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线
封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精选数学试卷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侧面积是_______平方厘米.
2.先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精确到百分位.
8526400000=________亿≈________亿
3.选择适当的“+、﹣、×、( )”符号填入下列算式中的方框里,使得计算结果最大,那么最大值是 。
□3□0.2□
4.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相差0.36立方分米,那么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5.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与顶角的度数比是,这个三角形的底角是(________)。
6.据最近一次人口普查,中国共1317442552人,读作_____人.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_____万人.
7.用百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阴影部分。
(______)
(______)
(______)
8.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12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是同色的,至少要摸出________个球,要想摸出一定是两对同色的,至少要摸出________个球.
9.下图描述了明明放学回家的行程情况,考考你.
(1)明明家离学校有________米的路程.
(2)从图中可以看出明明在离学校________米处停留了________分钟.
(3)明明前5分钟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________米.
10.15个小朋友中,至少有______个小朋友在同一个月出生.
11.扎一束鲜花需要0.4米丝带,一段长3米的丝带可以扎(______)束鲜花。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如图甲、乙两个图形都是由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他们的表面积相比,( )。
A.甲的表面积大 B.乙的表面积大 C.甲乙的表面积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3.与580÷29结果相等的是( )。
A.(580×5)÷(29×5) B.(580×5)÷(29÷5)
C.(580÷5)÷(29×5) D.(580÷5)×(29÷5)
14.一根木材,截去了25%,还剩下米,截去的和剩下的相比( )。
A.截去的短 B.截去的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15.一个九位数的密码,最高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万位上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九位数的是( )
A.960180200 B.990240400 C.960280400
16.一个偶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 )。
A.6 B.10 C.15 D.30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发芽率不能超过100%,增长率也是。 (____)
18.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一个.(_______)
19.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_____)
20.一家4S店今年汽车的销量比去年增加二成,则今年汽车的销量是去年的120%.(_____)
21.一项工程,甲队每天完成全部任务的 ,乙队每天完成全部任务的 .那么,乙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比甲队少2天.(_____)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直接写出得数。
20.4-0.7= 8.7+3=
2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4×45+910÷920 59+59×13+14×41
1830﹣450×18÷270 ÷[(+)×]
24.解方程。
(1)25%x=125
(2)x+60%x=28
(3)x-40%x=120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帮小动物们找家(用线连一连).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一段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
27.1231,1005,1993这几个数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四位数,最高位是1,都恰有两个相同的数字,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数?
28.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半径是2米,高是4.5分米,用这堆沙铺在5米宽的小路上铺4厘米厚的路面,可以铺几米?
29.李大爷家的棵园里苹果树和梨共有1200棵,已知苹果树和梨的棵数之比是8比7,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30.一堆煤有1800吨,30天可以运完,运走这堆煤的后(运煤的效率保持不变),剩余的煤还需要几天才能运完?
31.如图1,某容器由A、B、C三个长方体组成,其中A、B、C的底面积分别为25平方厘米,10平方厘米和5平方厘米,C的容积是整个容器容积的(容器各面的厚度忽略不计),现在以速度V(单位:立方厘米每秒)均匀地向容器注水,直到注满为止。图2表示注水全过程中容器的水面高度(依次注满A、B、C)(单位:厘米)与注水时间t(单位:秒)的关系。
(1)在注水过程中,注满A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再注满B又用了多少秒?
(2)注水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立方厘米?
(3)容器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32.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①如果接头处不计,方法二至少需要多长的绳子?
②观察这三种捆扎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小题2分,共22分)
1、75.1
【分析】根据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s侧=ch,圆的周长公式是:c=πd,或c=2πr,已知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直接根据侧面积公式解答.
【详解】2×3.14×2×6
=12.56×6
=75.1(平方厘米);
答:它的侧面积是75.1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75.1.
