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115页)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269164 上传时间:2025-05-09 格式:PPT 页数:115 大小:71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115页)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115页)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第1页,目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概念,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05-07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通报,学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第2页,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概念,第3页,定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指,在学校及其周围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严重损害,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其它引发,严重影响师生身心健康,公共卫生事件。,第4页,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种类,校内与学校所在地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学校所在地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与非食源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食物中毒,2,、非食源性公共卫生事件,A,、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造成学校公共卫生事件,B,、有毒有害原因污染环境造成学生群体性中毒,C,、自然灾害造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D,、不明原因引发师生群体性发病或死亡,按严重程度区分为:尤其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普通,(,级),共四级。(详见应急处置),第5页,(一),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学校所在地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师生中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严重损害,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其它引发严重影响师生身心健康公共卫生事件。,学校所在地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周围,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严重损害,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其它引发严重影响师生身心健康公共卫生事件。,第6页,(二)食物中毒与非食源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食物中毒,2,、非食源性公共卫生事件,A,、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造成学校公共卫生事件,B,、有毒有害原因污染环境造成学生群体性中毒,C,、自然灾害造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洪水过后,饮用水源被污染,引发师生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D,、不明原因引发师生群体性发病或死亡,第7页,(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特点,突发性:,它在发生前经常是无任何先兆或者先兆不明,令师生猝不及防。,传染性:,学校人员密集,交往频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传染病可在师生中相互传输,使更多师生健康受到损害。,群发性:,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区域内同时或相继出现相同或相同临床表现病人,且人数和范围不停增大。,低龄性:,中小学生人数众多,是低龄化群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均不如成人,常难以承受突如其来打击,损害程度也会更重一些。,危害性:,会对师生身心健康造成较大损害,社会性:,处置不妥易造成社会问题,第8页,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法律法规,第9页,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汇报工作规范(试行),第10页,(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十八条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该健全本单位食品卫生管理制度,配置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加强对所生产经营食品检验工作。,第三十八条 发生食物中毒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单位,除采取抢救办法外,应该依据国家相关要求,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汇报。,第11页,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法要求,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它食源性疾患,责令停顿生产经营、销毁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它食源性疾患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本法要求,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和食品,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它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在生产经营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本条所列行为之一吊销卫生许可证。,第12页,(二),传染病防治法,相关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传染病预防;,第三章疫情汇报、通报和公布;,第四 章疫情控制;第五章医疗救治;,第六章 监督管理;第七章保障办法;,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则,第13页,第一章 总则1,第三条 本法要求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经典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第14页,第一章 总则2,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感染性腹泻病。,第15页,第一章 总则3,第十条 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健康教育。新闻媒体应该无偿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教育公益宣传。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第16页,第一章 总则4,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相关传染病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办法,如实提供相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包括个人隐私相关信息、资料。