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毒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19358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毒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毒理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单选 题 1、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在化学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单选题]* A、亲核的活性代谢产物 B、亲电子的活性代谢产物V 。、自由基形式的代谢产物 D、环氧化物 E、含亲水集团的物质 2、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单选 题] 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 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V C、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 D、纵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 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 3、吸入性颗粒物所产生的生物活性强弱取决于其()[单选题]* A、溶解度 B、挥发度 C、解离度 D、分散度V E、光学异构选题]* A. 混入食物中的毒物 B. 肠道排泄的毒物 C. 随胆汁排出的毒物V D. 肠道菌群 E. 生物转化的产物 34、关于细胞色素P450酶系,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 单加氧酶 B. 最重要的氧化反应酶 C. 其中的黄素蛋白可以增加P450与底物的亲和力V D. 其中细胞色素b5是电子转运体 £.可以催化杂原子的氧化 35、有些化学物质本身不致癌,但是它们与致癌物先后或者同时进入机体却成为助癌物 或者促癌物,这是化学物质的:()[单选题]* A. 相加作用 B. 独立作用 C. 协同作用 D. 加强作用V E. 拮抗作用 36、由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化学毒物的反应存在差别,所以在急性毒性试验时,最好选 用两种动物是:()[单选题]* A. 大鼠和小鼠 B. 大鼠和家兔 "大鼠和狗V D .狗和猴 E .小鼠和豚鼠 37、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限是:()[单选题]* A. 1个月 B. 3个月V C . 3个月以上 D. 14 天 E .终生 38、 下列指标中,不属于量反应指标的是()[单选题]* A. 体重增长量 B. 脏器系数 C. 酶活性单位 D. 死亡率V E. 呼吸频率 39、弱有机碱在消化道中易于吸收的部位是:()[单选题]* A胃 B十二指肠 C小肠。 D结肠 E直肠 40、通常情况下,水溶性、分子量小的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膜转运的机理是:()[单选 题]* A主动转运 B滤过V C简单扩散 D载体扩散 E膜动转运 41、关于外源化学物经呼吸道吸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呼吸系统的任何部位都可以吸收,其中以气管和支气管为主 B. 血-气分配系数是指呼吸膜两侧分压达到动态平衡时,化合物在血中浓度和肺泡气中浓 度的比值。 C. 血-气分配系数越小,气体物质越容易被吸收 D. 气态物质的水溶性影响经呼吸道吸收的速率 E. 气态物质的颗粒越小,越容易粘附在上呼吸道 42、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单选题]* A. 血象、肝、肾功能V B. 病理学检查 C. 灵敏指标的检查 D. 特异指标的检查 E.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 A. 不引起畸形的最最同)剂量 B. 不引起DNA损伤的最高剂量 。不引起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高剂量V 。.不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高剂量 E. 未观察到非有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44、外源化学物在体内排泄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单选题]* A .肠道 B .肾脏V C .汗液 D .唾液 E.肺 45、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代谢活化是指()[单选题]* A. —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 B. 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 C. 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V D. 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 E. 以上均不正确 46、甲烷上的氢被卤素取代,表现为肝毒性,下列卤化物中毒性最大的是()[单选题] A. CH4 B. CH3CI C. CH2CI2 D. CHCI3 E. CCI4V 47、外源化学物质接触途径不同,吸收速度就不同,下列染毒途径中吸收最快的途径是 ()[单选题]* A. 腹腔注射 B. 服 C. 吸入V D. 经皮肤给药 E. 肌肉注射 48、在短期重复剂量毒性试验中,机体与毒物接触的时间为()[单选题]* A. 14 天 B. 14-30 天 V C. 30-90 天 D. 90-365 天 E. 