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定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制定用药方案。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定:
一. 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是经过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可参照《一、二、三线抗感染药物名录》中一线用药。一般作为主治医师以下专业职称的用药权限。
二. 对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的,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可参照《一、二、三线抗感染药物名录》中二线用药,一般作为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用药权限。
三.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由于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如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药品价格昂贵。如果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及/或确凿依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人授权后,并记录在病历中,方可使用。可参照《一、二、三线抗感染药物名录》中三线用药。
四.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如需持续用药应有上级医师授权。在经验使用三线抗菌药物前,应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待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参照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五. 各科室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对感染性疾病以及在开放伤口的清创和感染伤口的扩创时应及时送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微生物实验室应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并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医师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六.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如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2. 如病人因发热就诊应先进行血常规筛查,确定是细菌感染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3. 对于急诊和住院病人需要手术治疗时应参照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中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用药方法进行。
七. 我院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并督导全院临床管理用药工作,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和细菌耐药趋势分析,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
医院感染委员会
10年7月19日
药品种类
一线
二线
三线
抗 生 素
青霉素类
青霉素G钠
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
哌拉西林钠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阿莫西林(口服)
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
美洛西林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
头孢菌素类
头孢拉定(口服)
头孢替安
头孢哌酮钠/ 舒巴坦钠
头孢羟氨苄
头孢呋辛钠
头孢匹胺
五水头孢唑林钠
头孢他啶
头孢丙烯
头孢曲松钠
头孢克洛(胶囊、混悬液)
头孢吡肟
头孢呋辛酯
头霉素类
头孢米诺钠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美洛培南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
奈替米星
庆大霉素
依替米星
妥布霉素
阿米卡星
四环素类
米诺环素(胶囊、软膏)
大环内脂类
红霉素
环酯红霉素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其他类
克林霉素
糖肽类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
(β-内酰胺类过敏的膝关节置换可作为二线用药)
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
联磺甲氧苄啶
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口服、注射)
莫西沙星(注射)
氧氟沙星(滴眼、耳液、眼膏)
莫西沙星(口服)
加替沙星(注射)
加替沙星(口服)
抗真菌药
抗生素类
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
唑 类
咪康唑(乳膏、栓剂)
伊曲康唑
特比萘芬
氟康唑(口服、注射)
克霉唑(阴道片)
益康唑
抗厌氧菌
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口服、注射)
替硝唑(口服、泡腾片)
奥硝唑
抗结核
异烟肼
乙胺丁醇
利福平
利福喷汀
抗病毒
阿昔洛韦
拉米夫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