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铜仁地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2026届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根10m长的铁丝,先截去它的,再截去m,这时还剩( )m。
A.5 B.4 C.4 D.0
2.有一个小圆和一个大圆,小圆的周长为C厘米,大圆的半径比小圆的半径多1厘米。大圆的周长为( )厘米。
A.2π B.2π+C C.π+C
3.10 增加一成后再减少一成,结果是_______.
A.9.9 B.10 C.10.1
4.观察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D.
5.在含盐25%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和15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率是( )
A.大于25% B.等于25% C.小于25%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图中,长方形的长为(______),宽为(______),这个图形有(______)条对称轴。
7.下面是六(1)班同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统计表。
六2班同学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统计表 2019.1
成绩
合计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人数
____
____
____
____
1
请根据以下条件将表格填写完成。
(1)这个班体质健康测试的及格率为97.5%;
(2)成绩优秀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40%;
(3)成绩良好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多。
8.把一根长1.5 dm的长方体木料平均锯成6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25 cm2,则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_____)cm1.
9.学校操场跑道一圈长千米,小强跑1圈用了小时,小强平均每小时跑(______)千米。
10.用一根60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如果用纸片将它围起来,至少需要(______)平方厘米的纸片。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纸的厚度忽略不计)
11.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把________平均分成5份,取这样的2份。
12.(西城实验考题)某文具店用16000元购进4种练习本共6400本.每本的单价是:甲种4元,乙种3元,丙种2元,丁种1.4元.如果甲、丙两种本数相同,乙、丁两种本数也相同,那么丁种练习本共买了_________本.
13.3.85立方米=(__________)立方分米 4升40毫升=(__________)升
14.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 810毫升=(________)升
4.02立方米=(________)立方分米 时=(________)分
15.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数是乙数的,那么乙数比甲数多60%._____.
17.有两根水管,一根长16米,另一根长20米,要把它们截成相同的小段,没有剩余,每段最长(______)米,共截成(______)段。
18.实验学校合唱组有120人,美术组的人数是合唱组的,科技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科技组有(________)人。
19.学校举行科普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一题扣2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20分应记作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计算下面各题。
×60 × × ××
÷5 30÷ ÷ ×÷
21.解方程
(1)x+x=15 (2)25%x÷4=1.5
2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4 ÷÷×
×+× +×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下面每个小方块的边长是1厘米。先在图中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长和宽的比是3∶1的长方形,再把长方形涂色,使得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面积比是1∶2。
24.根据下面的描述,在途中标出各建筑物的位置.
以广场为观测点.
①小丽家在广场北偏西20°方向600米处.
②小彬家在广场西偏南45°方向750米处.
③柳柳家在广场南偏东30°方向900米处.
④军军在广场东偏北50°方向1200米处.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一只篮球从一定的高度落下,每次弹起高度是下落的高度的,第二次弹起的高度是4米,这只篮球开始从多少米高度处落下?
26.一杯250毫升的鲜牛奶大约含有克的钙质,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一个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克钙质?
27.要修建一个长50米、宽40米、深2米的游泳池。
(1)用挖土机每小时可以挖80立方米,需要几小时挖完?
(2)在游泳池的四壁和底面贴上瓷砖,需要贴瓷砖多少平方米?
28.小明从家到学校上课,开始时每分钟走50米的速度,走了2分钟,这时它想:若根据以往上学的经验,再按这个速度走下去,将要迟到2分钟,于是他立即加快速度,每分钟多走10米,结果小明早到5分钟,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远?
29.看图回答
(1)量出小区平面图的长是________厘米,宽是________厘米.
(2)算出小区实际长________米,宽________米,占地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3)量出平面图中绿地长________厘米,宽________厘米.
(4)如果绕绿地跑一圈大约是________米.
(5)小区的大门在南墙、距西墙50米的位置,请用“☆”表示出小区大门的位置.