终生 49、细胞癌变过程中,关于促长剂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 本身有很强的致癌作用 B. 其作用具有可逆性V C. 其作用不具有可逆性 D. 只要有促长剂存在,一定可诱发肿瘤 E. 促长剂不需要持续给予即可诱发肿瘤 50、关于细胞癌变引发阶段的特征,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在基因表达上有可逆性 B. 自主性和异质性增加 c.核型不稳定性 D. 侵袭性增强 E. 具有不可逆性V二.多选 L化学结构对化学物质毒性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题]* A. 化学机构影响化学物质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V B. 取代基不同可影响毒作用的性质V C. 同系物的碳原子数越多,毒性越大 D. 化学物的立体构型也可影响毒性V E. 碳原子数相同的分子,化学键越不饱和者毒性越大。 2、化学毒物对不同个体毒作用的敏感性不同,其原因包括:()[多选题]* A. 化学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B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 C. 机体修复能力差异V D. 宿主的其它因素, E. 宿主的易感性。 3、关于食物利用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 为一般性观察指标V B. 体重增长减慢,则食物利用率肯定降低 C .动物每增加1g体重所需要的饲料克数。 D. 常以g体重/1g饲料来来表示V E. 每日食量减少,食物利用率不一定改变。 4、 关于脏器系数,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 某个脏器的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V B. 通常是每1g体重中某脏器所占的质量V C. 表示为脏器质量(g ) /体重(1g ) V D. 比较适用于实质性脏器, E. 增大表示动物的体重降低 5、对于基因突变,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 即点突变。 B. 包括碱基置换和移码突变V C .基因中DNA序列的变化V D .碱基置换较易成为致死性突变 E .可直接分析DNA序列来研究V 6、 下列对发育毒性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 不存在阈值 B. 与遗传类型有关, C. 存在物种差异V D. 有致畸敏感期V E .剂量一反应关系复杂 7、对于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正确的是:()[多选题]* A. 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V B. 评价化学物对机体的有害效应V c.安全性容易确切定量 D. 外推和评价化学物暴露, E. 遵循分阶段试验的原则V 8、下列关于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叙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 收集受试样品的相关资料。 B. 对特定的化学物进行公共卫生决策 C. 分阶段进行试验V D .搜集人群暴露资料V E.优先安排试验周期短、费用低、预测价值高的试验V 9、关于急性毒作用带,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 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V B. 急性阈剂量/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C. 急性毒作用带越大,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急性毒作用带越小,引起死亡的危险性越大V E.表示化学物质毒性特点的参数V 10、关于外源化合物在体内的结合反应,正确的是:()[多选题]* A. 是生物转化的I]相反应V B. 导致毒性减弱或毒性增加。 C. 主要发生部位在肝脏V D. 导致毒物的水溶性增加 E. 催化结合反应的酶定位主要在线粒体三.判断 1、人类肿瘤90%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是化学因素。[判断题]* 对V 错 2、致突变性的概念比遗传毒性更为广泛,它包括遗传毒性。[判断题]* 对 错V 3、基因突变与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本质是相同的,其区别在于受损程度。[判断题]* 对。 错 4、基因突变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碱基转换与碱基颠换。[判断题]* 对 错V 5、烷化剂是一种碱基类似物,可与正常的碱基竞争而取代其在核酸分子中的位置。[判 断题]* 对 错V 6、多阶段学说的致癌过程中,促长阶段的基因表达和细胞水平变化具有不可逆性。[判 断题]* 对 错。 7、现代毒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从高度分化到高度综合。[判断题]* 对 错V 8、危险度管理包括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监测和危险性交流。[判断题]* 对 错V 9、毒物浓度最高的组织或器官就是该毒物的靶器官。[判断题]* 对 错V 10、机体吸收入血的外源化学物的剂量为应用剂量。