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届广东茂名市直属学校数学七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和都是直角,,则图中不等于的角是( )
A. B. C. D.
2.下列化简正确的是( )
A.3a–2a=1 B.3a2+5a2=8a4
C.a2b–2ab2=–ab2 D.3a+2a=5a
3.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底边上的高为( )
A.6 B.7 C.9 D.12
4.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银川市市民垃圾分类的情况 B.对市场上的冰淇淋质量的调查
C.对乘坐某次航班的乘客进行安全检查 D.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5.为了了解2013年昆明市九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3年昆明市九年级学生是总体 B.每一名九年级学生是个体
C.1000名九年级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1000
6.十九大传递出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数据,如全国注册志愿团体近38万个.数据38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38×104 B.3.8×105 C.3.8×106 D.0.38×106
7.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若∠AOD=20°,则∠BOC的大小为( )
A.140° B.160° C.170° D.150°
8.的相反数是( ).
A.﹣6 B.6 C. D.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已知15myn2和-mnx是同类项,则|2-4x|+|4y-2|的值为( )
A.0 B.8 C.-4 D.
11.如图,点在线段上,且.点在线段上,且.为的中点,为的中点,且,则的长度为( )
A.15 B.16 C.17 D.18
12.下列图形是将正三角形按一定规律排列,则第4个图形中所有正三角形的个数有( )
A.160 B.161 C.162 D.163
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若某数除以4再减去2,等于这个数的加上8,则这个数为______.
14.圆柱底面半径是,高是,则此圆柱的侧面积是______.
15.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如图,若∠ABC=120°,∠BCD=80°,则∠CDE=__________度.
16.若单项式与的和仍是单项式,则______.
17.甲看乙的方向是南偏西30°,乙看甲的方向是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5分)(1)如图,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O,使它到四边形四个顶点的距离的和(OA+OB+OC+OD)最小,并说出理由.
(2)如图,点A在南偏东30°的方向上,点B在北偏西60°的方向上,请按照表示点A方位的方法,在图中表示出点B的方位.
(3)借助一副三角尺画出15°角和75°角
19.(5分)这个周末,七年级准备组织观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由各班班长负责买票,一班班长问售票员买团体票是否可以优惠,售票员说:50人以上的团体票有两个优惠方案可选择:
方案一:全体人员可打8折;
方案二:若打9折,有6人可以免票.
一班班长思考了一会儿,说我们班无论选择哪种方案要付的钱是一样的,请问一班有几人?
20.(8分)计算:﹣42÷(﹣2)3-×(﹣)2
21.(10分)如图, 为的平分线, . 求:
(1) 的大小.
(2) 的大小.
22.(10分)七年级开展迎新年“迷你小马拉松健身跑”活动,跑步路线为学校附近一段笔直的的健身步道,全长4200米.甲、乙两名同学相约健身,二人计划沿预定路线由起点A跑向终点B.由于乙临时有事,于是甲先出发,3分钟后,乙才出发.已知甲跑步的平均速度为150米/分,乙跑步的平均速度为200米/分.根据题意解决以下问题:
(1)求乙追上甲时所用的时间;
(2)在乙由起点A到终点B的过程中,若设乙跑步的时间为m分,请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
(3)当乙到达终点B后立即步行沿原路返回,速度降为50米/分.直接写出乙返回途中与甲相遇时甲离终点B的距离.
23.(1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分析】根据和都是直角,求出各角的度数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 表述不规范,无法判断大小,故错误;
B. ,正确;
C. ,正确;
D. ,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了余角的性质以及度数,掌握同角的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2、D
【详解】解:A、3a-2a=a;
B、3a2+5a2=8a 2;
C、a2b-2ab2=ab(a-2b).
D、 3a+2a=5a
故选D.
本题考查整式运算,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整式运算学习.
3、D
【分析】在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高线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底边上高线的长度.
【详解】解:过点A作AD⊥BC于点D,如图:
在△ABC中,AB=AC,AD⊥BC ,BC=10
∴BD=DC=BC=5;
在Rt△ABD中,AB=13,BD=5;
由勾股定理,得:AD=.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普查的定义:为了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普查.
【详解】A. 调查银川市市民垃圾分类的情况, 人数多,耗时长,应当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错误;
B. 对市场上的冰淇淋质量的调查,由于具有破坏性,应当使用抽样调查,故本选项错误;
C. 对乘坐某次航班的乘客进行安全检查, 因为调查的对象比较重要,应当采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正确;
D. 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由于人数多,故应当采用抽样调查;
故选:C
本题属于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普查的定义,即可完成.
5、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结合选项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A、2013年昆明市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B、每一名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C、1000名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错误;
D、样本容量是1000,该说法正确,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6、B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解:将38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8×1.
故选:B.
此题考查了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7、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OD=20°可得:∠AOC=70°,根据题意可得:∠BOC=∠AOB+∠AOC=90°+70°=160°.
考点:角度的计算
8、D
【解析】试题分析:用相反数数的意义直接确定即可.的相反数是.
故选D.
考点:相反数;绝对值.
9、D
【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解:A、3与x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与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运算正确,所以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属于应知应会题型,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解答的关键.
10、B
【分析】先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求出x和y的值,再把求得的x和y的值代入所给代数式计算即可.
