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绥化市五下数学期末预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最小的质数是2。(________)
2.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是因为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_______)
3.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_____)
4.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_______)
5.0摄氏度表示没有温度。(____)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从9:30到9:45钟面上的分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
A.30° B.90° C.180°
7.根据15÷5=3,我们可以说( )。
A.5是因数 B.15是倍数 C.15是5的因数 D.15是5的倍数
8.鸡兔同笼,有5个头、14条腿,那么( )。
A.鸡2只兔3只
B.鸡3只兔2只
C.鸡1只兔4只
D.鸡4只兔1只
9.把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高不变,它的体职扩大到原来( )倍。
A.3 B.9 C.27
10.用棱长1cm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棱长2cm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块.
A.2 B.4 C.16 D.8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 ==( )(填小数).
12.在4×5=20中。(_______)和(_______)都是(_______)的因数。
13.在( )里填上合适的最简分数。
120平方米=(______)公顷 72分=(______)时 300克=(______)千克
14.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把________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________份,一节课相当于这样的________份。
15.15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
16.下图中,空白部分是一个正方形,则阴影部分的周长为(_____)dm。
17.以街心公园为观测点.
(1)书店在东偏北_____°的方向上.
(2)花园在北偏_____°的方向上.
(3)学校在_____偏_____°的方向上.
1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
19.中国历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如下表:(单位:枚)
第25届
第26届
第27届
第28届
16
16
28
32
第27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是第26届的,第28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是第27届的。
20.小丽每天的学习时间是6个小时,占全天时间的(____)。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得数.
2= = 3×= =
= 5= = =
2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 +- 3-- -(-)
23.解方程.
(1) (2)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1)将图形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图形。
(2)将图形向右平移7格,得到图形。
25.我会操作。
(1)画出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并标为图1。
(2)画出三角形绕点“B” 逆时针旋转180度后的图形,并标为图2。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某班有学生49人,男生比女生多3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27.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从相距720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5小时后相遇,客车每时行驶80千米.货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用方程解决问题)
28.姜老师给同学们买礼物。1.8元的礼物买了22份,2.4元的礼物买了18份。
(1)姜老师买这两种礼物一共花去多少元?
(2)姜老师带了100元钱,用余下的钱买25份0.6元的礼物,够吗?
29.一块长主形铁皮(如图),从四个角各切掉一个边长为2dm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用了多少铁皮?它的容积是多少?
30.运动会上,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情况如下:参加长跑比赛的有26人,参加短跑比赛的有30人,长跑比赛和短跑比赛都参加的有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一、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分析】只有1和他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据此解答。
【详解】2的因数只有1和2两个,且没有比2小的质数,所以最小的质数是2。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质数的认识,解题时要明确2是最小的质数,且即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只有2。
2、√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异分母分数分数单位不同,因此不能直接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时要先进行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数后再进行加减。
【详解】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异分母分数分数单位不同,因此不能直接相加减。
故答案为正确。
3、√
【详解】要使所用的小正方体最少,那么大正方体的棱长最少可以由2个小正方体的棱长组成,
所以使用的小正方体个数最少是:2×2×2=8(个).
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4、×
【详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不同颜色和线型区别表示两个或多个项目的数量及变化趋势。复式折线统计图用于对同类数量或相关数量进行比较,有利于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更准确地把握。
故答案为×。
【点睛】
不能把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相混淆。
5、×
【分析】0摄氏度以上称为零上几摄氏度,0摄氏度以下称为零下几摄氏度,所以0摄氏度不是没有温度,而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摄氏度不是没有温度,而是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故答案错误。
【点睛】
此题关键正确理解0摄氏度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的意义。
二、反复思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6、B
【分析】根据钟面9:30分针指向6,9:45分针指向9,钟面每个大格是30度,据此分析。
【详解】30×3=90(度)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的度量,直接观察指针也可得出度数。
7、D
【解析】略
8、B
【解析】设鸡有X个,2X+(5-X)4=14
X=3
故答案为:B
9、B
【详解】略
10、D
【解析】略
三、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1、63 0.875
【详解】略
12、4520
【解析】略
13、
【详解】主要考查学生单位之间进率的掌握情况以及化成分数后要化成最简形式,这还考查到了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4、1小时 3 2
【解析】题目中说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那么它把1小时看作单位“1”,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就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这样的几份。
15、 5 60
【解析】略
16、21.42
【解析】略
17、45 西15 西 南60
【解析】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街心公园为观测点,根据方向和标出的角度,即可得出书店、花园、学校在街心公园的什么方向上.
18、1
【解析】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这个正方体的体积.
【详解】5×5×5
=25×5
=1(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1.
19、,
【解析】略
20、
【解析】略
四、注意审题,用心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21、2;;2;
;4;;
【详解】略
22、2;;2;
【分析】(1)利用加法的结合律和交换律进行运算;
(2)异分母相加减时,先通分,再加减;
(3)根据连减公式a-b-c=a-(b+c)进行简便计算即可;
(4)根据减法的性质,小括号前是减号的,去掉小括号时,后面的减号要变成加号,再根据加法的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即可。
【详解】+++
+-
3--
-(-)
【点睛】
此题重点考查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3、x= a=6
【详解】略
五、看清要求,动手操作。(每题6分,共12分)
24、
【分析】(1)根据旋转的特征,这个图形绕点绕点逆时针旋转,点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根据平移图形的特征,把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7格,再首尾连结各点,即可。
【详解】画图如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作平移后的图形、作旋转后的图形,作图时要抓住关键点灵活应用旋转的特征及平移图形的特征。
25、(1);(2)答案如图:
【解析】略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
【解析】(49-3)÷2=23(人)
23+3=26(人)
23÷26=
答: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
27、64千米
【解析】解:设货车每时行驶x千米,
5(x+80)=720
x+80=720÷5
x=144-80
x=64
答:货车每时行使64千米.
等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路程,先设出未知数,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28、(1)82.8元
(2)够
【分析】(1)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求出两种礼物各花了多少元,然后两者相加即可求出姜老师买这两种礼物一共花去的钱;
(2)姜老师带的钱-买这两种礼物一共花去的钱即为余下的钱;再求出25份0.6元的礼物的钱,两者比较,据此判断够不够。
【详解】(1)1.8×22+2.4×18
=39.6+43.2
=82.8(元)
答:姜老师买这两种礼物一共花去82.8元。
(2)100-82.8=17.2(元)
25×0.6=15(元)
因为15元<17.2元,所以用余下的钱买25份0.6元的礼物,够。
答:够。
【点睛】
此题主要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29、250dm² 300dm³
【解析】14×19-2×2×4=250(dm²)
(14-2×2)×(19-2×2)×2=300(dm³)
30、26+30-12=44(人)
答:五年级参加比赛的共有44人。
【解析】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