[判断题]* 对 错,一、单选题 1、反映毒物剂量与毒效应之间关系的剂量-反应曲线中最多见的是()[单选题]* A、直线 B、抛物线 C、对称S形曲线 D、非对称S形曲线V £、双曲线 2、某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机构受厂家委托,对一新研发的喷洒用消毒剂做急性吸入毒性试 验,共选用体重为18 — 22g的昆明种小鼠60只,分为6个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 所得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形式多为()[单选题]* 4、毒理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为:()[单选题]* A、遗传毒理学、器官毒理学、系统毒理学 B、体外试验、体内试验、流行病学调查 C、生殖毒理学、发育毒理学、行为毒理学 D、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E、细胞毒理学、分子毒理学、动物毒理学 5、下列关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属于遗传毒性 B、包括缺失、重复等几种类型 C、导致细胞中微核生成 D、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E、由纺锤丝损害引起V 6、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有:()[单选题]* A. 肿瘤,显性致死,炎症 B. 显性致死,隐性致死,遗传性疾病V C. 显性致死,炎症,遗传性疾病 D. 隐性致死,变态反应,肿瘤 E. 外伤,肿瘤,老化 7、下列情况中不属于碱基置换后果的是:()[单选题]* A. 同义突变 B. 错义突变 C. 无义突变 A、直线 B、U形曲线 C、对称S状曲线, D、非对称S状曲线 E、抛物线 3、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单选 题]* 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 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V C、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 D、纵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 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 4、关于Za c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Zac=Limac/LD50 B、Zac越大,表明化学物质引起急性死亡的危险性越大 C、Zac值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 D、Zac是急性毒性常用参数之一 V E、以上说法均正确 5、以具体测量数值的计量资料表示外源化学物与生物群体接触引起的某种损害效应的强 度和性质,叫做()[单选题]* A、质反应 B、量反应V C、毒性反应 。、不良反应 E、特异体质的反应 6、弱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单选题]* A、腔 BM V C、十二指肠 D、小肠 E、结肠 7、使外来化学物易于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因素为()[单选题]* A、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高,非解离状态V B、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解离状态 C、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非解离状态 D、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大 E、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小 8、主动转运的主要特点是()[单选题]* A、逆浓度梯度 B、有饱和性 C、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D、有选择性 E、以上都是V 9、不存在于微粒体的氧化酶系是()[单选题]* A、细胞色素P450 B、FAD氧化酶 C、辅酶n-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D、黄瞟岭氧化酶V E、细胞色素b5 1 0、可使亲电子剂解毒的结合反应为()[单选题]* 入、葡萄糖醛酸结合 B、谷胱甘肽结合V C、硫酸结合 D、乙酰化作用 E、甲基化作用 1 1、漠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成为肝脏毒物。如事先给予实验动物SKF-525A ,则 澳化苯的肝毒性明显降低,原因是抑制了()[单选题]* A、黄素加单氧酶 B、谷胱甘肽转移酶 C、环氧化物水化酶 D、超氧化物歧化酶 E、混合功能氧化酶。 A. 外源化学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过程 B. 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 C .在代谢酶的催化下形成衍生物的过程V D .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 E.也称之为消除 1 3、外源化学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主要方式分别是()[单选题]* ^胃,通过营养物质作载体 B. 胃,滤过 C. 小肠,简单扩散V D. 小肠,载体扩散 E. 小肠,主动转运 1 4、外来化合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单选题]* A、某些化合物可使某些代谢酶活力增强 B、酶的含量增加 C、生物转化速度增高 D、滑面内质网增生 E、以上都是V 1 5、关于外源化学物质,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 非人体的组成成分 B. 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C. 