2、85.264 85.26
【解析】略
3、19;+;÷;×
【分析】一个小于1的分数加一个整数值变大,第一个空用加号;一个整数除以小于1的小数值变大,第二个空填除以号;15乘等于15加上,显然大于15加上,所以第三个空填乘号;因此得解。
【详解】+3÷0.2×
=+15×
=+18
=19
所以□3□0.2□的方框里填+、÷、×,这时值最大,是19。
4、540
【分析】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知道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的体积相差圆锥体积的2倍,用0.36除以2就是圆锥的体积,进而得到圆柱的体积。
【详解】0.36÷2=0.18(立方分米)
0.18×3=0.54(立方分米)
0.54立方分米=54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540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利用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找出对应量,由此即可得出答案。
5、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把这180°平均分成1+2+1=4(份),一个底角只占其中的一份,求出一份是多少度即可。
【详解】180÷(1+2+1)=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问题,可以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一份具体是多少。
6、十三亿一千七百四十四万二千五百五十二 131744
【解析】略
7、
【分析】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时,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就在分数的分母写几,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就在分子写几。
分数化为百分数:先用分子除以分母化为小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再化为百分数。
【详解】=0.75=
=0.25=
表示全部。
【点睛】
先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分数再化为百分数。
8、5 13
【分析】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最坏的情况是,当摸出4个球的时候,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各一个,此时只要再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即至少要摸出4+1=5个;考虑最差情况:摸出4×3=12个球,即分别是红、黄、蓝、白不同的颜色的球各3个,那么再任意摸出1个球,一定可以保证有两对球颜色相同.
【详解】4+1=5(个);
4×3+1=13(个)
9、300 200 10 40
【解析】观察图可知:明明家的对应纵轴的数300米表示明明家离学校的距离.折线中水平的部分表示明明与学校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明明在停留,这时明明走了200米.前5分钟的平均速度2005=40(米)
10、2
【解析】略
11、7
【分析】根据题意,扎一束鲜花需要0.4米丝带,用3米的丝带可以扎几束鲜花,也就是3米里面有几个0.4米,用3÷0.4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可得:
3÷0.4=7.5(束)≈7(束)
答:可以扎7束鲜花。
故答案为:7。
【点睛】
本题的计算比较简单,应注意运用去尾法保留到整数。
二、仔细推敲,我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12、A
【分析】此题可以根据示意图进行分析:正方体木块,从顶点上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后,甲图在中间挖去,与原正方体的表面各相比增加了两个小正方体的面,所以比原正体的表面积大;乙图在顶点上挖去,挖去小正方体后,其实剩下的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正方体的面表积是相等的;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乙图在顶点上挖去的小正方体后表面积不变,甲图从顶点上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后的面积变大,所以表面积相比甲>乙;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的截面;关键是要理解挖去的正方体中相对的面的面积都相等。
13、A
【分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求解。
【详解】A.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5倍,所以商不变,A正确。
B.被除数扩大5倍,除数缩小为原来的,所以商变为原来的25倍,B错误。
C.被除数缩小为原来的,除数扩大为原来的3倍,所以商缩小为原来的,所以C错误。
D.被除数缩小为原来的,除数也缩小为原来的,但是算式变为了乘法算式,所以结果改变,D错误。
综上,此题答案为A。
【点睛】
掌握商不变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A
【详解】【分析】分数知识的运用,考察该知识的掌握牢固程度。
【详解】截去和剩下的相比,只要先看截去25%,那么剩下的即75%,很明显截去的短。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百分数的掌握情况。
15、C
【分析】先确定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亿位,然后确定每一位上的数字各是几并写出这个数即可。
【详解】最大的一位数是9;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最小的质数是2;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8;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自然数是0,这个数是:960280400。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自然数的认识和组成,仔细审题,从高位到低位一个一个写即可。
16、D
【分析】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数字是0或5,因为这个数是偶数,所以这个数的个位数字一定是0;这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详解】一个偶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30。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3和5的倍数特征和偶数,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三、火眼金睛,我会判。(每小题2分,共10分)
17、错误
【解析】略
18、×
【解析】略
19、√
【解析】(1)÷1
=
=,
因此,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0、√
【解析】略
21、正确
【解析】甲队每天完成全部任务的, 甲队12天完成全部任务.乙队每天完成全部任务的, 乙队完成全部任务需要10天.
12-10=2(天),所以乙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比甲队少2天,题中的说法正确.
