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锦州市黑山县2025年五下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是全长的_____,每段长_____米.
2.解决找次品的方法很多,在众多的方法中,我们发现了分(________)份称的方法最好。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这个三角形斜边上对应的高是4.8厘米,它的斜边长为(________)厘米.
4.把一块2公顷的菜地平均分成5小块,每小块菜地是公顷,每小块菜地的面积占这块菜地的。
5.用一根长80厘米的铁丝制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框架,底面边长是5厘米,高是(____)厘米。
6.小丽想画一个周长是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得定(______)。
7.98和38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34和28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最大公因数是(________)。
8.观察下图,以中心广场为观测点.
(1)商店的位置是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距离中心广场________米.
(2)学校的位置是________偏________________,距离中心广场________米.
9.在78941.41中小数点左边的“4”表示(_____),小数点右边的“4”表示(_____),把这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万。
10.一个数既是24的因数,同时又是4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_______).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3×5=15,3和5是因数,15是倍数. (____)
12.18和90的最大公因数是9。 (________)
13.点A(5,6)和点B(6,5)既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________)
14.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 (_____)
15.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所以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数.(___)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母可以( )。
A.加上6 B.乘2 C.加上16
17.如果两个数的积是偶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偶数 B.都是奇数 C.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D.无法确定
18.当a等于( )时,17a是质数。
A.1 B.17 C.3
19.下面分数中,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D.
20.要反映小华本学期数学成绩变化情况,选用( )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统计表 D.无法确定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口算
- = + = 0.25+ = - - =
+ = 1- = 0.875- = - + =
+ = - = - = + =
22.脱式计算.
﹣﹣
+﹣
+﹣
23.解方程.
x﹣=2 x+= +(x+)=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1)过点A,画出直线b的垂直、平行线。
(2)如果每个小格的边长是1cm,请你在方格的右面画出个面积8cm2的梯形。
25.在数轴上标出,1.4,,0.3这四个数的位置。
26.下面的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画出来。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一节课有1小时。同学们做实验大约用了整节课时间的,老师讲解大约用了整节课时间的,其余时间用来做作业。做作业的时间大约是整节课的几分之几?
28.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8分米,宽60厘米,高40厘米,水深2.8分米。如果投入一块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溢出多少升?
29.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和 和 1和1
30.本场数学考试时间设定为小时,当你做到此题时,估计时间已经过去了, 照此推算,你下面可用的时间占本场考试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31.小军和小明的钱数相等,小军用去80元,小明用去280元,剩下的钱小军是小明的3倍。小军和小明各剩下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解析】每段是全长的:1÷5=,
每段的长为:4×=(米).
故答案为,.
2、3
【分析】我们可用类比的思想,先从个数少的例子开始研究,并把研究的规律应用到个数较多的情况中。
【详解】假设待测物体个数为8个,其中有一个次品,我们把这8个物体按以下方式来分:
8(4,4):没用到天平外的位置,本身没优化,共称3次;
8(2,2,2,2,):共称3次;
8(3,3,2):至少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所以三分法是最好的分配方式。
【点睛】
这部分知识要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中去体会其中的规律,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模仿。
3、1
【分析】设出它的斜边长为x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列出方程,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它的斜边长为x厘米
4.8x÷2=6×8÷2
2.4x=24
x=1;
答:它的斜边长为1厘米;
故答案为1.
4、;。
【分析】将一块2公顷的菜地平均分成5小块,即用总公顷除以块数即可求解出每小块菜地是多少公顷;将2公顷的菜地看作单位“1”,分成5份,即用1除以5即可解答每小块菜地的面积占这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详解】2÷5=(公顷);1÷5=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对单位“1”的认识,能正确找到单位“1”与题目中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10
【解析】略
6、3
【分析】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所画圆的半径,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可求出半径r=C÷2÷π。
【详解】18.84÷3.14÷2
=6÷2
=3(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7、2 1862 476 2
【解析】略
8、西 北 60 1000 南 东 70 1
【详解】(1)商店的位置是西偏北60°,距离中心广场1000米;
(2)学校的位置是南偏东70°,距离中心广场1米.
故答案为(1)西;北;60;1000;(2)南;东;70;1.