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命所必需的 D. 外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的 E. 化学物代谢产生的V 1 6、关于外源化学物质毒性影响因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单选题]* A. 一般是同系物的碳原子数越多,毒性越大 B. 毒性由大到小依次是:乙焕 > 乙烯〉乙烷V C. 幼儿的胃酸分泌不足,有利于酸性物质的吸收 D. 多种化合物同时或先后作用,毒性增加 E. 取代基不同,毒作用的性质相同,只是大4环同 1 7、经皮吸收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单选题]* A、化学物质分子量的大小 B、化学物质的脂/水分配系数 C、皮肤和血流和组织液流动的速度 D、皮肤完整性和通透性 E、以上均是V 2 8、外来化学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除了()[单选题]* A、诱导作用V 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 E、拮抗作用 3 9、决定某种外源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重要因素是()[单选题]* 入、毒物种类 B、接触剂量V 。、进入途径和方式 D、接触时间 E、物种与个体差异 4 0、同种动物接触毒物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单选题]* A、静脉注射 >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经皮 B、腹腔注射 >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经皮 C、静脉注射 >肌内注射>腹腔注射>经皮> 经 D、静脉注射 >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经>经皮V E、腹腔注射 >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经皮> 经 5 1、毒物动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单选题]* A. 房室模型 B. 速率类型 C. 生理动力学模型 D. 时量关系V E. 经典毒物动力学模型 2 2、毒效应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单选题]* A. 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类型 B. 靶分子的属性 们终毒物对靶分子结构的破坏 D .终毒物的浓度和持续时间V E.终毒物对靶分子功能的影响 2 3、化学结构与毒效应之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 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 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V E. 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影响理化性质 24、在临床上用药时,常发现同时服用两种药物,其中一种药物的疗效会减弱,该现象属 于联合作用中的()[单选题]* A. 相加作用 B. 独立作用 C. 协同作用 D加强作用 E.拮抗作用。 2 5、急性毒性是()[单选题]* A. 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B. 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 C. 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24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V 毒效应 D机体接触较大的剂量的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E.机体长期接触较低的剂量的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 2 6、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获得最主要参数是()[单选题]* A. NOAEL B. LOAEL C. 阈剂量 D. MLD E. LD50V 2 7、关于LD50的局限性,下列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 LD50值给予有效的信息较少,实用性有限 B. LD50的波动性很大,影响因素多 C. LD50受物种差异影响大 D. 消耗动物数量大: E. 不能推测人类的致死剂量以及中毒后的体征。 2 8、亚慢性毒性试验染毒方法的选择原则是()[单选题]* A. 常用灌胃 B. 常用胃饲 C. 常用静式染毒 D. 常用动式染毒 E. 选择与人的实际接触方式一致V 2 9、大鼠急性经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给入消化道内,多采用()[单选题]* A、喂饲 B、灌胃V C、吞咽胶囊 D、鼻饲 E、饮水 3 0、改进寇氏法要求()[单选题]* A、设5 7个剂量组 B、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可少于10只 C、组距为几何级数 D、死亡率呈常态分布 £、以上都是。 3 1、霍恩法的要求是()[单选题]* A、4个染毒剂量组 B、每组动物4只或5只 C、组距3.16 D、建巨2.15 E、以上都是V 3 2、急性经毒性试验染毒途径常采用()[单选题]* A、喂饲。 