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麻栗坡县2026届数学六上期末统考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直接写出得数.
1624÷56= 4.5×5.02= 13.05-3.96=
3.15÷15= 1- + =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462+199 1200÷25÷4
24×() +++
3.解方程或比例
x﹣x=
0.9×8﹣x=3
:x=16:9
:=x:4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一张正方形硬纸皮,边长是24厘米;从四个角各切掉一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如图),然后做成盒子.
(1)这个盒子用了______硬皮纸.
(2)这个盒子的容积是______.
5.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站相对开出,经过6小时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则乙车行完全程要(__________)小时。
6.在( )里填上合适的最简分数。
15时=(_____)日 40公顷=(______)平方千米
3500克=(___)千克 8个月=(____)年
7.在括号里填上“<”“>”或“=”。
÷(____)×4 ÷(____) ×(____) ×0.2(____)÷5
8.爸爸想买一台标价是8000元的电脑,他对经理说:“八折可以吗?”爸爸希望这台电脑的售价是(________)元。经理说:“你说的价再加5%吧!”这样爸爸买这台电脑实际花了(________)元。
9.观察下面的点阵图的规律,第四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个小圆点,第10个图形共有(________)个小圆点,第个图形共有(________)个小圆点。
10.某地区水电站规定,如果每月用电不超过24度,则每度收9分;如果超过24度,则多出度数按每度2角收费.若某月甲比乙多交了9.6角,则甲交了______角______分.
11.观察下面的点阵图规律,第9个点阵图中有(________)个点.
12.王老师到商店去买5个篮球和3个足球,需要348元.如果买3个篮球和2个足球,需要216元.一个篮球______.
13. “六一”儿童节,老师买了一些苹果,若每6个装一袋或者每8个装一袋,都正好装完,这些苹果最少有(________)个。
14.甲∶乙=4∶5,乙∶丙=7∶8,则甲∶丙=(________)。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如果甲数是乙数的3倍,那么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乙数是甲数的 B.甲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C.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1 D.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1∶4
16.从3,5,7,9四个数中,任意选取3个数的和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 C.奇数 D.偶数
17.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一个数的因数都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②如果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那么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
③50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奇数。
④如果一个面的半径扩大3倍,那么它的周长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
A.4 B.3 C.2 D.1
18.估算的结果是多少,下面可以用的一道算式是( )。
A. B. C.
19.a,b,c是互不相同的非零自然数,且a÷b=c,那么a的因数至少有( )个。
A.6
B.2
C.3
D.4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按要求涂一涂。每个盒子里放8个球,按要求在盒子里画出不同颜色的球。
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绿球的可能性是 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50%
21.描点与画图。
(1)把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5格。
(2)图中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把梯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3)把三角形按3:1的比放大。
(4)画一个周长是16cm的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5:3。(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cm2)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在一张图纸上,量得学校操场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200,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3.师傅每小时织锦米,徒弟8小时织的与师傅6小时织的同样多.徒弟每小时织多少米?
24.一个圆锥形小麦堆,底面周长12.56米,高1.5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50千克,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
25.下表列出了某学校各学科教师占该校教师总人数的比,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学科教师
语文教师
数学教师
艺术教师
其它学科教师
占教师总人数
(1)其它学科教师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语文教师与数学教师人数之和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百分之几?(精确到0.1%)
(3)语文、数学和艺术教师的人数比是多少?(化成整数的连比形式)
(4)如果学校艺术教师有28人,那么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各有多少人?
26.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单位:m)
27.AB 两地相距 1200 米,甲从 A 地出发,乙从 B 地出发,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 20 米每分钟。
(1)甲乙要想在半个小时内相遇,那么乙的速度至少为多少?
(2)若乙的速度放慢一半,那么经过多久甲乙两人相遇?
