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68,84,59,76,76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______),众数是(______),平均数是(______)。
2.有15盒饼干,其中的14盒质量相同,另有1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那么至少称_____次可以报纸找出这盒饼干.
3.分母是6的最小假分数是(____),分母是10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
4.请你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上图是一个(____)式(____)统计图。
(2)明明和亮亮第一次跳远的成绩相差(____)米。
(3)明明第二次跳远的成绩是亮亮的(____)。
(4)他们第(____)次跳远的成绩相差最多。
(5)明明的成绩呈现(____)的趋势。
(6)明明五次的平均成绩是(____)米,亮亮五次的平均成绩是(____)米。
(7)(____)的平均成绩较高,高的比低的多(____)米。
5.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分数。
(________) 15个月=(________)年
(________) (________)
6.某一天天气预报显示青岛—3℃---5℃,北京—5℃---7℃,这一天(_______)的温差大。如果要比较这两个城市一天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_____)比较合适。
A.青岛 B.北京 C.复式条形统计图
D.单式折线统计图 E.复式折线统计图
7.分母是9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最小的假分数是(_______).
8.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60dm³=(______)m³ 70L=(______)cm³
3600mL=(______)L=(______)dm³ 460cm²=(______)dm²
9.用一根长72cm的铁丝正好可以焊接成一个长9cm,宽8cm,高(______)cm的长方体。
10.一个棱长8dm的正方体玻璃水箱,里面装有4.5dm深的水,当把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完全浸入水中后,水面上升到6dm,这块石头的体积是(___).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2分)
11.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占全长的米。 (_______)
12.一瓶娃哈哈有180升._____(判断对错)
13.一个长方形花坛,它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也相等。(______)
14.2008年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这一年共有366天。(________)
15.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______)
16.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4,分数的大小不变.(_____)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的分子乘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A.加上6 B.乘上9 C.加上27 D.加上45
18.36□□同时是2、3、5的倍数,□□中的数最大是( )。
A.95
B.90
C.85
D.80
19.一个纸箱大约能容纳物品48( )。
A.L B. dm C.dm
20.的分子加上8,如果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
A.加上8 B.扩大到原来的8倍
C.扩大到原来的3倍 D.不确定
21.如果要比较两个城市一周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复式折线
B.复式条形
C.单式折线
D.单式条形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24分)
22.直接写出得数。
23.能简算的要简算.
-- +- +-+
25×0.134×4 +-+ 10.1×18
24.解方程.
x-= 1.5+x=2 x+=
25.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
五、能写会画。(共4分)
26.(1)把网格上面的小帆船向右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小帆船。
(2)把网格下面的图形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五(1)班有48人参加植树活动,五(2)班有54人参加,如果两班分别分成若干小组,要使两个班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每组最多有多少人?两个班分别可以分成几个组?
28.一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中,有水7升,当放入一个土豆后(土豆完全浸入水中),这时水深变为1.8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9.一本故事书共100页,小红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20页,两天看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30.五(2)班丁晓乐(男)、高志娟(女)6~12岁身高情况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2)从图中可以看出:9岁时,丁晓乐比高志娟高( )厘米;( )岁时,丁晓乐和高志娟一样高;( )~( )岁,高志娟的身高增长最快。
31.一个长20米,宽12米,深3米的长方体水池,如果每分钟向水池注水4.5立方米,几分钟可以注满水池?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76 76 72.6
【解析】略
2、1
【详解】第一次:从15盒饼干中,任取10盒,平均分成2份,每份5盒,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若天平秤平衡,则少几块的那盒即在未取的5盒中(再按照下面方法操作),若不平衡;第二次:从在天平秤较高端的5盒饼干中,任取4盒,平均分成2份,每份2盒,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若天平秤平衡,则少几块的那盒即在未取的1盒中(再按照下面方法操作),若不平衡;第三次:把在天平秤较高端的2盒饼干,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天平秤较高端的饼干即为少几块的饼干,
故答案为1.
3、
【解析】略
4、复 折线 0.1 五 不稳定 2.74 3.04 亮亮 0.3
【解析】略
5、0.08 1.2 0.23
【分析】根据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年=12个月;1米=100厘米;1升=1000毫升,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80÷1000=0.08(立方分米);15÷12=(年)
120÷100=1.2(米);230÷1000=0.23(升)
【点睛】
本题考查了单位换算,单位大变小乘进率,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
6、B E
【解析】略
7、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真分数和假分数意义的理解:当分子和分母相等时为最小假分数,当分子比分母小1时为最大真分数.
【详解】假分数是指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真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所以分母是9的最小假分数是,最大的真分数是;
故答案为,.
8、0.06 70000 3.6 3.6 4.6
【分析】(1)低级单位立方分米化高级单位立方米,除以进率1000即可;
(2)立方分米与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换成立方分米后,再根据高级单位立方分米化低级单位立方厘米乘进率1000即可;
(3)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再根据立方分米与升是等量关系二者互化数值不变即可得解;
(4)低级单位平方厘米化高级单位平方分米除以进率100。
【详解】60dm³=0.06m³ 70L=70000cm³
3600mL=3.6L=3.6dm³ 460cm²=4.6dm²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体积单位,面积单位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
9、1
【分析】长方体的棱长=(长+宽+高)×4,据此解答。
【详解】72÷4-(9+8)
=18-17
=1(厘米)
【点睛】
掌握长方体的棱长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0、96dm1
【解析】试题分析:当把一个不规则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后,底面积不变,只是水位升高了,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就是这个石块的体积,就用这个水槽的底面积乘上升的高度即可.
