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线
封
江苏省连云港市沙河子园艺场小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精选数学试卷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圆锥的体积不变,如果半径缩小2倍,那么高应该________。
2.用12的任意四个因数写出一个比例是(_____)。
3.一个布袋中有2个黄球,3个白球,5个红球。如果每次从布袋中取出一个球,摸到(______)球的可能性最小,至少摸出(______)个球才能保证摸到2个同色球。
4.如图,如果用整个图表示总体,那么(_____)扇形表示总体的;(____)扇形表示总体的;剩下的C扇形表示总体的(____).
5.甲是乙的1.5倍,甲:乙=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两数的和是28,甲与乙的比是3:4,乙数是(_____),甲乙两数的差是(_____).
7.已知是一个四位数,且=□997,方格中应填_____.
8.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________,在这个分数中,分母是________,分子是________。
9.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cm,4cm,4cm,把它分成两个棱长为4cm的正方体,总表面积比原来_____(填“增加”或“减少”)了_____cm1.
10.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11.学校举行武术操比赛,五(1)班派若干名同学参加。领操一人,其余参赛学生无论是每排6人还是每排8人都没有剩余。五(1)班至少派_____人参加比赛。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黑兔只数是白兔只数的,( )是单位“1”的量.
A.白兔只数 B.黑兔只数 C.总只数
13.图中长方形和圆形相交,相交部分的面积是长方形的,是圆形的,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是圆形面积的( )。
A. B. C.
14.一个圆的直径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这个圆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15.能同时被2、3、5除余数为1的最小数是( )
A.29 B.31 C.61
16.六(2)班总人数一定,升学考试获得优秀的人数与优秀率(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确定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盒子中有10个白球、1个黄球,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如果是黄球,龙一鸣赢;如果是白球,依依赢。那么依依一定赢。(________)
18.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____)
19.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是甲数的。(______)
20.一批产品100个合格,10个不合格,不合格率是10%. (____)
21.一件商品先降价10%,再提高价钱的10%,现在的价钱一定比原价低。(______)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口算:
72﹣48= 60÷4= 125×8= 5200﹣300=
50×60= 37×9= 560÷70= 0×100=
23.简便计算(要求写出简算过程)
-0.27+-0.13
÷23+×
2017÷
24.解方程或比例
x﹣x=
0.9×8﹣x=3
:x=16:9
:=x:4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下面是去年下半年某商场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表和统计图。
7
8
9
10
11
12
毛衣
0
100
400
1100
1200
1000
衬衫
1200
1000
900
600
100
0
(1)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
(2)请你简单描述去年下半年毛衣、衬衫销售量的总体变化情况。你认为导致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销售经理,在今年下半年怎样进这两种服装。
27.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用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调价出售,售出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所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用钱有_______元。
(2)调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________元。
(3)根据关系图,你认为他调整价格是涨价还是降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他调价调整的幅度为每千克0.1元,他将剩余的土豆卖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共有26元,则他一共带了________千克的土豆。
28.据统计,制造2000双一次性筷子需砍伐1棵树木,全国每天要生产一次性筷子达1亿多双,制造1亿双一次性筷子要砍伐多少棵树?
29.希望小学建造新教学楼,原计划投资68万元,实际投资比计划增加20%,实际投资多少万元?
30.某种产品现在每件成本是122.25元,比原来降低了27.75元,现在每件成本比原来降低了百分之几?
31.某厂计划加工一批桌椅,加工完成计划的后,又加工了840套,这时加工总数比原计划多了10%.原计划加工桌椅多少套?
32.在垒球掷远比赛中,李明和赵刚各投了4次,成绩如下表.
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李明和赵刚垒球掷远比赛成绩统计图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李明这4次投掷的距离是一次比一次远吗?投得最远的是第几次?
②赵刚这4次投掷的距离是一次比一次远吗?投得最远的是第几次?
③李明这4次投掷垒球距离的平均数是多少米?有哪几次投的距离超过了平均数?
④赵刚这4次投掷垒球距离的平均数是多少米?有哪几次投的距离超过了平均数?
这幅统计图还能说明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扩大4倍
【分析】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根据底面半径缩小的倍数判断出底面积缩小的倍数,把高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
【详解】如果半径缩小2倍,那么底面积就缩小4倍,要使体积不变,高应该扩大4倍.
故答案为:扩大4倍
2、1 ∶2=6 ∶12 (答案不唯一)
【解析】略
3、黄 4
【详解】略
4、A B
【解析】略
5、3 2
【详解】略
6、16 4
【详解】略
7、2
【解析】
是9的倍数.
故□997能被9整除,故应填入2.
8、 7 3
【分析】,平均分成了7份,涂色部分占3份,据此写出分数,分数线下边的是分母,分数线上边的是分子,据此填空。
【详解】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在这个分数中,分母是7,分子是3。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把这个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9、增加 31
【解析】4×4×1
=16×1
=31(平方厘米),
答:总面积比原来增加了31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增加,31.
10、AB
【分析】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为1,最小公倍数为两个数的乘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所以A和B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A×B。
故答案为:AB。
【点睛】
理解掌握互质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25
【分析】“无论是每排6人还是每排8人都没有剩余”,可知五(1)班学生人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8的倍数,即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加上领操一人,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2×3,8=2×2×2,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24,所以总人数为24+1=25(人)。
答:五(1)班至少派25人参加比赛。
故答案为:25。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A
【详解】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进行解答即可.
13、B
【解析】略
14、B
【分析】圆的面积=πr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代入对应的数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设圆的直径与正方形的边长均为4厘米,圆的面积=π(4÷2)2=12.56(平方厘米),正方形面积=4×4=16(平方厘米),16>12.56,即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故正方形大.
故答案为A.
15、B
【解析】此题是根据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结合整除的意义解决问题.
