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4-2025学年陇南市重点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y****6 文档编号:11755147 上传时间:2025-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4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2025学年陇南市重点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4-2025学年陇南市重点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2025学年陇南市重点中学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2.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可发生在酵母菌细胞核中 B.图乙中的①过程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内不会发生 C.图乙中的③可表示图甲所示的部分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为①②③④⑤ 3.下列有关蓝球藻和小球藻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B.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C.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分子中 D.DNA的复制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 4.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传递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靶细胞 B.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 C.叶绿体释放的氧气进入线粒体中 D.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5.糖类和脂质在细胞的构成和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6.有关能源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短跑前运动员常服用葡萄糖溶液,因为葡萄糖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DNA和RNA中均含有含氮碱基腺嘌呤(A) C.有氧条件下,蓝藻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 D.给叶面施肥时,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可用于该细胞吸收叶面上的离子 7.关于基因突变是否可以遗传,有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B.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 C.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D.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只能传给男性 8.(10分)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 ) ①DNA复制 ②纺锤体出现 ③联会 ④着丝点分裂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9.(10分)抗虫的转基因植物,含有Bt蛋白,也叫毒蛋白,Bt蛋白本身其实没有任何毒性,但是鳞翅目幼虫的肠道壁上有一种特别的蛋白,喜欢与Bt蛋白结合,引起肠道壁穿孔,导致幼虫死亡。 (1)抗虫植物的抗虫效果与Bt蛋白的表达量直接相关,可通过制备_________作为特异探针对Bt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 (2)将Bt蛋白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和______________等。在农杆菌转化过程中,防止农杆菌过度生长是转基因成败的重要环节。因此植物材料和农杆菌共同培养结束后,转化组织需要________处理,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浓度很关键。光电比色法可用于细菌细胞密度的测定,OD600指的是某种溶液在600nm波长处的吸光值。吸光值与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浓度呈正比,通常用于细菌细胞密度(OD600)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溶液中的细菌处于________状态。由图可知,________对农杆菌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当浓度为300mg/L时,OD600降为0,说明________________。 注:Cef(头孢霉素),Carb(羧苄青霉索)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一直为人们所担忧但大量的研究表明该抗虫的转基因植物对人体并没有任何伤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0.(14分)抗人T淋巴细胞 CD3 抗原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肾脏等器官移植病人的急性排斥反应。下图是该抗体的研发和生产过程,请据此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甲是____细胞,乙是______细胞。 (2)①过程需要加入____诱导细胞融合,之后需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第一次筛选,目的是除去其他细胞,保留____细胞。 (3)②表示将丁细胞注射到小鼠____内,之后从相应液体中提取该单克隆抗体。该单克隆抗体能够治疗和预防器官移植时的排斥反应。 11.(14分)甜橙是重要的果品和香料植物,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分布,人们可以从甜橙中提取甜橙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芳香油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甜橙中提取出来的甜橙油与其他芳香油一样,也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_性。 (2)甜橙皮精油的提取方法通常为__________,利用该方法提取甜橙油时首先要用1.7%的石灰水浸泡6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压榨后为了使甜橙油易与水分离,应加入相当于甜橙皮质量的____________。该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在制备精油过程中都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下图是针对埃博拉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图,制备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涉及的生物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小鼠制备埃博拉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先给小鼠注射一种纯化的埃博拉病毒核衣壳蛋白,再从小鼠脾脏中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②过程获得的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经过筛选最终可获得④,该细胞群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大量制备单克隆抗体,可将④细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在培养液中通入一定浓度的_____,以维持培养液的pH。 (4)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导弹”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____________作用,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适宜范围是低温和低湿度,乙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适宜范围是高温和高湿度,它们适宜的生存的环境不相同。 【详解】 A、由题无法确定甲乙两种群的关系,A错误; B、只有群落才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之说,种群没有这些特征,B错误; C、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C错误;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对甲种群不适宜,对乙种群适宜,所以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D正确. 故选D。 2、A 【解析】 图甲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酵母菌为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核糖体上,A项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图乙中的①DNA复制会发生,B项正确;图乙中的③翻译可表示图甲所示的部分过程,C项正确;图乙中①②③④⑤均涉及碱基互补配对,D项正确。 3、C 【解析】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 A、蓝球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A错误; B、蓝球藻有核糖体,但是没有核仁,B错误; C、蓝球藻属于原核生物,小球藻属于真核生物,两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 D、蓝球藻属于原核生物,而有丝分裂属于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D错误。 