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学益校区2025年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图中e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C.图中d蕴含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
D.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
2.下表表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蛋白胨
葡萄糖
K2HPO4
伊红Y
美蓝
蒸馏水
含量
10 g
10 g
2 g
0.4 g
0.065 g
1000 mL
A.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B.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
C.该培养基没有提供生长因子的物质
D.该培养基调节到合适的pH后就可以接种菌种使用
3.下列信息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楝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4.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碳源为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
①大肠杆菌 ②霉菌 ③放线菌 ④纤维素分解菌
A.④②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5.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人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6.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获能方法有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
B.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两道屏障有透明带反应和顶体反应
C.精卵发生中包含有丝分裂
D.卵子只有到了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受精
7.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①具有双层膜 ②分解有机物,合成ATP ③利用气体和产生气体④消耗水并生成水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多种酶 ⑦含有丰富的膜面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⑤⑥⑦
8.(10分)某学生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请回答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实验
1
2
3
4
检测
试剂
双缩脲试剂
试剂A
苏丹Ⅲ染液
试剂B
检测结果
淡紫色
无砖红色沉淀
未观察到橘黄色
蓝色
A.鸡蛋清 斐林试剂 B.鸡蛋清 碘液
C.劣质奶粉 碘液 D.劣质奶粉 斐林试剂
二、非选择题
9.(10分)胚胎工程技术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下图是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相关情况,其中供体1是良种荷斯坦高产奶牛,供体2是黄牛。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产生小牛的几个途径中,属于无性繁殖途径的有应用______(填数字)。
(2)人工授精时,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在______,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有______;
若在应用2中进行冲卵操作,则该操作的生理学依据是______。
(3)若采取体外受精的方法获得受精卵,将优良公牛的精子收集后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中进行培养,其目的是______。
(4)细胞A~D中属于原始性腺细胞的是______(填字母)。
(5)为一次获得多个细胞B,需向供体2注射______。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______,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10.(14分)如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细胞,1、2、3、4、5、6、7表示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免疫过程。其中细胞丙表示___,细胞丁为______。
(2)若甲细胞为T淋巴细胞,当乙细胞被病毒致敏后,过程3中还需接受甲细胞分泌的_______才能进一步增殖分化。
(3)抗体的化学本质为___,因而丙细胞释放抗体的方式为___,相比于1、2、4过程,病毒通过7和6过程使丙细胞释放抗体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11.(14分)2016年4月6日,世界上首个拥有“三位亲生父母”的健康男婴在墨西哥诞生。其培育过程采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女性的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捐献者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__________激素以促使卵母细胞捐献者超数排卵。受捐者也要注射相关激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组细胞需培养到MⅡ中期的原因是该时期的卵母细胞才具备______________。重组细胞体外培养所需的气体主要是O2和CO2,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和胚胎移植对胚胎的需求,可在__________时期对胚胎进行分割,多余的胚胎可__________保存。
(4)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试管婴儿技术的主要区别是植入前对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
12.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将F2灰身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身白 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
(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某区段,若雌性果蝇仅一条x染色体该区段缺失仍可育,雄性果蝇该区段缺失则因缺少相应基因而死亡,各变异个体产生配子存活率相同。用正常红眼雄果蝇(XRY)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得到F1,发现其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H,将其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了F2,根据F2性状判断三种产生H的原因:
①若子代__________,则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
②若子代__________,则是由X染色体区段缺失所致;
③若子代__________,则是由性染色体数目(XXY)变异所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D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e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f表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详解】
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错误;e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B错误;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能量未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C错误;图中a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c/a的比值越高,牲畜的产量越高,故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D正确;故选D。
本题结合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某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再准确判断各选项。
2、B
