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1∕T 2168-2021 塑料大棚春提前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08504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1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T 2168-2021 塑料大棚春提前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41∕T 2168-2021 塑料大棚春提前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41∕T 2168-2021 塑料大棚春提前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41∕T 2168-2021 塑料大棚春提前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41∕T 2168-2021 塑料大棚春提前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河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30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 21682021 塑料大棚早春茬厚皮甜瓜生产技术规程 2021 - 10 - 19 发布 2022 - 01 - 18 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1/T 2168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商丘市蔬菜生产办公室。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卫星、李晓慧、高宁宁、康利允、梁慎、常高正、余秀真、徐小利、李海伦、王慧颖、刘钦佩、张超峰。

2、 DB41/T 21682021 1 塑料大棚早春茬厚皮甜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大棚早春茬厚皮甜瓜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设施、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塑料大棚早春茬厚皮甜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3

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塑料大棚 单个棚体跨度在6 m以上、高度2 m以上,塑料薄膜覆盖在特制的支架上而搭成的棚。 3.2 早春茬 冬季育苗,早春定植,春末夏初上市的厚皮甜瓜早熟栽培模式。 3.3 定瓜 在预留坐果节位上选留果形端正、膨大迅速、无病害侵染的幼瓜。 4 产地环境 选择地势高、 排灌方便、 交通便利、 土层深厚、 土质肥沃的

4、地块。 环境土壤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DB41/T 21682021 2 5 栽培设施 主要塑料大棚、连栋塑料大棚等。棚内可采用多层薄膜或保温材料覆盖,棚的门口和入口及上、下通风口安装有防虫网;每一预留栽培行上面距地面2 m处应拉一道铁丝。 6 栽培季节 上年12月下旬至当年2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上旬至3月上旬定植,5月上旬至6月上旬采收。 7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易坐果,且已完成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公告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1的规定。 8 播种育苗 育苗设施

5、8.1 一般选具有加温设备的日光温室。 育苗基质 8.2 选用质轻、透气性好、保水性良好、含有一定量有机物质和矿质元素的材料配制,一般采用草炭、蛭石及珍珠岩按311的体积比混匀。也可选用商品基质,质量应符合NY/T 2118的要求。 育苗容器 8.3 采用规格为54 cm 28 cm的50孔或72孔穴盘。 浸种催芽 8.4 将种子放入55 60 温水中,在搅拌下使水温降至30 左右,浸种3 h5 h;将种子取出后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0 min,清水洗净,用湿布包好,在28 30 条件下催芽。包衣种子不需进行浸种催芽。 播种 8.5 将露白种子播种于装有基质的穴盘中,每穴1粒,覆盖1

6、cm1.5 cm厚基质,播种后浇透水,畦面覆盖地膜,当70%幼苗顶土时及时撤除地膜。地膜应选用符合GB 13735的规定。 苗期管理 8.6 8.6.1 温度 播种至齐苗期间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8 30 , 夜间控制在20 22 ; 齐苗至第一真叶展开期间棚内白天温度控制在25 28 ,夜间控制在18 20 ;第一片真叶展开后,白天应逐渐通风,定植前5 d7 d进行炼苗,白天的温度不超过20 ,夜间保持在12 15 。 DB41/T 21682021 3 8.6.2 湿度 棚内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60%。 8.6.3 水分 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晴天约2 d3 d浇1次水,以浇透基质为

7、宜。 壮苗标准 8.7 苗龄在30 d35 d,3叶一心,苗高10 cm12 cm,健壮无病虫害,节间短轴叶色浓绿,根系发达。 9 整地施肥 施基肥 9.1 结合整地每667 m2施用腐熟的有机肥4 m35 m3或腐熟畜禽粪便2000 kg,做垄前,于垄底撒施三元复合肥(15-15-15)60 kg,或磷酸氢二铵40 kg、硫酸钾20 kg。肥料施用符合NY/T 496的要求。 整地做垄 9.2 定植前10 d15 d,棚内浇水造墒,深翻耙细,整平,按垄距1.4 m1.6 m、垄宽60 cm70 cm、垄高15 cm25 cm起垄,在垄上铺设滴灌管,覆盖地膜。地膜应符合GB 13735标准。

8、10 定植 定植时期 10.1 一般2月上旬至3月上旬,棚内10 cm地温稳定在15 以上时,选择晴天上午定植。 定植密度 10.2 大果型品种每667 m2栽植17001800株,小果型品种每667 m2栽植2000株。 定植方法 10.3 按株距用筒径10 cm12 cm,筒高15 cm左右的打孔器打孔,将幼苗放入穴,封土固定,浇足定植水,并及时覆土,覆土高度略低于畦面。也可用栽苗机或移栽器定植。 11 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 11.1 定植到开花前,棚内温度维持白天30 左右,夜间17 20 ,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0 以上。开花坐瓜其, 白天棚内温度维持在25 28 , 夜间15 18 。 坐