四、细心审题,我能算。(每题6分,共18分)
22、19.7;11.7;1;30;;1;;
【分析】按照小数、分数、百分数四则运算方法计算即可。
【详解】20.4-0.7=19.7 8.7+3=11.7 2-=1 35×=30
÷2=×= 0.1÷10%=0.1÷0.1=1 +=+=
÷=×3=
【点睛】
主要考查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四则运算,直接写出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23、630 1400 1800 3
【分析】(1)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
(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
(4)先算加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
【详解】(1)14×45+910÷920
=630+
=630
(2)59+59×13+14×41
=59×(13+1)+14×41
=59×14+14×41
=(59+41)×14
=100×14
=1400
(3)1830﹣450×18÷270
=1830﹣8100÷270
=1830﹣30
=1800
(4)÷[(+)×]
=÷[×]
=÷
=3
【点睛】
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24、(1)x=500
(2)x=30
(3)x=200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1)方程两边同时÷25%;(2)(3)先将方程左边的x合起来再解方程。
【详解】(1)25%x=125
解:25%x÷25%=125÷25%
x=500
(2)x+60%x=28
解:x=28
x÷=28÷
x=30
(3)x-40%x=120
解:0.6x=120
0.6x÷0.6=120÷0.6
x=20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方程,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方程依然成立。
五、心灵手巧,我会画(共5分)
25、
【分析】先找到对应的楼号,再在楼里面找到对应的层数,最后再连接即可。
【详解】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描述找位置,注意审题。
六、我会解决问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26、6天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段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可算出甲、乙的工作效率;再由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用工作总量除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即可得到两队合修的工作时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
=1÷
=6(天)
或30÷(30÷10+30÷15)
=30÷(3+2)
=30÷5
=6(天)
答:如果两队合修,6天可以完成。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工程问题,关键是要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27、432个
【解析】将符合条件的数分成两类:
(1)两个相同的数就是1的,先排末三位中的1,它有3个位置可选择;再排其他两位,有9×8种方法.共有3×9×8=216(种)方法.
(2)两个相同的数不是1的,选一个数字使它重复,有9种方法.再选一个不同数字有8种方法,将这三个数排在末三位有3种方法,一共有9×8×3=216种方法.
合计共有216+216=432(种)方法.
28、9.42米
【解析】4.5分米=0.45米 4厘米=0.04米
×3.14×2×2×0.45=1.884立方米
1.884÷(5×0.04)=9.42米
29、苹果树有640棵,梨树有560棵。
【解析】把李大爷果园里苹果树和梨树的总棵数看作单位“1”,其中苹果树的棵数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苹果树和梨树的总棵数乘苹果树的棵数所占的分率就是苹果树的棵数;用两种果树的总棵数减去苹果树的棵数就是梨树的棵数。
【详解】1200×
=1200×
=640(棵)
1200﹣640=560(棵)
答:苹果树有640棵,梨树有560棵。
30、5天
【详解】30×(1-)=5(天)
答:剩余的煤还需要5才能运完
31、(1)10秒,8秒;(2)10立方厘米;(3)24厘米
【分析】(1)由图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高度。即可通过折线统计图直接看出注满A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再注满B又用了多少秒;
(2)从图中可以知道,纵坐标表示的是注水过程中容器的水面高度,所以容器A与容器B的高度和为12cm,据此可以列出方程求解;
(3)根据C的容积是整个容器容积的,进而可知C的容积和总容积的关系求出C的容积,再求C的高度。
【详解】(1)由图可知,在注水过程中,注满A所用的时间是10秒,再注满B又用了18-10=8(秒)。
(2)从图中可以知道,纵坐标表示的是注水过程中容器的水面高度,容器A与容器B的高度和为12cm。根据题意。
解:设注水的速度V立方厘米。
120V=1200
V=10
答:注水的速度是每秒10立方厘米。
(3)解:设C的容器为y立方厘米。
由题意,得4y=10V+8V+y
将V=10代入,4y=10×10+8×10+y
4y=100+80+y
4y-y=180
3y=180
y=60
则容器C的高度为:60÷5=12(厘米)
故这个容器的高度为:12+12=24(厘米)
答:容器的高度为24厘米。
【点睛】
此题难度较大,需熟练掌握体积的通用公式,从折线统计图提取信息进而跟题意结合找准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32、①63.98cm
②三种捆法的周长均等于1个小圆的周长加若干直径
【分析】①求方法二至少需要多长的绳子,就是求它的周长,将周长划分如下图:
可知周长=1个小圆的周长+6个直径的长度,据此解答。
②方法一的周长=1个小圆的周长+10个直径的长度;方法三的周长=1个小圆的周长+6个直径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①3.14×7+7×6
=21.98+42
=63.98(cm)
答:如果接头处不计,方法二至少需要63.98cm的绳子。
②发现三种捆法的周长均等于1个小圆的周长加若干直径(答案合理即可)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求含圆的组合图形的周长,解题时注意直径的个数。
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