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y****6 文档编号:11755158 上传时间:2025-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9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5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福建省厦门外国语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抗体合成和分泌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D.内质网、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2.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原理与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其吸水涨破,释放出其中的DNA B.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并增加DNA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 C.调节NaCl溶液浓度至0.14mol/L,过滤后取滤液进行后续步骤的操作 D.加入冷却的酒精后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滤液会导致DNA获得量增加 3.图为一食物网。若要使丙体重增加x,已知其食用的动物性食物(乙)所占比例为a,则至少需要的生产者(甲)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A.y=90ax+10x B.y=25ax+5x C.y= 20ax+5x D.y=10ax+10x 4.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下方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类型细菌,并获得了该未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所以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B.该细菌无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 C.该细菌环状DNA中也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其遗传特征主要由DNA决定 D.与酵母菌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该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5.科萨奇病毒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V-16侵入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B.CAV - 16侵入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B细胞经CA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抗原结合 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大小 B.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C.捕食和竞争等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棉纤维白色(B)和红色(b)是一对相对性状,育种专家发现深红棉(棉纤维深红色)的基因型为bb,其单倍体植株为粉红棉(棉纤维粉红色),粉红棉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产量低。为了获得产量高的粉红棉新品种,育种专家对深红棉做了如图(Ⅰ和Ⅱ为染色体)所示过程的技术处理,得到了基因型为ⅡbⅡ(右上角字母表示该染色体所含有的基因,没有字母表示该染色体不含此基因)的粉红棉新品种,解决了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的难题。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发生的变异为__________,该粉红棉新品种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了一种白色棉,该白色棉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请用遗传图解说明该白色棉新品种产生的过程。 _________ (2)通过分析,粉红棉新品种的种子不能大面积推广。欲得到能大量推广的粉红棉种子,最简单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明材料和方法即可)。  (3)图中基因A、a控制的性状分别是抗旱与不抗旱,则图中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理论上抗旱粉红棉占总数的____。 8.(10分)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或液泡)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自身物质并进行循环利用的过程。研究发现ROS(细胞有氧代谢产生的毒性副产物,如1O2、O2-.、H2、O2等)参与细胞的自噬调控。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与细胞自噬有关的双层膜结构有_________,NADPH氧化酶(NOX)合成和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 (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可以清除ROS的毒害,下列细胞中肯定不存在SOD和CAT的有_________________。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破伤风杆菌 E.蓝藻 (3)高盐和干旱等不良环境下可导致植物细胞中ROS含量____________,原因是ROS促进细胞自噬,产生的物质能_____________从而减少细胞对环境的依赖。 (4)若要研究细胞自噬时内质网是否被降解,通过_________法对内质网蛋白标记,并观察_________。 (5)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存在NOX依赖性和NOX非依赖性两种调节途径,用NOX抑制剂处理植株后,发现高盐条件下NOX抑制剂能够抑制细胞自噬的发生。以上结果表明,高盐条件下的自噬属于________调节途径。 9.(10分)请完成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概念图。 _____ 10.(10分)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问题。 为获得棉纤维既长又多的优质棉花植株,研究者棉花植株中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研究。 (1)在研究中发现,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 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_____。 (1)图 1 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 (3)研究者比较了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发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 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 1.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 的关系是_____。 (4)研究者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得到结果如表 1,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 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 11.(15分)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将F2灰身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身白 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 (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某区段,若雌性果蝇仅一条x染色体该区段缺失仍可育,雄性果蝇该区段缺失则因缺少相应基因而死亡,各变异个体产生配子存活率相同。用正常红眼雄果蝇(XRY)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得到F1,发现其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H,将其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了F2,根据F2性状判断三种产生H的原因: ①若子代__________,则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 ②若子代__________,则是由X染色体区段缺失所致; ③若子代__________,则是由性染色体数目(XXY)变异所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熟记分泌蛋白和合成运输过程作答。 