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产业经济学,肖兴志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2,第十一章 研究与开发,第一节 研发、创新与专利,第二节 市场结构与创新,第三节 研发中的合作行为,第四节 研发的公共政策,3,第一节 研发、创新与专利,1.,研发的含义,研发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和开发(,research&development,,缩写,R&D,),是指一些科研机构、大学为了获得新知识、新技术,或为了实现已有技术的重大突破,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术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和研究等创造性活动。,一、研发,4,第一节 研发、创新与专利,2.,研发的分类,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研发可分为基础研究(,fundamental research,)、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和试验发展(,experimental development,)三类。,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技术统计手册,的解释,所谓基础研究,“主要是为了取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的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并不以何特定的或具体的应用为目的而开展的实证性工作或理论性工作。”所谓应用研究,“主要是为了达到某一具体的实用目的或目标而获取新知识所进行的独创性研究”。,5,第一节 研发、创新与专利,3.,研发的阶段性,第一阶段:突破性发明阶段。,任何一个具有一定知识准备并富有想象力的个人都可能成为取得重要突破性发明的潜在人选,发明可以是正式工作安排的结果,或追求闲暇活动的“副产品”,也可能出自于个人的日常经验。,6,第一节 研发、创新与专利,第二阶段:提出概念阶段,突破性发明阶段之后便是提出概念阶段,当基本的概念已经提出,并且其正确性已被基本证明之后,通常只需投入较少资源进行初步的模型试验。这时的不确定性发生了质的和量的转化。,7,第一节 研发、创新与专利,第三阶段,:,商业应用阶段,最后一旦事情进行到这一步,为将一项研发活动引入商业利用的支出将大大超过早期发明阶段所付出的费用。此时投资决策所涉及的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因素已经影响不大,关键在于经济上的投入。,8,第一节 研发、创新与专利,二、创新,1.,创新的含义,在众多的关于创新的定义中,熊彼特的定义是比较有影响的,“资本主义的现实与教科书中所描述的景象不同,重要的竞争形式不是完全竞争,而是对于新产品、新技术、新的供给渠道和新的组织形式的竞争,,这些,领域的竞争不是表面上现存企业间的利润边际和产量之争,而是对于更根本的因素进行竞争。”,9,第一节 研发、创新与专利,2.创新的分类,两种分类方法:,一类是产品创新(,product innovation,),即寻求生产新产品的技术。另一类是工艺创新(,process innovation,),即通过实验室里的投入,探寻生产特定产品的成本较低的技术。,剧烈创新(,drastic innovation,)和非剧烈创新(,nondrastic innovation,),或分别称为大创新与小创新。概括而言,若创新者将产品价格降到创新前的成本以下,则称为大创新,否则,即称为小创新。,10,第一节 研发、创新与专利,三、专利,1.,专利制度的作用:,促进研发投资,鼓励技术或秘密公开,创造产权,11,第一节 研发、创新与专利,2.专利保护的两面性,有利之处主要是可以刺激更多地进行发明创造活动,不利之处是消费者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3.专利保护的时间区间,为了降低专利保护所导致的低效率垄断现象,需要设定一个专利保护的时间区间。如果不这样的话,拥有专利的厂商就可以永远获得垄断利润,就会刺激更多的厂商来进行获取专利的竞争,使研究项目超过最优数量。通过设定专利保护的时间限制,可以减少专利技术可能获得的垄断利润的现值,减少过量的研究投人。,12,第二节 市场结构与创新,1.“,熊彼特,阿罗”争论,熊彼特假说:第一,与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更有条件或更为迫切进行技术创新,也就是说,规模与,R&D,投资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第二,为了保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适度的市场集中是有必要的,即,R&D,投资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存在正向关系。