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根据图上的方向结合夹角的度数和距离描述位置即可.
9、4个十 4个0.1 8
【解析】略
10、24
【解析】略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分析】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只能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因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3×5=15,只能说3和5是15的因数,15是3和5的倍数;故答案为×.
12、×
【解析】略
13、√
【分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时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时从前往后数。表示列的数在前,表示行的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数对加上小括号。
【详解】点A(5,6)和点B(6,5),行数、列数均不相同,因此既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对与位置,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时,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了。
14、√
【详解】非零自然数都可以写成1和它本身相乘的形式,所以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是正确的
15、×
【详解】略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C
【分析】分子变为3+6=9,相当于原来分子乘3,要想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乘3,即8×3=24,这比原来增加了24-8=16,据此解答。
【详解】(3+6)÷3
=9÷3
=3
8×3-8
=24-8
=16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7、C
【解析】略
18、A
【解析】略
19、B
【分析】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只有质因数2或5,这个分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如果除了质因数2或5以外,还有其它质因数,则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详解】A.的分母7,质因数只有7,则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B.的分母8,8=2×2×2,质因数只有2,则能化成有限小数;
C.的分母9,9=3×3,质因数只有3,则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D.的分母12,12=2×2×3,质因数除了2,还有3,则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判断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当分数是最简分数时,就看分母的质因数是不是只有2或5。
20、B
【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直接体现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清晰的体现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统计表的特点表中的数据很详细,但是不利于直观地分析问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要反映小华本学期数学成绩变化情况,选用( 折线统计图 )比较好。
故选:B。
【点睛】
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1;2;;
;;;4;
;;;1
【详解】略
22、0;;
【分析】都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据此计算.
【详解】①﹣﹣
=﹣
=0
②+﹣
=﹣
=
③+﹣
=﹣
=
23、x=2;x=;x=
【分析】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求解;
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求解;
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再同时减去求解.
【详解】x﹣=2
解:x﹣+=2
x=2
x+=
解: x+﹣=
x=
+(x+)=
解:+(x+)﹣=
x+=
x+﹣=﹣
x=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梯形画法不唯一。
【分析】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因为是在方格中,所以过A点竖直往下画线即和b垂直;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因为是在方格中,所以过A点水平画线即和b平行;根据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画一个面积是8平方厘米的梯形即可。
【详解】8×2=16,16=2×8,梯形的高可以是2,上下底的和是8即可。
作图如下: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画垂线、平行线及梯形面积,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25、
【分析】由数轴可知,1个单位长度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即0.1,据此表出各数位置即可。
【详解】四个数的位置如下图: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小数的意义,注意大于1的数的位置。
26、
【分析】根据观察者观察位置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观察者所看到的被观察的对象的范围也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
【详解】作图如下:
【点睛】
从不同角度方向观察物体,常常得到不同的结果。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
【解析】
28、6.4升
【分析】由于正方体铁块的棱长正好和长方体玻璃缸的高一样,铁块放入后,恰好能没入水中,水面与玻璃缸口平齐,此时缸中水的体积+铁块的体积=玻璃缸的容积,求出缸中水的体积后,再用原有水的体积减去现在缸中水的体积,就是溢出的水的体积。
【详解】60厘米=6分米,40厘米=4分米
8×6×2.8-(8×6×4-4×4×4)
=134.4-(192-64)
=6.4(立方分米)
=6.4(升)
答:缸里的水溢出6.4升。
【点睛】
本题考查用排水法求体积,根据铁块放入后的状态求出缸中现有水的体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9、= = 因为<,所以<。 = = 因为>,所以>。 1=1 1=1 因为1>1,所以1>1
【解析】略
30、
【分析】把本场数学考试时间看作单位“1”,时间已经过去了,还剩,用减法计算。
【详解】1-=
【点睛】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31、小军300元;小明100元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设小明原来有x元,则小军原来也是x元,用小军原来的钱数-小军用去的钱数=(小明原来的钱数-小明用去的钱数)×3,据此列方程计算,然后用原来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分别求出两人剩下的钱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解:设小明原来有x元。
x-80=3(x-280)
x=380
小军剩下:380-80=300(元)
小明剩下:380-280=100(元)
答:小军300元,小明100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