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 订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自觉遵守考试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线
封
2025届周口市郸城县小升初数学检测卷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400米 =(___)千米 吨=(___)千克 2时40分=(___)时
2.—个等腰锐角三角形,相邻两个角的度数比是5 : 2,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______)度.
3.对于正整数a与b,规定a☆b=a×(a+1)×(a+2)×……×(a+b-1),如果(x☆3)☆2=3660,那么x=(______)。
4.在比例尺是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约是12厘米,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_____)千米。如在另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
5.用8个棱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________.
6.小玲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____);向左转动一周半,面向(_____).
7.一个布袋中有2个黄球,3个白球,5个红球。如果每次从布袋中取出一个球,摸到(______)球的可能性最小,至少摸出(______)个球才能保证摸到2个同色球。
8.在直线下面的□里填整数或小数,上面的□里填分数.
9.在2、0.6、﹣、0、﹣35、、、﹣2、13中,自然数有(________),分数有(________),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________)。
10.现在对六年级40名学生的每天课外阅读时间进行调查,并绘制如图统计图.
(1)每天课外阅读‘0.5~1小时(不含1小时)’的学生占全班人数的,请将统计图画完整;
(2)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 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 %;每天课外阅读‘1.5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数比‘0.5小时以内’的少 .(填分数)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成正比例。(______)
12.88008000的零都可以不读出来。(________)
13.把10个苹果放进三个果盘中,总有一个果盘中至少放4个苹果。(________)
14.被除数除以除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_____)
15.盒子中有10个白球、1个黄球,从中随意摸出一个球,如果是黄球,龙一鸣赢;如果是白球,依依赢。那么依依一定赢。(________)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把线段比例尺化成数值比例尺是( )。
A.1∶40 B.1∶4000000 C.1∶4000
17.已知=1.2,=1.2,则x和y比较( )。
A.x大 B.y大 C.一样大
18.小芳抛10次硬币(硬币是均匀的),( )有5次反面朝上.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19.下面( )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A.12 B.6 C.3
20.小明用一张梯形纸做折纸游戏.先上下对折,使两底重合,可得图①,并测出未重叠部分的两个三角形面积和是20平方厘米.然后再将图①中两个小三角形部分向内翻折,得到图②.经测算,图②的面积相当于图①的.这张梯形纸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50 B.60 C.100 D.120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直接写得数。
25.5÷5×5= 1-0.25÷0.25=
1.2÷(3.2-2.8)= 0.175×0.25×4=
2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050÷7﹣24×4
+
4.37﹣3.9+4.63﹣1.1
[(﹣)]
23.解比例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按要求完成:
①在上图中,过点O画出直线AB的垂线.
②过O点作已知直线AB的平行线.
③以O点为圆心,点O到直线AB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
25.(1)画出图A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把图B向右平移5格.
(3)把图C绕O点顺时针旋转90°.
26.在下面的方格纸上:
⑴用数对表示三角形A三个顶点的位置。
⑵画出图形A向右平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B;然后,再以MN为对称轴,画出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一件上衣七五折后售价是135元,这件上衣的原价是多少元?
28.汽车出租公司有大小两种客车出租,小车每辆限坐25人,每辆每天租金600元,大车每辆限坐45人,每辆每天租金900元,某社区有185人外出活动,需要包车一天,怎样租车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29.幼儿游泳池长30米,宽15米,高80厘米,用边长2分米的方砖铺四周池壁和池底一共需要方砖多少块?
30.一项工程,乙单独做20天完成.如果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这样交替做也恰好用整数天完成;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这样交替做结果比上次交替做要多半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要几天可以完成?
31.某小学有六名乒乓球选手进行单打循环赛.比赛在三个台上同时进行,比赛时间是每星期六的下午,每人每周只能而且必须参加一场比赛,因而比赛需要进行五周.已知在第一周的星期六和对垒;第二周与对垒;第三周和对垒;第四周和对垒.当然,在上述这些对垒的同时,另外还有两台比赛,但这两台比赛是谁和谁对垒,我们不清楚.