,阿罗假说:首先,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有效的市场结构。第二,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没有多大兴趣去承担高风险的,R&D,活动。第三,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进行,R&D,投入的动力也不足。第四,竞争产业中创新者能够得到低成本曲线所带来的全部潜在收益。,一、垄断与研发,13,第二节 市场结构与创新,2.,对垄断与研发的实证检验,Horowitz,(,1962,)、,Philips,(,1966,)发现,市场集中度与,R&D,强度有正向的但是较弱的关系。,Hamberg,(,1966,)发现,市场集中度仅能解释不到,30,的,R&D,强度上的差异。,Seherer,(,1967,)运用,58,个美国制造产业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以,R&D,人员数量为被解释变量,按照技术机会的不同将各产业划分为不同产业组。研究发现,各产业组回归模型中市场集中度的系数均是正的且在统计上基本显著。,14,第二节 市场结构与创新,1.大规模企业的优势,第一,大规模企业具有风险承担能力,第二,大规模企业有较强的成本承担能力,第三,大规模企业可发挥规模经济作用,二、企业规模与研发,15,第二节 市场结构与创新,2.中小企业的优势,第一,灵活性高,第二,创新意识强,第三,沟通交流顺畅,16,第二节 市场结构与创新,Scherer,(,1965,)以,R&D,人员数量为被解释变量,用销售收入的一次方、平方及立方作为解释变量,首次发现企业规模与,R&D,强度之间存在着倒,U,型函数关系。,在随后的研究中,,Grabowski,(,1968,)、,Phlips,(,1971,)、,Loeb,in,(,1977,)、,Soete,(,1979,)同样发现了二者之间呈倒,U,型函数关系。,Seherer,(,1980,)、,Kamien&Schwartz,(,1982,)在总结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在企业规模与创新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规模的临界值;在临界值之前,,R&D,强度随规模而增加;而在那些很大规模的企业中,,R&D,强度不再随规模增加,甚至随规模下降。,3.,对企业规模与研发的实证检验,17,第二节 市场结构与创新,1.,垄断市场结构下的创新激励,三、相关的理论模型,18,第二节 市场结构与创新,2.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创新激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初始利润是零;从创新中所获得的任何利润都构成企业的收益。而垄断者在创新之前已获得经济利润,对其而言,从创新中所获得的额外利润只是创新后所获得利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并且,由于垄断者在创新后为提高价格而限制产量,因此,相对于竞争企业而言,在垄断市场中,只有较少单位的产出可以享受到成本节约所带来的创新收益。,19,第三节 研发中的合作行为,企业的研发成果虽然可以通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形式得到保护,但研发成果的所有者不能完全杜绝其成果以各种方式被扩散,专利只是使得研发企业拥有研发成果带来的总收益扣除掉溢出部分后的净收益,溢出部分会被低成本模仿者所占用。,合作研发是指所有参与的厂商预先以某种形式签订契约,约定各自研发投资水平、成果合作利用以及扩散的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共同开发新产品或申请专利。,一、研发外溢性与合作研发,20,第三节 研发中的合作行为,1.,模型假设,第一阶段,两企业选择研发投资水平;第二阶段,两企业在产品市场展开竞争,竞争是采取库诺博弈的形式。,2.,模型求解,首先考察第二阶段两企业间的博弈。在这一阶段,两企业将成本视为是既定的,把产量作为策略性变量。,进一步考察两企业在第一阶段的博弈。在第一阶段,企业需要决定研发投资水平。同时,在第一阶段,企业同样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目标。,二、非合作研发模型,21,第三节 研发中的合作行为,合作研发模型的基本假设同非合作研发,只是企业以合作的方式共同确定各自的研发水平,使共同利润最大化。,三、合作研发模型,22,第四节 研发的公共政策,1.,不确定性与风险的存在,2.,信息因素,3.,复杂性和资本密集性因素,4.,研发收益的可占有性,一、研发中的市场失灵,23,第四节 研发的公共政策,1.,提供研发激励,2.,直接提供资金,3.,创造和维护相关的法律环境,4.,组建政府研发机构,二、政府在研发中的作用,思考题,为什么说专利制度具有两面性?,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从事研发方面各有哪些优势?,政府促进研发的公共政策有哪些?,2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