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井下作业技术讲座,1,(油 井 部 分),油井术语和定义,1,、油补距:钻井转盘方补心上平面到井口大四通法兰上平面(或油管挂上平面)之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2,、联顶节方入:钻井转盘方补心上平面到第一根套管接箍上平面之间的距离。联顶节方入简称联入,单位为米(,m,)。,3,、人工井底,:,钻井固井后,在套管内最下部形成的水泥面叫人工井底。,4,、沉砂口袋,:,油井最下油层底界到人工井底的套管内容积。沉砂口袋,本标准简称口袋。在适当的地方“口袋”亦表示油层底界到人工井底的距离,单位为米(,m,)。,5,、替喷,:,用密度较小的液体将井内密度较大的液体替出,从而使液柱压力小于油层压力,以诱导油井自喷,这种作业方法和施工过程,称为替喷。,6,、诱喷,:,用抽汲、气举等机械方式降底井内液面深度,从而使液柱压力小于油层压力,以诱导油井自喷,这种作业方法和施工过程,称为诱喷。,一、通井,1,、通井前必须装好井口大四通,准确测量油补距高度。,油补距计算公式为:,2,、通井规规格要求,一般要求:,a),外径小于套管最小内径,4,6mm,;,b),大端长度不小于,2.0m,,且下端不能为锥形。,特殊要求:,a),下大直径工具井,其外径应大于所下工具外径,2mm,,大端长度要大于所下工具总长,500mm,以上;,b),特殊施工井,按有关规定执行。,5,一、通井,通井的选择和作用,通常一口井的油层套管,不止,1,种规格的套管,选择通井规时以最小套管内径为准。,通井目的是检验套管、刮削泥饼。,3,、施工要求,通井作业要平稳操作,下钻速度控制在,0.5m/s,以下;通至离人工井底(或预计位置),100m,左右时,应减慢下钻速度,下钻速度控制在,0.2m/s,以下;老井通至异常井段和已射孔井段时,下钻速度控制在,0.2m/s,以下。,通井过程中,若有遇阻现象应减慢下钻速度,并平稳活动钻具或循环冲洗遇阻部位,以求解阻通过。严禁猛顿硬压。加压,80kN,仍不能通过,应起出通井规分析遇阻原因,或下铅模证实。如系套管问题,应进行修理,修好后重新通井。,3,、施工要求,探人工井底后,上提管柱,2,3m,,再进行压井施工。老井通至预定位置后,应按设计要求,调整压井液性能或充分正洗井等。,压井液(泥浆)密度、粘度较大的井,中途应进行分段循环(一般,500,1000m,循环一次),再逐渐加深至人工井底(或预计位置),以避免造成遇阻和循环不通。,通井规起出后,应详细检查其变形情况,分析变形原因,再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记录整理一并收入完井总结存档。,8,一、通井,4,、老井通井:通井规外径、长度的选择主要根据井况(套管)和下步下井工具的长度和外径灵活选择。,例如:某井,121.36mm,套管,根据生产需要下入,118mm,电泵机组,1800m,排液,就必须选用,118mm10m,的规通井至,1810m,,检验套管。,探人工井底要求,加压,20,30kN,,实探二次(系指连续二次),深度误差小于,0.5m,为合格。,实探深度与钻井资料深度误差大于,5m,时,必须下光油管重新落实人工井底深度。若仍不符时,必须保证口袋大于,15m,,否则应采取措施(老井不受此限)。,严禁带封隔器和用结构复杂的原井管柱探人工井底。,一、通井,10,一、通井,5,、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缓慢下钻 大径通井工具进行通井,必须慢速进行(,30,根,/,时);老井通井时过射孔井段、套管变形井段、接近鱼顶、砂面、井底需小心通过或触探,不准强行加压或顿钻。,资料要求 时间、通井规规范(外径,长度)、通井深度、阻卡异常情况,起出后对通井规擦痕、变形等外观的描述。,二、压井,压井的目的:,是把油气水层压住,使其在施工作业时不发生井喷,保证试油、投产、作业顺利进行,同时又保证施工后油层不受到污染损害。