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第二课时.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233959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3.89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第二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第二课时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五、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六 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七 讨论 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这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大家谈一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