BM^ C、肌肉注射 D、腹腔注射 E、静脉注射 3 3、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单选题]* A、初成年,未成年动物,初断乳V B、初断乳,性刚成熟,初成年 C、初断乳,初成年,性刚成熟 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 E、性刚成熟,初断乳,初成年 3 4、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连续染毒的期限为()[单选题]* B、20 天 C、60 天 D、90 天 V E、1年 3 5、亚慢性毒性试验观察指标不包括()[单选题]* A、食物利用率 B、脏器系数 C、血生化学检查 D、红细胞中的微核。 E、病理学检查 3 6、微核试验可用于检测()[单选题]* A、DNA加合物 B、引起核粉碎的遗传毒物 C、断裂剂和非整倍体剂, D、引起碱基置换的遗传毒物 E、引起移码突变的遗传毒物 3 7、下列试验中不属于基因突变试验的是()[单选题]* A、Ames试验 B、大肠杆菌回复突变试验 C、哺乳动物细胞正向突变试验 D、枯草杆菌DNA修复试验V E、果蝇伴性隐性致死突变试验 D. 终止密码突变 E. 染色体畸变V 8、 目前已有的致突变试验,能反映的遗传学终点不包括:()[单选题]* A. 染色体畸变 B. 纺锤体干扰。 C. 基因突变 D. DNA原始损伤 E. 染色体组畸变 9、对微核试验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 A. 与染色体损伤有关 B. 纺锤丝受损丢失的整个染色体 C. 是染色体或染色单体的无着丝粒片段 D. 存在于细胞质中 E. 一个细胞只含有一个微核V 10、危险度评定的根本目的是:()[单选题]* A. 建立毒物信息档案 B. 促进毒理学学科发展 C. 为机制毒理学研究提供基础 D. 培养年轻科学家 E. 危险度管理V 11、下列选项中,与癌症发生有关的是:()[单选题]* A. 形成DNA加合物 3 8、烷化剂对DNA的烷化作用最常发生在()[单选题]* A、鸟瞟吟的0-6位 B、鸟瞟岭的N-7位V C、腺喋吟的N-1位 D、腺瞟吟的N-3位 E、腺瞟吟的N-7位 3 9、下列哪种后果不是生殖细胞突变引起的()[单选题]* A、显性致死 B、显性遗传病 C、隐性致死 D、隐性遗传病 E、癌症V 4 0、体细胞突变可能的后果如下,除了()[单选题]* A、致癌 B、致畸 C、遗传性疾病V D、衰老 E、动脉粥样硬化 4 1、环状染色体是()[单选题]* A、染色体长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 B、染色体短臂两端连接形成环状 C、染色体两臂断裂重接形成环状V D、染色体断片断端重接形成环状 E、以上都对 4 2、在致癌物筛检时,Ames试验结果阳性提示该受试物可能是()[单选题]* A、引起染色体损伤的致癌物 B、引起染色体数目改变的致癌物 C、引起基因突变的致癌物V D、非遗传毒性致癌物 E、非遗传毒性非致癌物 4 3、某化学物质经动物实验致癌证据充分,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尚不足,它应归类于() [单选题]* A、确认的致癌物 B、潜在的致癌物V C、可疑的致癌物 D、动物的致癌物 E、人类的致癌物 44、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 )将环境因子和类别、混合物及暴露环境与人类癌症的关 系分为4组,错误的是()[单选题]* A、是人类的致癌物 B、是人类的间接致癌物V C、是人类的很可能或可能致癌物 D、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的致癌性进行分类 E、对人类可能是非致癌物 45、三段生殖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单选题]* A、一代繁殖试验、二代繁殖试验、三代繁殖试验 B、一代繁殖试验、多代繁殖试验、致畸试验 C、一般生殖毒性试验、围产期试验、致畸试验V D、繁殖试验、围产期试验、致畸试验 E、雄性生殖毒性试验、雌性生殖毒性试验、发育毒性试验 46、小鼠器官发生期自受精日计是()[单选题]* A、1 3 天 B、4 6 天 C、7 16 天 V D、17 18 天 E、19 21 天 47、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单选题]* A、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B、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E、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不明显 48、器官形成期这一阶段对致畸作用的敏感性最强,受到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易于发生 先天性畸形。人体主要器官系统的形成期是受精后第几周()[单选题]* A、1-3 B、3-8V C、5~8 D、4~10 E、5~10 49、哪项不是危险管理的要素()[单选题]* A、危险度评定 B、危险-效益评价 C、扩散和暴露控制 D、危险估计V E、危险度监测 50、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原则是()[单选题]* A、按一定顺序进行 B、最短的时间 C、最经济的办法 D、以上都是V E、以上都不是二.多选 1、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V B、检测样品可为血、尿、大气、水、土壤等 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V 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V 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V 2、关于非对称性的S形曲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反应率50%左右的斜率最大。 B、两端较为平缓,中段较陡峭;。 C、横轴转换为对数剂量即转变为对称性的S形曲线V D、纵轴转换为概率单位即转变为直线 E、直线化后有利于计算多种参数, 3、化学毒物经下列哪一种生物转化反应后水溶性降低()[多选题]* 入、葡萄糖醛酸结合 B、乙酰化作用。 