问:上面未提到过名字的在第五周同谁进行了比赛?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仔细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0.4 125 2
【解析】略
2、30
【详解】略
3、3
【解析】3660=60×61,那么x☆3=60,x☆3=x×(x+1)×(x+2)=60=3×(3+1)×(3+2),所以x=3.
4、60千米 1:600000
【解析】略
5、600平方厘米,1000立方厘米
【解析】【考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解答】解:棱长:5×2=10(厘米);
表面积:10×10×6=600(平方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600平方厘米;1000立方厘米
【分析】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的2倍,先计算出棱长,然后用棱长乘棱长再乘6求出表面积,用棱长乘棱长乘棱长求出体积.
6、东 东
【详解】当转动为整圈时,不管向哪面转都会回原方向;当转动为半圈时,不管从哪面转都会面向原方向的对面.
7、黄 4
【详解】略
8、-1,,0.6,
【解析】略
9、2、0、13 ﹣、、 0.6、
【分析】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都叫自然数; 把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填空。
【详解】0.6×=1
在2、0.6、﹣、0、﹣35、、、﹣2、13中,自然数有2、0、13,分数有﹣、、,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0.6、。
【点睛】
本题考查了自然数、分数和倒数的认识,负数可以是整数和分数,自然数不包括负数。
10、(1)
(2)1.5小时以上;37.5;
【解析】(1)40×=10(人)
完成条形统计图如下:
(2)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0.5小时以内’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15÷40=37.5%;
每天课外阅读‘1.5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数比‘0.5小时以内’的少:(15﹣6)÷15=.(填分数)
故答案为:1.5小时以上,37.5,
二、准确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详解】【分析】正比例、反比例知识的实际运用,考察该知识的熟练程度。
【详解】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不成比例,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正比例、反比例的知识点。
12、√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读出此数再作判断。
【详解】88008000读作:八千八百万八千,所有零都不读出来,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数中“0”的情况。
13、√
【分析】从最坏的情况考虑,如果三个果盘中各放3个苹果,那么剩下的1个苹果无论放在哪个盘子里,总有一个果盘中至少放4个苹果。
【详解】10÷3=3……1,3+1=4,所以把10个苹果放进三个果盘中,总有一个果盘中至少放4个苹果。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抽屉原理,一定要从从最不利情况考虑。
14、×
【详解】略
15、×
【分析】可能性的大小与事件的基本条件和发展过程等许多因素有关。当条件对事件的发生有利时,发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当条件对事件的发生不利时,发生的可能性就小一些。
【详解】虽然依依赢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也不是一定会赢。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察了可能性的大小,有一线希望就有无限可能。
三、谨慎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
16、B
【详解】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40千米=4000000,比例尺是1∶4000000,故选B。
17、A
【分析】分别计算出x和y的值,比较即可。
【详解】=1.2,解得x=9.6;=1.2,解得y≈6.67,所以x大。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方程,解方程根据等式的性质。
18、B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抛每次硬币都是一个独立事件,
所以小芳抛10次硬币(硬币是均匀的),可能有5次反面朝上.
故选:B.
19、C
【解析】略
20、C
【解析】本题是简单图形的折叠问题,折叠前后相重合的部分面积相等.所以原梯形的面积比图①的2倍少20平方厘米,图②的面积比图①面积少了两个三角形面积和的一半.
根据折叠原理可知,图②的面积比图①面积少了两个三角形面积和的一半,即少20÷2=10(平方厘米),又因为图②的面积相当于图①的,所以图①的面积为10÷(1-)=60(平方厘米),则原梯形的面积为60×2-20=100(平方厘米).故选C.