,第17页,第二章 传染病预防1,第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该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禁止从事易使该传染病扩散工作。,第18页,第二章 传染病预防2,第二十七条 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第19页,第三章 疫情汇报、通报和公布第四章 疫情控制1,第三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觉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该及时向附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汇报。第四章 疫情控制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觉,甲类传染病,时,应该及时采取以下办法:,(,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给予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依据医学检验结果确定;,第20页,第四章 疫情控制2,(,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亲密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它必要预防办法。,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私自脱离隔离治疗,能够由公安机关帮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办法。,医疗机构发觉,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该依据病情,采取必要治疗和控制传输办法,。,第21页,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六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未依照本法要求推行传染病防治和保障职责,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责令更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输、流行或者其它严重后果,对负有责任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22页,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九章 附则,第七十七条 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要求,造成传染病传输、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应该依法负担民事责任。第九章 附则第八十条本法自,年,12,月,1,日起施行。,第23页,(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相关内容,第一章 总 则,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事件。,第24页,第三章 汇报与信息公布1,第十九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汇报制度。有以下情形之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 当在接到汇报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一)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二)发生或者发觉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三)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四)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第25页,第三章 汇报与信息公布2,第二十条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相关单位发觉有本条例第十九条要求情形之一,应该在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接到汇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在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汇报,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县级人民政府应该在接到汇报后,小时,内向设区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汇报;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应该在接到汇报后,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汇报。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第26页,第四章 应急处理第五章 法律责任1,第四十二条相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对传染病做到早发觉、早汇报、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输路径,预防扩散。,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四十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渎职、渎职,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责令更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责任人、负有责任主管人员和其它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免职行政处罚,;,造成传染病传输、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依法,给予开除,行政处罚;,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27页,(四)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同意,1990,年,6,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 卫生部令第,1,号令公布,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学校卫生工作要求,;,第三章 学校卫生工作管理,;,第四章 学校卫生工作监督,;,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第六章 附则,.(,共六章,41,条,),第28页,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提升学生健康水平,制订本条例。,第二条学校卫生工作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情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改进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预防和治疗。,第29页,第二章学校卫生工作要求,第八条学校应该建立卫生制度,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环境卫生以及教室、宿舍卫生管理。,第十三条学校应该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该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学校应该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第30页,第十六条学校应该主动做好近视眼、弱视、沙眼、龋齿、寄生虫、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疾病群体预防和矫治工作。