30.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4:5。相遇后,如果甲的速度降低25%,乙的速度提高20%,然后沿原方向行驶,当乙到达A地时,甲距离B地30km。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km?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B
【分析】先截去这根铁丝的,就是把这根铁丝平均分成2份,截去其中的一份,也就是10÷2=5m,再截去m,求还剩多少米,就用总长减去两次截去的长度。
【详解】10÷2=5(m)
10-5-=4(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要区分分数带单位和不带单位的情况,不带单位时,表示的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带单位时表示的就是实际的数量。
2、B
【分析】假设小圆半径为r,可以先将圆的周长公式变形,能够得到小圆半径为,结合题意将其加1,就是大圆的半径长;最后将大圆半径代入圆周长公式,就可得到大圆周长。
【详解】小圆半径:
大圆半径:+1
大圆周长:(+1)×2π=C+2π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验了学生们对于圆的周长公式的熟悉程度及能否善于利用已有的条件,变形为与解题相关的条件。
3、A
【详解】略
4、B
【分析】可以从层数,每一层的行数、列数入手确定小正方体的个数及位置,最后判断其从某个角度看到的形状。
【详解】一共有2层,最上面一层可以忽略不计,看最下面一层:有3行4列,第1行2个小正方体,第2行2个、第3行3个。
故答案为B.
【点睛】
不要一看到复杂的立体图形就束手无策,按照一定规律来数,做到不重,不漏,就可以圆满解题了。
5、B
【分析】根据含盐率=盐的重量÷盐水的重量×100%,求出加入盐水的含盐率,再同25%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详解】5÷(5+15)×100%,
=5÷20×100%,
=25%;
25%=25%,
所以含盐率还是25%.
故选B.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6、6 4 2
【分析】根据图意可知,长方形的长正好是三个圆的半径的长,长方形的宽是圆的直径,对称轴是使平面图形成轴对称或旋转对称的直线。这个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详解】长方形的长为(6)cm,宽为(4)cm,这个图形有(2)条对称轴。
【点睛】
认真观察图意,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40 16 18 5
【分析】(1)根据题意,把这个班的总人数看作是单位“1”,这次的测试的及格率为97.5%,则不及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表中给出不及格的人数为1人,用不及格的人数除以它的占比就是全班测试的总人数;
(2)用总人数乘40%即可求出成绩优秀的人数;
(3)把这个班参加测试成绩是优秀的人数看作是单位“1”,那么成绩良好的人数比成绩优秀的人数多,所以成绩良好的人数是,用优秀的人数乘就是成绩良好的人数;
(4)用总人数分别减去不及格,优秀,良好三种测试成绩的人数,就是剩下及格的人数。
【详解】(1)总人数:1÷(1-97.5%)
=1÷0.025
=40(人)
(2)优秀:40×40%=16(人)
(3)良好:
=
=18(人)
(4)40-16-18-1=5(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实际应用解题能力。
8、417.5
【解析】略
9、
【分析】根据题意路程是千米,小强1圈用了小时,那么可以知道跑一圈的时间是小时,可以用路程÷时间=速度,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详解】÷=(千米/时)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行程问题的公式:速度=路程÷时间,找出对应的路程和时间即可求解。
10、150 125
【详解】【分析】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知识的应用,是否熟练掌握表面积、体积知识。
【详解】60÷12=5厘米,先求出正方体棱长是5厘米。表面积是5×5×6=150(平方厘米),体积是5×5×5=125(立方厘米)。
【点睛】此题的解答关键是牢记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1、1
【解析】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数的几分之一。
【详解】把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其中的两份是。
故答案为:1。
12、2000本
【解析】设甲、丙数目各为a,那么乙、丁数目为(6400-2a)/2,所以列方程 4a+3×(6400-2a)/2+2a+1.4×(6400-2a)/2=16000 解得:a=2. 丁种练习本共买了2000本
13、3850 4.04
【解析】略
14、65 0.81 4020 24
【分析】根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升=1000毫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时=60分,换算单位计算即可。
【详解】×100=65,平方米=65平方分米;810÷1000=0.81,810毫升=0.81升
4.02×1000=4020,4.02立方米=4020立方分米;×60=24, 时=24分
【点睛】
掌握单位件的进率,以及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5、
【分析】把这个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走的份数。
16、×
【分析】把乙数看成单位“1”,那么甲数就是,求出甲乙两数的差,然后用差除以甲数就是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然后与60%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1﹣)÷,
=÷,
=150%;
150%>60%;
故答案为×.