因此,施工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压井液的的密度和压井方式,使压井工作真正做到“压而不死,活而不喷,不喷不漏,保护油层”。,二、压井,压井方式,1,、灌注法压井:是最简单、最普通的方法。针对一些低压井上返试油、投产时用。入射孔前灌水。,12,二、压井,压井方式,2,、循环法压井:是现场使用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分正循环,反循环,2,种方式。,正循环回压小,相对对油层污染少,但容易气浸,造成压井失败;,反循环回压大,容易把井压住,不容易气浸,但相对对油层污染大。现场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压井方式。,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压井,出口必须控制排量,保持井筒内一定的压力(井底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防止气浸,有利于压井的成功。,二、压井方法,14,二、压井方法,压井方式,3,、挤入法:是在井内没有油管柱,不能建立循环通路时的压井方法。现场也常用此方法,方法是,先放套管气,再打水垫子,最后挤入泥浆至油层上部,50,米位置,关井扩散压力一段时间后,开井观察压井效果。,二、压井,二、压井,常用压井液,清水、卤水;,氯化钙压井液;,氯化钠压井液;,泥浆等。,选择压井工作液的原则,(1),对油层造成的损害程度最低。,(2),其性能应满足本井、本区块地质要求。,(3),能满足作业施工要求,经济合理。,17,二、压井,施工要求,压井液预备量不小于井筒理论容积的,1.5,倍。,压井前,进口管线必须试压,试压值为预计泵压的,1.2,1.5,倍不剌不漏。,高压油气井出口,必须用硬管线接到距井口,20m,以外,并加地锚固定牢。出口要求接,135,弯头,不准接,90,弯头,严禁用水龙带等软管线做出口管线。,凡进入井内的压井液,进出口必须计量,如泵入量超过井筒理论容积的,1.2,倍仍不返出,或有返出但仍有漏失时,应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压井时,出口要适当控制,做到压井液即不漏失又不被气浸。待进出口压井液性能一致时,方可停泵。停泵后,要注意观察井口,发现外溢或有喷势,应继续循环排气或关井稳定,30min,然后开井放气观察压井效果。,对油气比较大或压力较高的井,应先用油嘴(或针形阀)控制排出套管气,再用清水连续循环替出井内原压井液后,方可正式进行压井。,采用挤注法压井时,压井液注入深度应在油层顶界以上,50m,挤完后关井稳定,30min,,再开井观察压井效果。重复压井时,必须将原压井液放喷排净后,方可重新压井。,压井失败,必须查明原因。严禁盲目进行挤压井和任意加大压井液密度。,二、压井,19,三、射孔,一、射孔,射孔是套管完成的油气水井,沟通油层和井眼通道的工艺技术。目前油田常用的射孔器(弹)类型油:,57,103,型、,51,型、,73,型、,60,型、,89,型等。,把这些射孔器按一定的空间组顺序组装在枪身上,就成为,型号的射孔枪。按照现场射孔工艺的不同,射孔方式一般可分为,3,种:,20,三、射孔,1,、电缆传输套管射孔,也叫普通射孔。采用普通射孔时,井筒必须灌满压井液,以便射孔过程中及时观察发现井溢、井涌等井喷前兆,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射孔前必须装防喷装置,如,半封、全封、防喷闸门等。适用于低压低产油水层、老井补孔。,优点是射孔枪身外径大,射孔弹穿透能力强,沟通能力大。,缺点是,一旦发生井涌、井溢、井喷意外情况必须中途停射,并紧急起电缆枪身。紧急情况下的抢险需要,可硬关防喷闸门,闸断电缆。,21,三、射孔,2,、过油管射孔。