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邵阳市召开资源林政法制工作会议
2007年3月20日,邵阳市林业局召开了全市资源林政法制工作会议。市林业局有关科室负责人,市林业调查设计队、市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和各县市区林业局分管副局长、资源股长、林政股长、法制股长参加了会议,市林业局局长王德席、副局长朱贵炎、调研员申均和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和资源林政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总结2006年度资源林政法制工作,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部署安排今年的工作。
会议认为,2006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真抓实干、齐抓共管,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切实执行限额计划,林木采伐管理进一步加强。加强伐区管理,严格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制度。全市共下达年度木材生产计划(含省增拨计划)146.2316(材积93.275)万立方米,毛竹2572.27万根。实际执行情况是:采伐122.77万立方米,出材80.508万立方米,毛竹819.63万根,非商品材蓄积16.21万立方米。结余商品材计划23.4616万立方米(材积12.767),非商品材43.19万立方米。配合国家林业局对绥宁县进行限额采伐核查。二是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林政法制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市查出违法经营单位306个,停业整顿61家,吊销证件64个。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8804起,收缴木材19810立方米,罚款920万元,补征林业费用240万元。认真抓好征占用林地的利用管理。为建设单位上门服务,帮助批办各类征占用林地141起、面积230公顷,收取植被恢复费1220万元,征收率达95%。对2003年以来的非法占用的林地进行地毯式清理,查出违法占用林地88起,补办手续32起,处罚52起,处理率达95%。三是切实加大保护力度,生态公益林管理初见成效。通过积极争取,全市新增补偿试点面积82.14万亩。各县林业局与试点乡镇、村组及林场签订了《重点公益林管护合同》,管护单位与专职护林员签订了护林合同,建立乡、村(场)两级管护机构300个,有专职护林员1000人,强化了管护责任。对重点公益林按生态区位分别实施禁伐和限伐。推行存折发放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受得了广大林农的普遍好评。四是切实抓好基础工作,林业信息管理进一步扩大。全年网上办证20多万份,较2005年增长了15%。按时完成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市局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解决工作经费6万元,购置电脑设备10万元,举办了县市区资源股长、技术人员、市林调队全体人员参加的全市资源数据更新培训班。抽调了160名技术人员,克服数据量大、设备落后、资金短缺等困难,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数据更新任务。稳步推进林权发证工作。全市国有林地156573公顷,已全部完成发证任务;集体所有1095518公顷,已完成796342公顷,完成率达73%。五是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基层两站管理进一步优化。开展了强化法制意识、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培训教育活动。组织全市1433名林业行政执法证持有者深入学习林业法律法规,进行法制考试。落实单位目标管理制度,站长岗位责任制度,干部职工学习制度和考勤制度,林业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群众办事实行首问责任制度和限时服务制度,做到了人有其岗、岗有其责。在全行业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中,林业局名列前茅。
会议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林业改革的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步显现,资源林政管理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是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兴工强市战略的推动下,森林资源的增长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市小型加工企业过多过滥,大量破坏和严重浪费资源。二是资源保护压力很大。重开发、轻保护,在当前经济活动中比较普遍。特别是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对耕地采取了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后,大量占地项目向林地转移。三是利益格局难以平衡。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和执法人员工资未纳入财政预算,办案经费缺乏,工作靠收费、罚款支撑运营,导致资源林政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发生扭曲。
会议认为,做好2007年的资源林政法制工作任重道远,意义深远。总的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兴工强市和建设绿色邵阳为目标,以林权改革为动力,以分类经营为手段,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林,着力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数量,平衡森林资源供求,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会议强调,围绕上述思路,要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六项工作。一是加快林权改革步伐,全面完成林权发证工作。即将铺开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国有林场改革,最基础性工作就是要求明晰森林资源权属。对已经确权到户的山林,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明晰四至和面积,换发全国统一的林权证书。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湘林资[2007]17号文件做好林权发证工作。要把权属证明文件是否合法有效以及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资格作为林权登记的审查重点,对文件列举规定的7种情况,坚决不予登记。各地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财物力,确保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发证工作。二是加强审核审批管理,全面规范占用林地行为 。要牢固“守土有责”意识,把保护林地作为落实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政治任务来抓。对非重点建设项目,要依法查处,限期恢复;对地方重点建设项目,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据理力争,争取支持;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要主动介入,宣讲法律,帮助搞好用地规划,督促办理占地手续。对县市区查处有困难的,由市局组织查处;市局查处有困难的,报请省厅查处。凡涉嫌犯罪的非法占用林地项目、未依法进行刑事处罚的,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和办理审核同意或行政许可。三是加紧调整规划布局,全面提高资源调控能力。落实抓大关小。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措施,关掉消耗资源多、效益差、污染大的小型加工企业,特别是小型单板加工厂、香粉加工厂和一次性木筷加工厂,确保今年省厅审批我市的企业规划数(经营1650个,加工890个)不突破。主动适应交通变化和管理要求,合理调整木材检查站布局。向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派驻资源林政监管员,长期和企业开展管理合作,对企业收购原材料及销售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和实行全程监控。四是加大计划管理力度,全面推行“阳光”行动。坚决顶住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资源消耗压力,牢牢把握森林资源消长的控制权,确保林木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两项指标不突破。严禁皆伐天然阔叶林和生态公益林,对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也要按技术要求进行作业设计。努力增强采伐指标管理的透明度。将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工作向全社会公开,做到审批公开、公平、公正,接受全社会监督。坚决制止“戴帽”下达,违规预留,搞人情分配,暗箱操作和买卖采伐指标行为。五是加速资源信息化管理,全面做好公益林保护。努力做好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建设,按进度和要求抓好落实。市局将对领导重视、工作任务完成得好的单位进行奖励,在新增中央和省级补偿面积的安排上予以倾斜,在重点项目安排上给予支持,在工作经费上给予考虑,并将之作为资源林政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快完善公益林管理机构,充实管理人员,以适应形势需要。要下更大力气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力争启动地方财政投入。公益林资金一定要专款专用,保证在市里下发拨付资金文件一个月内发放到林农手中。六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争先创优工作。要加强学习培训,将人员岗前培训、考试考核、持证上岗规范化、制度化。今年举办办证员、行政执法员和伐区设计员三期培训班。在全市林政执法系统实行“票卷相符”和“票证相符”制度。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重点盯住木材生产计划下达、森林资源流转、木材流通、林权登记换发证、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核发、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等权力运行的重要环节,自觉做到“九严禁”。借助于“林改”东风,解决好乡镇林业站、木材检查站和林业调查队伍的编制和经费,稳定执法队伍。资源林政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任免、轮岗、调离,应报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此外,要加强乡镇林业站和木材检查站的站房建设,逐步改善办公条件,让执法人员安心本职,乐于奉献。
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