28.一个长方体铁皮油桶,长8分米,宽2分米,高4分米。做这个油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如果1升油重0.75千克,那么这个油桶最多能装油多少千克?(铁皮的厚度不计)
参考答案
一、认真审题,细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29; 22.59; 9.09; 0.21; ;
【详解】略
2、661;12;;
5;;2
【分析】462+199将199看成200,最后再-1即可;
1200÷25÷4,将后两个数先乘起来,再计算;
,中括号里可以先去括号,将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先算出来,再计算;
24×(),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利用加法交换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462+199
=462+200-1
=661
1200÷25÷4
=1200÷(25×4)
=1200÷100
=12
24×()
=24×+24×-24×
=6+20-21
=5
+++
=(+)+(+)
=2+
=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整数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
3、x= x=2.8
x=0.25 x=12
【详解】(1)x﹣x=
解:x=
x÷=÷
x=
(2)0.9×8﹣x=3
解:7.2﹣x=3
7.2﹣x+x=3+x
x+3=7.2
x+3﹣3=7.2﹣3
x=4.2
x÷=4.2÷
x=2.8
(3):x=16:9
解:16x=9×
16x÷16=9×÷16
x=0.25
(4):=x:4
解:x=4×
x÷=4×÷
x=12
二、认真读题,准确填写(每小题2分,共22分)
4、512cm2 1024cm1
【解析】(1)这张硬皮纸从四个角各切掉一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所以这个盒子用的硬皮纸的面积=这张正方形硬皮纸的面积-4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2)顺着切掉的4个正方形折起来,会折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盒子,盒子的底面边长=这张正方形硬皮纸的边长-切掉的正方形的边长×2,这个盒子的高是切掉的正方形的边长,所以这个盒子的容积=底面积×高.
【详解】(1)24×24-4×4×4=512cm2 , 所以这个盒子用了512cm2硬皮纸;
(2)24-2×4=16厘米,16×16×4=1024cm1 , 所以这个盒子的容积是1024cm1.
故答案为(1)512cm2;(2)1024cm1.
5、15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乙两车1小时行全程的 ,甲车1小时行全程的 ,速度和-甲车速度=乙车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据此解答。
【详解】1÷(-)
=1÷
=15(小时)
乙车行完全程要15小时。
故答案为:15。
【点睛】
此题考查有关行程问题,把全程看作单位“1”,求出乙车的速度是解题关键。
6、
【解析】略
7、= > < =
【详解】略
8、6400 6720
【分析】八折意思是爸爸希望的售价占标价的80%,用标价乘80%即可求出售价;经理说:“你说的价再加5%吧!”是把爸爸希望的售价看作单位“1”,则实际售价是爸爸希望售价的(1+5%),用爸爸希望的售价乘(1+5%)即可求出实际花的钱。
【详解】8000×80%=6400(元)
6400×(1+5%)
=6400×1.05
=6720(元)
【点睛】
本题考查折扣问题和百分数的应用。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关键是求出未知数占单位“1”的百分率。
9、15 33
【分析】经过观察发现规律如下:从第二个图形开始,每一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3个小圆点。则第三个图形增加了2份3个小圆点;第四个图形增加了3份3个小圆点,依次类推。
【详解】由分析得:
第一个图形:6个小圆点
第二个图形:6+3=9个小圆点
第三个图形:6+3×2=12个小圆点
第四个图形:6+3×3=15个小圆点
第十个图形:6+3×9=33个小圆点
第n个图形:6+3(n-1)=(3n+3)个小圆点
【点睛】
训练了学生关于数与形的能力,要求既能观察出点阵图中小圆点的变化规律;还要能够用符号语言将变化规律表述出来。
10、 2 6
【解析】不妨设甲家用电x度,乙家用电y度,因为96既不是21的倍数,也不是9的倍数.所以必然甲家用电大于24度,乙家小于24度.即x>24≥y.由条件得.24×9+21(x-24)=9y+96,21x-9y=361,由9y=21x-361,21|9y,又(9,21)=1,所以|21y.当1≤y≤24时,y=21或1.而y=1即x=18<24,矛盾,故y=21,x=2.甲应交24×9+21×(2-24)=26(分)=2.6(角).