17、4 9
【分析】根据题意,16与20的最大公因数是每段水管的最长,然后再用两根水管的长度和÷每段水管的最长即是一共截成的段数,据此解答。
【详解】16=2×2×2×2
20=2×2×5
16与20最大公因数是2×2=4,即每段最长是4米;
(16+20)÷4
=36÷4
=9(段)
故答案为:4;9。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计算出每段的最长。
18、48
【分析】美术组的人数是合唱组的,则美术组有120×人,科技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则科技组有120××人。
【详解】120××
=72×
=48(人)
故答案为:4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应用题,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即可。
19、-20分
【解析】略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18分)
20、40;;;;
;36;;
【详解】略
21、(1)x=18 (2) x=24
【详解】略
22、14
【详解】+-×24
=×24+×24-×24
=6+12-4
=14
÷÷×
=××12
=
×+×
=+×
=2×
=
+×
=+
=
四、按要求画图。(每题7分,共14分)
23、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要画的长方形的周长是16厘米,那么长和宽的和为16÷2=8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1,那么长是8×=6厘米,宽8-6=2厘米;使得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面积比是1∶2,就是把图形平均分成3份,阴影1份空白2份,据此画出图形即可。
【详解】长:16÷2×
=8×
=6(厘米)
宽:8-6=2(厘米)
阴影面积占长方形面积:
1÷(1+2)
=1÷3
=
画图如下: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比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24、
【详解】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然后根据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分别作图.
(1)小丽家距离广场600米,图上距离为:600÷300=2(厘米);
(2)小彬家和广场的图上距离为:750÷300=2.5(厘米);
(3)柳柳家和广场的图上距离为:900÷300=3(厘米);
(4)军军家和广场的图上距离:1200÷300=4(厘米).
位置如图所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线段比例尺和已知的实际距离求得图上距离结合方位进行标注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及动手量得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方法的运用.
五、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5、25米
【解析】4÷÷=4××=25(米)
答:这只篮球开始从25米高度处落下。
26、g.
【详解】÷= (g)
答:一个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g的钙质.
27、(1)50小时;(2)2360平方米
【分析】(1)要求“多少小时可以挖完”,就要先求出挖出的土方(即游泳池的体积)和每小时挖出的土量,然后相除即可;
(2)要在四壁和底面贴上瓷砖,只求它的5个面的总面积,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答。
【详解】(1)(50×40×2)÷80
=4000÷80
=50(小时);
答:50小时才能挖完。
(2)50×40+50×2×2+40×2×2
=2000+200+160
=2360(平方米);
答:贴瓷砖的面积是2360平方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长方体体积公式表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答时一定要搞清所求的是什么,再进一步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问题。
28、2200米
【解析】设小明出发2分钟后到上课的时间为分钟,依题意,得
50(+2)=(50+10)(-5),
解得x=40.
因此,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50×2+50×(40+2)=2200(米)
29、(1)14;8.5
(2)280;170;47600
(3)6;5
(4)440
(5)
(答案不唯一)
【解析】本题(1)(3)小题可直接测量来解答,(2)(4)小题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实际长度,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公式计算来解答,(5)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先求出图上距离;注意:运用比例尺进行计算单位要统一.
【详解】(1)通过测量可知:小区平面图的长是14厘米,宽是8.5厘米;
(2)小区实际长是:14÷(1:2000)=14×2000=28000厘米=280米,宽是:8.5÷(1:2000)=8.5×2000=17000厘米=170米,占地面积是:280×170=47600平方米;
(3)通过测量可知:平面图中绿地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
(4)绿地实际长是:6÷(1:2000)=6×2000=12000厘米=120米,宽是:5÷(1:2000)=5×2000=10000厘米=100米,绕绿地跑一圈大约是:(120+100)×2=220×2=440米;
(5)50米=5000厘米,5000×(1:2000)=50×=2.5厘米,据此画出小区大门的位置,但答案不唯一,其一如图:
.
故答案为(1)14,8.5;(2)280,170米,47600;(3)6,5;(4)440;(5)答案不唯一,其一如图
.
30、90km
【详解】相遇时,甲走了全程的4÷(4+5)=, 乙走了全程的1-;
当乙到达A地时,乙走的时间是÷[5×(1+20%)]=, 甲走了全程4×(1-25%)×;
A、B两地相距:30÷(1-)=90(km)
答:A、B两地相距90k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