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西建材规划设计与建筑1082023年7 月迪庆藏族碉房建筑特色和传承保护研究晏国玲,李慧峰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摘 要:文中介绍了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自然地理条件,对迪庆藏族碉房的地域、生态、民族宗教、装饰、结构等方面特色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传承和发展碉房建筑提出了相关措施,对民居的保护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关键词:迪庆藏族;碉房;保护和传承中图分类号:TU2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2890(2023)07-0108-03Study on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Inheritance a
2、nd Protection of Diqing Tibetan DiaofangYan Guoling,Li Huifeng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000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geographical natural conditions of Diqing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the Diqing Tibetan diaofang,ecology,national religi
3、on,decoration,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lysis,it also puts forward relevant measure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aofang buildings,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residential houses.Key words:Diqing Tibetan;Diaofang;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0 引言迪
4、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与西藏自治区相邻,东部与四川省接壤,东南部与丽江市交界,西部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相邻,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也是“三江并流”的腹心区,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唐宋时期,迪庆藏族自治州就有了较大规模的商贸活动,是云南藏区通往内地和西北的交通要冲。随着历史发展,迪庆藏族地区与其他民族、地区相互交流、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建筑风格。迪庆州海拔为1 5003 500 m,是云南省内海拔和纬度最高的地区,境内有藏区八大神山之首的云南最高山峰瓦格博峰,地形及气候条件复杂多样,有干热河谷、二半山区与高寒坝区三种典型气候类型1,其特点可简要概括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
5、天”,当地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以碉房为主。碉房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本文旨在通过介绍迪庆藏族碉房建筑的特色,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措施,以便更好地了解、发扬和传承该文化遗产。1 碉房的类型划分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由于区域不同,地形条件、气候特点、自然环境、建材利用条件和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因此,其碉房建筑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平顶碉房和闪片房。1.1 平顶碉房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高原峡谷藏区以及干热河谷地区,如香格里拉县的建坛、小中甸等乡镇,通常屋面以平顶结构为主,多数为二、三层的平顶碉房或一层碉房,其建筑风格和样式的主要特征