【详解】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中,核糖体参与合成多肽;内质网对多肽类进行初加工,形成较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经胞吐作用分泌出胞外;整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主要来自 线粒体的有氧呼吸过程) 。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A 【解析】 1、DNA粗提取和鉴定的原理: (1)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 (2)DNA的鉴定: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2、DNA粗提取和鉴定的过程: (1)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 动物细胞的破碎比较容易,以鸡血细胞为例,在鸡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如果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需要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例如,提取洋葱的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的洗涤剂和食盐,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 (3)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方案一的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方案二的原理是蛋白酶分解蛋白质,不分解DNA;方案三的原理是蛋白质和DNA的变性温度不同。 方案二是利用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从而使提取的DNA与蛋白质分开;方案三利用的是DNA和蛋白质对高温耐受性的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变性,与DNA分离。 (4)DNA的析出与鉴定 ①将处理后的溶液过滤,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冷却的酒精溶液,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这就是粗提取的DNA。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并用滤纸吸取上面的水分。 ②取两支20ml的试管,各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NaCl溶液5ml,将丝状物放入其中一支试管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丝状物溶解。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的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将试管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变蓝。 【详解】 A、向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其吸水涨破,释放出其中的DNA,A正确; B、洗涤剂能瓦解细胞膜,但不能增加DNA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B错误; C、DNA在0.14mol/L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调节NaCl溶液浓度至0.14mol/L,DNA析出,因此过滤后去除滤液进行后续步骤的操作,C错误; D、加入冷却的酒精后用玻璃棒缓慢沿一个方向搅拌滤液将白色的丝状物DNA卷起,D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DNA的提取与鉴定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该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特别是掌握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和除杂的过程,是突破该题的关键。 3、C 【解析】 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计算生产者至少消耗的量按20%传递效率计算。 【详解】 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丙增重x,经过甲→乙→丙这条食物链至少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x×a÷20%÷20%,经过甲→丙食物链至少消耗的生产者的量为x×(1-a)÷20%,则y= x×a÷20%÷20%+ x×(1-a)÷20%=20ax+5x。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解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没有核仁与染色体,DNA是裸露的,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是DNA。 【详解】 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含有染色体,细菌的繁殖方式为二分裂,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A错误; B细菌具有细胞壁,B错误; C细菌拟核DNA是环状结构,环状DNA中不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C错误; D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与青母菌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该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注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是真核细胞所特有的分裂方式。 5、B 【解析】 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 A、CAV-16侵入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淋巴因子会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淋巴因子不能与该病毒结合,A错误; B、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抗原,B正确;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出浆细胞,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消灭病毒,C错误; D、B细胞经CA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与抗原结合,D错误。 故选B。 6、C 【解析】估算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但不能即刻确定种群密度大小,A错误;繁殖季节里,成年鲈鱼吞食幼小鲈鱼的行为属于种内斗争,B错误;捕食和竞争等关系能制约相应物种数量的消长,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样方法通常用于调查群落中植物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则通常用于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D错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缺失) ⅡⅡ 用深红棉与白色棉新品种杂交 3/8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深红棉细胞中的Ⅰ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是A和a,所以在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能产生Ab和ab两种配子,因而培育的单倍体植株有两种;经过处理后 获得粉红色细胞中Ⅱ上b基因所在的片段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培育新品种的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由于ⅡbⅡb为深红色、ⅡbⅡ为粉红色、ⅡⅡ为白色,所以粉红棉新品种自交后代中,白色的基因型为ⅡⅡ,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粉红色基因型为ⅡbⅡ,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欲得到能大量推广的粉红棉种子,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深红棉(ⅡbⅡb)与白色棉新品种(ⅡⅡ)杂交,后代全部为粉红色棉(ⅡbⅡ)。 (3)基因A、a分别控制抗旱与不抗旱性状,位于染色体Ⅰ上,与控制颜色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基因型为AaⅡbⅡ的新品种自交产生的子代中,抗旱粉红棉(A_ⅡbⅡ)的概率=3/4×1/2=3/8。