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62∕T 2779-2021 松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甘肃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08847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3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62∕T 2779-2021 松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甘肃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62∕T 2779-2021 松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甘肃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62∕T 2779-2021 松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甘肃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62∕T 2779-2021 松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甘肃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62∕T 2779-2021 松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甘肃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CCS B 16 0062 甘肃省由巳ETA 万标准D862/T 2779-2021 代替DB62/T2779-2017 松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2021一 08 一04发布2021一09一04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0862/T 2779-2021 目次前言. II I 范围. . . . . .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1 4 危害程度划分. 1 5 病害调查与监测. 3 6 防治方案编制.4 7 综合防治技术.5 8 防治效果评价. 7 9 档案管理. 7 附录A(资料性)松落针病调查记录表. 8 附录B(资料性)松落针病病菌抱子采集记录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I 0862/T 2779-2021 目IJ=1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l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3、o本文件代替DB62厅2779-2017(松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与DB62/T2779-201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修订了原文件封面中的CCS65代码、删除了原文件封面中英文标题(见本文件封面)b) 修订了前言和范围(见前言、本文件1) c) 补充了原文件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见本文件幻,d) 修订了第3章中术语和定义(见本文件3)e) 变更原文件第4章内容成为本文件第4章内容(见本文件的;f) 修订了原文件中的第5章中内容(见本文件7.1、72)g) 增加了第4章、第5章、第6章、第8章、第9章等内容(见本文件4、5、6、8、9)h) 增加了原文件第7章

4、中部分内容(见本文件722)i) 增加了附录A、附录B、附录C内容(见本文件附录A、附录B、附录C)本文件由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监督管理。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信息中心、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党川林场、甘肃省定西市嗖口林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存世、张继强、王三英、文Ij海洲、刘冬怡、李振峰、青菊艳、陈翠莲、王增辉、梁丹丹、张洋军、刘在国、冯丽、武营、孟瞰、白应统、张宝芝、王洁、张伟、高晓华、主Ij喜社。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文件首次发布为DB62/T2779-20170 本次为第次修订。本文件白甘肃

5、省林业科学研究负责解释。各单位或个人在执行本文件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至松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698号,邮政编码7320,E-,联系方式0391-468357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II 0862/T 2779-2021 松落针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松落针病的危害程度划分、病害调查与监测、防治方案编制、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评价和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松科林木发生的松落针病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6、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GB/T 18172.2 10%百菌清烟片剂LY厅168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LY/T2011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LY/T2516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LY厅2518喷雾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L Y/T 2648 林用药剂安全使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 松落针病松落针病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Ascomycetina,盘菌纲Discomycetes,

7、星裂盘菌目Phacidiales,斑志、盘菌科Rnytismaceae,散斑壳属LophodermiumChev的散斑壳菌Lophodermiumspp.,是松手斗Pinusspp林木针叶上的一种真菌病害。3. 2 放烟线林木病害防治时,在防治区林间燃放烟剂过程的一种线路排列方式。在固定线路上分不同点位燃放烟剂的线路,叫固定放烟线;按定间隔距离和不同移动方向燃放烟剂的线路,叫流动放烟线。4 危害程度划分4. 1 感病株率计算0862/T 2779-2021 感病株率计算公式见公式()。F(%)二平x1则) l ( 式中F(%) 感病株率;n, 感病林木株数;N 调查林木总株数。4. 2 感病指

8、数(D1)计算感病指数(D1)计算公式见公式。)。I,CXixta DI二一一一x100 NXF (2) 式中DI 感病指数:x, 各级受害林木株数:fi 各级病害代表数值:N 调查林木总株数F 病害最高等级代表数值。4. 3病害分级标准根据病害危害林木针叶数量多少,将病害:t1J分为I级V级共5个等级标准,5个等级标准分别用。4共5个数值来代表。病害分级标准见本文件表L表l松落针病害分级标准与代表数值表林木病害分级分级标准代表数值仅)I 健康树,全树冠针叶上无病斑。E 全树冠114以下针叶表现症状,针叶叶尖呈红褐色,其余叶色正常。l 全树冠114112针叶表现症状,针叶叶尖至叶中部呈红褐色,

