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09,2010,学年第,1,学期,产业经济学,*,第,1,页,2,1,第二章 产业分类,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一)产业分类的概念,为什么要分类?,(二)有哪些产业分类标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三)产业类型主要有哪些?,三次产业分类,两大部类分类,标准产业分类,国际标准分类,农轻重分类,产业关联分类,生产要,素分类,发展状况分类,2,2,第一节 产业分类的概念,一、什么是产业分类,产业分类,即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划分成不同类型的产业,,以便进行产业管理和研究的行为。,二、产业分类的标准,所谓分类标准也就是分类的依据。,产业分类包括对产业进行分解和组合两个方面,无论是把一个产业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分解,还是把具有相同特点,的产业进行组合,都必须首先确定产业分类标准。,这些标准因为研究问题的不同而不同。,(主要介绍,9,种常用的产业分类方法),2,3,三、产业分类的必要性,1.,产业管理的需要,产业不可能完全自发地实现结构优化、合理布局,因此必须进行适当管理,产业分类,有利于实施分类管理。产业政策的制定同样需要建立在明确的产业分类基础上,才能确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对象。,2.,理论研究和政策实施的需要,产业分类可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产业概念,它是形成产业结构概念的基础,要进行产业结构研究,首先要对产业进行科学的分类(依据不同特点进行。,第一节 产业分类的概念,2,4,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一、三次产业分类法,(一)方法的创立,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提出按照产业发展,的顺序、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行产业分类的方法。,他认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该阶段人类的主要的生产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第二阶段,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迅速发展为标志。,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初,大量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资部门。,费歇尔将处于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2,5,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二)论证和普及,1.,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证明:随着生产力发展,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变化的规律:第一次产业逐渐减少;第二次逐渐增多;,第三次产业逐渐增至最多,2.,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进一步证明:,随着生产力发展,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变化的规律。第一次产业逐渐减少;第二次产业增加但到一定阶段相对稳定;第三产业逐渐增加,这些研究,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的普及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克拉克肖像,2,6,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三)主要内容,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成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划分标准:产业发展顺序和层次,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三次产业包含的内容:,1,)第一次产业,(,Primary Industry),:农业、畜牧业,2,)第二次产业,(Secondury Industry),:工业、建筑业,3,)第三次产业,(Tertiary Industry),:服务业,2,7,1,与人类第一个初级生产阶段相对应的农业和畜牧业,,即广义上的农业。,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2,3,以非物质产品为主要特征,包括商业在内的服务业,,即广义的服务业,,包括运输、通讯、仓储、商业贸易、金融、房地产、旅游、饮食、文化、教育、科学、新闻、传播、公共行政、国防、娱乐、生活服务等行业。,与工业的大规模发展相对应的、以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并提供物质资料的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即广义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以及煤气、电力、供水等。,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2,8,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四)优点和局限性,1.,优点:,简洁、实用,便于统一统计口径,且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受到普遍欢迎,并在全世界迅速普及。,2.,局限:,1,)用三次产业囊括,除家庭内部活动之外,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描述过于笼统,,难以分析三次产业变化的实质。,2,),仍存在较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如,,采矿业,是取自于自然的产业,理应归入第一产业,但将它与农、林、畜牧、渔放在一起,在逻辑上讲不通;再如,,城市的煤气、供电、供水等行业,将其归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有相应理由,众说纷纭。,2,9,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二、标准产业分类法,(一),标准产业分类的涵义,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一国(或一地)政府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标准产业分类主要考虑三个因素:,1,)社会产品和服务的种类,2,)生产工艺和技术的相似性,3,)统计上的需要和方便,2,10,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二)国家标准分类的特征,1.,权威性。,由权威机构(一国或一地的政府或其技术标准管理部门)编制和颁布,并负责解释,而不是由个人或产业研究机构自己编制的,因而具有权威性的特征,在运用上具有强制性。,2.,统一性,。,分类目的,是为了统一统计,口径和分析口径,以便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2,11,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二)国家标准分类的特征,3.,完整性,。对全部产业进行分类,,不能遗漏某个行业,也不能对某个行业进行重复统计,,同时,还要根据新产业的发展、旧产业的衰退等发展新动向,不断对产业标准进行增减或调整。,4.,实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经济的统计,,另一方面,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普遍性。,既要便于进行各,种目的的统计分析,又有利于进行国际之间的,比较和分析,还要有利于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进行数据处理。,2,12,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三)中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2002,年标准),1.,颁布:国家统计局申请立项,修订,2.,内容:,(,链接演示),将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门类,在每个门类下面分成若干大类,在每个大类下面分成若干中类,在每个中类下面分成若干小类,若干小类后面附加的解释或限定,新标准包括,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和,913,个小类,,与,1994,的标准相比较,门类增加了,4,个,大类增加了,3,个,中类增加了,28,个,小类增加,67,个。,2,13,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三、国际标准分类法,(一)国际标准分类的含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是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于,1971,年编制和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目前,世界上采用这一标准的国家已占绝大多数,其中,欧盟、北美和若干工业新兴国家,还按国际分类标准,对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分类标准进行了相应修正。,2,14,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二)与中国的国家标准分类的比较,2002,年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做了大量与国际标准对照工作,并借鉴欧盟、北美、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国家或地区的作法。,新标准中,对每一个行业小类都建立了与国际标准最细一层分类的对应关系。但这种对应,不完全是一小类对一小类。,由于我国行业分类比国际标准要细,多数情况是,几个小类对应联合国一个小类。