C、硫酸结合 D、甲基化作用V E、谷胱甘肽结合 4、关于化学物质的助溶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 无毒V B. 不与化学物质发生反应。 C.不影响化学物质的毒性。 D.化学物质在助溶剂中稳定V E. 助溶剂的浓度必须低于5% 5、属于基因突变的遗传损伤为()[多选题]* A、片段突变V B、移码。 C、碱基转换V D、裂隙和断裂 E、碱基颠换V 6、WHO 提出的机体对于致癌物的反应包括()[多选题]* A、试验组发生对照组没有的肿瘤类型V B、试验组一种或多种肿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V C、试验组每个动物的平均肿瘤数明显多于对照组。 D、试验组发生肿瘤的组织器官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 E、试验组肿瘤的发生时间早于对照组V 7、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多选题]* A、流行病学调查V B、致突变试验 C、剂量反应关系V D、构效分析 E、动物致癌试验V 8、生殖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包括()[多选题]* A、受孕率V B、正常分娩率。 C、幼仔体重增长率 D、幼仔出生存活率V E、幼仔哺育成活率V 9、安全系数可用于推算安全限值,正确的叙述为()[多选题]* A、设安全系数是由于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的不确定性V B、安全系数一般设为1V C、适用于系统毒物,发育毒物V D、适用于遗传毒致癌物和致突变物 E、安全限值=1\10人1_/安全系数V 10、化学物危险度评定的内容包括()[多选题]* A、危害鉴定V B、危害表征V C、接触评定V D、危险度表征。 E、卫生标准制订三、判断 1、自发突变的发生率极高,可以由人为造成。[判断题]* 对 错V 2、碱基错配的后果是易形成致死性突变。[判断题]* 对 错V 3、基因库指一个物种的群体中每一个携带的可遗传给下一代的有害基因的平均水平。 [判断题]* 4、致癌物可能有致突变作用,致突变物也可能致癌。[判断题]* 对V 错 5、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改变可以导致细胞癌变。[判断题]* 对V 错 6、强致畸物在低剂量下表现为结构畸形、生长迟缓、胚胎死亡等三种损害形式共存。 [判断题]* 对V 错 7、出生缺陷指出生后形成的发育障碍,包括生长迟缓和功能缺陷。[判断题]* 对 错V 8、管理毒理学中的不确定性范围来源于数据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判断题]* 对V 错 9、对DNA复制酶系的破坏是以DNA为靶的化学诱变作用。[判断题]* 对 错V 10、化学致癌作用的促长阶段是不可逆的。[判断题]* 错V 11、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的关系:只有胚胎毒性而无母体毒性时是最易被忽视也最危险 的。[判断题]* 对。 错 12、三阶段生殖毒性试验包括出生后发育毒性试验。[判断题]* 对。 错 13、凡是存在于外界环境中且可能进入机体的化学物都是毒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T卜源 化学物。[判断题]* 对 错V 14、毒物和非毒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判断题]* 对V 错 15、 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ADME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消除。[判断题]* 对 错N 16、毒物代谢酶的诱导是指外源化学物仅引起某些代谢酶的合成增加。[判断题]* 对 错V 17、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贮存库是急性中毒的基础,可以缓解慢性中毒。[判断题]* 对 错V 18、一般认为在同系化合物中,水中溶解度越大者毒性越小。[判断题]* 对 错7 19、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越大,毒效应就越大。[判断题]* 对 错V 20、机体在解毒过程中可能产生潜在的有害副产物。[判断题]* 对。 错。 B、 DNA损伤修复障碍 C. 原癌基因激活 D. 基因表达调控异常 E. 以上均是, 12、化学物质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的关系,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具有致突变性的化合物一定具有致癌性 B. 具有致突变性的化合物可能具有致癌性V C. 化学物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互相制约 D. 化学物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互不相关 E. 以上均不正确 13、判别化学物质致癌性所使用的系统不包括:()[单选题]* A. 一般毒性试验V B. 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 C. 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D.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E. 细胞恶性转化实验 14、对于化学物多阶段致癌学说,叙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分为引发一促长一进展3个阶段 B. 引发阶段必须在促长阶段之前 C. 进展阶段是不可逆的 D. 促长阶段早期是可逆的,可以进行化学干预 E. 引发阶段是可逆的,可以进行化学预防, 15、确证的人类致癌物必须有:()[单选题]* A. 