6、为“屋皆平顶”。据相关记载,其大约已有逾千年历史。整体土木结构,基础以砌石为主,墙体由夯土而成。1.2 闪片房除平顶碉房外,在迪庆高原坝区,闪片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以香格里拉市为例。因受地理条件及当地气候环境因素影响,且森林资源较丰富,闪片房是该区域主要的建筑方式,以平顶碉房为基础修建,并在房顶加盖一层“人”字形闪片木板。2 迪庆碉房建筑的特色迪庆藏族自治州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和民族风俗等,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无论是结构,还是装饰,亦或是作用等方面,都充分彰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厚重的历史沉淀、沉稳的建筑风格以及多元的文化内涵。从居住文化看,各户各家居住在高原坝区以及高原峡谷区,
7、不同的分布却有着明显的聚集性;从农耕文化看,村寨周边均种植特色青稞以及其他作物等,利于播种农耕及收成;从生态学看,村民根据当地自然条件选择适配的植物,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从军事防御看,碉房的特有形式为普通住居与碉楼的结合,具备较好的防御性;从民俗文化看,民居的装饰丰富多样,极富艺术性。由此可知,迪庆藏族地区的碉房建筑具有显著的艺术、旅游和保护价值。2.1 生态特色迪庆藏族地区独有的气候条件,为其民居建筑提供了浓郁的生态特色。当地民居的聚落形式与自然条件相融合,生态与实际建筑相结合。2.1.1 民居聚落与自然和谐聚落为人居聚成群,小者为村,大者为乡,与民居之间存在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与民居相同,
8、聚落又是某一民族文化系统中的产物。由于文化观念的差异,每个民族都可以形成不同形式的聚落。聚落的形成和分布,总体上与宗教、贸易和生产有第一作者:晏国玲(1999-),女,四川攀枝花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江西建材规划设计与建筑1092023年7 月关,藏族民居聚落与宗教关系更为紧密。凡有寺院之地,其周必有民居聚落;寺院历史愈久,规模愈大,周边聚落愈多2。迪庆藏族自治州的传统村落选址遵循“地脉与神论”,通常建于平坝或河谷之中。该民居聚落的建造和聚居方式都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由于藏族人民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村落整体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聚落模式通常包
9、含山地村寨和平地村寨。山地村寨多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布局形式以线状走向为主,以自然灵活的有机形态维持人地之间的平衡;平地村寨的用地条件更为优越,坝子地势平坦,更适合农耕和放牧,空间开阔,有助于原本相对分散的部落种族相互连接聚集。2.1.2 碉房的生态策略迪庆藏族自治州碉房的生态策略主要体现在建筑形态、建筑空间以及建筑材料三方面。平顶碉房地区的气温较高,干热少雨,建筑形式通常以通风散热为主,门窗洞口大,平屋顶作为多功能平台,一般为三至四层的空间布局;闪片房地区的建筑因冬季气温低且降雨量较多,以防寒保暖为主,门窗洞口小,整体建筑厚重敦实,双坡屋顶利于排水,通常为二层带屋顶夹层的空间布局。碉房的建筑
10、材料大多就地取材,通常使用当地可回收利用的土、石、木等,在建筑过程中,以传统方式分段构筑外围护土质墙体,再逐层搭建木结构体系,最后以土木材料构建屋顶3。2.2 地域多样性特色迪庆碉房分布于各个地区,既表现出统一性,也具有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碉房部分构造上。闪片房主要是两层且鲜有厕所,但尼西汤堆的房屋大多为三层且有一至两个厕所;小中甸的闪片房,其粮仓暴露在外墙且为井干式,屋顶在山墙外并增设通长的立柱。明永村的碉房由于地理优势,入口设计为人畜分流,人多从二层进出,而奔子栏的入口多在底层,人畜共用4。2.3 民族宗教特色迪庆藏族地区的文化以藏传佛教为主,因此,当地建筑体现出浓郁的宗教特色,具体体现
11、在民族基本的信仰寄托物以及屋内的部分装饰等方面。2.3.1 民族信仰寄托物迪庆藏族的居民与其他地区居民一样,生活中需要有寄托信仰愿望的处所,不同寄托物其信仰方式不同,但都表达了藏民们的美好期望。位于大门顶部或院墙顶部的煨桑炉、闪片房屋脊上的风马旗、门头上挂的刻有经文的灵石及牦牛头骨等,均为家庭祈祷的物品,表达藏民对佛教虔诚信仰以及消灾积德的愿望。2.3.2 室内形制位于堂屋的中柱是迪庆藏民家庭中心的象征,同时也寄托着家庭发展繁荣的心愿。中柱来源于一整棵大树,因其重要性,当地居民将其顶部向上,根部向下进行安置,寓意家庭欣欣向荣。中柱,在藏族民居中又称三锅庄,藏语意为“都柱”,代表家神或者祖先的化
12、身。中柱上挂有镶嵌活佛的照片,相框下扎红白黄的三色哈达。在中柱下端靠近窗户的地面上,原安放藏式火盆,现改为电炉等,中柱的两侧托木也会雕刻吉祥图案。每逢假期,藏族人家都要绕着中柱打跳欢庆5。在紧邻火塘的壁面上设置神龛,神龛的洞口边框以及壁面都有精美的雕刻,上半部为龛台,内供释迦牟尼和度母、金刚、菩萨像或悬挂活佛照片;龛下摆放酥油花,颜色鲜艳、工艺精湛。龛台下半部分是壁柜,柜台上从左至右摆着达赖喇嘛、萨迦法王、班禅喇嘛画相,并以左为尊。柜台上还摆放着酥油灯、供水碗、手持转经筒等,以表达对神的敬意,酥油灯则为通宵点亮的状态。壁柜则贮香供、法器和经卷6,少数家庭将法鼓悬挂于房间角落。房间四壁墙上方,挂
