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2026学年双鸭山市岭东区六上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个非零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就一定是合数。(______)
2.因为5×7=35,所以35是倍数,5和7是因数。(________)
3.7:8可以写成,比值是._____
4.李师傅加工了 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1% . (______)
5.六年二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1:3,女生和男生的比就是3:1. (____)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要反映南阳市近5年来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用( )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7.的分子增加1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
A.16 B.24 C.15
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9.观察如图物体,从前面看是( )
A. B. C.
10.关于和这两个分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数单位相同 B.分数大小相等 C.大于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小明的妈妈从单位骑共享单车回家,小时走了全程的。这里“”的含义是把(________)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含义是把(________)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
12.(______)千克比20千克多 比6米多米是(______)米
(______)米的30%是42米 50千克比(______)千克多
13.( )︰40 =40÷( )=5÷8=( )%=。
14.用小数和分数分别表示下面每个图形中涂色的部分。
15._____米比15米多,15米减少它的是_____米.
16.4∶( )===24÷( )=( )%。
17.去年果园里有梨树和桃树共400棵,其中桃树占总数的40%。今年又种一些桃树,梨树棵树不变,这是梨树占总数的48%,现在这两种果树一共有(______)棵。
18.:0.3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比值是_____.
19.在 、、 、、 、这些分数中,真分数有(_________),假分数有(________),最简分数有(_______),同分母分数有(________)。
20.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3.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得数。
÷= :9= 0.375×= ×6÷×6=
2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 7÷+÷7 40÷+40÷
×6+÷ -(÷+) ÷7+×
23.解方程。
①+= ②-= ③+=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先将下图向上平移4格后,再向右平移5格,画出两次平移后的图形。
25.画一个周长是32cm,长与宽的比是5:3的长方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 “厉行节约,携手新食尚”,某校大力推行光盘行动,第一天六(1)班光盘人数是36人,六(2)班光盘人数是六(1)班的,是六(3)班的,六(3)班光盘人数是多少人?
27.有两堆沙子,第一堆重吨,第二堆比第一堆重吨,两堆共重多少吨?
28.小玲参加数学竞赛,全卷总题数是18道,小玲只做对总题数的.小玲做错了多少道题?
29.一个圆形餐桌的周长是6.28m,要在餐桌中间放一个旋转玻璃盘,餐桌边到这个旋转玻璃盘的宽度是30cm。那么放在中间的旋转玻璃盘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0.某修路队计划修一条长1200米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15%,第二周修了全长的。第一周比第二周少修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分析】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据此判断。
【详解】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原题说法错误。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质数和合数的定义的理解,其中需要掌握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
【分析】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只能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因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因为5×7=35,即35÷5=7,所以5和7是35的因数,35是5和7的倍数;不能单独的说35是倍数,5和7是因数。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应明确倍数和因数是相对的,一个不能独立存在。
3、√
【详解】7:8可以写成,比值是:7:8=7÷8=;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比写成分数形式,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
4、×
【详解】合格率是合格数和总体做比较,全部合格,那么合格率应该是百分之百,所以题中说法是错误的.
5、正确
【详解】略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B
【分析】条形统计图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特点:可以看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详解】要反映南阳市近5年来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好。
故答案为:B。
【点睛】
有“变化”一般就选折线统计图。
7、B
【解析】(5+15)÷5
=20÷5
=4
8×4﹣8
=32﹣8
=1
的分子增加15,分子扩大了4倍,所以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扩大4倍,或分母应增加1.
故选:B.
8、A
【解析】计算出最大的角的度数,再判断
9、A
【详解】观察图形可知,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3个正方形,上层2个正方形分别在两端;据此可知从前面看是
故选:A.
【点评】
本题目主要考查了学生观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空间想象能力.