9、2年生针叶少量E 2 脱落。全树冠1I23/4针叶表现症状,针叶叶尖至叶中下部呈红褐色,2年生针叶大IV 3 部分脱落。全树冠3/4以上针叶表现症状,针叶叶尖至叶基呈红褐色,2年生针叶几乎全V 4 部脱落。4.4危害程度划分依据LY/T 1681的规定,将松落针病危害程度按感病株率和感病指数大小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共3个等级。危害程度等级见本文件表202 0862/T 2779-2021 表2松落针病病害程度划分表病害程度F (%) DI 代表符号轻度豆20写15+ 中度21 40 1630 + 重度二三41迁、331 + 5 病害调查与监测l5. 1 线路踏查5. 1. 1 踏查时间每年3

10、月中旬5月中旬。5. 1. 2 线路设置线路设置应选择病害发病林分内,设置方法和要求应符合LY/T2011的规定。5. 1. 3 踏查内容观察发病林分的分布范围、病害面积、林木组成、病害种类、危害特点等指标,判断是否需设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并填写附录A中Al表。5. 1.4绘制病害危害程度分布图在线路踏查过程中,应在调查工作底图上现场勾绘出病害危害程度分布范围,在室内转绘成防治区病害危害程度分布图。5. 1. 5 线路踏查结束后工作应总结病害危害特点、初主确定出受害面积,并判定出是否需设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5. 1. 6 如需设标准地时工作应在病害危害程度分布图上以小班为单位标注出其GPS坐标

11、位置,在开展调查时用GPS找到其位置后进行调查。5. 2 标准地调查5. 2. 1 标准地面积标准地面积为20mx20m或20mx30m,并保证调查林木数量?30株。5.2.2 标准地数量病害林分标准地设置数量应注3块。5.2.3 设置要求3 0862/T 2779-2021 标准地设置应符合LY/T2011的规定。5.2.4调查内容5.2.4.1 应依据本文件表l中的标准,调查标准地内每株林木生长因子、病害等级,并将其填写在附录A表A2中。5.2.4.2 调查结束后,按附录A表A3格式汇总出感病株率和感病指数,确定出病害林分的病害危害程度。5. 2. 5 调查结果当病害危害程度为轻度时,应按

12、本文件5.3的规定开展林分病害监测;当病害危害程度为中度和重度时,应按本文件6的规定编制防治方案并开展病害防治。5. 3病害监测l5.3. 1 依据LY/T2516的规定,开展松落针病监测预报工作。5. 3. 2 监测病菌抱子扩散程度应采用下列方法:a) 在病害林分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病菌J包子监测点,监测点应注3个;在每个监测点上采集病菌子包子,b) 采集病菌子包子方法为在林间监测点不同采集位置上设置载玻片,在其上涂上凡士林,定期将落有病菌J包子的载玻片带到J室内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掌握不同时期的病菌袍子数量的动态情况;c) 根据林分高度,每个监测点应从地面开始,每隔2m高度设置l个子包子

13、采集位,即从Om、2m、4m、6m、8m等高度设置于包子采集位。每个采集位上分东、南、西、北方面共设置4个载玻片。d) 每个子包子采集位观察频次为2d5d天观察l次,连续观察30次60次;病菌子包子观察记录应填写在附录B表B中;e) 每个载玻片应在显微镜目镜lOx、物镜30 x的视野条件下观察。当观察视野中的J包子数量二三30个时,则确定该时间段内病菌子包子将逐渐进入扩散盛期,即可判定病害防治达到最佳时期。6 防治方案编制4 防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防治方案应以防治区为单位进行编制,并确定出防治面积,b) 防治方法按本文件7的规定选择出适宜的防治方法;c) 药剂防治时间与防治次数应根据病