解:8×8×(6﹣4.5),
=64×1.5,
=96(dm1),
答:这块石块的体积是96dm1.
故答案为96dm1.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上升的水的体积就等于这个物体的体积.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2分)
11、╳
【解析】略
12、×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瓶娃哈哈用“毫升”做单位.
解:一瓶娃哈哈有180毫升;
所以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3、×
【分析】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据此判断。
【详解】一个花坛,它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也相等,那么这个花坛是正方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
【点睛】
此题考查长方形的特征,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14、√
【分析】年份数除以4(整百的年份数除以400),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008÷4=502,没有余数,2008年是闰年,这一年共有366天,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平年、闰年的认识及其判断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15、×
【分析】素数又叫做质数,质数与合数是根据一个数因数的个数的多少来进行分类,奇数与偶数是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来进行分类的;最小的素数(质数)是2,2是偶数;由此解答。
【详解】最小的素数(质数)是2,2是偶数不是奇数,因此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的解答关键是明确奇数与偶数,素数(质数)与合数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分类标准。
16、×
【解析】略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7、D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乘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确定分母也应乘6,得到的积再与9比较即可得解。
【详解】9×6﹣9
=54﹣9
=45
答:分母应该加上45。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只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才不变。
18、B
【解析】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题中要求的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这个数同时是2、3、5的倍数,那么这个数的个位上是0,这个数的前两位的和是3+6=9,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的十位上可以填的数有0、3、6、9,因为最后的两个数要最大,所以十位上填9,个位上填0。
19、C
【分析】根据题意,仔细分析,根据对容量单位的认识,结合数据的大小,联系生活实际,即可选择出适合的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纸箱大约能容纳物品48 dm。
故答案为: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容量单位的认识,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20、C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先用分子+8看扩大了几倍,再考虑分母。
【详解】(4+8)÷4=3,分母也得×3.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察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是+8,要综合考虑。
21、A
【详解】略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24分)
22、;;;
;;;
;;;
;;;
;;;
【分析】根据整数、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口算即可,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口算综合,计算时要认真,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23、;;;
13.4;1;181.8
【详解】--
=-
=-
=-
=
+-
=+-
=
=
+-+
=-+
=
25×0.134×4
=25×4×0.134
=100×0.134
=13.4
+-+
=-+
=+1
=1
10.1×18
=(10+0.1)×18
=10×18+0.1×18
=180+1.8
=181.8
24、x=;x=1;x=
【详解】x-=
解:x=+
x=
1.5+x=2
解:x=2-1.5
x=2-1
x=2-1
x=1
x+=
解:x=-
x=-
x=
25、220平方厘米;216平方厘米
【分析】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据此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5×4+5×10+4×10)×2
=(20+50+40)×2
=110×2
=220(平方厘米)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6×6=216(平方厘米)
答: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20平方厘米;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16平方厘米。
五、能写会画。(共4分)
26、(1) 如图:(2)如图:
【分析】(1)一般情况下,原图中的每个顶点都是关键点,因而在左图中可确定7个关键点,然后依据平移的性质,利用网格先找出这7个关键点向右平移5格后对应的点,再依据原图形状顺次连接即可。
(2)除旋转中心O点外还有3个关键点,先找出这3个关键点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对应点,再顺次连接即可。
【详解】画图如下:
【点睛】
本题考查平移和旋转作图,关键是找到关键点,然后再按要求进行移动和旋转。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6人;五(1)班8组,五(2)班9组
【分析】因为五(1)班有48人参加植树活动,五(2)班有54人参加,要将两班分别分成若干小组,且要使两个班所分成每个小组的人数相同,又因为最多,那么就要找出48与54的最大公因数,通过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出最大公因数,最后用48和54分别除以最大公因数即可求解。
【详解】48=2×2×2×2×3,54=2×3×3×3,
48和5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每组最多有6人,48÷6=8(组),54÷6=9(组)。
答:每组最多有6人,五(1)班可以分8组,五(2)班可以分9组。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最大公因数的应用,熟练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8、0.2立方分米
【分析】加入土豆后,底面积没有变,只是水的高度变高了,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算出加入土豆后的体积,再用加入土豆后的体积减去原来水的体积即可。
【详解】7升=7立方分米
2×2×1.8-7
=7.2-7
=0.2(立方分米)
答:这个土豆的体积是0.2立方分米。
【点睛】
理解底面积不变,只是高度变高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29、
【解析】略
30、(1)丁晓乐、高志娟6~12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日期以学生绘图时间为准)
(2)3;10;9;10
【分析】(1)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丁晓乐、高志娟6~12岁的身高数据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即可:(2)从图中可以看出:9岁时,丁晓乐比高志娟高135-132=3厘米;10岁时,丁晓乐和高志娟一样高;9~10岁,高志娟的身高增长最快。
【详解】(1)作图如下:
(日期以学生绘图时间为准)
(2)从图中可以看出:9岁时,丁晓乐比高志娟高3厘米;10岁时,丁晓乐和高志娟一样高;9~10岁,高志娟的身高增长最快。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从统计表中获取数据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计算、解释。
31、20×12×3÷4.5=160(分钟)
【分析】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先求出水池容积,用水池容积÷每分钟注水量=注水时间。
【详解】20×12×3÷4.5=160(分钟)
答:160分钟可以注满水池。
【点睛】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体积,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