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诫子书课后练习.ppt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0250210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5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诫子书课后练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诫子书课后练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诫子书课后练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诫子书课后练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诫子书课后练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1,2025/4/29 周二,0.,诫子书选自,_,,作者,_,,字,_,,三国时期著名的,_,家、,_,家。,诸葛亮集,诸葛亮,孔明,军事,政治,2,2025/4/29 周二,1.,给加色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淡,泊,(),淫,(),慢,遂(),成枯落,年与时,ch,(),()精,险,z,o,(),b,y,n,su,驰,l,燥,励,躁,3,2025/4/29 周二,2.,解释下列词语,(1),非,宁静,无以,致远,(2),非,志,无以成,学,(3),险躁,则不能,治性,(4),非学,无以广才,(5),

2、遂,成,枯落,宁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达到远大目标,志:立志,学:学业,学问,险躁:轻薄浮躁,治性:修养性情,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广才:增长才干,遂:于是,就,枯落:凋落,衰残,4,2025/4/29 周二,3.,翻译下列句子,(,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2,)非淡泊无以明志,_,(,3,)淫慢则不能励精,_,用宁静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5,2025/4/29 周二,3.,在谆谆告诫的过程中,作者诸葛亮是从,和,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你能说说诸葛亮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吗,?,修身,治学,文章就学习和做人两

3、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6,2025/4/29 周二,你能再补充一个论据吗?(道理或事实均可),1,、薛谭学讴,自足而归,知不足而得返。(,“,躁,”,的最好例证),2,、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例证),7,2025/4/29 周二,4,、文本作者抓住一个“”字,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淡泊 立志 惜时,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

4、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静,围绕学习,8,2025/4/29 周二,5,、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体会、感受。,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德。,9,2025/4/29 周二,积累词句: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答:我最喜欢,“,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立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时就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

5、向一直激励着他。他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0,2025/4/29 周二,诫子书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保国爱民,平治天下,既有慈父的殷殷期待,更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几千年过去了,诸葛亮对儿子说的话,在今天还有意义吗?你如何理解?,诸葛亮忠告儿子要宁静才能修养身心,静思反省。不能静下来,则不可以有效地计划未来。而且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有宁静的环境。现代人大多数终日忙碌,顾不得在忙乱中静下来,反思人生方向,因此会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和初衷,也难免会迷失自我。这样看来,即使几千年过去了,诸葛亮的话仍然非常有意义。,11,2025/4/29

6、周二,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1.,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请在下列句后填上相应的序号。,因为,介词,引起动作行为的目的,用,凭借,来,用来,A.,楚人,以,晏子短(),B.,吾欲往之,何,以,也?(),C.,静,以,修身(),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E.,非学无,以,广才(),12,2025/4/29 周二,联系语境,解释下列词语,行:夫君子之,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意,与日去(,),宾客,意,少舒(),品行,行走,意志,神情,13,2025/4/29 周二,7.,积累并默写文中的哲理性语句。,(1),文中忠告孩子宁静才能修养身心、静思反省的

7、句子是(论点句),_,,,_,。,(2),文中强调苦学与成才关系的句子是:,_,,,_,,,_,。,(3),面对人心浮躁的滚滚红尘,诸葛亮用一生的经历总结告诫儿子(千古名句),:,_,,,_,。,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4,2025/4/29 周二,比较阅读,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

8、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15,2025/4/29 周二,1.,解释下列词在文中的意思,(1),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2),非学无以,广,才(,),(3),悲守穷,庐,(,),(4),又,相,天子(,),2.,解释下列加点虚词在文中的意思,(1),吾,于,天下亦不轻矣(,),(2),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3),夫,君子之行(,),(4),险躁,则,不能治性(,),见闻广博,增长,陋室,辅佐,在,因为,句首发语词,无实义,就,16,2025/

9、4/29 周二,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周公诫子中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修身、立德,17,2025/4/29 周二,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此六者,皆谦德也,_,(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_,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18,2025/4/29 周二,伤,1,仲永,金溪

10、2,民方仲永,世隶,3,耕。仲永生,4,五年,未尝识,5,书具,6,,忽啼求,7,之。父异,8,焉,借旁近,9,与,10,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11,、收族,12,为意,13,,传一,14,乡秀才观之。,伤:哀伤,叹息。,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隶:属于。,生:生长到。,识:认识。,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求:要。,异:对感到诧异。,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与:给。.,养:奉养,赡养。,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一:全。,19,2025/4/29 周二,自是指,15,物作

11、诗立就,16,,其文,17,理,18,皆有可观者。邑人,19,奇,20,之,稍,稍21,宾客,22,其父,或以钱币乞,23,之。父利其然,24,也,日,25,扳,26,仲永环,27,谒,28,于邑人,不使学。,指:指定。,就:完成。,文:文采。,理:道理。,邑人:同(乡)县的人。,奇:对感到惊奇(奇怪)。,稍稍:渐渐。,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乞:求取。,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日:每天。,扳:通“攀”,牵,引。,环:四处,到处。,谒:拜访。,20,2025/4/29 周二,余闻之也久。明道,29,中,从,30,先人,31,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32,。又七年,还自扬州,复,33,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34,。,”,明道:宋仁宗赵祯年号(10321033年)。,从:跟随。,先人: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前时之闻:以前的名声。,复:又,再。,泯然众人矣: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众人,常人。,21,2025/4/29 周二,22,2025/4/29 周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