,第十七条学校应该认真落实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做好急、慢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同时做好地方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第31页,(五)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号,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已经年月日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经过,现予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 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第32页,第六条国家实施有计划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需要接种第一类疫苗受种者应该依照本条例要求受种;受种者为未成年人,其监护人应该配合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确保受种者及时受种。,第33页,第二章 疫苗流通,第三章 疫苗接种,第二十六条国家对儿童实施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个月内,其监护人应该到儿童居住地负担预防接种工作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接种单位对儿童实施接种时,应该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作好统计。,第34页,第二十七条儿童入托、入课时,托幼机构、学校应该查验预防接种证,发觉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儿童,应该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负担预防接种工作接种单位汇报,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第35页,第四章 保障办法,第五章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第六章 监督管理,第七章 法律责任,第36页,第六十七条儿童入托、入课时,托幼机构、学校未依照要求查验预防接种证,或者发觉未依照要求受种儿童后未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汇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责令更正,给予警告;拒不更正,对主要责任人、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罚。,第37页,(六)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汇报工作规范(试行),颁布单位:卫生部办公厅,颁布日期:,.04.06,实施日期:,.04.06,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为了使全国各类中小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工作统一、有序,特制订本工作规范。,第38页,一、相关部门职责(教育局1),(一)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工作,督促与检验;,、,负责,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学校和托幼机构相关人员传染病防控及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工作,相关知识,培训,;,第39页,一、相关部门职责(教育局2),、,帮助,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当地域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汇报,工作,相关要求或,规范,;,、,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沟通,,及时,了解,当地域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第40页,一、相关部门职责(卫生局1),(二)卫生行政部门,、依据本工作规范,,负责制订,当地域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汇报,工作,相关要求或,规范,;,、,配合,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汇报工作,督促与检验;,第41页,一、相关部门职责(卫生局2),、与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开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及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汇报工作相关知识,培训,;,、,负责,及时向同级教育行政部门,通报,当地域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第42页,一、相关部门职责(疾控中心1),(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为学校和托幼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疫情监测与汇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定时到学校进行经常性技术指导;,、,负责,对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生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提出防控办法与提议;,第43页,一、相关部门职责(疾控中心2),、,帮助,学校和托幼机构对其全体师生进行传染病防控、疫情监测与汇报相关知识,宣传与培训,;,、,负责,及时将包括当地域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通知,学校和托幼机构,并,指导,学校和托幼机构,详细落实传染病防控办法,。,第44页,一、相关部门职责(学校托幼机构1),(四)学校和托幼机构,、,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觉、搜集、汇总与汇报管理,工作制度,;,、,负责指定专员,或兼职教师负责本单位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搜集、汇总与汇报工作;,第45页,一、相关部门职责,(学校托幼机构,2,),、,帮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收,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督促、检验,;,、,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学校校长,或者托幼机构主要领导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第一责任人,。,第46页,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人(以下简称,学校疫情汇报人),(一)学校疫情汇报人设置要求,、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优先考虑;,、必须为学校或者托幼机构在编人员。,第47页,(二)学校疫情汇报人职责,、在校长领导下,详细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汇报工作;,、帮助本单位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发觉及汇报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定时对全校(托幼机构)学生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负责指导全校(托幼机构)学生晨检工作。