13、着许多唐卡,数量从数张到数十张不等。唐卡下方,粘贴各种高僧大德相片,包括红教、白教、花教等,并非硬性要求萨迦派。此外,经堂内通常设有一张柜子和一张床。同时,堂屋中的水亭也寄托着藏民的信仰,水亭用于存放堂屋中的水缸,其下放置有两个大的铜缸或锡缸,缸中均装满水,象征着大海,同时可为日常生活所用7。水亭上悬挂着象征着家庭财富的铜瓢,类似于神龛,水亭的壁面浮雕以及柜框上透雕所围合的边框也非常华丽8。2.4 装饰特色除建筑结构本身外,民居装饰同样呈现出差异化特征。迪庆藏族碉房装饰因其独特性,充分体现出藏族民居的宗教特色以及风俗信仰。2.4.1 墙面装饰藏族民居在米白色夯土外墙上的装饰较少,墙面的装饰主要
14、在两面山墙侧檐下的三角形木板区域,先用黑色将木板区域描边,同时在木板最下方画出一排方格,而后在方格中彩绘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图案彩绘风格细腻,线条柔美,用颜色变化来表示深浅明暗变化,部分碉房还在屋顶与木板交接处做装饰,多以花瓣图案或灵石图案等为主。2.4.2 门窗装饰门窗装饰通常集中于门框与门楣。门框一般彩绘藤蔓植物或花纹线条,亦或回纹压边;门楣一般由两层出挑的短椽构成,通常在椽头处符号化地彩绘花瓣、草木、树叶或者其他吉祥几何图案。与此同时,横向的相邻椽头间也会较写实地绘制各种植物,其图案具体形象,且色彩渐变层次分明。窗框内一般装有藏族图案的窗柩,少部分装有汉族文化的图案窗柩,其装饰与大门相似
15、。窗框装饰多为藤蔓植物线条花纹,较为简单,从里到外逐渐复杂,最外两层为堆经雕刻或彩绘,以及用莲瓣等彩绘填满边框。2.4.3 檐、梁、柱装饰迪庆藏族民居中,檐、梁、柱的装饰艺术十分注重视觉上的虚实有序,运用点、线、面、体,从二维平面的装饰到三维立体的装饰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刚或柔、动或静、平静或挺拔、膨胀或收缩等9。檐、梁、柱上涂有各种艳丽的颜色,以堂屋大厅内的中柱装饰最为华丽,上面绘制有彩绘,粘贴彩画还悬挂有花草等植物以凸显中柱的独特地位,同时赋予了美好的祝福10。2.5 结构特色平顶碉房多开小窗,窗户形式前宽后窄,通风面积较大,不会对采光造成影响;房屋每层架大梁,并搭设楼楞、垫细圆木、平铺
16、荆棘树叶、夯土掌,再铺设地板;屋顶的土掌使用一种黏性极强、名为“阿尕萨”的土夯实抹平,在屋顶的一角设置香灶并插玛尼旗。闪片房为“一”字型平面,为组合式院落,且房屋进深大,窗户少而小,窗口似喇叭形,里大外小;坡屋顶和平屋面之间是夹层空间,平屋面类似于平顶碉房,用细圆木做垫子,铺设荆棘,筑成土掌,然后把架着人字屋顶马扎放在上面,最后房顶用冷杉木盖好;进口两侧有前廊,前檐设双层斗拱,以承托分力。3 迪庆碉房的现状及困境3.1 规划缺乏合理性江西建材规划设计与建筑1102023年7 月迪庆藏族聚居区的规划和实施存在明显不足。居民点的规划盲目且无序,与总体规划未形成统一整体,导致与传统住房不相适应,不利
17、于保护传统的居住模式。3.2 民居的传承与发展相矛盾随着对住房需求逐渐提升,藏族居民过去使用的传统建筑已不能满足其住房需求。藏族人民的意识形态和传统家庭结构日益改变,逐渐建造新房。由于土地限制,新房的建设通常扭曲了传统的住宅,这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相悖。此外,因政府推动传统文化保护的力度不足、外来人员增加,且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当地村民并未认识到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建造新房时倾向于盲目模仿现代新建筑,使民居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特色逐渐丧失。3.3 旅游开发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藏族民居被过度开发,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护和传承。旅游开发本身可促进文化和民族建筑的发展,但迪庆藏族民居被
18、过度开发和商业化,以至于丧失当地民居的独特性,与其他古城同质化现象严重。迪庆藏族民居的真正文化内涵未得到体现,当地较典型的民居由于游客过多造成民居部分构件损坏,不利于传统建筑民居的保护。4 迪庆碉房保护和传承措施4.1 加强规划,促进民居合理开发建筑保护与开发应遵循“保护为主、保存为辅、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政府应合理控制村庄规模,避免因经济发展而盲目扩张,合理保护条件较差的古建筑,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政策和发展规划,探寻可持续发展措施,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更好地传承藏式民居的文化内涵。4.2 创新设计理念,传承民居内涵由于传统藏族民居构造复杂,以及生活方式和传统信仰的变
19、化,藏族人很少建造传统藏房,藏族住房的部分文化内涵也难以传承。为使藏式民居既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又能保留其文化内涵,则需不断创新设计,创造出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又能传承其文化内涵的建筑形式。建筑内部,应当保留民居的传统布局,结合现代的空间组织方法,以丰富室内设计,使其实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4.3 文旅融合,促进文化传承在目前古都商业化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需改革旅游发展模式,深化文化内涵,挖掘最能体现迪庆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在合理的房屋开发和文物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不仅可保护藏族民居原有的地域特色,还可提高人们对民居的认识11。对于游客规模较大的问题,可利用互联网预约方式
