82)-5
=(+3)+(6+2.7) =(3.82-2.82)+ 7-5
=9+9 =1+7-5
=18 =2
9.28-3 -2 -1 1.25× 2.5×32
=9.28-(3 +2 +1) =(1.25x8) × (2.5x4)
=9.28-7 =10x10
=2.28 =100
24、①x﹣=0.25
解:x﹣+=0.25+
x=
② x﹣=120
解:x﹣+=120+
x=120
x=120
x=
③ =50%
解:×3=50%×3
x=1.5
【分析】①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求解;②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再两边同时除以 求解;③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3求解.
【详解】①x﹣=0.25
解:x﹣+=0.25+
x=
② x﹣=120
解:x﹣+=120+
x=120
x=120÷
x=
③ =50%
解:×3=50%×3
x=1.5
25、28.26平方厘米
【分析】由图可知,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半径相等,则边长的平方和半径的平方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
=37.68×
=28.26(平方厘米)
五、能写会画。(共4分)
26、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1)6 (2)39.5 36.8 (3)37.5 (4)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好转.
【解析】(1)护士每隔 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病人的体温最高是 39.5摄氏度,最低是 36.8摄氏度.
(3)病人在12月8日12时的体温是 37.5摄氏度.
(4)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在好转(答案合理即可).
28、(1)21;
(2)18;
(3)3;9
(4)25÷30=
【分析】(1)虚线表示乙市气温,在横轴找到1日,虚线对应数据就是乙市6月1日的最高气温;
(2)实线表示甲市气温,在横轴找到2日,实线对应数据就是甲市6月2日的最高气温;
(3)观察统计图,数据相距越远,相差越大,相减即可;
(4)用6月5日甲市最高气温÷乙市最高气温即可。
【详解】(1)乙市6月1日的最高气温是21℃。
(2)甲市6月2日的最高气温是18℃。
(3)30-21=9(℃),两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在6月3日相差的最大,相差9℃。
(4)25÷30==
答:6月5日甲市最高气温是乙市最高气温的。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综合分析应用,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增减变化趋势。
29、40人 55人
【分析】①把六年级的总人数看成单位“1”,先求出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同学比参加音乐小组的同学多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然后用总人数乘上这个百分数即可;
②先求出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同学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用总人数乘上这个百分数即可.
【详解】①250×(34%﹣18%),
=250×16%,
=40(人);
答: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同学比参加音乐小组的同学多40人.
②1﹣(34%+18%+26%),
=1﹣78%,
=22%;
250×22%=55(人);
答: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同学有55人.
30、3600立方厘米
【详解】40×15×6
=600×6
=3600(立方厘米)
答:这块石头的体积是3600立方厘米
31、120棵
【详解】500×(1-40%)×[2÷(3+2)]=120(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