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沙洋县后港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1755157 上传时间:2025-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1.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沙洋县后港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沙洋县后港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沙洋县后港中学生物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指生物群落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 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实施“退耕还草”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利用了群落演替的规律 2.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D.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会引起基因数量的改变 3.紫外线易使生物体内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体短暂的暴露在紫外线照射条件下,光合作用立即受到抑制的原因可能是 A.催化暗反应的酶受到破坏 B.类囊体的薄膜受到破坏 C.基质中的DNA受到破坏 D.基质中的核糖体受到破坏 4.呼吸作用过程中在线粒体的内膜上NADH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 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 浓度提高,大部分H+ 通过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 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好氧细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C.上述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电能→ATP中的化学能 D.结构①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 5.同源染色体是指 (  ) A.一条染色体经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B.来自于父(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C.形态基本相同的染色体 D.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联会的染色体 6.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B.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C.ATP中大量的能量都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 D.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7.下列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反应,错误的是(  ) A.水淹时,玉米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C6H12O62C3H6O3十能量 B.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的反应:C2H5OH+O2 CH3COOH+H2O C.植物吸收无机盐时消耗ATP的反应:ATPADP+Pi+能量 D.酵母菌进行发酵的反应:C6H12O62C2H5OH+2CO2十能量 8.(10分)如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  ) A.能量流动 B.物质循环 C.信息传递 D.物质更新 二、非选择题 9.(10分)下图甲、乙、丙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丁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细胞内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乙细胞所处的特定时期叫____________,丙图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 (2) 正常情况下,甲、乙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的基因型种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 (3) 甲、丙细胞所处的时期对应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段。 (4) 请画出形成丙细胞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_____ 10.(14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猪细胞中,然后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猪,可用于生产基因工程疫苗。如图为基因编辑培育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1号猪使用_____处理,使其超数排卵,选取卵母细胞用于核移植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含有营养物质丰富外,还因为它_____。 (2)采集2号猪的组织块,用_____处理获得分散的成纤维细胞,放置于37℃的CO2培养箱中培养,其中CO2的作用是_____。 (3)为获得更多基因编辑猪,可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进行_____,若操作对象是囊胚阶段的胚胎,要注意_____。 (4)通过上述基因编辑技术,人类赋予4号猪新的遗传性状是_____。 11.(14分)石油是人类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其在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陆地和海洋造成污染,下图是科研工作者分离能分解石油污染物的假单孢杆菌的过程。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取样→A→梯度稀释→涂布到培养基上→筛选目的菌株(假单孢杆菌) (1)A过程为___________,目的是增加假单孢杆菌的浓度,该培养基中应当以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该实验过程中需要设置完全培养液对照组,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___________(填“多于”或“少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实验中需要用___________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用___________(器具)涂布均匀并进行培养,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若实验中用103倍的0.1mL的稀释液分别涂布三个平板,培养后分别形成了98、100和102个菌落,则每毫升原样液中含有假单胞杆菌___________个,实际值一般要比该测量值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12.不同浓度的NaC1对某植物幼苗表观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如图1所示,图2是光合产物在植物细胞中的利用示意图。请回答: (1)光合色素所吸收的光为可见光,波长在____________nm范围内。当浓度大于50mmol/L时,随着浓度增加,NaCl对光合色素的影响是____________。对不同浓度下的幼苗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相比50mmol/L的处理组,250mmol/L组颜色为____________的条带明显变窄。 (2)光反应产生的NADPH可为卡尔文循环提供___________,每合成一个三碳糖需要进行________轮卡尔文循环;合成的三碳糖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还有一部分在叶绿体中转变成___________。 (3)当NaC1浓度高于200mmol/L,植物表观光合速率较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影响了光反应;同时叶片___________,从而影响碳反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A 【解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农业生态工程,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将多种农业生物生产进一步组装为合理的生态农业系统,农业生态工程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相互协调和促进和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从而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错误;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寒冷条件下生物种群的繁衍,体现的就是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传递,B正确;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可通过体外受精等措施进行繁殖濒危动物,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遗传)多样性,C正确;D、实施“退耕还草”来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提高了物种的多样性,利用的是群落演替的规律,D正确。故选:A。 2、D 【解析】 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基因重组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也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的变异和数量的变异,一般会改变基因的数量。 【详解】 A、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 B、当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发生交叉互换,会导致一个精原细胞产生四个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当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发生交叉互换,也会导致精原细胞产生四个不同基因型的精子,B错误; C、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杂交,F1基因型为AaBb,则F2双显性性状中(1AABB、2AABb、2AaBB、4AaBb)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C错误; D、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会引起基因数量的改变,D正确。 故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常见的三种可遗传变异,明确基因重组必须发生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并注意C选项中求的是显性性状中的纯合子。 3、B 【解析】A、、暗反应是由酶催化完成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A错误; B、类囊体薄膜是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的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紫外线导致磷脂被氧化,破坏类囊体的结构,B正确; C、DNA分子不是脂质,C错误; D、核糖体不是脂质,D错误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名师点睛】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的发生需要类囊体完整的结构,类囊体薄膜是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的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由于“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所以导致磷脂被氧化,破坏了类囊体的结构 4、D 【解析】 A. 