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能够根据图形分析与判断新品种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 8、叶绿体、线粒体、自噬小泡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AD 上升 为细胞提供营养 同位素标记 自噬小体中是否存在示踪标记 NOX依赖性 【解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以“自噬作用”为材料考查溶酶体在维持细胞内稳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先分析题图了解“自噬作用”的过程和涉及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问题的具体选项逐项解答。 【详解】 (1)据图分析,图中与细胞自噬有关的双层膜结构有叶绿体、线粒体、自噬小泡;NADPH氧化酶(NOX)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与加工等有关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乳酸菌和破伤风杆菌都是厌氧微生物,细胞中肯定没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故选AD。 (3)由于ROS促进细胞自噬,产生的物质能为细胞提供营养,从而减少细胞对环境的依赖,所以高盐和干旱等不良环境下可导致植物细胞中ROS含量升高。 (4)若要研究细胞自噬时内质网是否被降解,可以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内质网蛋白标记,并观察自噬小体中是否存在示踪标记。 (5)根据题意分析,细胞自噬存在NOX依赖性和NOX非依赖性两种调节途径,用NOX抑制剂处理植株后,发现高盐条件下NOX抑制剂能够抑制细胞自噬的发生,说明高盐条件下的自噬属于NOX依赖性调节途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细胞自噬的概念,能够分析题图中各种细胞器的种类及其通过细胞自噬被分解的机理和过程,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9、①无机化合物(无机物)    ②蛋白质       ③脂肪        ④RNA(核糖核酸) 【解析】 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 2、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生物体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 【详解】 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故①为无机化合物; 2、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类。故③为脂肪; 3、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故②为蛋白质; 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包括DNA和RNA,故④为RNA。 本题是对细胞化合物概念图的考查,题目比较简单,主要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掌握,同时也指导学生知识的复习,将高中生物知识以概念图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整理,有助于知识体系、知识网络的构建。 10、主动运输 ①② ② 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维的发生呈正相关 生长素对细胞内的转录过程有促进 【解析】 试题分析: (1)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缺氧严重阻碍这一过程,由于缺氧会影响呼吸作用供能,这些都说明生长素的运输需要能量,所以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1)图中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有幼叶,幼芽,所以选①②,顶芽产生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从而导致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②。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棉花纤维就越多,所以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维的发生呈正相关 (4)从表中可以看出R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对于DNA含量都有所增加,说明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内的转录过程,导致RNA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蛋白质含量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以植物的激素调节为切入点,涉及到植物激素的运输方式、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根据顶端优势判断不同部位植物激素浓度高低及根据特定的图表信息判断植物激素作用的机理等内容,同时考查学生从图表中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11、3:1 1/36 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雌雄个体比值为1:1 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雌雄个体比值为2:1 雌雄个体中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性状 【解析】 1、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为AaXRXr灰身红眼雌果蝇、AaXrY灰身白眼雄果蝇,F1的雌雄果蝇杂交得到F2,则将两对性状分开利用分离定律单独分析,Aa×Aa→3/4A-灰身、1/4aa黑身,XRXr×XrY→XRXr、XRY红眼;XrXr 、XrY白眼。 2、正常红眼雄果蝇(XRY)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得到F1,则正常情况下F1为XRXr红眼雌果蝇和XrY白眼雄果蝇。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1为AaXRXr灰身红眼雌果蝇、AaXrY灰身白眼雄果蝇,F1的雌雄果蝇杂交得到F2,由于Aa×Aa→3/4A-灰身、1/4aa黑身,XRXr×XrY→XRXr、XRY红眼;XrXr 、XrY白眼,则F2中灰身占3/4,黑身占1/4,红眼占1/2,白眼占1/2,故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4×1/2):(1/4×1/2)=3:1。F2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RXr或是AaXRXr,灰身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RY或是AaXRY,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身的概率aa=2/3×2/3×1/4=1/9,子代中出现白眼XrY的概率1/4,故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9×1/4=1/36。 (2)用红眼雄果蝇(XAY)与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得到F1,正常情况下F1的雌果蝇眼色的基因型为XAXa,表现型为红眼。白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有三种原因,基因突变所致、X染色体C区段缺失所致、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 ①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白眼的基因型为XaXa,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F2,即XaXa×XAY,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 ②若是由X染色体C区段缺失所致,则白眼的基因型为X-Xa,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F2,即X-Xa×XAY,由于X-Y因缺少相应基因而死亡,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1。 ③若是由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则白眼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XXY,所以基因型为XaXaY,产生的配子为XaXa:XaY:Xa:Y=1:2:2:1。正常红眼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为XA:Y=1:1,结合表格中个体的发育情况可知,子代红眼雌果蝇(XAXaY、XAXa):白眼雌果蝇(Xa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果蝇(XaY、XaYY)=4:1:1:4,即雌雄个体中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性状。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应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其应用,能够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这是该题考查的重难点。而第(2)问的关键是利用结论作为条件结合所学的伴性遗传的知识点分析实验结果,进而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