【解析】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源、碳源、水和无机盐等;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的区别是否添加适量的凝固剂琼脂;伊红美蓝指示剂可以专一检测大肠杆菌菌落。
【详解】
A、从用途看,该培养基中有伊红和美蓝,属于鉴别培养基,A错误;
B、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源、碳源、水和无机盐等,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属于氮源的物质是蛋白胨,B正确;
C、生长因子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它们一般是酶和核酸组成成分,表格中的蛋白胨可以提供生长因子,C错误;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经灭菌后才可以接种使用,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详解】
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属于化学信息;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属于物理信息。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4、A
【解析】
在碳源为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但是④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生长;霉菌是真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后,青霉素可以抑制大肠杆菌和放线菌,但是不抑制真菌,所以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出②霉菌,故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不同的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不同,确定用不同选择培养基,例如培养酵母菌和霉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等。
5、D
【解析】
题意分析,首先要把F2中“红花为272 株,白花为212株”利用统计学方法处理为红花:白花≈9:7,9:7是双杂合子自交后代9:3:3:1的变式,据此推知控制花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结合性状表现可知F2植株中的基因型为红色(A_B_)、白色为(aa B_)、(A_bb)和双隐性(aabb),则可推断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
【详解】
据分析可知:
A、F2中白花植株不都是纯合体,A错误;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双显性(A_B_),基因型有4种,B错误;
C、红花 与白花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
D、F2中白花植株共有5种基因型,红花植株有4种基因型,白花植株比红花植株基因型种类多,D正确。
故选D。
6、B
【解析】
动物排出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1)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2)第二种方法:从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或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精子的采集和获能:(1)收集精子的方法:假阴道法、手握法和电刺激法;(2)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包括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
【详解】
A、精子获能处理的方法有培养法和化学诱导法两种,A正确;
B、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B错误;
C、精子和卵子的发生过程中性原细胞都进行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C正确;
D、卵子只有到了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完成受精,D正确。
故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受精的是几个过程,了解精子的获能方法以及卵母细胞的培养,明确精子必须获能以后才能与培养到特定阶段的卵母细胞完成受精。
7、C
【解析】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2层膜的细胞器,叶绿体不分解有机物,叶绿体利用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线粒体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都由水的消耗和生成,都含有DNA,内部都有多种酶,膜面积都很丰富,①③④⑤⑥⑦正确。
故选C。
易错警示:线粒体由两层膜包被,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两层膜之间有腔,线粒体中央是基质。基质内含有与三羧酸循环所需的全部酶类,内膜上具有呼吸链酶系及ATP酶复合体。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形成ATP的主要场所,有细胞"动力工厂" 之称。 叶绿体主要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的含量最多,遮蔽了其他色素,所有呈现绿色。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8、D
【解析】
根据所学实验可知,判断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现象的是还原糖的检测,所用试剂为斐林试剂;判断是否出现蓝色的实验是淀粉的检测,所用试剂为碘液;双缩脲试剂用于蛋白质的鉴定;苏丹Ⅲ染液用于脂肪的鉴定。
【详解】
根据表示中信息可知,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鸡蛋清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应该呈现淡紫色,因此应该检测的是劣质奶粉,故A、B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试剂B为碘液,砖红色沉淀是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因此试剂A应为斐林试剂,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1和4 (供体1的)输卵管 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 早期的胚胎都处于游离状态 使精子获能 C 促性腺激素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解析】
分析题图:应用1中:供体1提供细胞核,供体2提供细胞质,经过核移植技术形成重组细胞,并发育形成早期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发育成小牛,称为克隆牛;应用2中:优良公牛和供体1配种形成受精卵,并发育成早期胚胎,再胚胎移植到受体子宫发育成小牛,属于有性生殖;应用3中: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获取胚胎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干细胞培养;应用4中:采用了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多个子代。
【详解】
(1)图中产生小牛的几个途径中,属于无性繁殖途径的有应用1和4。
(2)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因此人工授精时,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在供体1的输卵管;精子与卵子的透明带接触时,顶体酶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精子穿越透明带,并接触卵黄膜,精子接触卵黄膜的瞬间,会引起透明带反应,因此防止多精入卵的屏障有透明带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由于早期的胚胎都处于游离状态,因此应用2中需进行冲卵操作。
(3)采集到的精子要经过获能处理,才能与卵细胞融合,将优良公牛的精子收集后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中进行培养,其目的是使精子获能。
(4)细胞C是胚胎干细胞,应取自胎儿的原始性腺或早期胚胎细胞,故A~D中属于原始性腺细胞的是C。
(5)细胞B是卵细胞,为了一次获得多个卵细胞,可向供体2注射促性腺激素;在在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本题结合流程图,考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等知识,要求学生识记胚胎移植的过程,掌握胚胎分割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10、体液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白细胞介素-2 蛋白质 胞吐 速度更快、数量更多