根据题意可知,“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提高”,因此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并且需要借助于载体①,因此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 B.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B正确; 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上述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电能→ATP中活跃化学能,C正确; D. 根据题意可知,结构①能够驱动ATP合成,因此是一种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D错误。 5、D 【解析】 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详解】 A、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 B、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错误; C、形态基本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C错误; D、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 试题分析:A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A错误;三磷酸腺苷的结构简式是A-P~P~P,B错误;ATP高能磷酸键中含有大量的能量,C错误;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D正确。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7、A 【解析】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识记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 【详解】 A、水淹时,玉米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其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十能量,A错误; B、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发酵的原料是酒精,并产生醋酸,其反应为:C2H5OH+O2 CH3COOH+H2O,B正确; C、物吸收无机盐时需要消耗ATP,ATP水解释放能量的反应式为:ATPADP+Pi+能量,C正确; D、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酵母菌进行发酵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十能量,D正确。 故选:A。 8、B 【解析】 由图可知所示的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具有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的特点,能体现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功能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是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二、非选择题 9、4 四分体 极体 1种 2种 a—b d—e 【解析】 分析甲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乙图: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析丙图: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丁图:ab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 (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甲细胞内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内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丙细胞由于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在雌性动物体内产生,根据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特点可知,该细胞是第一极体。 (2)正常情况下,甲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体细胞内遗传物质相同,所以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种类只有1种,即都为AaBb;乙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不管发不发生交叉互换,在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基因型都是不同的,即都有两种。 (3)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丁中a-b段;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丁中d-e段。 (4)A和a、B和b分别是一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此,绘制形成图丙细胞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图就是绘制形成图丙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需要注意的是:细胞质分裂不能均等,且细胞质小的部分含有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颜色为白色)上的基因为AABB,细胞质多的一部分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颜色为黑色)上的基因组成为aabb,图示见答案。 易错题(2),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正常情况下,在不考虑突变和基因重组时,1个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相同,都为AaBb;而1个初级精母细胞或1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一定不同,要么为AABB和aabb,要么为AAbb和aaBB。 10、促性腺激素 含有促进(或激活)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 维持培养液的 pH (胚胎)分割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可生产X病毒外壳蛋白 【解析】 据图分析,图示基因编辑猪培育过程涉及的技术手段有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目的基因)导入2号猪的体细胞核中,然后将2号猪的体细胞核移植到1号猪的去核卵母细胞中,再将重组细胞培养到囊胚并移植到3号猪的子宫中去,最后分娩产生了4号转基因克隆猪。 【详解】 (1)据图分析可知,1号猪提供的是卵母细胞,对其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使其超数排卵。用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它体积大,易操作,含有营养物质丰富外,而且它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 (2)将2号猪的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的成纤维细胞需要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该细胞的培养应在37℃含5%的CO2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3)利用胚胎分割技术对图示早期胚胎进行分割,可以获得更多的基因编辑猪,若操作对象是囊胚阶段的胚胎,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4)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X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猪细胞中,然后通过核移植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猪,因此通过上述基因编辑技术,人类赋予4号猪新的遗传性状是可生产X病毒外壳蛋白。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动物细胞培养、胚胎移植等过程,能够弄清楚题图中不同的猪提供的结构和作用,明确核移植时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11、扩大培养(或选择培养) 石油 多于 无菌水 涂布器 1×1O6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高效分解石油的细菌的相关知识,以及估算样品中菌株数的方法,需要考生理解、识记稀释涂布平板法的过程,可根据题意梳理相关知识,对各选项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 (1)图中A过程为扩大培养(或选择培养),以增加假单胞杆菌的浓度;由于要分离能分解石油污染物的假单孢杆菌,所以该培养基中应当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由于完全培养液中任何微生物都可以生长,因此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从而说明选择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2)根据流程图可知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包括系列稀释和涂布平板两个过程,涂布平板之前需要用无菌水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浓度的菌液分别滴加到固体培养基的表面,用涂布器涂布均匀并进行培养。 (3)根据题意可知,三个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C=(98+100+102) ÷3=100个,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V=0.1mL,稀释倍数M=103倍,所以每毫升原样液中含有假单胞杆菌数=(C÷V) ×M=(100÷0.1) ×103=1×1O6个;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实际值一般要比该测量值偏大。 12、400-700 叶绿素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基本不变 蓝绿色和黄绿色 氢和能量 3 淀粉、脂质、蛋白质 叶绿素含量下降(减少、降低) 气孔关闭,CO2固定减少(CO2吸收减少、胞间CO2浓度降低) 【解析】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依赖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和传递光能,光合色素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发生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详解】 (1)光合色素所吸收的光波长在400—700nm范围内,主要为红光和蓝紫光。根据图1,当浓度大于50mmol/L时,随着NaCl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基本不变。相比50mmol/L组,250mmol/L组的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表现在分离带上为蓝绿色和黄绿色,即这两条带明显变窄; (2)光反应产生的NADPH为卡尔文循环提供氢和能量,每进行一个卡尔文循环固定一个碳,因此合成一个三碳糖需要进行3轮卡尔文循环;合成的三碳糖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有一部分在叶绿体中转变成淀粉、脂质、蛋白质; (3)当NaC1浓度高于200mmol/L时,植物叶绿素含量大幅度下降,影响了光反应;同时由于无机盐浓度过高,植物叶片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减少从而影响暗反应,综合来看,植物的表观光合速率较低。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能够根据图表信息判断光合色素的含量变化,总结变化趋势,分析其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