人类流行病学及动物致癌实验方面充分的证据V B. 经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有一定的线索 C. 充分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 D. 已建立了动物模型 E. 国家规定的证据 16、关于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 一般选择雌雄动物各半 B. 选择初断乳的动物 C. 选择3个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 D. 试验期限要求长期或者达到动物的终生 E. 染毒组出现对照组未出现的肿瘤时,意义不大V 17、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单选题]* A. 着床期 B. 器官发生期。 C. 胎儿期 D. 胚泡形成期 E. 胚胎期 18、一般情况下,胚胎毒性是指:()[单选题]* A. 母体毒性,生长迟缓 B. 孕体死亡,生长迟缓V C. 生长迟缓,致畸作用 D. 功能缺陷,致畸作用 E. 致畸作用,致死作用 19、下列属于发育毒性体内初筛试验的是:()[单选题]* A. 大鼠全胚胎培养 B. 胚胎细胞微团培养 C. 小鼠胚胎干细胞试验 D. 致畸试验 E. C.K试验。 参考答案: 20、 下列对发育毒性作用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 器官形成期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的时期 B. 围生期是一生中对致癌物最敏感的时期V C. 着床前期是结构畸形的关键期 D. 胎儿期是结构畸形的关键期 E. 以上叙述均不正确 21、对于DNA损伤修复的切除修复机制,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 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耐受过程 B. 分核昔酸切除和碱基切除两种修复类型V C. 切除修复仅存在于真核生物 D. 切除修复仅存在于细菌 E. 修复步骤比较单一 22、评价化学物毒作用及制定安全限值的重要依据是:()[单选题]* A. LD50 B. LDO C. LD1OO D. LOAEL 或 NOAELV E. ADI 23、 对于毒理学危险度评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 为建立安全的决策程序 B. 用于新化学物的许可和管理 C. 不存在外推的不确定性 D. 用于暴露可能受控制时 E. 估计危险的决策程序V 24、危险性分析由下列哪三部分构成:()[单选题] A. 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危险性交流V B. 暴露评定、危险性表征、危险度评定 C. 危险性表征、危险度评定、危害表征 D. 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危害表征 E. 安全性评价、危险性交流、危险度评定 25、下列关于BMD叙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 指每日允许暴露量 B. 指参考剂量 C. 可代替NOAEL来推导日平均暴露剂量, D. 只能通过定性资料求得 E. 只能通过定量资料求得 26、危险度是:()[单选题]* A. 外源化学物损害机体的某一因子 B. 外源化学物损害机体的有害作用概率, C. 外源化学物损害机体的定性估计 D. 外源化学物损害机体的定量估计 E. 外源化学物损害机体的固有性质 27、对某化学物质进行的危险度管理措施不包括:()[单选题]* A. 制定该化学物质的卫生标准 B. 对其使用进行环境检测 C. 对接触人群进行观察监护 D. 执行其相应的卫生标准V E. 进行危险度评价 28、危险度评定的核心内容是:()[单选题]* A. 定性评定 B. 定量评定 C. 剂量反应关系确定V D. 毒性评定 E. 危害性评定 29、生物学标志可以分为:()[单选题]* A. 接触生物学标志,安全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 B. 安全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危险生物学标志 C. 效应生物学标志,危险生物学标志,接触生物学标志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接触生物学标志V E.安全生物学标志,危险生物学标志,接触生物学标志 30、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水平(LOAEL )是外源化学物()[单选题]* A. 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 B. 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 C. 引起机体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低剂量V D. 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 E. 观察到非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31、外源化合物经皮肤吸收的限速屏障是:()[单选题]* A. 颗粒细胞层 B. 棘细胞层 C. 生发细胞层 D. 角质层V E. 皮肤附属物 32、化学毒物在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最主要受哪项因素影响?()[单选题]* A.化学毒物与器官的亲和力和血流量V B. 毒物的代谢 C. 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 D. 器官和组织所在部位 E. 器官和组织的蓄积能力 33、经粪便排泄的外源化学毒物(假定其经消化道吸收良好)的主要来源是:()[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