11、30
【详解】略
12、48元
【详解】略
13、24
【分析】每6个装一袋或者每8个装一袋,都正好装完,说明苹果数最少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数,根据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求出最小公倍数即可。
【详解】6=2×3
8=2×2×2
2×2×2×3=24(个)
这些苹果最少有24个。
故答案为:2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立的质因数,它们连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4、7∶10
【分析】根据比的性质可得:甲∶乙=4∶5=28∶35;乙∶丙=7∶8=35∶40,将此时表示甲、丙的量相比即为甲与丙的比。
【详解】甲∶乙=4∶5=28∶35
乙∶丙=7∶8=35∶40
那么甲和丙的比是28∶40=7∶10
故答案为:7∶10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白:乙是连接甲、丙的中间量,把两个比中“乙”的量化成相同的,此时表示甲、丙的量相比即为甲与丙的比。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5、D
【详解】略
16、C
【分析】因为3、5、7、9全是奇数,根据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进行分析。
【详解】无论怎么选,选取的3个数都是奇数,和一定是奇数。
故答案为:C
【点睛】
关键是理解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17、B
【分析】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最小的倍数=这个数本身;
将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为女生人数的,则总人数为女生人数的1+,求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用单位“1”除以总人数所占分率即可;
根据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解答即可;
根据圆的周长、面积公式判断即可。
【详解】①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最小的倍数=这个数本身,原说法错误;
②1÷(1+)=,原说法正确;
③50个连续自然数中有25个奇数、25个偶数
25个奇数相加=奇数
25个偶数相加=偶数
所以,它们的和是:奇数+偶数=奇数,原说法正确;
④由圆的周长公式C=2πr、面积公式S=πr2,可知:如果一个面的半径扩大3倍,那么它的周长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因数倍数、奇偶数的运算性质、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圆的周长面积。
18、C
【分析】估算的结果是多少,把10.02看作10,看作,据此解答。
【详解】把10.02看作10,看作,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了算式的估算,学生应掌握。
19、D
【解析】a的因数至少有b、c、a、1,
故答案为:D
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每题4分,共8分)
20、;
;
(答案不唯一)
【详解】略
21、A的数对(13,6),其它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略
五、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22、384平方米
【解析】实际长:12÷=2400(厘米)
2400厘米=24米
实际宽:8÷=1600(厘米)
1600厘米=16米
实际面积:24×16=384(平方米)
答: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是384平方米.
23、米
【解析】略
24、4710千克
【分析】根据圆周长公式,用底面周长除以3.14再除以2即可求出底面半径,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计算出体积后再乘每平方米小麦的质量即可;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详解】12.56÷3.14÷2=2(米)
3.14×2²×1.5××750
=6.28×750
=4710(千克)
答:这堆小麦约重4710千克.
25、(1);(2)58.6%;(3)20∶21∶14;(4)语文教师40人,数学教师42人
【分析】(1)用1-语文、数学、艺术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之和即可。
(2)语文教师与数学教师人数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分率之和除以1即可;
(3)写出语文、数学和艺术教师的人数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分率之比,化简即可;
(4)艺术教师人数÷艺术教师所占总人数分率=学校教师总人数,学校教师总人数分别乘以语文教师、数学教师所占总人数的分率即可求出语文、数学教师的人数。
【详解】(1)1-()
=1-()
=1-
=
=;
答:其它学科教师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
(2)()÷1
=
≈0.586
=58.6%;
答:语文教师与数学教师人数之和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58.6%。
(3)∶∶
=
=20∶21∶14;
答:语文、数学和艺术教师的人数比是20∶21∶14。
(4)28
=28×5
=140(人)
140×=40(人)
140×=42(人)
答:语文教师有40人,数学教师有42人。
【点睛】
此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掌握比的意义、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26、85平方米
【详解】5×3+(5+15)×(10﹣3)÷2
=15+20×7÷2
=15+70
=85(平方米)
答: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是85平方米.
27、(1)20米/分钟 (2)40分钟
【解析】(1)半小时=30分
1200÷30-20
=40-20
=20(米/分钟)
答:甲乙要想在半个小时内相遇,那么乙的速度至少为20米/分钟。
(2)20÷2=10(米/分钟)
1200÷(20+10)
=1200÷30
=40(分钟)
答:若乙的速度放慢一半,经过40分钟甲乙两人相遇。
28、48千克
【详解】(82+84+24)2=112(平方分米) 1升=1立方分米 8240.75=48(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