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线
封
双鸭山市宝清县2025年六年级下学期模拟数学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________% =________小数 =________%=________小数
2.下图中三角形面积是9cm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cm2。平行四边形面积与梯形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或“=”。
208808_____99999 180÷15_____180÷12
26900100000_____27万 32×50_____320×5
4.被誉为“千年古县”、“巴蜀才子之乡”、“中国豆花之城”的富顺县人口一百零七万七千一百人。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人,写成用“万”作单位且保留三位小数是(_____________)万人。
5.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可以把分数化成________的分数,然后再写成________形式.还可以把分数化成________,再化成________.
6.=0.285714285714……,这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第50位是(_____),小数部分前50位上的数字和是(_____).
7.陈敏要购物三次,为了使每次都不产生10元以下的找赎,5元,2元,1元的硬币最少总共要带_____个.(硬币只有5元,2元,1元三种.)
8.如图,先将甲容器注满水,再将水倒入乙容器,这时乙容器中的水深_____cm.
9.中国农历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北京的白昼时间与黑夜时间的比大约是5:3,这一天的白昼时间大约是________小时,黑夜时间大约是________小时。
10.一块蛋糕,姐姐吃了它的,还剩它的_____没吃.
11.(2分)(2013•枞阳县)陈明今年上半年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下表: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钱数(元)
100
90
120
100
125
150
他平均每个季度的零花钱是 元.三月份比四月份度多用 %.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某超市节假日进行‘买三送一’(即买三盒送一盒)促销,相当于打( )折
A.三 B.三五 C.四 D.七五
13.北偏西30°,还可以说成( )
A.南偏西30° B.西偏北30° C.西偏北60° D.西偏南60°
14.小数2.995精确到0.01,正确的答案是( )
A.2.99 B.3 C.3.00
15.一根绳子用去米后还剩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A.12 B.4 C.6
16.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40本,它们的比可能是( )。
①3∶1 ②2∶5 ③1∶4 ④5∶1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把60棵树苗按3:2分给甲乙两个班栽种,甲班需栽种40棵。 (_____)
18.把5吨煤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1吨煤的.
19.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则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____)
20.同一个几何体体积和容积大小是一样的。 (_______)
21.15个人里至少有两个人同月出生。(____)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直接写出得数.
168+42= 0.270.9= 1.253.70.8= 0.750.75=
1-+= () = =
23.用简便方法计算
(1)15.2-4.78-5.22
(2)×9+13×
24.解方程或比例。
13.6-2x=0.4 45∶x=3∶7.5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帮小动物们找家(用线连一连).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有一路电车的起点站和终点站分别是甲站和乙站.每隔5分钟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出发开往乙站,全程要走15分钟.有一个人从乙站出发沿电车路线骑车前往甲站. 他出发的时候,恰好有一辆电车到达乙站.在路上他又遇到了10辆迎面开来的电车,才到达甲站.这时候,恰好又有一辆电车从甲站开出.问他从乙站到甲站用了多少分钟?
27.淘气十月份节约零用钱21.5元,十一月份节约了36.8元。
(1)淘气两个月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2)淘气十一月比十月多节约了多少钱?
28.设n是一个四位数,它的9倍恰好是其反序数(例如:123的反序数是321),则n是多少?
29.把含糖25%的糖水40克与含糖40%的糖水60克混合后,糖水的浓度是多少?
30.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20米,深2米.
(1)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
(2)挖成这个水池,需挖土多少立方米?
(3)在水池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一段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32.一项工程,乙单独做20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交替做也恰好用整数天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交替做结果比上次交替做要多半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要几天可以完成?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62.5 0.625 12 0.12
【解析】分数化百分数,先将分数化成小数,即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即先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在末尾添上百分号。
2、18 2:3
【解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用三角形的面积乘2,再除以底即可求出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计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写出平行四边形面积与梯形的面积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详解】9×2÷3=6(cm)
平行四边形面积:3×6=18(cm²)
平行四边形面积与梯形面积的比是:18:(9+18)=18:27=2:3
故答案为:18;2:3
3、> < > =
【分析】比较整数的大小,先比较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大;数位相同,就比较最高位数字,最高位数字大的数就大;最高位数字相等,就比较下一位数字,这样依次比较,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第二题被除数不变,除数大的商小;第三题把左边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后再比较大小;第四题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比较大小。
【详解】208808>99999;15>12,所以180÷15<180÷12;
26900100000≈269亿,所以26900100000>27万;32×50=320×5;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整数大小比较、积和商的变化规律,关键是掌握方法。
4、1077100 107.710
【解析】略
5、分母是100 百分数 小数 百分数
【详解】略
6、8 226
【解析】略
7、11
【详解】购物3次,必须备有3个5元,3个2元,3个1元.为了应付3次都是4元,至少还要2个硬币,例如2元和1元各一个,因此,总数11个是不能少的.准备5元3个,2元5个,1元3个,或者5元3个,2元4个,1元4个就能三次支付1元至9元任何钱数.
8、1
【解析】24×=1(厘米)
答:这时乙容器中的水深1cm.
故答案为1.
9、15 9
【解析】一天中有24小时, 白昼时间与黑夜时间的比大约是5:3 ,分别看成5份和3份,先计算出1份的数量,再分别计算白昼和墨夜的时间。
【详解】一天=24小时,24÷(5+3)=3(小时);5×3=15(小时);3×3=9(小时)
故答案为:15;9
【考点】
10、
【详解】1﹣=
答:还剩它的没吃.
故答案为:.
11、342.5,1.
【解析】试题分析:上半年有两个季度,先求出上半年的总钱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个季度的钱数;要求三月份比四月份多用百分之几,只要用多用的钱数除以四月份的钱数即可.