,第48页,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汇报1,各类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应该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学校疫情汇报人、到学校(托幼机构)领导传染病疫情发觉、信息登记与汇报制度。,(一)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第49页,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汇报2,学校和托幼机构应该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学校和托幼机构老师发觉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汇报给学校疫情汇报人。学校疫情汇报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统计在学生因病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病人患病及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见附表)上。,第50页,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汇报3,、晨检 晨检应在学校疫情汇报人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每个学生进行观察、问询,了解学生出勤、健康情况。发觉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烧、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该及时通知学校疫情汇报人,学校疫情汇报人要进行深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早发觉、早汇报。,第51页,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汇报4,、因病缺勤 班主任应该亲密关注本班学生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学生,应该了解学生患病情况和可能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汇报给学校疫情汇报人。学校疫情汇报人接到汇报后应及时追查学生患病情况和可能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早发觉。,第52页,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汇报5,(二)学校传染病疫情汇报,、汇报内容及时限,()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天内有例或者连续天内有多个学生(例以上)患病,并有相同症状(如发烧、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汇报人应该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汇报人应该马上报出相关信息。,第53页,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汇报6,()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高热、呼吸急促或猛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汇报人应该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汇报人应该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第54页,三、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汇报7,、汇报方式,当出现符合本工作规范要求汇报情况时,学校疫情汇报人应该以最方便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汇报,同时,向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汇报。,第55页,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第56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方式,以有效办法控制事态发展。,未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通报后,要,及时布署和落实,当地学校预防控制办法,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本区域内学校发生。,(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标准方式,第57页,(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详细内容,普通,较大,重大,尤其重大,(1),学校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30,100,超出100人,超出100人,死亡病例,且无,或,并或,10,(2)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包括范围抵达何级卫生部门确认,县级以上,地级以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部,(3)传染性非经典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第58页,详细内容,普通,较大,重大,尤其重大,(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包括范围抵达 确定,局限在县域内,经地级以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局限在县,(,市,),域内,县(市)以外学校,(6),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人员,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死亡,(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第59页,(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标准,详细内容,普通,较大,重大,尤其重大,(7)因学校试验室有毒物(药)品泄露,,一次急性中毒人数,10,10,50,50,死亡病例,且无,或,5,或,5,(8)发生在学校,经过何级认定其它,县级以上,地级以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卫生部,(9)学校试验室保留烈性病菌株、毒株、毒种等丢失,第60页,应急处理程序,各级各类学校应事先做好应急预案准备,一旦发觉可疑传染病例,通常工作程序是:,1,、在学校指定地点(或校医室内设置)隔离观察;,2,、学校护送或学校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诊治;,3,、学校护送人员或班主任及时跟踪了解诊疗结果,诊疗为传染病(甲、乙、丙类中何种传染病)后必须及时向学校主要领导汇报;,第61页,应急处理程序,4,、学校责任汇报人在,2,小时内分别向所在地疾病控制中心、教育主管部门汇报;,5,、学校要在所在地疾病控制中心指导下,对已感染人群和易感染人群采取相关预防与控制办法(消毒、隔离等群体防护办法),如发生暴发疫情需要形成,“,防护屏障,”,实施免疫应急接种,学校应主动配合疾病控制中心组织实施,同时,学校要以,告家长书,形式进行宣传,取得学生家长配合与支持;,6,、学校应加健壮康教育传输活动,依据实际情况开启应急预案。,第62页,关键是,学校和托幼机构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学校疫情汇报人、到学校(托幼机构)领导传染病疫情发觉、信息登记与汇报制度。,监测,: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汇报,:汇报内容及时限、汇报方式,汇报注意:汇报内容应经学校或当地卫生部门卫生专业人员调查核实,上报其它部门病名和数据必须与卫生部门调查一致。,第63页,几个关节点,汇报,要求及时、准确、统一口径,汇报内容:传染病、食物中毒或职业中毒、不明原因疾病、其它,汇报期限:,24,小时,,2,小时,汇报部门:中毒 卫生监督所(电话,96301,),传染病、不明原因疾病 疾控中心,(电话:,87848265,),汇报口径:与卫生部门相一致(定性、人数、原因、报出时间),第64页,几个关节点,疫情处置,各级各类学校应严格执行卫生部门提出隔离治疗学生、患病学生限时复课、亲密接触者医学观察、预防性消毒、预防性服药、健康教育等疫情控制办法。