20、引导和分散游客,避免建筑的人为破坏,还可利用互联网组织电子旅游,帮助人们更多了解藏族民居。5 结语本文通过对迪庆藏族碉房建筑地域、生态、民族宗教、装饰以及结构特色的探讨,充分展示了迪庆藏族碉房建筑的重要价值,同时针对藏族民居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规划不合理、传承与发展相矛盾、旅游开发压力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措施,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研究藏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不仅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同时也能更全面地丰富民居研究理论。参考文献 1 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云南地州市县概况:迪庆藏族自治州分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2 筱洲.西藏传统民居略述J.西藏研究,1
21、997(1):122.3 吴艳.滇西北民族聚落建筑的地区性与民族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4 翟辉.从传统民居中找寻地区主义建筑的“根”:以迪庆藏族民居为例J.建筑学报,2000(11):26-28.5 郑莉,陈昌文,胡冰霜.藏族民居宗教信仰的物质载体:对嘉戎藏族牧民民居的宗教社会学田野调查 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1):5-9.6 李文东.西藏山南地区藏族民居类型及空间特色J.考试刊,2012(77):17-18.7 张实主编,藏族调查组编写.云南民族村寨调查-藏族中甸尼西乡形朵村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8 翟辉,柏文峰,王丽红.云南藏族民居M.昆明:云
22、南科技出版社,2010.9 盛亮.迪庆香格里拉地区藏族民居中的檐、梁、柱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2.10 郝娅楠.云南小中甸镇传统藏族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11 杨艺帆.大理白族民居传统建筑特色和传承保护研究J.居舍,2022(36):11-13.参考文献 1 郑和晖,巫兴发,黄跃,等.钢-混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J.中外公路,2014,34(5):152-155.2 李剑鸾.钢混组合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措施计算分析J.安徽建筑,2021,28(11):159-161.3 吴骏.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计算分析 J.交通科技,2012
23、(1):16-18.4 李建勇,马世权.钢-混凝土组合梁现浇桥面板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20,49(S1):1173-1178.5 张先蓉,胡佳安.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690m 钢-混组合连续梁设计J.世界桥梁,2012,40(4):11-14,25.6 程玉琨.预制拼装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疲劳性能及稳定性分析D.南京:东南大学,2018.7 H.Y.Loh,B.Uy,M.A.Bradford.The effects of partial shear connection in the hogging moment regions of composite beams Part II-Ana
24、lytical studyJ.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2004,60(6):921-962.8 V.Thevendran,K.Baskar,N.E.Shanmugam.Finite-Element Analysis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Plate Girder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2,128(7):776-781.9 重庆大学.一种可拆卸钢混组合梁桥成套可控抗剪且抗拔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CN202210555820.1P.2022-07-29.(上接第10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