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父母的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回忆学习小说方法的基础上,解读这篇小说,理解“父母的心”的含义。
了解川端康成“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的作品风格。
2、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细读小说内容,找出并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的字词句,联系小说情节,把握小说的主题。
3 情感态度:
感受“父母的心”,体会拥有父母之爱的幸福感,并激发学生感恩父母之心。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曲折的情节和人物描写文字,感受父母对子女崇高的爱心。
学会运用小说解读的方法理解小说内容。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小说解读方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
教学准备:
1、文章内容较长,课前组织学生充分预习。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课文写作背景。
3、准备PPT课件。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关键语句、关键语段,感悟父母的心的内涵。
2、 研讨点拨法:用于对小说主题、作者作品风格的探究上。
教学时数: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世间的爱有千万种,惟有父母的是爱最无私的。岁月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却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融入我们的血液,这份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今天让我们走进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去体会父母的爱子之心。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濑户 ( )
褴褛( )
酬谢( )
失魂落魄( )( )
2、简介作者:
3、这篇文章的题材是什么?这种题材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二、理清情节
1、先复述课文。
2、概括文章情节。
3、体会这种结构的好处。
三、分析人物形象
• 分角色朗读课文7—16段)思考完成下列表格:
• 1、本文一共写了几次换孩子的过程?分别是什么时间?每次去换孩子的人是谁?送还情况如何?每次送还的表情、的理由是什么?
• 通过这些描写你看出这对贫穷的夫妇是什么样的人?那个贵妇人是个什么形象?
四、解主题
父母的心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心?
• 示例:父母的心是一颗痛苦矛盾的心。
五、合作探究
1.既然最终那对贫穷的父母没有把自己的子女送走,那么一开始就写父母不送子女给财主夫人,好不好?请说说你的原因。
2、有人说《父母的心》这篇小说体现了川端康成小说的风格“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前者,刚才我们已经深入探讨了,那么后者体现在哪里呢?
3、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你能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吗?
六、拓展延伸
川端康成很不幸,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爱。而我们是幸运的,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之爱的温暖。
请同学们把发生在你身边的亲情故事分享给大家。
在感受这份浓浓的父母之爱时,你最想对自己的父母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七、 教师寄语:
当代作家毕淑敏说:“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事,当我们懂事的时候不年轻。有许多东西可以弥补,而许多东西无法弥补”所以趁着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对父母多一份关心,尽一份孝心,也许只是粗茶一杯,也许只是淡饭一碗,但在爱的天平上他们是等值的。因为——孝心无价。希望同学们学会用感恩的心来珍视亲情、珍爱你的父母!
八、 布置作业
回家后将自己对父母最想说的一句话亲口告诉父母,并且给他们一个深深的拥抱。然后将父母和自己的表现形成文字书写出来。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