,第65页,几个关节点,调查,有序分工,及时汇总,样本采集,第66页,四、浙江省,-,年情况通报,第67页,汇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汇报数和发病人数分别占全部汇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69,8,和,78,6,;汇报事件集中在,3,6,月和,11,月 第二年,1,月两个时期;汇报事件类型中呼吸道传染病占,81,7,;发生在小学和乡村中小学事件数分别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汇报总数,64,6,和,63,7,。,第68页,学校是本省汇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场所,而又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人数众多,造成社会影响较大,主要累及小学和乡村学校。所以,必须加强卫生、教育两部门间协作,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各项办法。,第69页,(一)概况:,-2O07,年全省共汇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567,起,汇报发病数,23155,例,死亡,2,例。汇报事件数、发病数和死亡数分别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69,8,(567,8l2),、,78,6,(23155,29463),和,4,4,(2,45),。,第70页,(二)地域分布:全省 11个市都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汇报,其中汇报数最多是温州,共汇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05起、相关信息 34起,占汇报总数245(139567),其次是宁波(143)和杭州(113),其余各市汇报数组成比均在 1O以下,见表1。,第71页,第72页,(三)时间分布 各月都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汇报,3-6月和11月-第二年1月形成两个汇报高峰,7-8月和第二年2月汇报数少于其余各月,见图 1。,第73页,第74页,(四)事件类型 主要为传染病疫情,共,510,起,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汇报总数,90,0,(510,567),,其中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汇报数占前,5,位依次为水痘,189,起,(,占,33,3,),、流行性腮腺炎,126,起,(,占,22,2,),、流感和流感样 病例爆 发,88,起,(,占,15,5,),、麻疹,32,起,(,占,5,6,),和风疹,28,起,(,占,4,9,),;传染病还包含细菌性痢疾、其它感染性腹泻、伤寒、副伤寒、手足口病、甲肝等食物中毒汇报,45,起,占,7,9,,其它事件,12,起,占,2,1,。,第75页,(五)学校类型 汇报事件发生学校涵盖大、中、小学,中专和技工学校以及幼托机构,乡村小学汇报数最多,占汇报总数,51,0,,乡村 中学其次,占,12,6,。城镇各类小学和乡村中小学汇报事件数分别占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相关信息汇报总数,64,6,和,63,7,,详见表,2,。,第76页,第77页,五、学校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第78页,(一)传染病定义和特征,1,、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产生有传染性疾病。,2,、特征:传染性。能传输、流行;有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引发;感染后能产生抗体。,因为其传染性,对广大群众造成危害,如,年非典;又因为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等引发,所以发烧是最常见症状;能产生抗体,所以使用疫苗来预防(简单讲一下疫苗)。,第79页,(二)传染病流行基本条件1,1,、传染源:指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人和动物。包含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2,、传输路径:,呼吸道传输:如麻疹、水痘、腮腺炎、结核,消化道传输:痢疾、伤寒等,血液、体液传输:乙肝、艾滋病等,第80页,(二)传染病流行基本条件2,日常生活接触:如经过手、用具、玩具等,虫媒传输:蚊子(乙脑,疟疾)跳蚤等,3,、人群易感性: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人称为易感者。,以上三个条件是 传染病传输、流行最基本条件,缺一不可。所以,预防控制传染病传输流行也有三种方法,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输路径、保护易感人群。,第81页,(三)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极易变异,往往造成暴发、流行或大流行。自本世纪以来已经有五次世界性大流行纪载,分别发生于1900、1918、1957、1968和1977年,其中以1918年一次流行最为严重,死亡人数达万之多。,第82页,传染源: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输路径,:,流感主要在人群密集而且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输,亦可经过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而传输。,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第83页,临床表现,潜伏期:本病潜伏期普通为13日(数小时至4天)。,流感是呼吸道急性疾病,症状包含高烧(38.5以上)、头痛、全身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和流鼻涕、咳嗽及咽喉痛和干咳等呼吸道症状。而且,全身症状重,呼吸道症状轻。这些能够与普通感冒判别。,第84页,并发症:,1,、继发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2,、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这是流感引发死亡主要原因。,治疗方法:对症治疗:发烧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重症者可用解热镇痛剂,儿童防止使用阿司匹林。大部份人都能在,2,至,7,日内自行痊愈。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病毒唑等。有细菌感染用抗菌素。,第85页,【预防】,(一)早期发觉和快速诊疗流感 及时汇报、隔离和治疗患者。,(二)药品预防 金刚脘胺与金刚乙胺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乙型流感则无效。也可试用中草药预防。,(三)疫苗预防,(四)加强锻炼,提升本身免疫力。,第86页,(四)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为世界各地常见传染病。整年均可发病,我国以冬春季多见。在儿童集体机构、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拥挤人群中易造成暴发流行。,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引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有时会影响唾液腺,有时亦会影响神经组织。,第87页,传输路径,主要经过空气飞沫传输。,病程早期时,从口腔、呼吸道分泌物、血、尿、乳汁、脑脊液及其它组织中,可分离到腮腺炎病毒。,第88页,【临床表现】,潜伏期830天,平均为18天。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而以耳下部肿大为首发病象,少数病例可有短暂非特异性不适(数小时至2天),可出现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怠、头痛、低热、结膜炎、咽炎等症状。