14、菌J包子监测结果确定;d) 药剂防治应选择出适宜的杀菌药剂和剂型,并确定出药剂使用浓度、农药使用量等;e) 防治方案需编制防治作业人员培训内容与安全操作要求、作业人员数量与分组、器械配置、防治管理组织方式、防治经费及经费来源等;f) 依据GB12475、LY/T2648规定应编制出药剂贮存、运输、使用和安全操作等管理要求,g) 为掌握防治效果,防治方案中应在防治区中按不同防治方法设置防治样地和防治对照样地。防打自样地和防治对照样地设置应执行本文件5.2的规定,h) 为满足防治作业的需要,防治方案中应提出防治前、防治中、防治后组织管理和检查验收要求。0862/T 2779-2021 i) 防治方

15、案应绘制出1:50或1:10000比例尺的病害危害程度分布图、病害防治作业布局图等图件,j) 防治方案应包括病害防治区作业设计说明书、附表、附图以及相关依据性资料等。7 综合防治技术7. 1 营林技术措施7. 1. 1 营造混交林7. 1.1. 1 依据GB/T15776要求,应做到适地适树,保持合理的法林密度。7.1.1.2 树种配置为针叶混交或针阀混交。7. 1. 2 未成林抚育7. 1. 2. 1 幼树成活后la3a内,每年应开展幼树扩穴、松士等抚育措施。7. 1. 2. 2 幼树成活后4alOa内,适时开展幼林修校等透光伐抚育措施。7. 1. 3 成林抚育7. 1. 3. 1 成林郁闭

16、后p应执行GB/T15781要求,适时开展成林疏伐作业,合理调整林分密度。7. 1. 3. 2 当林木感染病虫害后应根据林木受害情况,及时开展林木卫生伐,采伐受害严重的病害木、虫源木和枯死木。7. 2 药剂防治7.2. 1 喷雾防治7. 2.1.1 林分条件7.2.1.1.1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7.2.1.1. 2 林内通视良好,喷雾作业不受树枝、灌木等障碍物影响。7.2.1.1.3林分郁闭度0.6,树高3ma7.2.1.2 喷雾时间7.2.1.2.1 以病菌J包子扩散盛期为防治时间。7.2. 1. 2. 2 当日喷雾时间应选择在无风或微风时间段。7.2.1.3 喷雾药剂7.2.1.3.1

17、喷雾喷雾可采用下列药剂之一:a) 采用80%代森短铮可湿性粉JlU500倍600倍液进行人工喷雾。b) 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10倍液进行人工啧雾。c) 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1of音液进行人工喷雾。d) 采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1000f音液进行人工喷雾。5 0862/T 2779-2021 7.2.1.3.2 防治次数防治23次,间隔时间为7d15do7.2.1.3.3 喷雾要求喷雾作业要求和安全防护等注意事项应符合LY/T2518要求。7.2.1.3.4 防治效果调查防治效果调查应符合LY/T251日的要求。7. 2. 2 放姻防治7.2.2. 1

18、放烟条件7.2.2.1.1 林分条件林分郁闭度去0.6,树高二三3.0m。7.2.2.1.2 气象条件防治区放烟时间段的林间风速应小于1.0m/s,林间并形成逆温层,且无连续降雨的天气。放烟后如在江l内出现降雨,应重新组织防治l次。7.2.2.2 剂型选撵烟剂剂型可选择用下列JfU型之一:a) 10%百菌清烟剂,百菌清要求应符合GB/T18172.2规定。b) 50%多菌灵烟剂。7.2.2.3 防治次数防治当年放烟次数为l次3次,放烟间隔期为15d20do防治次年应根据病菌J包子监测情况,放烟次数一般为l次2次,放烟间隔期15d20do7.2.2.4 放姻时间当年放烟时间以病菌J包子扩散盛期为

19、放烟期,一般为4月下旬6月中旬。当日放烟时间可根据防治区气温形成的逆温层结的稳定情况而定,般为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早晨或傍晚天气。7.2.2.5 放烟方法7.2.2.5. 1 防治区需固定与流动相结合放烟时,应以固定放烟为主,流动放烟为辅。7.2.2.5.2 选择l条固定放烟线时,应在放烟线上进行等距离布设放烟点,依次施放。7.2.2.5.3 选择2条以上放烟线时,应按自下风头至上风头等距离顺序布设放烟点,依次施放。7.2.2.5.4 迎风流动放烟时,放烟人员应在防治区下风头边界内20m处放烟线上,手持烟剂包迎风前进施放。7.2.2.5.5 沿垂直风向流动放烟时,放烟人员应在放烟线上手持烟剂按指