【详解】∵15myn2和-mnx是同类项,
∴x=2,y=1,
∴|2-4x|+|4y-2|
=|2-1|+|4-2|
=1.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利用同类项的定义求字母的值,熟练掌握同类项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根据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列方程求解即可.
11、B
【分析】设,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线段比例关系用x表示出线段EF的长,令它等于11,解出x的值.
【详解】解:设,
∵,∴,
∵,∴,
∵E是AC中点,∴,
,,
∵F是BD中点,∴,
,解得.
故选:B.
本题考查线段之间和差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设未知数帮助我们理顺线段与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列式求解未知数.
12、B
【解析】试题分析:第一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5,
第二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5×3+2=17,
第三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17×3+2=53,
第四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53×3+2=1,
故答案为1.
考点:规律型.
二、填空题(每题4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3、
【分析】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再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解题.
【详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得,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知识,是基础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
14、
【分析】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
此圆柱的侧面积是:,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圆柱侧面积的求解,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15、1
【分析】由已知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得AB∥DE,过点C作CF∥AB,则CF∥DE,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CF+∠ABC=180°,所以能求出∠BCF,继而求出∠DCF,又由CF∥DE,所以∠CDE=∠DCF.
【详解】解:过点C作CF∥AB,
已知珠江流域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相同,
∴AB∥DE,
∴CF∥DE,
∴∠BCF+∠ABC=180°,
∴∠BCF=60°,
∴∠DCF=1°,
∴∠CDE=∠DCF=1°.
故答案为1.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过C点先作AB的平行线,由平行线的性质求解.
16、1
【分析】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为单项式,则这两单项式必为同类项,再根据同类项的性质求出a、b的值代入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a-1=3,b=2,
解得a=4,b=2,
则.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同类项的定义及代数式计算,关键在于理解题意,通过同类项求出a、b的值.
17、北偏东30°
【分析】可以根据题意画出方位图,读图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可以画出如下方位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看甲的方向是北偏东30°,
故答案为北偏东30°.
本题考查方位角的应用,能够熟练、准确地根据文字描述画出方位图是解题关键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7小题,共6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1)点O为两对角线AC和BD的交点,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
【分析】(1)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点O应为两对角线AC和BD的交点;
(2)以点O为顶点,正西方向为边,向上作30°角即可找到OB的方位;
(3)将三角板中的45°角和30°角拼凑,利用角度的和差即可得出15°角和75°角.
【详解】解:(1)点O为两对角线AC和BD的交点,理由为:
设不同于点O的点P,连接PA、PB、PC、PD,
则有PA+PC>AC=OA+OC,PB+PD>BD=OB+OD,
∴PA+PB+PC+PD>OA+OB+OC+OD,
∴点O为对角线AC、BD的交点时,OA+OB+OC+OD最小;
(2)根据题意,点B的方位如图所示:
(3)将一副三角板如下图摆放,∠ABC=15°,∠DEF=75°就是所求作的角:
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涉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方位角、三角板的度数、角的和差运算等知识,解答的关键是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方位角的定义,会根据三角板的度数求出所求度数的和差关系.
19、一班有54人.
【分析】设一班有x人,票价每张a元,根据已知得出两种方案费用一样,进而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一班有x人,票价每张a元,根据题意得出:
0.8ax=0.9a(x﹣6),
解得:x=54,
答:一班有54人.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已知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0、1
【解析】先计算乘方,再计算乘除,最后计算加减可得.
【详解】原式=﹣16÷(﹣8)=2﹣1=1.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1、(1) 60°;(2) 80°.
【分析】(1) 根据先求得度数,再求即可;
(2) 由为的平分线即可求出∠AOD;
【详解】(1)∵,
∴∠EOD=2∠COD=40°,
∴=∠EOD+∠COD=60°,
(2)∵为的平分线,
∴∠AOD =2∠DOE=80°
此题主要考查了角的计算,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22、(1)乙追上甲所用的时间为1分;(2)当0<m<1时,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为(450-50m)米;当1≤m≤21时,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为(50m-450)米;(3)150米
【分析】(1)设乙追上甲所用的时间为x分,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
(2)根据题意分m的取值即可求解;
(3)设乙到达终点后,再过y分钟与甲相遇,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1)设乙追上甲所用的时间为x分.
根据题意,得 150x+150×3=200x.
解得x=1.
答:乙追上甲所用的时间为1分.
(2)由(1)可知乙追上甲所用的时间为1分,乙到达终点所需时间为4200÷200=21分钟;
∴当0<m<1时,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为150(3+m)-200m=(450-50m)米;
当1≤m≤21时,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为200m-150(3+m)=(50m-450)米.
(3)依题意可得乙到达终点所需时间为4200÷200=21分钟;
所以甲的行驶的路程为150×(21+3)=3600米,
距离终点4200-3600=600米,
设乙到达终点后,再过y分钟与甲相遇,
依题意可得50y+150y=600
解得y=3
故此时甲距离终点还有600-150×3=150米,
答:乙返回途中与甲相遇时甲离终点B的距离为150米.
此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
23、
【分析】利用分组分解法进行因式分解即可.
【详解】解:原式=
=
=
本题考查了分组分解法进行分解因式,正确分组是解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