,过油管射孔是一种不压井射孔工艺。它是将带有喇叭口的油管下到射孔井段、套管磁定位短节以上,30m,,射孔枪身从油管内下入至射孔井段完成射孔。此工艺在射孔前,必须装好采用树、防喷管、压力表、水泥车循环输送管汇。射孔前不需要压井,而且可以进行“负压射孔”(井筒静液柱压力低于油层压力状态下的一种射孔技术,有利于油层在射开的瞬间激动排污,避免压井液对油层污染)。因此,一些低压油层的射孔,采用射孔前预先适当降低井筒液面,实现负压射孔。,22,三、射孔,优点:(,1,)低压井层实现负压射孔;(,2,)高压井层进行不压井射孔;(,3,)射孔中途发现井涌、溢流、轻微井喷意外情况时,在水泥车清水正循环液压力的推动下保障枪身顺利下井,继续完成射孔任务;(,4,)井口装有可靠的井控装置,采油树,不怕喷劲大,可以随意控制防喷。,缺点:因井内油管内径的局限,枪身直径小,射孔弹的穿透能力小,不能有效改善井眼附近地层渗透能力。,常用过油管射孔弹有(,2 1/2,管),WS-51,型、(,3,管),WS-60,型。,23,三、射孔,3,、油管传输射孔,也称无电缆射孔。无电缆射孔是目前推广的成熟的射孔新技术。它是将枪身直接接在油管上,按照射孔单的要求和各个油层厚度、夹层厚度,在地面配好油管和射孔枪身一并下入井内,靠射孔枪身的上部有磁定位短节和撞击式引爆短节,可以实现深度定位和射孔枪的引爆。无电缆射孔工艺投棒前,必须调整好深度、装好采用树、防喷管线、压力表。适用于高压油气层、一次可开的层数多、厚度大。,24,三、射孔,优点:,可以一次射开多个层段,避免了普通射孔发生溢流、井喷时不能按射孔单完成射孔任务,生产层系不完善;可以有效配置射孔枪身,,60,型、,73,型、,89,型、各种复合枪身都可配置使用;也可以实现负压射孔,超正压射孔等;解决了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射孔问题;井口有井控装置,-,采油树,地面可有效控制油水井的流动趋势。,缺点:,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射孔情况(发射率、实射孔数,只能在下次作业时反映);在引爆时枪身膨胀变形、后期生产出沙,易卡钻。,25,三、射孔,优点:,可以一次射开多个层段,避免了普通射孔发生溢流、井喷时不能按射孔单完成射孔任务,生产层系不完善;可以有效配置射孔枪身,,60,型、,73,型、,89,型、各种复合枪身都可配置使用;也可以实现负压射孔,超正压射孔等;解决了大斜度井,水平井的射孔问题;井口有井控装置,-,采油树,地面可有效控制油水井的流动趋势。,缺点:,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射孔情况(发射率、实射孔数,只能在下次作业时反映);在引爆时枪身膨胀变形、后期生产出沙,易卡钻。,三、射孔,全井试压,新井射孔前,必须进行全井试压,以检验井口、井身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试压标准:,a),按采油树工作压力值进行试压;,b),试压值不许超过套管许用抗内压值;,c),试压稳定时间为,30min,且压力降低值不大,0.5MPa,为合格。,三、射孔,井筒准备,射孔前,必须进行通井作业,。结蜡井、稠油井以及结盐井,应彻底进行刮(刷)蜡、热洗以及洗井清盐等工作。,射孔前,井筒内必须充满合格的压井液。,防喷准备,射孔前,必须接好放喷管线。,套管射孔井,必须装好防喷装置(其内径必须大于油管挂外径)和准备好抢下油管及抢装井口的各种工具。,过油管射孔和油管输送射孔井,必须装好全套采油树和与其匹配的油、套压力表,采油树应按工作压力,试压不剌漏。,过油管射孔井,应接好水泥车管线,并预备适量压井液以备井喷时进行洗(压)井。,设备要求,:射孔期间,必须保证提升设备运转正常(油管输送射孔不受此限)。