解:(100+90+11+100+125+150)÷2=685÷2=342.5(元),
(11﹣100)÷100=1%;
故答案为:342.5,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解答方法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D
【解析】==75%
所以买三送一是打七五折.
故选:D.
13、C
【解析】依据地图上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北偏西30°,还可以说成西偏北60°.由此可知答案.
考点:位置与方向.
总结:本题主要考察位置与方向的掌握情况.
14、C
【解析】小数2.995精确到百分位,根据四舍五入的原则应是3.1.
【解答】解:小数2.995精确到0.01,应是3.1.
故选C.
【点评】求小数的近似数时,要求精确到哪一位,末位即使是零也要写上.
15、B
【解析】略
16、C
【分析】按比例分配40本书,总份数一定要可以整除40,才能分好这些书。
【详解】3∶1总份数为4
2∶5总份数为7
1∶4总份数为5
5∶1总份数为6
而40能被4和5整除
故选:C
【点睛】
此题属于按比例分配问题,理解总数量一定能被总份数整除是解题的关键。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错误
【解析】甲班和乙班分树苗的比例关系已知,因为一共要分60棵树苗,所以所以树苗总数占的份数=甲班树苗占的份数+乙班树苗占的份数,那么1份的棵树=树苗总数÷树苗总数占的份数,甲班需栽树的棵树=1份的棵树×甲班树苗占的份数。
【详解】甲班需种60÷(3+2)×3=36棵。
故答案为:错误。
18、正确
【解析】解:每份是1吨煤的:5×÷1 =÷1
=
所以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5吨煤平均分成6份,每份就是这“5吨煤”的1÷6=,所以每份重5×=吨,要求每份是1吨煤的几分之几用除以1即可.
19、正确
【解析】略
20、×
【解析】略
21、正确
【解析】利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因为15=12+3,所以15人至少有两人是同一个月出生的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210 0.3 3.7
81 10
【详解】略
23、(1)5.2 (2)12
【分析】(1)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据此简算;
(2)观察数据可知,此题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详解】(1)15.2-4.78-5.22
=15.2-(4.78+5.22)
=15.2-10
=5.2
(2)
24、x=6.6;x=112.5
【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将13.6-2x=0.4的等号左右两边同时加上2x,然后等号左右两边同时减去0.4,最后把2x=13.2的等号左右两边除以2即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把45∶x=3∶7.5变为3x=45×7.5,然后先计算乘法,再把等号左右两边同时除以3,即可解答。
【详解】13.6-2x=0.4
解:2x=13.6-0.4
2x=13.2
x=6.6
45∶x=3∶7.5
解:3x=45×7.5
3x=337.5
x=112.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方程和解比例,解方程时,先把相同的项合并在一起,即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即可解得x的值;在比例中,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所以解比例时,把含有x的项放在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放在等号的右边,然后等号两边同时除以x前面的系数,即可解得x的值。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
【分析】先找到对应的楼号,再在楼里面找到对应的层数,最后再连接即可。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描述找位置,注意审题。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40分
【解析】骑车人一共看见12辆电车.因每隔5分钟有一辆电车开出,而全程需15分,所以骑车人从乙站出发时,他将要看到的第4辆车正从甲站开出.到达甲站时,第12辆车正从甲站开出.所以,骑车人从乙站到甲站所用时间就是从第4辆电车从甲开出到第12辆电车由甲开出之间的时间.即(12-4)×5=40(分)
27、(1)58.3元(2)15.3元
【解析】(1)解:21.5+36.8=58.3(元)
答:淘气两个月一共节约了58.3元.
(2)解:36.8-21.5=15.3(元)
答:淘气十一月比十月节约了15.3元.
(1)把两个月节约的钱数相加即可求出一共节约的钱数;(2)用减法求出十一月比十月多节约的钱数.
28、1089
【解析】略
29、34%
【解析】(25%×40+40%×60)÷(40+60)×100%
=(10+24)÷100×100%
=34÷100×100%
=0.34×100%
=34%;
答:糖水的浓度是34%.
30、(1)314平方米 (2)628立方米 (3)439.6平方米
【分析】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积;挖成这个水池,需挖土多少立方米,就是求这个圆柱的体积;在水池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详解】(1)3.14×(20÷2)2
=3.14×100
=314(平方米)
(2)3.14×(20÷2)2× 2
=3.14×100×2
=314×2
=628(立方米)
(3)3.14×20×2+3.14×( 20÷2)2
=125.6+314
=439.6(平方米)
答: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314平方米,挖成这个水池,需挖土628立方米;在水池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439.6平方米.
【点睛】
本题考查圆柱的体积、表面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
31、6天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段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可算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再由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用工作总量除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即可得到两队合修的工作时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
=1÷
=6(天)
或30÷(30÷10+30÷15)
=30÷(3+2)
=30÷5
=6(天)
答:如果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工程问题,关键是要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32、10天
【分析】根据两种轮流交替做的情况可得出:当甲先做时,用的时间就少,而乙先做时,用的时间就多.据此可得第一种情况甲乙的工作顺序是:甲,乙,甲,乙…甲(最后一天是甲做的,若是乙做的,则第二种情况不会出现多做半天的时间);而第二种情况甲乙的工作顺序就是:乙,甲,乙,甲…乙,甲,乙,把两种情况对照可得:甲一天的工作效率=乙一天的工作效率+甲半天工作效率,即甲半天工作效率=乙一天工作效率,也就是说甲的工作效率是乙工作效率的2倍,把这项工程的量看作单位“1”,先表示出乙的工作效率,再求出甲的工作效率,最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即可解答.
【详解】依据分析可得甲的工作效率是乙工作效率的2倍
1÷(×2)
=1
=10(天)
答: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要10天可以完成.
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