可先求出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的数也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30,由此解决问题.
【详解】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数是30,
30+1=1.
故选B.
16、A
【解析】略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
【分析】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的基本条件和发展过程等许多因素有关。当条件对事件的发生有利时,发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当条件对事件的发生不利时,发生的可能性就小一些。
【详解】虽然依依赢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也不是一定会赢。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察了可能性的大小,有一线希望就有无限可能。
18、×
【分析】质数是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最小的质数是2,是所有质数中唯一的偶数,由此举例判断两个质数的和即可
【详解】例如:2+3=5,这两个质数的和就是奇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9、√
【分析】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是单位“1”,将乙数看成6份,甲数是6+1份,据此分析。
【详解】6÷(6+1)=6÷7=,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20、×
【解析】×100%≈9.1%,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详解】根据“一件商品先降价10%”,确定把一件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由“再提高价钱的10%”,确定把这件商品提价10%后的价钱看作单位“1” ,由此可得:1×(1-10%)×(1+10%)=1×0.9×1.1=0.99=99%,故正确。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24;15;1000;4900
3000;333;8;0
【详解】减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再减;
整数乘法计算方法: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位数除法的法则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23、1.6;;2017
【分析】(1)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分数与分数放在一起计算,小数和小数放在一起计算。
(2)将÷23变成×,然后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将2017化成(2018-1),再将外面的除法变成乘法乘以分数的倒数,再利用分数乘法分配律来解。
【详解】(1)-0.27+-0.13
=(+)-(0.27+0.13)
=2-0.4
=1.6
(2)÷23+×
=(+)×
=1×
=
(3)2017÷
=2017×
=(2018-1)×
=2018×-
=2019-
=2017
故答案为:1.6;;2017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简便运算律,分数除法注意化成乘法再进行计算。
24、x= x=2.8
x=0.25 x=12
【详解】(1)x﹣x=
解:x=
x÷=÷
x=
(2)0.9×8﹣x=3
解:7.2﹣x=3
7.2﹣x+x=3+x
x+3=7.2
x+3﹣3=7.2﹣3
x=4.2
x÷=4.2÷
x=2.8
(3):x=16:9
解:16x=9×
16x÷16=9×÷16
x=0.25
(4):=x:4
解:x=4×
x÷=4×÷
x=12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
【解析】略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1)见详解
(2)毛衣销售量从7月到11月呈逐渐上升趋势,12月份略有下降;衬衫销售量从7月到12月呈逐渐下降趋势;原因是天气情况,天气越冷,毛衣销售量越大,衬衫销售量越小,天气越热,毛衣销售量越小,衬衫销售量越大;
如果我是销售经理,在今年下半年,我少进一些衬衫,多进一些毛衣。
【分析】(1)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代表的是月份,纵轴表示的是销售量,然后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作图。
(2)根据统计图可以看出,衬衫的销售量越来越低,毛衣的销售量越来越高。因为下半年温度逐渐变低,所以毛衣的需求量越来越高,衬衫需求量越来越低。
【详解】(1)
(2)毛衣销售量从7月到11月呈逐渐上升趋势,12月份略有下降;衬衫销售量从7月到12月呈逐渐下降趋势;原因是天气情况,天气越冷,毛衣销售量越大,衬衫销售量越小,天气越热,毛衣销售量越小,衬衫销售量越大;
如果我是销售经理,在今年下半年,我少进一些衬衫,多进一些毛衣。
【点睛】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及其应用,注意毛衣和衬衫在折线统计图中,毛衣是实线,衬衫是虚线。销售量越高的服装就多进,销售量越低的服装就少点进。
27、(1)5元
(2)(20-5)÷30=0.5(元)
(3)降价
(4)30+(26-20)÷(0.5-0.1)=45(千克)
【解析】略
28、50000棵
【解析】100000000÷2000=50000 1×50000=50000(棵)
答:制造1亿双一次性筷子要砍伐50000棵树。
29、81.6万元
【解析】68×(1+20%)
=68×1.2
=81.6(万元)
答:实际投资81.6万元.
30、18.5%
【解析】先用现价加上27.75元,求出原来的价格,再用降低的钱数除以原来的价格即可.
【详解】27.75÷(122.25+27.75)
=27.75÷150
=18.5%
答:现在每件成本比原来降低了18.5%.
【点睛】
本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为除数.
31、1680套
【解析】知道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原计划的 (1+10%-) 是840,用 840÷(1+10%-) 可以求出原计划生产多少套
【详解】840÷(1+10%-)=1680(套)
32、如下:
①李明这4次投掷的距离不是一次比一次远,投得最远的是第三次。
②赵刚这4次投掷的距离也不是一次比一天远,投得最远的是第三次。
③25.5米,第三、四次投的距离超过了平均数。
④24米,第二、三次投的距离超过了平均数.
这幅图还能说明他们都是第三次投得最远。
【分析】横轴表示次数,竖轴表示长度,一格表示4米,虚线表示李明的成绩,实线表示赵刚的成绩,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先确定各点然后连接成线即可绘制出折线统计图;①、②,根据数据判断并回答即可;③用李明四次的成绩和除以4即可求出平均数;④用赵刚四次的成绩和除以4即可求出平均数。
【详解】
①李明这4次投掷的距离不是一次比一次远,投得最远的是第三次。
②赵刚这4次投掷的距离也不是一次比一天远,投得最远的是第三次。
③(19+23+32+28)÷4
=102÷4
=25.5(米)
答:李明这4次投掷垒球距离的平均数是25.5米,第三、四次投的距离超过了平均数。
④(22+24+28+22)÷4
=96÷4
=24(米)
答:赵刚这4次投掷垒球距离的平均数是24米,第二、三次投的距离超过了平均数.
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