,三、射孔,电缆传输套管射孔(套管射孔),射孔时,地质技术人员,必须到现场配合监督射孔工作,同时与射孔队核对射孔通知单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每射完一次,应立即检查穿孔率,若下井一次穿孔率低于,80%,时,必须进行补射(少射几孔,补几孔)。,穿孔率(,%,),=,穿孔弹数(孔),实装弹数(孔),100%,射孔期间,资料员要收集枪身是否带油花、砂子等情况。,射孔过程中,应设专人负责观察井口,发现外溢或有井喷预兆,应停止射孔,迅速起出枪身,立即下油管或抢装井口、关防喷器等。,若发生误射,应立即停止射孔,迅速上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射孔施工,必须连续进行。,射孔结束,应迅速下入油管,不许无故拖延时间和终止施工。,三、射孔,过油管射孔,管柱要求,管柱底部必须带有内倒角为,60,的喇叭口,其上部接头内径应与油管内径一致,开口端内径应大于所用油管内径。,喇叭口深度应完成于套管标准节箍以上,30m,。,其它要求同电缆传输套管射孔(套管射孔)。,三、射孔,油管输送射孔,由射孔队测量套管深度,找出套标准节箍。,由射孔队组装枪身。,下枪身时,在顶孔上部,50m,处,设一油管短节(长度,5m,左右)作为标准节箍。,枪身下至预定位置,由射孔队测量油管深度,找出油管标准节箍后,提供提放值。,按提放值调整射孔管柱深度。实际提放深度与计算提放深度,误差不得超过,0.06m,。,由射孔队投棒击发射孔。,起出枪身应详细检查其存在问题和穿孔率情况。,击发未响时的处理方法。,a),将枪身起至井口以下,停留,30min,后,由射孔队检查处理。,b),安好防喷装置,由射孔队捞出击棒。,c),原因查明后,仍按上述程序射孔。,射孔后的射孔枪,如果炸药块的一端有空穴,当炸药从另一端开始起爆后,有空穴的这一端对周围介质的局部破坏作用将会大大增强,如果空穴内有覆盖物(药型罩),比没有覆盖物的破坏作用大,炸药离开被破坏物一段距离,破坏作用更大。这就是聚能射孔弹的作用原理。,聚能射孔弹的作用原理,双复射孔弹示意图,导爆索,增效药,肩台式装药,截锥装药,复式射孔弹特点:,1,、射孔弹肩台式装药。,2,、增效火药(推进剂)与射孔弹同轴装配。,复式射孔弹,双复射孔器结构,外枪,复式弹,盲孔,内枪,复式射孔枪特点:,1,、内径扩大,2,、双层枪结构,复 式 枪,35,四、油气井替喷,一、替喷,替喷是用较低密度的压井液替代井筒内较高密度的压井液(清水替代泥浆),降低井筒液柱压力达到井喷目的。根据井身和预测的油气层压力,按照替喷方式分为一次替喷和二次替喷。,36,四、油气井替喷,1,、一次替喷:将替浆管柱下到位后(井底),一次全部彻底的把井筒内的泥浆替出,然后上提油管柱至生产位置,或者转入下步工序。适用于压力不太高的油层、水层。,37,四,、油气井替喷,2,、二次替喷:将替浆管柱下到位后(井底),先把油气层上、下,100200,米及射孔井段以下替入一段清水,然后上提油管柱至完井位置,再把井筒上部泥浆全部彻底的替出,然后上提油管柱至生产位置。适用于高压油、气层、水层。,38,四,、油气井替喷,替喷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下替喷管柱是在普通射孔后的一道工序,替浆管柱一般不带大径工具,必须抢时间组织下管,接近井底时刻注意指重表,若发现遇阻,及时上提分析原因。,2,、替喷前装好井口,做好抢喷准备。替喷开始、中途提前预测可能达到的最高泵压,并随时观察,防止蹩泵、井喷。替喷要连续、中途不准间断。,39,四,、油气井替喷,3,、替喷中途要安排专人观察泵压、出口排量的变化,若泵压突然降低,出口排量增大或有喷势,这是井喷的预兆。此时,应停泵观察,依靠油层的能量自然喷出、喷尽井内剩余泥浆,并根据喷势大小用闸门或油嘴适当控制出口排量。,4,、出口防喷管线,必须选用硬质油管连接,地锚固定牢靠。拐弯处、出口处地锚加强固定,出口装,120,弯头。不准用水龙带。,40,五,、,油气井诱喷,诱喷排液,替喷后,不能自喷的井,可采用抽汲、气举等机械方式降低井内液面,使液柱压力低于油层压力,从而诱导油气流流入井底,以求达到自喷。