10、B
【解析】略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1小时 全程
【分析】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小时走了全程的。这里“”的含义是把( 1小时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含义是把( 全程 )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2份。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判断,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2、28 6 140 40
【分析】(1)先求出20kg的是多少,再加上20就是要求的数;
(2)根据加法的意义计算即可;
(3)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4)由题意可知50千克是所求数的(1+),求这个数用50÷(1+)。
【详解】(1)20+20×
=20+8
=28(千克)
(2)6+=6(米)
(3)42÷30%=140(米)
(4)50÷(1+)
=50÷
=40(千克)
【点睛】
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理清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找出与实际量对应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
13、25;64;62. 5;8a+8
【分析】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将5÷8改写为5∶8,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5得:25∶40;根据商不变规律,将5和8同时乘以8得:40÷64;5÷8=0.625,将小数化为百分数即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得5÷8=,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a+1)得:;据此解答。
【详解】25︰40 =40÷64=5÷8=62.5%=
故答案为:25;64;62. 5;8a+8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5÷8,根据比、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商的变化规律即可进行转化。
14、0.3 3/10 0.34 34/100 1.5 1 0.25 1/4
【解析】略
15、21 1
【详解】(1)15×(1+)
=15×
=21(米)
(2)15×(1﹣)
=15×
=1(米)
答:21米比15米多,15米减少它的是1米.
故答案为:21,1.
16、5;16;30;80
【分析】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比的前项;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比的后项。
从入手,=4∶5;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得;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6,得==24÷30;把化成百分数,先用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小数0.8,再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
【详解】4∶5===24÷30=8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以及分数、除法和比的关系,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解答。
17、500
【解析】略
18、1:1 1
【详解】(1):0.375
=(×):(0.375×)
=1:1
(1):0.375
=÷0.375
=1
故答案为:1:1;1.
19、 ; ; ;
【解析】略
20、
【解析】试题分析:分数的意义为: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意义在数轴上即能表示出题目中各个分数.
解:由图可知,
题目中的数轴上每一大格代表单位“1”,
由此将从左到右的第一大格平均分成10份,则从左到右两小格为即;
从左到右第五格为即;
将从左到右的第二大格平均分成3份,则从左到右第一小格占第二大格的,代表数轴的1即;
将从左到右的第四大格平均分成5份,则从左到右第一格占第四大格的,代表数轴的3;
如图:
【点评】本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1;36
【详解】略
22、;(或9);196;
6;;
【分析】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先算两个除法,再算加法;
先算两个除法,再算加法;
原式化为:×6+×6,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最后算减法;
原式化为×+×,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
=÷(×)
=÷
=
7÷+÷7
=9+
=(或9)
40÷+40÷
=56+140
=196
×6+÷
=×6+×6
=(+)×6
=1×6
=6
-(÷+)
=-(+)
=-
=
÷7+×
=×+×
=(+)×
=×
=
23、①=;②=;③=
【分析】①+=,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即可;
②-=,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即可;
③+=,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同时-即可。
【详解】①+=
解:+-=-
=
②-=
解:-+=+
=
③+=
解:+-=-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方程,解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
【分析】把此图的5个顶点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描出这个五个点,然后将各点按原图顺次连接起来。
【详解】
【点睛】
掌握平移的方法和平移图形的画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把图形的各个顶点按照指定的方向和格数平移到新的位置,再把各点按原图连接起来。
25、
【详解】略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40人
【分析】根据六(2)班光盘人数是六(1)班的,可知是以六(1)班人数为单位“1”,六(2)班的人数是36×=32人,六(2)班人数是六(3)班的,是以六(3)班人数为单位“1”,再根据求单位“1”用除法,六(3)班的人数是32÷=40人,据此解答。
【详解】
=32÷
=40(人)
答:六(3)班光盘人数是40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分数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单位“1”。
27、 吨
【解析】 (吨)
28、2题
【详解】18×(1-)=2(题)
29、1.5386m2
【分析】由题意可知,用餐桌的半径减去餐桌边到这个旋转玻璃盘的宽度即可得到玻璃盘的宽度(半径),再根据“s=πr²”求出面积即可。
【详解】6.28÷3.14÷2
=2÷2
=1(米);
1米=100厘米;
3.14×(100-30)²
=3.14×4900
=15386(平方厘米);
15386平方厘米=1.5386平方米;
答:放在中间的旋转玻璃盘的面积是1.5386平方米。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玻璃盘的宽度(半径)就是用餐桌的半径减去餐桌边到这个旋转玻璃盘的宽度。
30、220米
【详解】1200×-1200×15%
=400-180
=220(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