【解析】
本题是关于免疫的问题图像中有抗体产生,表示体液免疫过程,因此细胞甲、乙、丙、丁依次是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1、2、3、4、5、6、7表示抗原的识别以及呈递过程。当抗原二次以上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进而产生更强的免疫过程。
【详解】
(1)由图像可知该免疫过程中产生了抗体,因此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过程。其中细胞丙能够产生抗体,表示浆细胞,细胞丁为记忆B细胞。
(2)若甲细胞为T淋巴细胞,当乙细胞是B细胞,该细胞的增殖、分化除了被抗原刺激之外,还需接受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淋巴因子)的作用才能进一步增殖分化。
(3)所有抗体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为大分子物质,因而丙细胞释放抗体的方式为胞吐,相比于1、2、4过程,病毒通过7刺激记忆细胞,使记忆细胞迅速的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因此释放抗体具有速度更快、数量更多的特点。
二次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迅速的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进而产生大量的抗体,但是需要我们知道的是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的来源不仅是记忆细胞和B细胞,大部分浆细胞是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少部分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
11、促性腺 为胚胎的植入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 受精的能力 维持细胞的有氧呼吸 桑椹胚(或囊胚) 冷冻(或液氮) 不能 遗传学诊断
【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由图可知,三亲婴儿的培育采用了核移植技术、胚胎体外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等。采集成熟的卵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向供体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速排卵,本实验中采取核移植技术构建重组细胞,但细胞需要在体外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有受精能力。在胚胎移植的流程中,用激素对供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的目的是使供、受体的生理状态相同,以保证移植的胚胎能够继续正常发育。细胞必须在体外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再移植到受体内,而分割的胚胎可直接移植到受体子宫内,部分分割后的胚胎可冷冻保存。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相比,前者需在胚胎移植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以筛选出符合特殊要求的胚胎,进而生出特定类型的婴儿。
【详解】
(1)捐献者在取卵前通常可通过注射促性腺激素以促使捐献者超数排卵。受捐者也要注射相关激素,目的是为胚胎的植入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
(2)重组细胞需培养到MⅡ中期的原因是该时期的卵母细胞才具备受精能力。重组细胞体外培养所需的气体主要是O2和CO2,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的有氧呼吸。
(3)通常在桑椹胚(或囊胚)时期对胚胎进行分割,多余的胚胎可保存在液氮中。
(4)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根据题图可知,三亲婴儿的线粒体来自捐献者的卵母细胞,细胞核来自母亲的卵母细胞,因此三亲婴儿培育技术不能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与试管婴儿技术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在植入前对胚胎进行遗传学诊断。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胚胎工程涉及的技术手段及其应用,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2、3:1 1/36 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雌雄个体比值为1:1 雄果蝇全为白眼,雌果蝇全为红眼,雌雄个体比值为2:1 雌雄个体中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性状
【解析】
1、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为AaXRXr灰身红眼雌果蝇、AaXrY灰身白眼雄果蝇,F1的雌雄果蝇杂交得到F2,则将两对性状分开利用分离定律单独分析,Aa×Aa→3/4A-灰身、1/4aa黑身,XRXr×XrY→XRXr、XRY红眼;XrXr 、XrY白眼。
2、正常红眼雄果蝇(XRY)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得到F1,则正常情况下F1为XRXr红眼雌果蝇和XrY白眼雄果蝇。
【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1为AaXRXr灰身红眼雌果蝇、AaXrY灰身白眼雄果蝇,F1的雌雄果蝇杂交得到F2,由于Aa×Aa→3/4A-灰身、1/4aa黑身,XRXr×XrY→XRXr、XRY红眼;XrXr 、XrY白眼,则F2中灰身占3/4,黑身占1/4,红眼占1/2,白眼占1/2,故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4×1/2):(1/4×1/2)=3:1。F2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RXr或是AaXRXr,灰身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RY或是AaXRY,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随机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身的概率aa=2/3×2/3×1/4=1/9,子代中出现白眼XrY的概率1/4,故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9×1/4=1/36。
(2)用红眼雄果蝇(XAY)与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得到F1,正常情况下F1的雌果蝇眼色的基因型为XAXa,表现型为红眼。白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有三种原因,基因突变所致、X染色体C区段缺失所致、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
①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白眼的基因型为XaXa,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F2,即XaXa×XAY,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
②若是由X染色体C区段缺失所致,则白眼的基因型为X-Xa,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F2,即X-Xa×XAY,由于X-Y因缺少相应基因而死亡,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1。
③若是由性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则白眼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XXY,所以基因型为XaXaY,产生的配子为XaXa:XaY:Xa:Y=1:2:2:1。正常红眼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为XA:Y=1:1,结合表格中个体的发育情况可知,子代红眼雌果蝇(XAXaY、XAXa):白眼雌果蝇(XaXaY):红眼雄果蝇(XAY):白眼雄果蝇(XaY、XaYY)=4:1:1:4,即雌雄个体中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性状。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应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及其应用,能够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这是该题考查的重难点。而第(2)问的关键是利用结论作为条件结合所学的伴性遗传的知识点分析实验结果,进而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