,1,、诱喷前井筒内压井液一般为清水或油水混合液夹杂少量气体。,2,、诱喷前装好井口采油树,做好防喷准备。诱喷开始提前预测可能达到的最高水泵压、气泵压。诱喷中途不能间断。,3,、气举、混气水诱喷前(反举),必须先放掉套管内天然气,有条件的可用清水适当反洗井,再进行气举或混气水诱喷施工。避免空气和天然气混合爆炸。,41,五,、,油气井诱喷,诱喷排液,4,、中途要安排专人观察泵压、气泵压、出口排量的变化。水排量无增大的情况下,若泵压、气泵压同时降低,出口排量增大或有喷势,这是井喷的预兆。此时,应停泵观察,依靠油层的能量自然喷出、喷尽井内剩余压井液(水),并根据喷势大小用闸门或油嘴适当控制出口排量。,5,、出口防喷管线,必须选用硬质油管连接,地锚固定牢靠。拐弯处、出口处地锚加强固定,出口装,120,弯头。不准用水龙带。,42,五、油气井诱喷,抽汲,抽汲排液,抽子沉没度一般不宜超过,150,200m,,随着液面的降低,抽子每次的加深量不应大于,50m,。,抽汲时,要随时掌握动液面深度,若液面不断上升,说明有喷的可能,此时要严加注意,随时起出抽子。,抽汲深度要适当,光管井抽深一般不宜超过,1250-1350m,;若进一步掏空,液面深度不得超过套管许可掏空深度;对于卡封井,掏空深度应保证封隔器上下压差小于胶皮的击穿压差,抽汲深度一般要求,800-1000m,。,对于出砂油层,应减小抽汲深度、抽汲次数和沉没度;出砂严重井,沉没度不得大于,50m,,以防激动油层,造成出砂。,抽汲时,不允许抽子下入液面后过久的停留,以避免液面上升而造成抽子起出困难或拔断钢丝绳。,每抽,3-5,次,应起出抽子,检查连接部分及胶皮完好情况。,抽子胶皮直径要求:,抽水时,不小于,60.5mm,抽油时,不小于,59.0m,注:本要求适用于内径,62mm,的油管抽汲。,43,五、油气井诱喷,气举,气举(正举或反举)结束,应立即用针形阀控制放压,使液面逐渐恢复。,气举一次不能自喷的井放压后,应探液面深度,等液面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再行气举。如此反复几次,以求达到自喷。,对于疏松砂岩或出砂严重的油层,原则上不准气举。如确实需要,放压时必须用针形阀严加控制,第一个小时内,要求压降不超过,0.5MPa,,第二小进内要求压降不超过,1.0MPa,。严防激动油层,造成严重出砂。,如需加快排液速度,可采用边反举边抽汲的方法进行排液。,套管环形空间充满天然气的井,不宜继续进行气举作业,以防空气与天然气混合后,发生爆炸。,44,五、油气井诱喷,自喷排液,自喷后,油管和套管要交替放喷,排净井内压井液。,放喷过程中,若含砂量大于,0.1%,时,应立即装油嘴控制。对于疏松砂岩或出砂严重的井,则应先装油嘴,再行放喷。,放喷时,要装好油、套压力表。放喷出口要接硬管线,标准按,Q/ZY 0266,中,6.3,条执行。,排液合格标准,非自喷井,排完井筒容积。油水同出井,排液至综合含水稳定。,自喷井,放喷至综合含水小于,10%,;油水同出自喷井,放喷至综合含水稳定。,综合含水(体积法)稳定标准,连续三个,8h,的水分析,氯离子,(CL-),波动值小于,15%,为合格。,45,六,、油气井求产、测静压,投产,求产,自喷井用直径,4-8mm,油嘴,放喷,2h,合格。,非自喷井(抽汲)同一工作制度,抽汲,8h,合格。,测静压,关井恢复压力时,要装好油、套压力表,每,4h,观察记录一次压力变化情况。采油树严禁漏气。,井口压力稳定标准:油、套压力值在,24h,之内,波动值小于,0.1MPa,为合格。,静压合格标准:所测静压值在,24h,之内,波动值小于,0.05MPa,为合格。,本工序对于自喷井,亦可于放喷结束后进行,最后再求产。,投产,上述全部工作结束后,能自喷的井,可直接投入自喷生产;不能自喷的井,可下泵投入生产(下泵作业按,Q/ZY 0267,标准执行);需措施井,可根据措施后的具体情况,再决定生产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