,以农业分类为例:,2,15,GB/T 4754 2002,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012,蔬菜、园艺作物的种植,0121,蔬菜的种植,0112,蔬菜、园艺特产及苗圃产品的种植,0122,花卉的种植,0112,蔬菜、园艺特产及苗圃产品的种植,0123,其他园艺作物的种植,0112,蔬菜、园艺特产及苗圃产品的种植,013,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0131,水果、坚果的种植,0113,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0132,茶及其他饮料作物的种植,0113,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0133,香料作物的种植,0113,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0140,中药材的种植,0111,谷物及其他未列明作物的种植,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对照表,2,16,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链接资料),(二)与中国的国家标准分类的比较,中国国家产业分类标准也存在一个行业小类对应国际标准多个小类情况,这是因我国某种产品或活动的特点与国际标准分类不一致产生的。,如,地毯和手工挂毯制造,,我国划为一个行业更合适,但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ISIC/Rev.3,),中却归入两个行业。凡有类似情况,数据转换时,以列第一位的行业为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对照表,GB/T 4754 2002,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4217,地毯、挂毯制造,1722,1721,地毯及小地毯的制造,纺织制成品的制造,但服装除外,2,17,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四、两大部类分类法,(一),创始人,马克思在法国经济学家魁奈,经济表,基础上,完成了两大部类划分和平衡的思想。,(二)分类方法,以产品的最终用途作为产业的分类标准。,把社会总产品区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生活资料;社会的生产部门相应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2,18,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三)理论价值,(说明社会再生产的平衡条件),第一部类的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之和。,即:,(,C,V,M,),C,C,它表明:,从全社会,生产资料,供求关系考察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须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关系。,2,19,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第二部类全部产品价值,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即:,(,C,V,M,),(,V,M,),(,V,M,),它表明,:,从社会,消费资料,总供求关系角度考察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须同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保持价值上相等、实物上相互替换的内在,平衡关系。,2,20,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四)实践意义,揭示了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一般条件(两大部类之间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从再生产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该理论在马克思整个理论体系中有重要地位。,(五)局限性,1,)分类范围:,未将一切物质生产领域和非物质生产领域包括进去,(教育、科技、卫生、商业等非物质生产部门,运输、生产性服务等生产部门),,不利于对产业经济全面分析。,2,)分类界限:,由于使用价值多样性和产品新使用价值被不断发现,以及技术进步基础上的产品综合利用等原因,许多产品同时具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双重属性,,难于归类,给产业经济研究带来困难。,2,21,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五、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一)分类标准,以物质生产的不同特点,,作为产业分类的标准。,所谓生产的不同特点,主要指的是生产加工方式,和劳动产品的不同。,(二)主要内容,将物质生产划分成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个大的产业门类。,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轻工业,: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印刷、家具、制革等部门;,重工业:,冶炼、钢铁、煤炭、电力、石油、化工、机械等工业部门。,2,22,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三)优势和不足,1.,直观,简便易行,因而其应用范围较广泛。,2.,局限性:,1,)涵盖面不全:,虽包括国民经济中大多数物质生产部门,但没有把全部生产部门包括进去,更没把非物质生产部门包括进去,,给产业经济分析带来困难。,2,),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农轻重之间界限模糊,不易划分。,例如,属于传统重工业的机械工业,越来越多生产家用小汽车、家用电器等消费资料;另外,出现工业部门投资现代高科技农业的情况,一些传统农村副业逐渐发展成为大规模乡镇工商业。,2,23,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六、生产要素分类法,(一)分类标准,按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这里的生产要素指劳动、资本、土地、知识和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二)主要内容,可将不同产业划分成,,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这里的密集是相对的。,随着科技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发生动态变化。,2,24,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三)优势和不足,1.,优势,1,)有利于将不同产业的要素组合情况在产业之间进行比较;,2,)有利于判断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3,)有利于依据各产业对生产要素依赖程度的差异,制定应对战略。,2.,局限性,产业类型的划分范围,不宜界定。,原因是,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替代性,,导致同一产业在不同样本中,对各类生产要素需求强度的差异,结果,,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会被划分到不同产业之中。,2,25,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七、产业地位分类法,(一)分类标准,依据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各类产业划分为不同的产业类型。,(二)主要内容,按照产业地位分类法标准,可以将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不同的产业划分为,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战略产业,,等等。,2,26,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三)优势和不足,1.,优点,有利于研究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政府通过制定不同产业政策进行产业管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缺点,仅仅强调了产业之间的,横向地位,问题,忽视了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和产业群的培育与形成。,2,27,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八、产业发展状况分类法,(一)按技术先进程度进行分类,将产业划分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点是,有利于研究工业化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比例关系和产业结构演变形态。,(二),按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分类,将产业划分成为,朝阳产业和夕阳产业,两类。,目的是,把握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弄清产业现状和未来前景之间的关系,,提前制定相关的产业调整政策,和预防性的政策。,2,28,第二节 产业分类的方法,(三)按产品供求情况进行分类,将产业划分成,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优点是,有利于把握产业的规模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及发展前景,为压缩长线,发展短线产业提供决策依据。,九、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1.,四次产业分类法,2.,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3.,生产流程分类法,4.,霍夫曼分类法,5.,钱纳里,泰勒分类法,2,29,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产业分类?主要有哪些分类?,2.,产业分类的标准有哪些?,3.,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内容。,4.,标准产业分类的主要内容,5.,两大部类分类的主要思想,2,30,课堂或课后讨论,一、美国轮胎特保案,1.,事情的起源,2.,最新的进展,3.,奥巴马表态前中国的反应,4.,奥巴马表态后中国的行动,5.,奥巴马为什么要这样做?,6.,中国政府为什么采取行动?,7.,你预期事件结果会怎样?,8.,你认为对中国橡胶业的影响?,世界经济处于危机背景下,美国开了极坏先例,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