20、定的放烟线上往返移动施放。7.2.2.5.6 防治区如出现漏防区域时应对该区域重新组织防治l次。6 0862/T 2779-2021 7.2.2.6 去全事ljJj7.2.2.6. 1 防治作业人员必须是防治前经培训11达到合格要求的人员,并配备必要的口罩、手套等防护工具,防治中应禁止吃东西、吸烟等,防治后要求用肥皂洗手、洗脸。7.2.2.6.2 作业人员应在防治前提前统一安排到作业现场观察和掌握防治区域的地形地貌、道赂等作业条件,安排好放烟线JIIr)j序。7.2.2.6.3 作业人员在防治过程中应随时观察风向变位,使作业人员始终处于安全位置,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7.2.2.6.4 防治

21、作业过程中应切实做好森林防火。放烟结束后要全面检查,当烟剂全部燃尽熄灭后方可组织作业人员撤离。8 防治效果评价 8. 1 防治后对防治样地和对照样地进行调查,计算出防治效果。计算方法见公式(3)。式中P一一防治效果圃,%; DIj一一对照区感病指数;Dh 防治区感病指数。Dl,-Dl p二x100% DI, (3) 8. 2 根据防治效果,将防治效果划分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共3个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见本文件表30表3松落针病防治效果评价表防治效果(p)1% 评价标准 深取措施386 合格常规监视Jj7685 h 基本合格 . f 专项监测三75电不合格/ ./ 重新防治8. 3 防治效果评价

22、应根据防治效果评价标准表,当防治效果当达到j合格标准时,病害林分可采取常规监测方法;当达到基本合格标准时,病害林分可采取专项监测方法,即开展病菌抱子扩散监测;当达到J不合格标准时,病害林分应重新组织防治。9 档案管理病害防治结束后,组织专业人员按LY/T2011要求及时建立病害防治档案,主要内容包括:a) 整理归档防治作业方案、批复文件、防治作业方案使用的图、表、册等;b) 整理归档病害调查各种记录表、病害监测表等;c) 整理归档防治作业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记录、工作安排等,d) 整理归档防治作业检查各种表格、记录等。7 0862/T 2779-2021 附录A(资料性)松落针病调查记录表松落针病

23、调查记录表样式见图Al、图A2、图A30松落针病踏查记录表调查地点一一一一一县(林草局)一一一一一乡(林场)一一一一一一一村(林班)一一一一小地名川、班)林分种类调查面积趾时,踏查路线编号,坡位坡向序观察地理坐标林木有害寄主危害病害程度是否需备经度|纬度|海拔生物+ I忡I+ 设标准号班,!i, 组成种类植物特点地注调查人:时间年月日图Al松落针病踏查记录表样式松落针病标准地记录表调查地点一一一一一一县(林草局)一一一一一乡(林场)一一一一一一-村(林班)一一一一小地名川、班)病害名称踏查路线编号-一一一一一-标准地编号-一一一一一标准地面积-一一一一一_ hrn2 病害等级序号树种名称胸径(

24、cm)树高(m)I IV I 备注I E V 调查人:时间年月日图A2松落针病标准地记录表样式8 0862/T 2779-2021 松落针病标准地汇总表调查地点县(林草局)乡(林场)村(林班)小地名(小班)病害名称调查面积hm2,发病面积hm ,成灾面积hm 序标准树种名调查总病害株数感病株感病感病指危害程1 I II I mlIVl v 备注号地号称株数数株率数度汇总人:审核人:时间年月日图A3松落针病标准地汇总表样式9 0862/T 2779-2021 附录B(资料性)松落针病病菌抱子采集记录表松落针病病菌J包子采集记录表样式见图B.L松落针病病菌抱子采集记录表调查地点县(林草局)乡(林场)村(林班)小地名(小班)林木种类病害名称标准地编号标准地面积mX m 显橄镜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观察日期标准地号监测点号采集点位显愤镜视野子包子数量(月/日)备注调查人时间年月日图B.l松落针病病菌于包子采集记录表样式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