四、细想快算。(每题6分,共18分)
21、25.5;0
3;0.175
【分析】(1)小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求出积,再看被乘数和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划去;
(2)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4)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详解】25.5÷5×5
=5.1×5
=25.5
1-0.25÷0.25
=1-1
=0
1.2÷(3.2-2.8)
=1.2÷0.4
=3
0.175×0.25×4
=0.175×(0.25×4)
=0.175×1
=0.17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解题能力,其中运用了乘法结合律:a×b×c=a×(b×c)。
22、(1)54
(2)
(3)4
(4)
【详解】解:(1)1050÷7﹣24×4
=150﹣96
=54
(2)+
=×(+)
=×2
=
(3)4.37﹣3.9+4.63﹣1.1
=(4.37+4.63)﹣(3.9+1.1)
=9﹣5
=4
(4)[(﹣)]
=[]
=÷
=
23、x=1.2
【分析】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解答.
【详解】解:12x=2.4×6
12x=14.4
x=1.2
五、能写会画。(每题4分,共12分)
24、
【解析】将直角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AB重合,向前平移至O点,沿直角边过点O画垂线即可;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AB的垂线,沿垂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这点重合,过这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是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把带有针的一端固定在圆心O点,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点O到直线AB的垂线长,把带有铅笔的一端旋转一周即可.
25、
【解析】(1)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需要在对称轴的下方,依次描出每个对应点,然后连接.(2)要求向右平移5格,需要将图B的每个点向右平移5格描点,然后连线.(3)要求把图C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只要将以O为顶点的两条边分别顺时针旋转90°,再连线即可.
26、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7、180元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把这件衣服的原价看作是单位“1”,现价就是原价的七五折,即是原价的75%.据此解答.
解:七五折=75%,
135÷75%=180(元)
答:这件上衣的原价是180元.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再根据单位“1”未知用除法计算来进行解答.
28、3大2小 3900元
【解析】略
29、13050块
【分析】游泳池铺方砖是下底面和周围四个面,求出方砖的面积,用游泳池的面积除以方砖的面积,求出方砖的块数。
【详解】30米=300分米
15米=150分米
80厘米=8分米
[(150×8+300×8)×2+300×150]÷(2×2)
=[(1200+2400)×2+300×150]÷4
=(3600×2+45000)÷4
=(7200+45000)÷4
=52200÷4
=13050(块)
答:一共需要方砖13050块。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游泳池的面积是五个面,没有上底面。注意题目中的长度单位换算成统一的分米。
30、10天
【分析】根据两种轮流交替做的情况可得出:当甲先做时,用的时间就少,而乙先做时,用的时间就多.据此可得第一种情况甲乙的工作顺序是:甲,乙,甲,乙…甲(最后一天是甲做的,若是乙做的,则第二种情况不会出现多做半天的时间);而第二种情况甲乙的工作顺序就是:乙,甲,乙,甲…乙,甲,乙,把两种情况对照可得:甲一天的工作效率=乙一天的工作效率+甲半天工作效率,即甲半天工作效率=乙一天工作效率,也就是说甲的工作效率是乙工作效率的2倍,把这项工程的量看作单位“1”,先表示出乙的工作效率,再求出甲的工作效率,最后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即可解答.
【详解】依据分析可得甲的工作效率是乙工作效率的2倍
1÷(×2)
=1
=10(天)
答:这项工程由甲单独做需要10天可以完成.
31、同进行了比赛;理由见详解
【解析】先考虑在各周都是同谁进行了比赛,已知在第一周同,第三周同进行比赛,因而同、、的比赛只能分别在第二、四、五周了.但由于第二周同对垒,因而这一周就只可能同比赛了.同理可推得在第四周同,第五周同对垒.其次考虑在各周都是同谁进行了比赛,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可推知第一周同,第二周同,第三周同,第四周同,第五周同对垒.有了这个结果下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每周都有三台比赛,知道了其中两台选手,另一台的两位选手自然就不难推出.由此推得在第五周同进行了比赛.
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