,第89页,第90页,起病急,有发烧、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即显肿大。,发烧自,38,40,不,等。,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侧首先肿胀,但也有两侧同时肿胀者;普通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而具坚韧感,边缘不清。局部皮肤担心发亮,表面灼热,但多不红,有轻触痛。,第91页,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抵达高峰,连续,4,5,天逐步消退而恢复正常。整个病程约,10,14,天。,不经典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睾丸炎或脑膜脑炎症状出现,也有仅见颌下腺或舌下腺肿胀者。,第92页,【并发症】,1.神经系统并发症,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脑炎:为常见并发症,尤多见于儿童患者,男孩多于女孩。,偶有腮腺炎后13周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预后多良好。,耳聋:为听神经受累所致。,第93页,2.生殖系统并发症,睾丸炎:发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14%35%,有汇报9岁患儿并发此症者。普通1314岁以后发病率显著增高。,卵巢炎:约占成人女性患者5%7%。症状较轻,不影响受孕,偶可引发提前闭经。,第94页,胰腺炎:约见于5%成人患者,儿童中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胀后3、4天至1周,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肾炎,心肌炎:约4%5%患者并发心肌炎。,其它:乳腺炎(15岁以上女性患者31%并发此症)等,第95页,【预防】,、及早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接触者普通不一定检疫,但在集体儿童机构(包含医院、学校)、部队等应留验3周,对可疑患者,应马上暂时隔离。,、预防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或腮腺炎疫苗。,、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第96页,a.维持良好个人及环境卫生。b.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c.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要马上洗手。d.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分泌物,受感染儿童出现肿胀后9日内不应回校上课,以免传输疾病。,第97页,(五)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发急性传染病,以较轻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和特征,本病多见于小儿。,第98页,【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病人是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为止,都有传染性。,(二)传输路径主要经过飞沫和接触传染,传染性很强,在小儿集体机构中接触后,易感者80%90%发病,所以必须严密隔离。,(三)易感性任何年纪均可感染,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发病较多。,本病整年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较多,一次患病后,可取得持久免疫,再次得病者极少。,第99页,水痘经典图片1,第100页,水痘经典图片2,第101页,(一)潜伏期 1024日,普通为1317天。,(二)前驱期 成人于皮疹出现前12日可先有发烧、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小儿则皮疹和全身症状多同时出现,而无前驱期症状。,第102页,(三)发疹期,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步延及面部,最终达四肢,。皮疹分布以,躯干为多,,面部及,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开始为粉红色帽针头大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变为水泡,,从斑疹丘疹水泡开始结痂,短者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本病特征之一,。,第103页,水疱稍呈椭圆形,,2,5mm,大小,水泡基部有一圈红晕,皮疹往往很痒。水痘初呈清澈水珠状,以后稍混浊,疱疹壁较薄易破。数日后从水疱中心开始干结,最终成痂,经,1,2,周脱落。,因皮疹分批出现,故在病程中可见各种皮疹同时存在。,第104页,【并发症】,(一)继发性细菌性感染包含局部皮疹化脓性继发感染、蜂窝组织炎、急性淋巴结炎、丹毒、败血症等。,(二)水痘脑炎约100010,000个病例中有1例发生脑炎。,(三)原发性水痘肺炎多见于成人水痘患者和免疫受损者。,第105页,(四)其它水痘与,Reye,综合征常发生于水痘后期,伴呕吐、不安和激惹,进展到脑水肿,脑部病理改变与高氨相关,因为阿司匹林也被认为与,Reye,综合征相关,,所以国外认为水痘感染时最好禁用阿司匹林退热。,心肌炎、肾炎、关节炎、肝炎等均少见。,第106页,预防和控制,预防:,1、学校和托幼机构按要求天天做好晨检工作。,2、条件允许尽可能接种水痘疫苗,免疫期10多年。,控制:,学校与托幼机构发生麻疹等呼吸道疫情时,应按照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第107页,1,、发觉病人及时汇报;(控制传染源),2,、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3,、隔离治疗病人。隔离至出疹后,7,日;,4,、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84,消毒液,1:100,百分比 配制),(,切断传输路径,),5,、课间保持教室通风换气;,6,、对亲密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出现可疑症状及时汇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要时应急接种水痘疫苗。,(,保护易感人群,),第108页,(六)麻疹,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麻疹病毒引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烧、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经典麻疹临床过程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第109页,麻疹经典图片1,第110页,麻疹经典图片2,第111页,并发症,支气管肺炎:麻疹患儿主要致死原因。,心肌炎:2岁以下儿童多见。,脑炎:0.1%-0.4%发病率,喉炎:1%-4%发病率。,第112页,预防和控制,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综合防治办法。预防,1,、,2,岁以下儿童按国家要求做好疫苗接种。,2,、学校和托幼机构按要求在新生入课时查验预防接种证。,3,、学校和托幼机构按要求天天做好晨检工作。,第113页,控制:学校与托幼机构发生麻疹等呼吸道疫情时,应按照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1,、发觉病人及时汇报;,2,、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3,、隔离治疗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日;,4,、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84,消毒液,1:100,百分比 配制),5,、课间保持教室通风换气;,6,、对亲密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出现可疑症状及时汇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要时应急接种麻疹疫苗。,第114页,请批评指正,第115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