故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C 【解析】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详解】 A、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是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细胞间的间接交流,属于细胞间信息传递,A错误; B、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是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属于细胞间信息传递,B错误; C、叶绿体释放的氧气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线粒体中,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传递,C正确; D、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属于细胞间信息传递,D错误. 故选C。 5、C 【解析】 考查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细胞中多糖的单体都是葡萄糖。糖类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只有C、H、O。 【详解】 A、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上还有糖脂、胆固醇等脂质,A正确; B、淀粉、纤维素、糖原等组成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正确; C、淀粉和脂肪水解终产物前者是葡萄糖,后者是甘油和脂肪酸,二氧化碳和水是他们氧化的终产物而不是水解的终产物,C错误;  D、由于脂肪中C、H的含量较高,相同质量下糖类和脂肪在彻底氧化分解,脂肪耗氧量多,糖类耗氧量少,D正确。 故选C。 6、B 【解析】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A项错误;ATP、DNA和RNA中均含有含氮碱基腺嘌呤(A),B项正确;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线粒体,C项错误;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D项错误。 7、B 【解析】 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配子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A正确。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是不能遗传的,植物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遗传,B错误。如果发生在人体体细胞中有可能会成为癌细胞,C正确。如果Y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只能传给男性,因为只有男性有Y染色体,D正确。故选:B。 8、D 【解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 比较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 间期 减I前的间期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与四分体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 分离与组合 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的 行为 中期位置 赤道板 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 断裂 后期 减II后期 【详解】 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都会发生DNA的复制,①正确;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纺锤体,②正确;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错误; 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④正确,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单克隆抗体 基因枪法 脱菌 悬浮 Cef(头孢霉素)和Carb(羧苄青霉素) 浓度为300mg/L时可以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 人的肠道壁上没有Bt蛋白的“受体” 【解析】 由图可知,Cef(头孢霉素)和Carb(羧苄青霉素)处理下的OD600均下降,说明二者均对农杆菌具有抑制作用。 【详解】 (1)可以制备Bt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探针,检测Bt蛋白的表达量,进而来判断抗虫效果。 (2)可以用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等将Bt蛋白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在农杆菌转化过程中,植物材料和农杆菌共同培养结束后,转化组织需要进行脱菌处理,以防止农杆菌过度生长。光电比色法可用于细菌细胞密度的测定,测定过程中需要保持溶液中的细菌处于悬浮状态。由图可知,Cef(头孢霉素)和Carb(羧苄青霉素)均对农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300mg/L时,OD600降为0,说明浓度为300mg/L时可以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 (3)由于人的肠道壁上没有Bt蛋白的“受体”,故该抗虫的转基因植物对人体并没有任何伤害。 鳞翅目幼虫的肠道壁上有一种特别的蛋白,喜欢与Bt蛋白结合,引起肠道壁穿孔,导致幼虫死亡;而人的肠道壁上没有Bt蛋白的“受体”,故该抗虫的转基因植物对人体并没有任何伤害。 10、人T淋巴 B淋巴 聚乙二醇(PEG或灭活的病毒) 杂交瘤 腹腔 【解析】 题图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甲是人T淋巴细胞,乙是B淋巴细胞,①过程为细胞融合,②体内培养。 【详解】 (1)注射的抗原是人T淋巴细胞,从小鼠体内提取的是B淋巴细胞。 (2)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是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之后需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第一次筛选,目的是保留杂交瘤细胞。经上述筛选获得的细胞产生的抗体还不是单克隆抗体,这是因为从小鼠脾脏内提取的B淋巴细胞不止一种。需经克隆化培养后,利用该抗体能和CD3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再次筛选得到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3)②表示将丁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 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 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11、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挥发 压榨法 提高出油率 0.25%的NaHCO3和5%的Na2SO4 Na2SO4 【解析】 芳香油是植物体新陈代谢的产物,由细胞原生质体分泌产生,大多具挥发性,有芳香的气味,故又称挥发油,在香料工业中又称精油。植物芳香油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1)蒸馏法:芳香油具有挥发性。把含有芳香油的花、叶等放入水中加热,水蒸气能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油水混合物又会重新分成油层和水层,除去水层便得到芳香油,这种提取方法叫蒸馏法。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的标准,将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蒸馏和水气蒸馏。(2)萃取法:这种方法需要将新鲜的香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是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3)压榨法:在橘子、柠檬、甜橙等植物的果皮中,芳香油的含量较多,可以用机械压力直接榨出,这种提取方法叫压榨法。植物芳香油的蒸馏提取过程:浸泡、加热蒸馏、乳浊液的分离。 【详解】 (1)植物芳香油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甜橙中提取出来的甜橙油与其他芳香油一样,也具有较强的挥发性。 (2)由于橙皮精油中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法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因此甜橙皮精油的提取方法通常为压榨法。新鲜的橙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胶和水分等,若直接压榨,出油率较低,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防止橙皮压榨时滑脱)。压榨后常加入相当于甜橙皮质量的0.25%的NaHCO3和5%的Na2SO4。该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在制备精油过程中都用到的试剂是Na2SO4,使橙皮精油和水更容易分离。 熟记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和分离的原理和步骤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融合 B细胞 杂交瘤细胞或多种杂交(杂种)细胞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CO2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导向 【解析】 试题分析:(1)单克隆抗体需要动物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为基础。 (2)是从小鼠的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通过②细胞融合过程获得的③是杂交瘤细胞,要经过筛选,淘汰掉其他融合的细胞和未融合的细胞。最后只剩下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通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以维持培养液的PH。 (4)常规的血清中抗体种类多,而此时获得的是单克隆抗体,所以最大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生物导弹”是借助单克隆抗体的导向作用,即特异性结合能将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位置。 考点: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