9、瓜后, 白天温度控制在28 32 ,夜间15 18 ,最高温度控制在35 以下。 肥水管理 11.2 DB41/T 21682021 4 定植后至伸蔓前土壤湿度保持70%80%。 伸蔓期, 结合滴灌每667 m2施硫酸钾型复合肥5 kg10 kg。开花至坐果期间控制浇水。定瓜后,结合滴灌每667 m2可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 kg15 kg。此后,隔7 d10 d再浇一次大水,至采收前7 d10 d停止浇水。生长期内可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23次。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植株管理 11.3 单蔓整枝,吊蔓栽培。定植后开始绑绳,当植株57片叶时,把绳子系在植株的根部,把植株绕

10、绳至生长点附近引蔓上绳。留一瓜时,一般在主蔓第1013节开始留34个子蔓结瓜;留两瓜时,在主蔓第1013节再留23个子蔓结瓜;及时打掉其余侧蔓,主蔓在2425节打顶,打杈应选择晴天上午。 花果管理花果管理 11.4 预留节位的雌花开放时, 于上午9时至11时, 用当天开放的雄花人工授粉或用0.1%噻苯隆辅助保果,或每667 m2释放80100头熊蜂授粉。当幼果长到鸡蛋大小时,及时定瓜,摘除多余幼瓜。幼瓜250 g左右时,及时绑瓜固定。 12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 12.1 猝倒病、立枯病、蔓枯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果斑病等。 主要虫害 12.2 蚜虫、

11、美洲斑潜蝇、叶螨、白粉虱、地老虎、蛴螬、蝼蛄等。 防治措施 12.3 12.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严格种子消毒; 培育壮苗, 提高抗逆性; 创造适宜的肥水、 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通过通风和辅助加温等措施, 调节棚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清洁田园, 将田间残枝败叶和杂草清理干净,并集中销毁;冬闲时土壤深翻20 cm30 cm冻土。 12.3.2 物理防治 大棚门口和入口及下通风口处覆盖1.5 m宽的60目银白色防虫网,顶端通风口处覆盖1 m宽防虫网,棚内每667 m2悬挂30张25 cm20 黄蓝板趋避和诱杀蚜虫、白粉虱等。 12.3.3 生物防治 每667 m2释放智利小植绥螨30

12、00头防治螨类,隔15 d20 d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3次;每667 m2释放蚜茧蜂20004000头或瓢虫1000头防治蚜虫,隔7 d10 d释放一次,连续释放23次;利用 1.4%农抗120稀释400倍液防治枯萎病,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角斑病、果斑病等细菌性病害;10%多抗霉素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 12.3.4 化学防治 DB41/T 21682021 5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 13 采收 采收时期 13.1 根据授粉日期和品种熟性以及果实成熟特征确定采收期。 也可将结瓜节位上的叶片叶肉部

13、分失绿斑驳、卷须干枯作为成熟标志采收。就地销售或经短途运输再销售的应在清晨采收九成熟的瓜;供长途运输的应在午后1315点采收八成熟的瓜。 采后处理 13.2 采收时用剪刀将果柄剪下,形成“T”字型,瓜柄应保留1 cm2 cm。采收后的瓜要及时运到荫凉的地方存放,及时清洁瓜面,贴上商标,严格分级,包装。 14 田间档案 生产过程中,应建立田间档案,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DB41/T 21682021 6 A A 附录A (资料性) 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防治主要病虫害的化学药剂及使用方法见表A.1。 表A.1 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时期 对象 防治药剂及使用方法 苗 期 立枯病、 猝倒

14、病 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4006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 田 间 生 长 期 蔓枯病 25%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或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均匀喷雾 白粉病 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或43%戊唑醇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均匀喷雾 霜霉病 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盐酸盐悬浮剂6008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52.5%噁唑菌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均匀喷雾 炭疽病 50%咪

15、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倍液喷雾 枯萎病 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申嗪霉素1500倍液+70敌克松800倍液,或64%恶霉灵1000倍液灌根 灰霉病 10%腐霉利烟熏剂每 667 m2用 200 g250 g,熏 3 h4 h;40%嘧霉胺悬浮剂 8001200 倍液,或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 10001500 倍液均匀喷雾 细菌性角斑病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400 倍液,或 20%噻菌铜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均匀喷雾。 细菌性果斑病 发病初期可用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

16、1000倍液,或90%新植霉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 蚜虫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或20%啶虫脒乳油5000倍液, 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6000倍液均匀喷雾 美洲斑潜蝇 75%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2000倍液均匀喷雾 叶螨 15%哒螨灵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00020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1500倍液均匀喷雾 白粉虱 3%啶虫脒微乳剂500倍液, 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0006000倍液均匀喷雾 地老虎、 蛴螬、蝼蛄 3%辛硫磷颗粒剂,每667 m2使用4000 g5000 g沟施;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